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2015-02-01郭欣欣张君婷
郭欣欣 张君婷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郭欣欣 张君婷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140例行剖宫产术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70例, 其中A组穿刺点为L3~4间隙, B组穿刺点为L1~2, 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B组有效率为92.86%, 显著高于A组的71.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及注药至切皮和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I-D时间)均较A组显著减少,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平面较A组显著减少,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1~2穿刺点行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较好, 不良反应少, 值得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间隙;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spinal-epiduralanesthesia, CSEA)是常用的椎管内麻醉方法, 具有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阻滞的双重优势, 且具有用药量小、阻滞完善、起效迅速、效果确切的优势, 可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1]。但术者易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而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目前临床麻醉中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2], 本研究旨在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对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13
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14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 妊娠周期为38~41周, 平均妊娠周期(39.83±4.10)周, 产妇年龄21~40岁, 平均年龄(28.83±3.02)岁, 体重48~73 kg, 平均体重(64.39±5.20) kg, 包括初产妇96例和经产妇44例。排除心、肝、肺、肾等器官功能异常者;伴有妊高症者;脊柱畸形或其他椎管内麻醉禁忌证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 每组70例, 两组产妇年龄、体重、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产妇入室后均进行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监测, 行常规吸氧, 建立静脉通道, 取左侧卧位进行麻醉操作, 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穿刺位置由两位以上有经验的麻醉医师共同确定, 其中A组患者穿刺点为L3~4间隙, 采用18G硬外针行硬膜外穿刺, 穿刺成功后将25G的腰穿针插入蛛网膜下腔, 见有脑脊液回流后注射0.5%的布比卡因12~15 mg, 注射速度为0.2 ml/s, 拔出腰麻针, 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 cm, 术者仰卧位后调节阻滞平面达T6水平;B组患者穿刺点为L1~2, 于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 cm, 后于L3~4间隙处行腰部麻醉, 麻醉用药为0.5%的布比卡因12~15 mg, 注射速度为0.2 ml/s。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麻醉平面(节段)及注药至切皮和切皮致胎儿娩出时间(I-D时间);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麻醉效果判定标准[3]优:麻醉完善、肌松效果好、术者无不适感, 手术顺利进行;良:患者出现轻度牵拉反射和宫缩痛, 但可配合手术, 无需追加局部麻醉药物;差:出现剧烈的牵拉反应和宫缩痛, 肌松效果差, 需要辅助镇静、镇痛药物才可完成手术。有效率=(优+良)/总例数× 100%。
1.5 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B组优42例, 良23例, 差5例,有效率为92.86%;A组优35例, 良15例, 差20例, 有效率71.43%, B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及I-D时间分别为(4.40± 1.04) min、(3.64±0.63)min、(10.48±1.41)min和(10.48±1.41)min, 均较A组(9.74±1.39)min、(8.30±1.03)min、(18.96±2.79)min、(18.96±2.79)min显著减少,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平面(T5.03±2.38)节段较A组(T7.20±1.78)节段显著减少,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的不良反应对比 A组中出现低血压12例, 恶心、呕吐4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6%;B组中出现低血压5例,恶心、呕吐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剖宫产术的完善,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产妇因生理系统的变化, 使其对局部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加, 因此加大了手术的风险性, 因此,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需保证母婴安全, 且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4]。腰-硬联合麻醉具有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双重优势, 其麻醉药物用量小、起效迅速、肌松效果好、且麻醉时间可按需延长, 可进行术后硬膜外镇痛等, 已逐渐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 成为剖宫产手术的常用麻醉方式之一。但术者易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还可损伤术者穿刺部位脊柱, 对其造成一定的损伤, 因此,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以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 麻醉有效率显著提高, 且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及I-D时间明显减少, 麻醉平面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 说明L1~2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且明显优于L3~4间隙穿刺, 且肌松效果好、可控性强,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可保证术中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家价值。因此, L1~2穿刺点行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较好, 不良反应少, 值得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1] 陈文斌.不同穿刺间隙及用药剂量的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18):62-63.
[2] 田大岭.不同间隙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的影响.河北医药, 2013, 35(10):1521-1523.
[3] 陈丽晶.剖宫产术中以不同穿刺间隙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分析.中外健康文摘, 2013, 9(37):66.
[4] 赵艳平.不同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麻醉效果.当代医学, 2011, 17(34):18-1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066
2014-12-03]
121001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郭欣欣);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张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