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合并高纤维蛋白原的治疗研究

2015-02-01张玲李鹏飞赵向阳李春娣马艳辉赫玲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7期
关键词:参芎二聚体白蛋白

张玲 李鹏飞 赵向阳 李春娣 马艳辉 赫玲玲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合并高纤维蛋白原的治疗研究

张玲 李鹏飞 赵向阳 李春娣 马艳辉 赫玲玲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伴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伴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肾病综合征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血浆白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后, 观察组的D-二聚体、血纤维蛋白原等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浆高纤维蛋白原水平, 改善患者的血高凝状态。

肾病综合征;纤维蛋白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高凝状态

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的丢失增强肝脏合成功能、肾小球内皮损伤, 诱发凝血酶水平升高, 加之利尿剂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1], 都是导致其高凝状态的原因。本院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 旨在缓解患者的高凝状态, 减少血栓发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伴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纳入标准:血浆纤维蛋白原>4 g/L;血浆白蛋白<30 g/L;24 h尿蛋白定量≥3.5 g。排除标准:非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如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等;血肌酐、尿素氮高于正常值上限;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正常值下限;入院时已经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等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 年龄6~62岁, 平均年龄(13.6±16.1)岁;肾活检结果:微小病变11例, 膜性肾病7例, IgA肾病7例,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3例;膜增生性肾病2例。对照组男19例, 女11例,年龄7~53岁, 平均年龄(14.7±15.4)岁;肾活检结果:微小病变9例, 膜性肾病8例, IgA肾病7例,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4例;膜增生性肾病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包括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强尼松龙等, 采用递减法给药, 儿童加大剂量)抗炎、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环孢素、他克莫司等)抑制免疫、及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 用法用量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 1次/d, 持续应用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血浆白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24 h尿蛋白定量。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血浆、尿中指标均恢复正常、高凝状态消失、颜面部及双下肢不水肿;有效:患者各项指标有明显下降, 但部分未在正常值范围, 水肿症状不明显或轻微;无效:患者入院时血浆白蛋白、血脂、尿蛋白等异常指标均未达正常范围, 高凝状态持续, 水肿症状明显。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血浆白蛋白(14.7±4.6)g/L、D-二聚体(0.69±0.24)mg/L、纤维蛋白原(6.7±2.3)g/L、24 h尿蛋白定量(5.6±1.3)g;治疗4周后血浆白蛋白(42.4±6.3)g/L、D-二聚体(0.23±0.07)mg/L、纤维蛋白原(4.2±1.2)g/L、24 h尿蛋白定量(1.6±0.7)g。对照组治疗前血浆白蛋白(16.3±5.8)g/L、D-二聚体(0.58±0.35)mg/L、纤维蛋白原(6.2±3.4)g/L、24 h尿蛋白定量(4.9±1.9)g;治疗4周后血浆白蛋白(40.5±7.8)g/L、D-二聚体(0.33±0.12)mg/L、纤维蛋白原(5.7±1.7)g/L、24 h尿蛋白定量(2.0±1.1)g。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后, 观察组的D-二聚体、血纤维蛋白原等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 无效1例, 无效患者肾穿刺结果为膜性肾病。对照组显效5例, 有效22例, 无效3例, 无效者3例包括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2例, 膜增生性肾病1例。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之一, 作为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其与血浆白蛋白呈负相关关系[2], 故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白蛋白低水平时应及时化验血纤维蛋白原,以预测肾静脉血栓的形成。川芎嗪和丹参素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主要成分[3], 前者可降低内皮素水平、抗脂质过氧化,后者可升高前列环素水平、改善肾血流动力学[4]。此外, 已有研究提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显著改善甲襞微循环[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D-二聚体、血纤维蛋白原等低于对照组, 提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通过抗过氧化、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甲襞微循环等途径降低D-二聚体、血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 改善患者的血高凝状态。

[1] 胡石炜, 张道友, 杨利才, 等.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激活的纤溶酶抑制物的影响.医学综述, 2012, 18(18):3085-3087.

[2] 杨黄欢, 王霄一, 杨勇, 等.肾病综合征患者血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浙江实用医学, 2011, 16(5):327-328, 346.

[3] 秦建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27):18-19.

[4] 朱艳丽, 李艳浓, 王宗谦.参芎葡萄糖与前列地尔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山东医药, 2013, 53(18):67-69.

[5] 杨晓东.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微循环状态的影响观察.安徽医学, 2014, 35(11):1578-158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123

2015-04-02]

163316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猜你喜欢

参芎二聚体白蛋白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联合用药特征分析
参芎葡萄糖注射用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