APP下载

超声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2015-02-01张秋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脂质颈动脉硬化

张秋霞

超声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张秋霞

目的分析超声对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 使用颈动脉超声仪检测两组受试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态、大小与内部回声情况, 探讨中脉粥样斑块和脑梗死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为71.67%,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多为脂质型, 形状以不规则型为主, 劲动脉内膜中屋厚度(IMT)平均(1.42±0.42)mm;对照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为18.3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多为钙化型, 形状以规则型为主, IMT平均(0.64±0.25)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斑块和脑梗死关联密切, 超声可准确检查并确定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特点, 其临床诊断价值极高。

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脑梗死

现如今,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与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 脑梗死发病率不断上升, 对脑梗死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而颈动脉粥样斑块可导致急性脑缺血发生, 是脑梗死重要病理变化。本院选择2013月2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60例脑梗死患者与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实验对象, 使用颈动脉超声仪检验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特征,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月2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 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与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相符合。观察组中男35例, 女25例, 年龄62~84岁, 平均年龄(69.04±4.35)岁;对照组中男34例, 女26例, 年龄63~84岁, 平均年龄(69.05±4.6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检验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德国西门子公司)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加测, 将探头频率控制5~10 MHz。所有患者均保持平卧位, 将其颈部充分暴露于检测仪下, 枕头垫于双肩下, 头部轻微后仰, 并偏向于检查对侧。以患者颈总动脉作为检测起始部位, 沿着患者胸锁乳突肌的外缘部分起, 依次至颈动脉交叉处、颈外动脉等进行切面扫描。对受试者IMT进行3次测量, 并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诊断标准为:IMT<1.0 mm, 或者IMT≥1.2 mm;统计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类型、形态, 根据颈动脉粥样斑块回声特征可分为钙化性、纤维性、脂质型和脂质纤维型, 根据斑块形态可分为规则性和不规则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 观察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为71.67%, 对照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为18.33%,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1, 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斑块大小、形态和类型 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多为脂质型, 形状以不规则型为主, IMT平均(1.42±0.42)mm;对照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多为钙化型, 形状以规则型为主, IMT平均(0.64±0.25)mm。两组患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 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老年患者是高发人群, 其致残率与致死率均比较高,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都造成了严重威胁[2]。脑梗死是因为患者脑动脉发生局部血流障碍, 导致其供血组织缺氧、缺血, 从而损伤其脑血管内膜, 使患者脑组织发生坏死或者变性[3]。

国内的许多研究证实, 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其发生脑梗死的病理基础之一。患者由于其颈动脉内膜出现损伤, 导致其胆固醇大量沉积于其颈动脉内膜的下层, 致使其颈动脉的血管壁脂肪组织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和透明变粘性, 从而使其血管壁上黏附大量的有形成分, 从而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壁, 最终发生程度不同的脑梗死。同时, 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脱落的时候, 容易闭塞其远端动脉[4]。

本院在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斑块类型以脂质型为主, 形状主要为不规则类型, 且颈动脉IMT较大, 证实了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脑梗死发生有明显关联性。而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特别是脂质型的斑块, 一旦受到血流切应力的作用发生溃疡或者斑块内出血, 就容易形成血栓。本院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以容易发生脱落和破溃的不规则型斑块、脂质型斑块为主, 同样证实了颈动脉粥样斑块和脑梗死相关性。此外,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操作简单, 且直观清晰, 且重复性极强, 可清晰现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情况与具体特征, 对于脑梗死的诊断, 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极为有利[5]。

综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科明确诊断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 其诊断价值较高, 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1] 裴林林, 姜国刚, 陈庆伟, 等.血管造影与超声对诊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11):1473.

[2] 徐盎然, 朱双根, 黄显军, 等.内分水岭梗死病损模式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转归的相关性——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1, 19(10):763.

[3] 殷宇慧, 刘文宏, 虞峰, 等.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后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6):596.

[4] 逯英, 刘之荣, 邱晓迪, 等.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价值.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1, 19(6):432.

[5] 王文科, 尹燕.急性脑梗死散在和单一弥散加权成像病损与其供血动脉狭窄的关系.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1, 44(1):43-4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073

2015-02-04]

475400 河南省通许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猜你喜欢

脂质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