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理科学生实验考评的组织与开展
2015-02-01文金焕
文 金 焕
初中理科学生实验考评的组织与开展
文 金 焕
检验初中理科实验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考核与评价,是积累实验教学经验和提供教育装备参考的必然选择。如今,很多地区已将初中理科学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纳入了初中生毕业与升学的评价管理系统中,倍受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关注。为此,初中毕业生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的组考、命题、定标与评分工作变得非常重要。
一、学生实验操作考试的组考
1.成立领导机构 统一认识与行动
理科实验教学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课程标准》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通过市县校学生实验操作考试领导机构的设立,不仅能确保其考试时间、人员和经费等不受其他事务冲击,还能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上下对理科实验教学的认识,并逐步引导全社会的关注。
市县校学生实验操作考试领导机构,牵头部门为市县教育局的基础教育处室,确定本域该项工作的总方针,包括考试时间、参考对象、命题原则、评分标准与结果应用等;协作部门为市县教科院所,根据命题要求完成试题的命制工作;组织实施为市县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在实施过程中,除对市县组考骨干进行技术培训外,还应提供考试器材与药品的保障。
考点学校领导机构的设立,由教务、科技馆(室)与后勤组成。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在组织师生做好迎考复习的同时,还应做好考点场地、实验材料、宣传布置、医药保卫等准备工作,制定防停电、停水、偶发事件等应急预案,或安排人员为外校考生作导引,确保考试安全有序进行。
2.组考的方式与时间
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与普通基础知识考试大不一样,是逐生考核、当场给分的即时考评方式。又因评价考生的操作熟练程度、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内容不易用书面语言进行描述,评价人确定考生成绩多少会包含一些主观因素,因此为实现公平公正,使考试与评分标准的把握效度处于最佳状态,需安排最佳组数的评考小组,切合实际地确定组考模式。
(1)逐校检测的县区统考模式。参考学校与学生较少的县区,如果逐校考试能在10天内完成,1个评考组最佳;若逐校考试能在20天完成,以2~3个评考组为宜。
(2)学校交叉评考的县区统考模式。县区参考学校与学生较多的情况下,适宜各参考学校交叉互派评考小组,统一时间与内容完成考试,县区教育局对各考点进行巡查。
(3)县区抽考确认的校考模式。学校按县区统一规定完成考试后,将组考方案和考生成绩上报,并提出抽考申请。县区教育装备机构组织人员对已校考的学校进行随机抽考,根据抽考结果确认校考成绩,或责成学校重新组考。
(4)县区立标的校考模式。县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根据事先规定和安排,逐校随机抽取考试内容与应考学生进行立标测试,测试结果将作为该校参考学生考试成绩的比例。例如,某校立标测试结果为:34%优、44%良、18%合格、4%不合格,那么该校组织考试后,必按此比例对学生进行划等、计分上报成绩。
上述不同组考模式各有优势,对有多个评考小组的县区,应制定详尽的评分细则,每位监考(评考)教师须严格按标准进行评分,公平地对待每位考生。
考试时间,一般选择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考试时间安排过早,各方面准备不够充分,会使考试演化成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失去考核作用;考试时间过迟,会与学校后期中考复习相冲突,学校很难安排足够的时间和人员认真组考,最后也可能会应付了事,完全丧失学生实验操作考试意义。
3.考试科目的选择
初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的学科内容有:七年级生物、八年级生物与物理、九年级物理与化学的必做学生实验。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大容量技能测试,考试科目的选择在组考工作中尤显重要。
(1)初中毕业生均考理、化、生3科实验,以标准分(3×10)计入升学成绩。理化生实验全面检测,虽能整体了解理科实验学情,促进教师教学,但除组考工作量超大、加重初三教学负担外,还会造成评价和管理上的混乱。例如,生物课程已在八年级完成,原生物教师已承担新的工作任务,难以承担九年级毕业生生物知识的复习和实验专业技能的指导,考前培训无法得到落实。
(2)初中毕业生考理、化、生中的1科实验。考试科目可由学校或学区抽签决定、也可通过学生各自抽签确定,计入升学成绩的标准分为1×30。这将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组考工作量和组考费用也会相应降低,然不足在于: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
(3)初中毕业生考理、化2科实验,八年级学生考生物实验,以标准分(2×10+1×10)分计入升学成绩。这种选科方法要优于(1),但因参考学生人数增多,加大了组考工作量与难度。
(4)初中毕业生考理、化实验中的1科,考试科目按(2)的抽签方式决定,八年级学生考生物实验,以实考科标准分(1×20+1×10)分计入升学成绩。
实验操作考试的参考年级与科目,不论何种组合均有利弊,各地学校在作选择时,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考核与评价功能,采用适合自身实情的考评年级与科目。
4.试题公布时间与实验准备
试题公布时间一般应在考前1周,最迟也应在考前2天。以保证有时间为考试场地与器材做好准备。
市县区教育装备机构应明确规定考试场地与器材准备标准与要求,各个考点校同题器材准备应一致。不同学校所配备的实验仪器、化学药品和易损材料各有不同。例如,学生显微镜不同时期与不同厂家就会有外形和物(目)镜的配置差异;托盘天平有100 g,200 g,500 g规格的区别;相同型号也有不同精确度的差别,考题命制时须充分考虑所需器材的数量与规格。
二、学生实验操作考试命题
1.命题原则
考核与评价最重要的目的并非要证明学生的优劣,而是为改进教师的教学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了解整体的教学效果,对课堂实验教学进行反思、改进、优化,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在课堂内外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中的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实验操作考试试题编写,一是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其基本理念;二是要符合实验操作规范。考试也是学生的一个学习过程,初中实验操作考试将成为学生在高一级学校实验或生产实践中的示范;三是要便于评考人员进行评分操作,否则将会引起一线教师的争议,也很容易对学生产生不公。
2.试题难度
根据各地《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规定,实验操作考题难度应控制在0.70~0.75。为此,一是应掌握《课程标准》中实验教学目标,熟悉实验操作过程。二是试题应与本地实情相适应。例如,我国的东南地区空气相对潮湿,特别是每年的4~5月的霾雨季节,气温低湿度大,初中物理的静电实验成功率非常低,类似实验不宜作试题内容。三是试题定稿后,对各题须进行一次以上的难度测试,以便及时修正达到科学合理,30分钟的考试时间,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学生应在25分钟左右内能基本完成,包括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实验台桌与处理实验的废损物。
3.命题导向
实验操作考试主要针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而言,所命制的试题在体现《课程标准》理念的同时,应逐步向测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等方面发展,将知识理解、操作技能、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态度一并纳入到考评体系中。即在实验操作考试中,考核各学科实验操作技能外,还要能测试学生能否大胆设计实验、细致观察记录、认真分析现象和数据、有效推理判断、环保处理实验废损物等。
4.被选题量与试题分值
每科考试时,考生只需完成1~2个实验的操作考试,故提供给考生选择的试题不宜过多,6~7道题最为适宜,少则不能全面地检测到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多则增大了实验考核的准备难度。在区域内,如果所有考点学校的人员与物质条件允许,可适当增大被选题量,可多方位检查学生的实验技能,但单科试题总量不超过12道。
目前,大部分地区以实验操作考试满分为30分,学生按实际得分计入毕业或升学总成绩。为使评分更为科学结果更为有效,考虑主观评分习惯多以5分或10分为一个等级,因此,单科试题尽可能采用100分制,放大分值增加评价的计分点(或扣分点),提高评分的准确度。成绩录入时,由计算机完成相应的折算工作。
三、实验操作考试的监考
1.监考方式
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与形式不同于一般基础知识测试,导致了监考方式与职责的改变。监考方式多以“一对二”为常态(1名教师监考2名学生),也有“一对三”或“一对四”的方式。更为科学的安排是“二对四”或“二对六”,但不宜出现“二对八”的情形。一个考室有多名考生,也有多名监考(评考)教师,因而每一考室应安排1名主监考,负责组织对考题进行试评、指挥考室内师生的统一行动,协调处理考试中出现的偶发事件。监考教师不仅是维护考室的考试秩序,监督每名考生按要求独立完成考试,还要认真观察相应考生的操作过程,根据标准对考生操作行为及结果进行即时评分。
2.选聘监考教师
(1)选聘标准
一是品好行端、工作认真,能恪守考评工作规范,对待每名考生能公平公正。二是担任理化生实验管理或教学工作不少于2年,熟悉相应学科实验操作规程,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能把握相应实验操作考评标准。三是身体健康,能在他校坚持较长时间的连续工作。
(2)建储备库
学生实验操作考评是一项极具专业和权威的常年工作。各市县区教育装备机构应建立评考教师库,以推动实验操作考试持续开展。评考教师库还应根据上年情况适时进行增减,并保证在库人数是当年需要量的两倍以上。
(3)人员确定
监考教师应从评考教师库中随机抽取,在审定入选教师时,应充分考虑高中与初中、实验员与授课教师的比例,尽量减少空白校,确保选聘工作广泛与公平。符合回避制度的教师不得担任当年的考评工作。
(4)岗前培训
为了让监考员在认识上、技术上真正达到评考要求,需结合往年的考试与评价情况,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进来,然后经过培训才能上岗。一般情况下,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其培训不“走过场”。培训内容包括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以及工作纪律方面。技术培训既有理论知识,也有操作实践内容,每名参训教师要亲手做几遍实验。这样就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评分工作。
四、实验操作考试结果的应用
实验操作考试结果被直接进入学生的升学成绩,无疑是对学生初中理科实验技能的终结性评价过程,这一活动改变了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与态度,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的重要思想基础。而对学生即将升入的高中学校而言,这又是一个诊断性结果,学校将以此为基础重新建构学生的“双基”体系。在这个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中,他们的知识、技能也会得到增长,品德和智力也会有所提升,故此,这还是一次基础教育的形成性评价活动。
教师培训机构应积极收集整理实验操作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和总结,以实验准备、实验操作、科学探究、实验管理等专题,对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规范其教学行为,提高理科教师的专业素养,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应认真研究组考中发现的问题,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填补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中的薄弱环节,促进本区域的教育均衡;加大研究力度,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标理念的实验教学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使教育技术装备在提高全体科学素养中充分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信息
金焕,本科,中教高级。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教研培训装备中心,4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