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膜间皮瘤多排螺旋CT征象分析

2015-02-01李德志杨海燕刘海梅李爱云张兴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弥漫性征象胸膜

李德志 杨海燕 刘海梅 李爱云 张兴文

胸膜间皮瘤多排螺旋CT征象分析

李德志 杨海燕 刘海梅 李爱云 张兴文

目的 分析总结胸膜间皮瘤多排螺旋CT征象, 提高胸膜间皮瘤多排螺旋CT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胸膜间皮瘤患者53例, 分析胸膜间皮瘤患者的多排螺旋CT征象。结果 53例胸膜间皮瘤患者均有胸膜不规则增厚表现, 其中弥漫性胸膜增厚39例, 局限型胸膜增厚14例;良性病变16例, 恶性病变37例。结论 多排螺旋CT对提高胸膜间皮瘤诊断准确性, 确定病变形态、范围及胸壁纵隔结构侵犯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最终确诊该病还需进行病理学检查。

胸膜间皮瘤;多排螺旋CT;CT征象

胸膜间皮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胸膜原发性肿瘤,大约占所有胸膜肿瘤的5%。云南省楚雄州是胸膜间皮瘤的高发地区, 特别是楚雄州大姚县较为明显。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持续性胸痛, 呼吸困难及进行性气短、咳嗽、发热、体重减轻、胸腔积液;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在临床早期诊断过程中, 较难发现。多排螺旋CT作为当前临床诊断应用中的最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发挥着重要作用[1,2]。本文针对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3胸膜间皮瘤患者, 分析总结多排螺旋CT征象, 提高对该病诊断的确诊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3例胸膜间皮瘤患者, 均经过细胞病理学证实, 其中男43例(81%), 女10例(19%), 年龄28~68岁, 平均年龄为50岁, 其中弥漫性胸膜增厚39例(74%), 局限型胸膜增厚14例(26%)。患者就诊时的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胸痛38例, 呼吸困难及进行性气短22例, 咳嗽22例, 发热15例, 胸腔积液48例,体重减轻23例, 只有1例患者没有任何表现症状。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nion AS 64排128层螺旋CT, 德国Ulrich双桶高压注射系统。造影剂:320 mg/ 100 ml非离子对比剂碘佛醇;造影使用量65~85 ml;注射速率2.5~3.5 ml/s。其中46例进行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在本组53例患者中, 全部患者采用了抽胸腔积液检查, 积液均为浆液性、渗出液。其中, 出现血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有27例, 积液中出现恶性间皮细胞的患者有23例, 3例患者进行了螺旋CT穿刺活检, 53例患者全部经病理确诊。良性胸膜间皮瘤患者16例, 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37例。

2.2 多排螺旋CT征象

2.2.1 39例弥漫性胸膜增厚患者, 37例表现为胸膜不规则、结节样, 可包绕患侧肺组织, 30例出现叶间胸膜增厚, 28例出现胸廓缩小;17例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 7例患者出现同侧肋骨骨质遭到破坏, 1例患者出现肺内病灶转移。增强扫描胸膜与结节均有明显强化。

2.2.2 14例局限型胸膜增厚患者 在14例局限型胸膜增厚患者中, 10例基底较宽和胸膜交界角呈钝角, 4例有蒂,临近胸膜增厚。

3 讨论

胸膜间皮瘤是常见的原发性胸膜肿瘤, 弥漫性胸膜间皮瘤80%病例有石棉史。其发病占全部肿瘤的0.02%~0.4%,占所有胸膜肿瘤类型的5%左右。多排螺旋CT被认为是当前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之一。

3.1 胸膜间皮瘤类型 依照肿瘤的形态与生长形式可将其分为弥漫性与局限型两种。弥漫性自胸膜壁层发生, 多起自横膈壁层胸膜。病变向上发展将胸膜腔大部分充填并压迫肺组织, 可侵犯纵隔、肺、肋骨等临近组织, 也可沿淋巴及血液转移。局限型来自胸膜间皮下的间叶细胞, 发病高峰在50岁以上, 80%起自脏层胸膜, 多为良性或者低恶度性肿瘤[3],约50%可无症状。

3.2 胸膜间皮瘤组织来源 胸膜间皮瘤组织在胚胎发育早期, 中胚层便分化为两层, 并逐渐演变为体浆, 浆膜内的中层胚胎细胞逐渐发育为间皮细胞。经组织学研究证实:间皮细胞具有明显的分化功能, 在受到内外某因素的刺激后, 间皮细胞前体会出现异常增值情况, 便形成间皮瘤。同时, 间皮瘤组织又保存了原有的分化能力, 纤维母细胞与上皮样细胞均为其分化后形式。另外, 浆膜表面处的间皮细胞广泛分布于人体内, 其中包括:腹膜、胸膜、心包膜等, 都可出现间皮瘤[4]。

3.3 多排螺旋CT鉴别诊断 ①胸膜转移瘤:转移性胸膜肿瘤见胸膜面上各自分离的多个结节, 相邻的肋骨重建破坏;胸腔积液较少;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CT表现多发不规则、大小不等结节性胸膜增厚, 胸膜面上呈滤泡状, 粟粒状边缘模糊影是常见且特征性的表现。②结核性胸膜炎:可观察到胸膜增局限性增厚, 少数表现为结节性增厚, 纵隔胸膜比较少见, 基本没有纵隔“冻结”征象, 且同侧胸廓有明显变小的趋势。结核性胸膜炎胸痛一般在早期出现, 胸腔积液形成,胸痛很快消失;恶性胸膜间皮瘤呈进行性加重, 疼痛剧烈,胸腔积液增多胸痛不缓解。

胸膜间皮瘤多排螺旋CT征象没有明显的特异性, 薄层CT有利于显示病变与胸膜的关系;但在鉴别良、恶性上CT检查并无特殊的征象;和其他胸膜病变相比, 鉴别度不高,还需做胸膜穿刺, 结合病理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1] 杨汉卿, 姚伟根, 黄国来, 等.多层螺旋C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价值.肿瘤学杂志, 2014(10):859-862.

[2] 韦璐, 许彪, 陈刚, 等.多排螺旋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运用.广西医学, 2009(2):183-184.

[3] 马学强, 夏清放.胸膜间皮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6):100-101.

[4] 罗仲尧, 熊巨新, 林建勤.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1):140-14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069

2014-12-1]

675000 云南楚雄州人民医院放射科CT室

猜你喜欢

弥漫性征象胸膜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