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5-02-01梁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7期
关键词:室性胺碘酮有效率

梁艳

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梁艳

目的 对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10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35例有效, 15例无效, 有效率为70.0%(35/50), 观察组患者中47例有效, 3例无效, 有效率为94.0%(47/50),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 有利于更好的控制心律失常的发展, 缓解心力衰竭, 是抗心律失常的良药。

胺碘酮;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应用效果

胺碘酮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其起效快, 无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至今已经在临床上使用了20年, 为了分析和探讨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本文特选择100例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和常规抗心力衰竭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展开研究, 患者均符合心功能分级(NYHA)Ⅲ~Ⅴ级, 左室射血分数<40%。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女15例, 男35例, 年龄36~78岁, 平均年龄(61.3±6.0)岁,其中42例为室早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4例为持续性室速, 2例为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2例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观察组女16例, 男34例, 年龄35~77岁, 平均年龄(60.8±5.4)岁, 其中44例为室早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3例为持续性室速, 2例为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1例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方法展开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浙江三门恒康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3090)进行治疗, 使用方法为:第1次注射时, 将3 mg/kg胺碘酮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 静置10 min, 然后经静脉输入, 以1.0~1.5 mg/min维持并观察, 随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将胺碘酮的用量调整至0.5~0.75 mg/min。

1.3 疗效评价标准[1]经过24 h的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 心功能小于Ⅲ级, 室性早搏减少>60%, 成对室早减少80%为有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功能均无明显改善, 心功能大于Ⅲ级, 室性早搏减少<40%, 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35例为有效, 15例为无效, 有效率为70.0% (35/50), 观察组患者中47例为有效, 3例为无效, 有效率为94.0%(47/50),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90, P<0.05)。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 持续性、室性或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则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临床上, 心力衰竭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主要表现为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力衰竭以及全身性的恶性循环, 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在治疗中, 往往采用利多卡因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但是由于其作用时间比较短, 治疗效果也并不理想, 因此有更多的学者投入到更佳的药物研究中去。近年来, 不少研究者发现,胺碘酮对于降低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死率具有积极意义, 并且其在终止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纤颤(VF)及抢救心跳骤停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这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2]。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属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可以促进患者各部心肌组织的有效不应期的延长和动作电位的延长, 对于消除折返激动, 抑制心房和心肌传导, 以及降低钠离子的传导速度都具有积极意义。除此之外, 胺碘酮还可以对缺血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进行调节, 更好的为细胞膜和细胞器结构及功能完整提供保护[3]。虽然胺碘酮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但是对于其他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说, 胺碘酮的药物应用中由于能够大大降低引起QT间期延长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风险, 因此采用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副作用也相对较少。不少研究指出, 只要使用得当, 把握用药指征和用药剂量, 注意个体化治疗, 可有效避免碘胺酮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4]。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中35例为有效, 15例为无效, 有效率为70.0%(35/50), 观察组患者中47例为有效, 3例为无效, 有效率为94.0%(47/50),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5], 再次证实了碘胺酮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胺碘酮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 有利于更好的控制心律失常的发展, 缓解心力衰竭, 是抗心律失常的良药。

[1] 李硕贤.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当代医学, 2012, 19(3):133-135.

[2] 夏广林.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9):471-472.

[3] 查高飞.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3, 11(4):391-393.

[4] 王瑞源, 李文斌.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海南医学, 2010, 38(21):150-151.

[5] 荀萍.胺碘酮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思路刍议.药物与人, 2014(7):81-8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090

2015-03-10]

112499 西丰县第一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室性胺碘酮有效率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