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表现及实质
2015-01-31王雪
王 雪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哈尔滨 150080)
基金成果传播
刍议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表现及实质
王雪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哈尔滨 150080)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储备资源,唯有坚定正确理想信念才能确保大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国家建设发展中发挥正面积极的中流砥柱作用。然而,近年来大学生“信仰危机”问题频出,这已然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大学生“信仰危机”是由大学生群体特殊成长期身心发展不均衡状态所决定的。大学生群体身心非稳定态遭遇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是造成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本质原因。基于大学生群体特点,大学生“信仰危机”表现为内在成长需求与外部各种需求刺激之间的矛盾状态,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相互冲突,三观摇摆不定与个体行为指导原则缺失等现象。
[关键词]信仰;信仰危机;文化
大学生是社会中特殊的群体,是民族、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关系到国家合格人才的培养,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在决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各项因素中,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成长道路上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走向,避免其误入歧途险滩。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就曾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1]尽管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成长有如此殷殷嘱托与期待,但现实却不容乐观。近年来,大学生群体问题频出,对大学生团体意识淡漠、价值取向偏激、功利色彩浓郁、道德水平下滑等负面评断屡见报端,信仰缺失也作为大学生信仰状况常态而为人所知。如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例,据重庆市委于2011年展开的一项关于信仰问题的调研情况报告显示,在受访的青年大学生中有5%的人从来不信马克思主义,有11.5%的人原来信现在不信,还有22.4%的受访大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2]。在调查大学生入党动机时,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只占受访大学生的31.2%,为了在毕业时找好单位创造条件而入党的占48.3%[3]。如以宗教信仰为例,一项针对大学生宗教文化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4.3%的受访大学生无法区分宗教和迷信,有27.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时而是有神论者时而是无神论者,有65%的受访大学生对迷信活动持半信半疑态度[4]。大学生精神世界尤其是信仰培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已经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意在对大学生“信仰危机”的表现及其本质进行系统梳理、挖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观点与视角,以期进一步助推对该问题的研究。
一、信仰的本质及特征
要厘清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现象与本质,首先要清楚何谓“信仰”。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可以从两个面向来理解:从个体经验而言,信仰是指个体独有的意识形态,是个体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整合,也是在个体精神世界中占据统摄地位并具支配作用的超越性信念;从共同体经验来看,信仰是意识形态认同的表达,是共同体精神联结的纽带桥梁,是一个民族文化结构中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5]。也是人们关于社会最高理想和人类最佳境界的信念[6]。
信仰一旦生成便会表现出如下特征:1.超越性。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个体在思维与存在、现实与历史、个体经验的有限性与人类发展的无限性等矛盾关系中进行自我确证的精神表现,是有限对无限的向往和转变,是一种形而上的意义的获取,因而超越于日常经验的界限。2.稳定性。信仰一旦形成便会内化于心,同个人的情感意志相结合成为一种价值的确定性,并由此建立起自洽的思维逻辑,较少因外界环境、他人行为的影响而发生急剧改变。西班牙哲学家米格尔·德·乌纳穆诺(Miguel de Unamuno)曾言:“在本质上,信仰属于意志而非理智的问题。所谓信仰,就是愿意相信。”[7]3.个体性。信仰建立是个体意志的自主选择,选择的做出离不开个体独特的生活历程与人生体验。因此信仰的建立不仅能够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同时也会揭示出个体隐秘的心理意识与内心信念,是个体生命特征的呈现。4.实践性。马克思曾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8]确实,信仰的个体性也向我们证明了个体信仰的产生、建立、成熟是一个实践性过程,它既是个体的内心体验,即主观世界的变化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实践的成果,即客观世界的塑形过程。信仰在其中发挥了促动主观世界客观化与客观世界主观化的桥梁联结作用。5.多样性。这是指信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为我们所熟悉的是宗教信仰,除此之外还有哲学信仰、政治信仰、科学信仰、价值观信仰,等等。个体会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不同的信仰表现方式。
综上所述,信仰的建立就是个体确立自身行为方式的指导原则,是个体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进而得到统一的过程,也是个体所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相互映射。尽管信仰的确立是个体意志的选择,但个体意志的形成又会受到个体之生活经验与外在环境的影响,这是在相近环境下,有近似生活体验的个体之所以能够构成一个群体的原因,也是不同群体在建立信仰过程中表现出某些共性的根本原因。
二、大学生“信仰危机”表现
如果信仰是个体行为的指导原则,是个体认知、情感与意志的相互影响,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选择与整合,那么“信仰危机”就是个体行为指导原则的缺失,认知、情感、意志的相互冲突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摇摆不定。从这一定义出发,可以看到大学生群体实际上是“信仰危机”易感人群,这是由大学生群体身心发育特征所决定的。从生理特征来看,大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已经过快速生长期进入生长缓慢且渐趋稳定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人体机能进入成人阶段的前夜。然而同生理发育阶段不对等的是,在心理特征上,大学生群体还处于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性别角色适应,人格再构成和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形成,逐渐从边缘人走向成人的阶段。生理与心理成长水平存在的落差造成大学生成长期内在与外在各项需求感受的矛盾冲突,如建立自我认知与寻求外部认同的矛盾、批判性思维生成与思维单一片面性的矛盾、意志水平显著提升与情绪波动依然较大、偏好个性展现与归属感需求的矛盾,等等。这类矛盾冲突的存在搭建了孕育及促发“信仰危机”的温床,使大学生群体的“信仰危机”问题即便是在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均面临信仰困惑的背景下依然显得尤为醒目,也颇具代表性。一般而言,大学生“信仰危机”以如下方式表现:
1.三观摇摆不定。信仰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整合,“信仰危机”首先表现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摇摆不定,即人生价值目标的偏离与迷失,无法确定以何为标准来衡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虽然已经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中,但由于自身经验不足、理性思维尚不完善、外在社会情况复杂、消费主义观念横行等因素的限制与干扰,使大学生三观并不具稳定性。三观摇摆不定,就会导致对人生意义的判定出现多重标准,既有以社会地位高低为准,也有以社会贡献高低为准,既有以个人完善程度为准,也有以获利程度高低为准,还有在各种不同标准之间摇摆不定,无所适从的学生。以后者为例,在某高校展开的一次校内学生三观调查中,受访的300多名学生里,绝大多数只知道完成手中现有的任务,鲜有对未来的明确规划,还有少数学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应该做什么,认为生活十分乏味。这种摇摆不定的三观的存在导致大学生精神的无根化,使之找不到人生意义的归宿。一项对大学生人生目标取向的调查结果就显示出,在受访学生中有50.6%的人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没有清醒认识,有78.69%的人不清楚和不关心道德意义上的终极关怀[9]。
2.榜样力量弱化。榜样是推动信仰建立的重要力量,榜样能够通过共情(empathy)机制,以“心灵感染”的方式向外传递正面道德意识,树立崇高道德形象,引导正确信仰的建立。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榜样的力量被削弱,其崇高形象也逐渐失去吸引力,出现“去魅化”趋势。一方面,过去曾被一贯信奉的人、事、物不再拥有强大的感化力量,不再对大学生的精神产生重大影响,如近年来青年人对以雷锋与雷锋精神为代表的先进人物,道德典范所产生的质疑。在2003年的一项调查中,在被问及对“雷锋精神”内涵的感受时,仅有41.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雷锋精神不可或缺,有58.8%的人认为雷锋精神的内涵应该得到重新定位,还有0.2%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雷锋精神已经不合时宜[10];另一方面,过去曾被一贯信奉的理想信念也渐渐失去了对大学生的影响力。2007年一项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看法的调查中,有7.5%的受访学生认为共产主义理想纯粹是空想,永远不能实现,有38.9%的人认为这只是一种美好愿望,难以达到,有14.5%的人回答“说不清楚”,只有39.1%的人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1]23。由此可见,去魅化已经对大学生信仰的形成与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3.道德水平下滑。精神无根化与模范榜样力量的缺失,必然促使大学生从对物质的追求中获取本应从精神家园内获取的满足与寄托,而消费主义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泛滥洽洽迎合了大学生群体的这种精神需求。在消费主义的引诱下,个体精神中原本肩负捍卫精神家园职责的道德意识水平不可避免地下滑。下滑以两种方式表现,一是道德理想共识消失,个性化内容凸显。消费主义鼓励大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展现自我个性,哪怕这种个性会偏离社会基本道德规范。而如果每个人都追求成为自我的准则,必然会消解道德规范的公共层面。英国社会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这样描述这种趋势:“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人们已从宣扬自己的美德变为宣扬自己的个性人格。”[12]二是道德理想丧失超越性,消解了人的超越性向度的存在,使人变为受困于物质世界与物质追求的“平面人”。而“平面人”的存在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物化的追求与相应的道德水准的降低。
三、大学生“信仰危机”本质
透过现象,观察本质。前述提及,大学生“信仰危机”总的来说就是个体行为指导原则的缺失,认知、情感与意志的相互冲突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摇摆不定。造成这种“信仰危机”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总的说来都可以归类为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如果对主客观原因发挥作用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挖掘,可以看到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本质如下:
1.思维认知片面,文化同质严重。尽管信仰是个体出于自由意志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自主选择,但由于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尚处于形成阶段,更易受社会环境与各类因素的影响,造成思维判断的片面性与局限性,无法客观评价自身与外界。在各类影响因素中,最易被个体感知,故而影响效力最大的是文化因素。作为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和客观趋势,全球化在推进过程中必然导致多元文化的涌入。文化涌入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文化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即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对文化弱势国家实行核心价值的输出。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son)曾言:“现在第一世界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动权,可以通过传媒把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而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的第三世界则只能被动接受。他们的文化传统面临威胁,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受到不断地渗透。”[13]文化同质化的过程形式巧妙,往往是附着于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通过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在互联网的强力推动下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文化产品与互联网的主要受众,大学生群体自步入大学校园起就脱离了教师与家长的双重管束与学校意识形态教育氛围,有更大自由和更多时间随心所欲接触文化与互联网产品,而这类产品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迅捷的信息传递速度、较大的娱乐性等能够深深抓住年轻人的注意力,并将其背后暗藏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通过点滴日常渗透传递给年轻人。可怕的是,由于大学生是自主选择了相应文化与互联网产品,往往就意识不到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灌输过程,反以为种种观点的形成是出于自我意志的结果,因此一方面会对其不加分辨地予以接受,另一方面会出于展现差别性与个性化特征,求异求新的心理动机而对其不加辨别地予以维护坚持,一旦因此误入信仰歧途就很难引导其改变。
2.价值取向物化,物的依赖性加强。文化同质化过程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强势文化的渗透过程,一是被输出方自身文化传统的衰弱过程。我国社会转型期对西方文化未加甄别地接纳已经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导致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在大学生群体间流行,淡化了大学生对本国传统与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认同,降低了这一群体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催生错误的消费观与价值观,使其将金钱、名牌视作个体价值的标志与尊重感的来源,从而也催生了当代大学生中“土豪”“炫富”等现象的出现。这类现象的出现逐步消解了信仰的超验性,将个体牢牢束缚于日常生活经验,并通过抹除个体稳定的精神追求,加剧其人生价值的世俗化、实用化倾向。据2006年一项对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显示,当被问到对“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看法时,受调查大学生中只有24.1%认为这种看法“完全错误”,有49.7%认为“也对也不对”,还有16.9%认为无所谓。[11]25而在2008年的另一项类似调查中,当被问及何为幸福的人生时,有48.6%的人选择家庭美满,33.3%的人选择事业成功,只有不到6.2%的人选择不求闻达,只求奉献与社会[14]。固然,对个人幸福的追求是每个人的合理诉求,但对物质欲望的过分追求,无疑会将信仰所具备的理想主义色彩渲染成为实用主义,也使之失去信仰本应具有的意义。
3.群体认同符号化,消弭个体特性。同建立个人受尊重感与个性特征的需求相似,大学生群体也有建立归属感的需要。所谓归属就是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内在联系,归属感就是个体对特定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与维系[15]。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希望归属或依附于一定的群体是人社会属性的表现,也是个体进行自我价值定位的前提。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寻求归属感的需要所造成的影响有二:一是促进个体对他人行为的模仿,二是促进小团体的形成。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对所处集体中具有卡里斯玛人格的个体行为进行模仿是快速获取归属感的一条路径。与此同时,大学中存在的学生社团、同乡会、运动队、联谊宿舍等小团体,也为大学生归属感的建立提供了方便途径。然而,寻求归属感所造就的个体对卡里斯玛偶像的效仿与同小团体的紧密联系必然会造就群体认同的符号化,借以区分“我们”和“他们”,“自己人”和“局外人”。在当代,这种符号化特征的典型表现就是“高富帅”“矮矬穷”“屌丝”等标签符号的出现。虽然这类符号具明显嘲讽贬低意味,但却作为流行时尚的组成部分被大学生群体广泛接受,主动将其用作划定自我身份的标志。这类符号标签的流行,首先是信仰低俗化、实用化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折射出的是金钱拜物教对正确道德信念与价值观的逐步侵蚀,在这种侵蚀面前,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拒绝标签化就有可能被认为是“装”,是“土”,进而被团体孤立。而对迫切需要获得认同与归属感,自身又处于特殊成长阶段的大学生来说,被团体孤立将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出于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一些大学生虽然也许并不赞成这类标签及其背后所体现的价值观,但也会表现出不否定,甚至迎合的态度,进而从另一个角度助长了错误价值观念的扎根与蔓延。
4.生活方式网络化,放弃信仰选择。无论是价值取向的物化还是小团体吸附力作用,其效力都借助于网络得到成倍放大,这是同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据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于2015年7月19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显示,超九成中国大学生每日使用互联网时长超过2小时,与此相对的是过半大学生每日从不接触报纸[16]。可以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交友、购物、便民服务等的便捷已经使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处理大部分日常生活事务、维系日常人际交往,而“早晨在床上用手机看新闻,白天电脑上网玩游戏,晚上网聊”也已成为部分大学生生活的常态。这种生存方式虽然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但却消解了个体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人们处于一种网状结构中,时刻都与他人保持着某种形式的关系。在这种紧密的关系网中,每日大量扑面而来,无法及时得到处理的信息窒息了个体思考的空间,而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信息的影响力也都借助网络的扩张效应成倍增加,身处这一网络中的个体因而更易于选择随波逐流,放弃主观能动性与自主思考的能力,跟随所谓“潮流趋势”而动,进而放弃对信仰的有效辨别与自主选择。
四、结语
信仰是人类精神的普遍表达方式,信仰的变动态表现出的是人类精神的不稳定状态。就大学生群体而言,遭遇“信仰危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其成长期特点的,然而在当今中国的社会普遍存在“信仰危机”的现状下,大学生“信仰危机”就表现出了其典型标本意义。一方面,借助对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信仰危机”在个体信仰生成过程中为何发生、如何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对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研究进一步透视我国当代社会各阶层“信仰危机”的产生与作用机制。通过前述研究,可以看到,大学生“信仰危机”与其说仅是大学生群体自身的问题,不如说更是家庭环境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时代的问题,正是这些复杂问题因素的交互作用,最终凝结为大学生“信仰危机”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因此,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就不应仅仅停留于学术性探讨与研究,更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相关机构间相互配合,拿出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引导机制,在大学生信仰生成道路上为其把好关、护好航。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3-05-04.
[2] 董沼.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妇女,2011(下旬),(02).
[3] 陈丽杰.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与重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5,(12).
[4] 王康.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0,(01).
[5] 荆学民.信仰在社会结构及其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03).
[6] 赵建国.终极关怀——信仰及其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6.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3.
[8] 高放.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及内涵[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01).
[9] 李智勇.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8:14.
[10] 田海华.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6).
[11] 冯维东.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与荣辱价值观重构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12] [英]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167.
[13] 韩健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当代困境及其应对——基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新变化的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2,(04).
[14] 张志强.论当前我国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成因与对策[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8:14.
[15]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42.
[16] 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发布[EB/OL].人民网,2015-07-20.
〔责任编辑:徐雪野〕
[中图分类号]G02;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5)05-0112-05
[作者简介]王雪(1984-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博士,从事宗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哲学反思及对策研究”(14CSH015)
[收稿日期]2015-11-10
·大学生“信仰危机”专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