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2015-02-01许江宾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7期
关键词:贲门癌食管癌胰岛素

许江宾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许江宾

目的 分析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 本研究中46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均合并2型糖尿病, 给予手术切除治疗, 手术切除率为100.0%。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 切口感染4例, 吻合口瘘1例, 酮症酸中毒1例, 低血糖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结论 加强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术后患者恢复,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食管癌;贲门癌;糖尿病;围手术期

食管癌、贲门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其中糖尿病为食管癌、贲门癌常见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等, 各脏器功能下降, 且易感染[1]。因此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难度较大, 危险因素多, 所以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为了研究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 本院对46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6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30例, 女16例, 年龄最大75岁, 最小45岁, 平均年龄(65.4±5.2)岁。手术前均接受常规检查, 平均空腹血糖为(12.4±3.9)mmol/L;平均餐后2 h血糖为(17.3±4.9)mmol/L。贲门癌15例, 胸下段食管癌13例, 胸中段食管癌18例。肿瘤临床分期:Ⅱa期11例, Ⅱb期2例, Ⅲ期33例。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0例,合并冠心病1例, 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1例。

1.2 方法 在全身麻醉状态下, 经左胸进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 其中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25例, 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术14例, 右胸上腹二切口食管胃吻合术1例。

2 结果

本次46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切除率为100.0%。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 占4.3%;切口感染4例, 占8.7%;吻合口瘘1例, 占2.2%;酮症酸中毒患者1例,占总数的2.2%;低血糖1例, 占2.2%, 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9.6%。围手术期死亡1例, 死亡率为2.2%, 死因:肺部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

3 讨论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常采用手术方式治疗, 可有效将病灶组织切除, 但有2%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受糖尿病因素影响, 易发生切口感染、低血糖等多种并发症,增加死亡率。根据相关统计可知,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其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合并糖尿病患者5倍[3]。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属于一种全身性代谢异常疾病,患者免疫力、微循环功能严重下降, 术后切口恢复较慢, 且抵抗力较低, 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另外, 由于外科手术可对患者身体造成巨大创伤, 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较大,术后早期禁食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 加大了血糖控制难度[4]。因此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围手术期处理内容如下。

3.1 加强术前准备 患者在接受术前常规检查外, 还需监测其空腹血糖, 对其心肺功能进行准确评估。本次研究的46例患者中有3例是在术前检查中得知合并有糖尿病。术前加强饮食调节, 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后需暂停口服降糖药或使用长效胰岛素, 均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 三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 并分别在晨起空腹、三餐前以及睡前分别测量血糖, 将患者血糖控制在6.0~9.0 mmol/ L最佳。并且需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症;术前30 min给予抗生素。

3.2 术中处理措施 因手术时间较长, 且氯乙烷、乙醚、环丙烷等麻醉药物可导致患者血糖升高, 因此在手术中尽量应用瑞芬太尼、丙泊酚以及顺阿曲库铵等麻醉药物, 降低对患者血糖的影响, 缩短术后患者清醒时间。并且手术也可造成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水平升高, 引起血糖升高。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可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其中一条输注5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胰岛素∶糖=1∶2);另一条用来输注其他手术药品。术中需每隔30 min监测1次患者血糖水平,并根据患者具体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使用量, 患者血糖保持在8~11 mmol/L最佳。尽量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手术, 且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3.3 术后处理措施分析 术后患者血糖水平需≤10.0 mmol/L,根据葡萄糖:胰岛素2 g:1 U的比例输注葡萄糖注射液, 并每4小时监测1次患者血糖, 按照其血糖水平, 皮下注射适量胰岛素。对于顽固性高血糖患者可在术后2 d内根据其术前每日胰岛素总量经微量输液泵注入胰岛素, 保持其血糖水平稳定。术后第1天需每1小时监测1次血糖;术后第3天需每2小时监测1次血糖;术后第5天, 需每4~6小时监测1次患者血糖;术后第6天患者接受上消化道造影, 结果无异常后可将胃管拔除, 进食流质食物, 并开始皮下注射胰岛素, 监测血糖4次/d, 防止发生低血糖及持续高血糖反应,引发酮酸症中毒以及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对于糖尿病病史长, 且有消化道肿瘤病史患者, 术后可给予常规的脂肪乳、白蛋白及氨基酸补充, 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加强肠内营养, 有利于患者消化道功能恢复[5]。

综上所述, 食道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较高, 需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好做术前、术中及术后准备, 提高患者耐受力, 保证治疗安全性。

[1] 韩鸿酉.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体会.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30(2):143.

[2] 李跃成.食管癌、贲门癌并发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 18(3):86.

[3] 赵峻.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288例的围手术期治疗分析.肿瘤学杂志, 2010, 16(2):127.

[4] 程宏忠.老年食管癌、贲门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8):1960.

[5] 冯维中.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14):375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061

2015-04-28]

471900 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猜你喜欢

贲门癌食管癌胰岛素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身体质量指数与贲门癌的相关性研究
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的治疗研究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