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62例成年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

2015-02-01张志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饮酒量精神障碍躯体

张志勇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62例成年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

张志勇

目的 研究分析62例成年女性由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 6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成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工人、农民和无业人员较多, 文化程度均为初中程度及以下, 性格外向, 患者饮酒平均年龄(26.23±11.35)岁,发病前饮酒时间平均(14.32±10.72)年, 饮酒量为100~1050 ml/d, 伴随明显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结论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成年女性多为工人、农民及无业人员, 文化程度相对低下, 性格外向且每日饮酒量偏多,躯体疾病主要为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等, 精神障碍主要为焦虑、失眠、妄想和幻觉等症状, 采用足量苯二氮类药物及少量抗精神药物和对症治疗恢复。

酒精;精神障碍;成年女性;临床特点

饮酒是一种较为悠久的习俗, 然而饮酒后经常会造成各种负面问题, 目前已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1]。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某些地区的成年女性均有每日饮酒的习惯, 且平均每次饮酒量较大。大多数患者对于酒的应对方式尚不成熟, 长期饮酒极易引发个体异常, 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2]。为进一步掌握酒精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在人口学方面的特点,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成年女性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确诊收治的6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成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确诊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排除其他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精神障碍或者其他精神疾病者。所有患者年龄31~75岁, 平均年龄(44.6±14.2);职业:工人17例、农民25例、无业人员12例、个体业主5例、干部2例;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学41例、初中17例;性格:外向47例、内向10例、无明显倾向5例;病史:酒精所致精神障碍4例。

1.2 方法 由专员对选取的患者资料进行登记, 内容主要为:患者一般资料、饮酒特点、躯体疾病、精神症状及治疗情况等方面, 对每个方面内容进行系统分析。

2 结果

2.1 饮酒特点 患者开始饮酒年龄为13~42岁, 平均年龄为(26.23±11.35)岁;发病前饮酒时间为4~36.6年, 平均时间(14.32±10.72)年;饮酒量为100~1050 ml/d, 其中100~500 ml/d患者24例、500~1000 ml/d患者为37例、1000~1050 ml/d患者1例。

2.2 躯体疾病及精神症状表现 合并症:所有患者中贫血12例、酒精性肝炎7例、肝硬化4例、低蛋白血症5例、低钠低钾9例、冠心病4例、胃炎及胃溃疡6例、高血压11例、月经紊乱9例。精神症状:焦虑18例、失眠27例、妄想7例、肢体震颤13例、抑郁7例、意识障碍3例、幻觉13例、厌食14例、记忆及智能障碍6例、人格改变8例、共济失调3例、癫痫发作2例。

2.3 治疗情况 所有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如下:①采用足量苯二氮类药物控制戒断症状;②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及躯体疾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护肝、输液调整酸碱平衡和电解质;③采用足量的维生素B、C类药物和叶酸;④使用少量的抗精神疾病药物, 对于合并抑郁症的患者, 可考虑给予抗抑郁药物;⑤给予常规的健康知识宣教及心理治疗。

3 讨论

酒的成分主要为乙醇, 还有大量杂醇及杂醛类物质, 然而这些物质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乙醇属于细胞毒性物质, 被人体摄入后有80%左右被空肠及十二指肠吸收, 其余被胃吸收[3,4]。研究资料显示, 吸收的大量乙醇主要通过门静脉入血, 经肝脏细胞质内的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 再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据文献报道, 大多数疾病都和酒精的代谢过程及作用存在密切的联系, 因此, 长期酗酒不仅会引发神经递质合成及神经细胞蛋白质障碍, 还会造成神经系统、内脏障碍及营养不良[5]。

本次研究可以发现, 所有酒精导致精神障碍的成年女性患者中, 工人17例、农民25例、无业人员12例、个体业主5例、干部2例;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学41例、初中17例;性格外向;此外, 患者饮酒平均年龄为(26.23±11.35)岁, 发病前饮酒时间平均(14.32±10.72)年, 饮酒量100~1050 ml/d,可见患者长期饮酒易对酒精产生心理渴求, 把饮酒放在第一位。不仅如此, 长期饮酒还会伴随明显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

综上所述,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成年女性多为工人、农民及无业人员, 文化程度相对低下, 性格外向且每日饮酒量偏多, 躯体疾病主要为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等, 精神障碍主要为焦虑、失眠、妄想和幻觉等症状, 采用足量苯二氮类药物及少量抗精神药物和对症治疗恢复。

[1] 王海溶.166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段护理的效果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22):96-98.

[2] 蒋菊芳, 张紫娟, 蔡燕, 等.护理延伸服务降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复饮的效果.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5):556-559.

[3] 齐文博, 刘锡亮, 席巧真.酒精所致精神障碍72例临床分析.内科, 2014, 9(4):403-404.

[4] 周小英.二例酒精依赖戒断期出现震颤谵妄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4, 20(1):40-41.

[5] 肖刚, 陆德青, 张爱丽.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意外伤情况调查.中国医刊, 2014, 2(49):34-3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076

2014-11-27]

453003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 精神六科

猜你喜欢

饮酒量精神障碍躯体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饮酒量大,乳腺癌患病风险高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现在干什么?
全球成年人饮酒量上升 中国人均饮酒量预计2030年超美国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
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躁狂型精神障碍的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