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沦陷时期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考察

2015-01-31

知与行 2015年5期
关键词:社会文化变迁东北

那 威

(黑龙江工程学院 思政部,哈尔滨 150050)



博士硕士论坛

东北沦陷时期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考察

那威

(黑龙江工程学院 思政部,哈尔滨 150050)

[摘要]1931—1945年间,日伪统治下的中国东北,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殖民主义文化与抗战救亡文化两条主线并存的情况。日本的文化殖民政策造成了东北文化的异变。从历史的、发展的视角对这一社会文化变迁现象进行梳理,以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性,做到时刻警惕文化殖民现象的发生,有助于揭示历史真相,警醒世人。

[关键词]东北;社会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是指某一区域的社会文化由于族群内部社会的发展或者与外部族群的接触而引发的自身文化的改变,这种改变是文化内容或结构变化的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包含着积累与发展、传递与传播、融合与冲突、进步与倒退等多种文化现象。引发文化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内部的,即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如社会内部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二是外部的,即由人口、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引起。文化变迁从分类上又可以分为无意识的变迁和有意识的变迁,后者又包括主动变迁、指导性变迁和强制变迁三种类型。日伪统治下东北的社会文化变迁主要是由日本外部入侵造成的有意识的强制性变迁。这一社会文化变迁大致由东北殖民文化变迁和抗战救亡文化变迁两部分构成。

一、东北殖民文化的历史变迁

(一)日本殖民文化的实质

历史学意义上的殖民文化至少可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殖民扩张内容和手段之一的殖民主义文化,包括宗主国文化的输入和对殖民地观念与思维方式的改造等;二是深受殖民主义文化影响并产生变异的殖民地文化,包含被殖民地区的社会传统、风俗文化以及人群思想观念上的异化,最终呈现出的带有浓厚奴化色彩的杂交文化。这两方面内容在沦陷时期的东北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日本占领东北三省时期,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日伪政权确定了殖民主义统治的中心思想,即“王道政治”。 日本把对东北三省的侵略美化成从军阀和西方列强手中“解放”东北人民,把“满洲国”吹嘘成“王道乐土”“五族协和”,与日本“共存共荣”。日伪政权更是向世人宣称满洲自古以来就是一块不毛之地,地大物博,人烟稀少,日本为了开发建设满洲,成立了独立国家,带来了“满洲社会的繁荣与稳定”。1940年出版的《满洲建国读本》写道:“以大和民族的优秀国民性和文化作为中心,结合土著民族固有的文化,建设新大陆的文化。”也就是说,东北文化的中心应该由日本殖民主义者主宰。伪满另一个殖民主义的鼓吹者田村敏雄说得就更露骨了,他说:“新满洲国的文化的真髓,实际上是日本的文化。换句话说,是大陆版的日本文化建设。”[1]这最清楚不过地道出了伪满殖民文化的实质。

(二)日本文化殖民的策略

文化殖民即在殖民者武装侵略后将占领地据为殖民地,并凭借其对殖民地的政权统治,将本国文化强加于被殖民者以开展文化建设,进而在种族文化优越感与文化霸权支配下产生出一种为帝国主义经济利益服务的文化心理压迫模式。文化殖民的目的是为了强行消灭弱势文化,建立强势文化的统治地位,即是一国对另一国进行的文化侵略,从根本上消灭另一国的文化自主性。

日本殖民者在中国东北苦心经营十四年,为的就是将东北打造成为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的根据地。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制定了一整套殖民统治体系,在其实行军事占领、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更是以伪满的“建国精神”为指导方针,进行着恶劣的思想文化侵略——殖民教化统治。为此,日本殖民者可以说是多管齐下,其策略主要有:将中国传统封建腐朽文化与军国主义思想嫁接的愚民政策;将东北土著宗教与日本宗教相结合的宗教政策;将日本移民大批迁居到东三省以造成文化优势的移民政策;将泯灭民族意识的奴化教育推行贯彻至任何一个角落的教育政策。在近代日本对外侵略史中,这四种策略对东三省的思想文化侵略最为严重、最为恶劣、也最具代表性。具体为:

1.将中国传统封建腐朽文化与军国主义思想嫁接的愚民政策。日本殖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主要有三种形式:大兴孔教;表彰“孝子节妇”;鼓吹“王道政治”。东北沦陷后,伪满洲国出笼伊始,便提出“复兴孔教”“祀孔参政”的政治主张。1931年初,日伪政府又颁发明令,指定“各学校课程暂用四书孝经讲授,以崇礼教,凡有关党义教科书一律废止”。从此,东北民众接受新式教育与新文化思想的进程被完全阻隔,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尊孔读经、复辟倒退的逆流。中国东北民众的文化水平与思想意识又被“踢回”到“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火海之中。此后,日本殖民者又开始把其军国主义的“皇道”思想潜移默化地转入“王道”主义的封建礼教中来,更加严重地阻碍了东北民众文化水平的正常发展。日伪政权以“皇道”思想为指导所确立的教育方针,是以思想奴化教育为主的恶毒政策、以文化技术知识教育为辅,贻害颇深。

2.将东北土著宗教与日本宗教相结合的宗教政策。日本殖民宗教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忠臣良民”,利用宗教把控东北民众,是日本殖民者文化侵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日本殖民者在对东北的宗教与教化团体进行充分调查后,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加以控制与利用,并强行推崇日本的神道教。1940年,日本殖民者把“天照大神”搬到中国东北,进行彻底的殖民教化统治,以抹杀民众的中华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养成服务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忠良臣民”。日本侵略者强制东北供奉天照大神,推行唯神之道,使东北人民蒙受了灭种灭族的灾难。

3.鼓励日本移民大批迁居到东北的移民政策。日本向关外的移民最初是为解决兵源和军需问题,为此日本的陆军省、拓务省和关东军都提出了一系列的移民方案,最终日本政府决定在日本本土成立“开拓团”,即所谓的开拓中国东北的集体组织,并在中国东北建立移民村庄,以便于日本长期殖民东北。随着大批日本移民的到来,那些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中国农民面临的却是一场灾难,他们的土地被剥夺,家园被侵占,文化被消解,日本殖民者希望通过移民的方式造成人口的绝对优势,壮大日本在东北地区的实力,使日本文化在殖民地落地生根,殖民地的各民族逐渐被“大和民族”同化。

4.将泯灭民族意识的奴化教育推行贯彻至任何一个角落的教育政策。“日伪”的奴化教育政策集中体现在伪满“新国家教育大纲”的三条根本方针中,即所谓的教育日语化、共荣化和职业化。教育日语化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一种语言怪胎的出现——“协和语”。在 1937 开始实行的“新学制”中,日语教育占有突出地位,把日语列为“国语”,而把汉语称为“满语”,把日语定为“公用语”,要求人人会说,在现实中强力推行日语日常化,抑制汉语。但对一般民众来说,很难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日语,于是形成了一种汉语与日语杂糅的语言变体,由此制造出既不是汉语也不是日语的一种“独特”语言。东北解放后,东北人民把这种语言变体称为“协和语”(意在表达对日伪统治者鼓吹“民族协和”的嘲讽)。奴化教育的实质是致使被殖民者内化宗主国文化的精神,达到与宗主国文化的主体同质性,这种同质性越强,其与本民族文化的疏离就越远[2]。

此外,日本还力求建立文化统治中枢以控制思想舆论。“九一八”事变后,在充分认识到文化统治工作在宣传教化民众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之后,日本侵略者特别强化了对思想舆论的操纵与管理,对东北文化实行高度统治,力图实现将伪满的文化紧紧限定在殖民主义文化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特别是伪满洲国成立后不久即建立起来的思想文化统治中枢——资政局弘报处,更是把对舆论的监管做到了极致,它是日本在“满洲”设立的新闻宣传监管机构,具有监管新闻传播、对殖民地民众进行奴化教育等重要职能,贯穿于日本在东北殖民统治的14年中,是日本在殖民地进行奴化宣传的缩影。“日伪”通过对思想文化以及言论的严格控制,为日本的侵略扩张辩护,向民众灌输殖民主义思想和殖民主义文化,旨在泯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消磨其斗争精神,使其服服帖帖地充当日伪统治的顺民,从而实现长久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3]。

(三)东北殖民文化的历史变迁

这一时期东北殖民文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931—1937年:“日伪”文化殖民初期,东北殖民文化初步产生。一方面在伪政府内设立和强化文化专制机构,开始建立军事法西斯殖民地文化体制,一方面竭力宣扬“建国精神”,为巩固傀儡政权服务。

2.1937—1941年:“日伪”文化殖民中期,东北殖民文化基本形成。日本殖民主义者在垄断文化专制的基础上,进行法西斯文化专制,强制推行“愚民”“役民”政策,开展奴化教育,形成了较完整的殖民地文化体制,为急剧发展的军事扩张服务。

3.1941—1945年:“日伪”文化殖民末期,东北殖民文化不断强化。1941年,“日伪”当局精心炮制的“艺文指导要纲”出台。这个“要纲”规定了沦陷区文化只能为“实现日满一德一心、民族协和、王道乐土、道义世界为理想的天皇的圣意”而存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又大肆鼓吹“决战文化”,把文化专制完全纳入军事扩张的轨道,法西斯专制文化空前加强。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在军事占领、政治控制东北地区的同时,更是大力推行文化殖民主义,使沦陷时期的东北社会文化中断了原有的发展道路,原有的文化发展空间被扼杀,取而代之的是强势进入的日本殖民文化,进而使东北地区的文化发展打上了浓厚的殖民地文化烙印。

总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教化统治,就是要控制东北人民的思想,培养殖民教化下的奴隶,使其只知自己是满洲国人,不知自己是中国人,这种强烈的“去中国化”式的文化殖民一直贯穿日本在东北殖民统治的始终。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与军事侵略、政治统治互为表里的是彻头彻尾的典型的殖民文化侵略。

二、东北抗战文化的历史变迁

在这一时期的东北文化中,还有一股与殖民主义文化相对抗的文化力量,这是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发展起来的抗战文化。在恶劣的政治与文化环境下,东北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尤其是东北地方文化的发展更是饱受摧残,在战争造成的文化环境中,只能选择在摸索中艰难前行。日伪统治的 14 年中,战争改变了一切本该属于东北文化的发展空间,殖民主义文化盛极一时。在这万马齐喑的黑暗中,却还有一缕抗战文化的曙光照亮世人。沦陷时期的东北抗战文化变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1931—1937年: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的抗战文化

这一时期的东北抗战文化可作为沦陷区抗战文化的典型代表。沦陷初期,中共满洲省委通过创办革命刊物,创建抗日文化团体,占领文化阵地,领导东北作家和艺术家开展反日文文艺创作等活动,促进了东北地区抗战文化的形成,为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一时期,一大批东北文学青年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成长起来,他们在这里土生土长,对这片土地充满深情与热爱,日本侵略者的到来,让他们失去了家乡,失去了亲人,有的被迫走上流亡关内之路,有的则坚守在关外。但无论怎样,苦难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意志,反而燃起了他们心中的怒火,他们继续坚持文学创作,以笔为枪,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东北作家群 ”。流亡关外作家的主要代表有萧红、萧军、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留在沦陷区坚持创作的作家包括山丁、古丁、关沫南、金剑啸等。这些人利用曲折隐晦的笔法,揭露了东北沦陷区的社会黑暗,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表达了对光明和新生的盼望。“共存共荣”的“满洲国”成为绑在日本法西斯战车上的机器,血浸的“乐土”成为日本人的天堂、中国人的地狱。东北作家们最早把东北沦陷区所遭受的苦难呈现给世人,撕碎了日本殖民者所谓“大东亚共荣”的伪装,率先发出了反抗的呐喊与怒吼,激励人们在黑暗中去寻找希望与光明。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黑暗中为人们点亮一盏灯,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唤醒在日寇铁蹄践踏下的人性与精神。最早到来的压迫,带来了最早的反抗,东北的抗战文化率先发出了反帝抗战的怒吼。

1937年后,随着中共满洲省委的撤销,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创作,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深重的民族危机终于酝酿出另一种文化形式——东北抗联文化。

(二)1937—1945年:东北抗联文化

“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全面大举侵华,成为全面发动战争的机器,为了榨取东三省的财富以适应战争需要,也为了把东三省变成稳固的大后方,这一时期的日本殖民统治更是变本加厉。在这最黑暗、最艰苦的时刻,一支活跃在白山黑水之间、穿梭于密林野岭丛中的部队高举起了抗日救亡的旗帜,开始了无比艰苦、无比惨烈、不屈不挠的斗争,这就是东北抗日联军。

抗联文化正是对这一时期发生在东北大地上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和解放斗争的最直接、最真实的文化印记。它产生并广泛传播于抗日战争年代,其精神光芒却照耀世人。其主要内容包括抗联故事、抗战歌谣、少量戏剧曲艺等作品。

杨靖宇、李兆麟等抗联领袖们带头创作的抗联故事具有真实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如《我们的游击队》《给抗联送子弹的日本兵》《“木帮”给鬼子当了指挥官》等。这些故事成为抗联将士们自我教育、鼓舞士气、丰富部队文化生活的战斗武器,推动了抗联文化的兴盛和发展。李兆麟将军在风霜雨雪行军途中写下的《露营之歌》:“朔风怒号,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抗联文化不仅为在冰天雪地里坚持斗争的抗联将士们提供了精神食粮,也丰富了东北抗战文化的内涵,更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三、殖民文化与东北文化的异变

东北距离北京较近,上世纪初的东北,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在新思潮的推动下,当地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并存的局面。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打破了这一局面。日本通过与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相伴随的强制性文化渗透与扩张,强行将日本殖民文化凌驾于东北原有文化基础之上,迫使东北民众放弃自己民族的文化而臣服于“大和文化”的淫威之下。远道而来的殖民主义文化与东北本土文化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碰撞,变异了沦陷时期的东北文化,从而在东北的社会风俗、道德观念、语言文化中留下一些 “日化” 的痕迹。这一时期的东北文化是在外部与内部、传统与现代、正义与邪恶、战争与救亡之间不断地摇摆、交融与衍变,呈现出有别于独立主权下多元化的异化特征。这一时期的文化成为多重矛盾的聚合体,充斥着日本文化与本土文化、抗战文化与殖民文化、自尊文化与自卑文化等多种因素,这里既有野蛮的殖民高压下的历史倒退,也有富于反抗精神的人性的觉醒,殖民者的野蛮与被压迫民族的反抗同时叠印在文化变迁轨迹中。正因如此,在世界殖民地文化中,伪“满洲国”文化是殖民主义文化的东方标本[4]。

四、唤醒文化自觉,警惕文化殖民

文化自觉,是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历史、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认同感。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和认同感、自豪感。任何一种文化殖民都会不攻自破。在全球化的今天,警惕文化殖民同样是一项历史使命。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与殖民教化统治,曾经给中国东北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危害与灾难。面对惨痛的历史,我们有责任去深入揭示历史的真相,并将其暴露无遗,以唤起今天国人的警醒。今天,武力争夺的殖民形式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殖民主义的颠覆活动并没有减弱,文化殖民正打着多元文化互通交流的旗号悄悄展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要想巩固经济发展的成果,确保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更应唤醒国民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警惕温和的文化殖民风暴。

[参考文献]

[1][日]田村敏雄.满洲国建国之文化意义[M]//王承礼.中国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纲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440.

[2]杨晓.试析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教育方针的殖民文化特征[J].教育科学,2012,(5).

[3]于海波.述论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的文化统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

[4]于连喜.论伪“满洲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87,(4).

〔责任编辑:徐雪野〕

[中图分类号]K265.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5)05-0134-04

[作者简介]那威(1980-),女(满族),黑龙江伊春人,讲师,博士,从事历史学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黑龙江省区域文化研究”(15061)

[收稿日期]2015-09-21

猜你喜欢

社会文化变迁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论广场舞对社区、村镇居民的重要性
关于 “机械复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