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专学校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计算机教学的思考

2015-01-31陈彦英王晓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计算机教学

陈彦英 王晓燕

医专学校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计算机教学的思考

陈彦英王晓燕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医专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发现目前医专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有待提高,然后提出计算机相关课程作为医专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起重要作用,进而提出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医专学生;信息素养;计算机教学

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具备信息化社会的生存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1]。对于目前医专学生来说,信息素养水平还不容乐观,计算机类相关课程作为医专学生的必修课,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相关课程怎么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目前很多高校热衷研究的课题。

1 医专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为了对医专学生的信息素养状况有较为清晰正确的认识,课题组成员对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经调查发现:计算机已经成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遇到问题时,学生会首先想到通过计算机来获取一定的信息,说明学生已经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学生在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常用软件使用、多媒体知识等方面的知识欠缺,致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应用计算机来处理现实中所面临的问题或困难;学生在信息检索、信息分类、信息评价、信息交流及信息整合等方面的能力有待于提高;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时有较高的道德水平,但是在个人隐私及个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意识还有待于提高。从上述几个方面,可以得出医专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开展医专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十分有必要。

2 计算机教学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的重要工具,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工作的需求,能够利用计算机快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育部把《计算机应用基础》列为全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内容主要包含计算机硬件、常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它不仅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让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的信息工具,解决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3.1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

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高度,同时也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一个信息素养水平较高的教师,他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的力量,信息的重要性,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过时,引导式、自主探索式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信息时代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水平,才能把握角色的转换,才能了解所属学科知识的前沿,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应有的知识,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合格医学人才。

3.2根据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

由于学生生活环境、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个人天分等因素,医专学生入校后信息素养水平有较大差异,为了使信息素养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对入学新生实施信息技术方面的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结果,把学生分别编列到基础班、拔高班、免修班三个不同层次班级里面,不同层次的班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尤其对于基础班的,要配备耐心较强的老师,课时数量方面也要相应的比其他班多一些,对于免修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一些他们喜欢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他们快速掌握计算机方面的技能,同时也可以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省出更多时间进行再学习,最终使学校师生的专业水平同时得到较大地提升。

3.3 改变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管是研究型学校、教学型学校,还是本科学校、专科学校,计算机公共基础基本上是在等级考试的指导下实行“基本统一”的模式[2]。经过多年的实验,教师们发现这种“基本统一”的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局限性,学生的应试能力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较差,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工作能力。

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轻理论重操作的课程,据此我们教师在完成一次教学任务后,把下节课所涉及到的操作内容通过一个具体的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该作业去预习下一节的内容,教师上课时可以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去讲解,学生也会根据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重点的去听课,学生对知识点会记得更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判断能力,为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3.4 走出教室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学习

常规的计算机教学都是在多媒体教室或者是计算机机房,我们可以称其为“第一课堂”,除此之外的学习场所或空间我们都可以称其为“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可以很好地解决“第一课堂”的多种缺陷,主要包括交流讨论会、网络学习空间、QQ群讨论、微信讨论、学习论坛等。

室内教学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师生面对面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面部表情或者课堂气氛来调整教学过程,但它也有局限性,对于室内教学,学习步伐基本上都是学生跟着老师走,教师讲到哪学生想到哪,当学生发现教师讲错,或者突然有好的想法或问题时,可能会因为性格内向或者怕打扰老师上课等因素不能当场提出,过后可能会忘掉,而“第二课堂”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课堂上学生和老师可以想到哪个问题就说那个问题,人人都可以即兴发挥,畅所欲言。通过“第二课堂”师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道德等能力都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4 总结

医专学生是未来的白衣天使,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关系到国家医疗行业人员的终身学习能力、医学研究的水平和临床诊断决策正确与否,因此加强医专学生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我们计算机教学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探索更加科学合理教学模式,同时还需要学校总够重视,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尤其是图书馆老师及相关专业教师相互配合,相信未来学生的信息素养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王莹,谢百治,李冰.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及实施途径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8(4):31-32.

[2] 谢柏青,张铭.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5(10):40-41.

作者单位:462002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Medical School Computer Teaching Based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CHEN Yanying WANG Xiaoyan, Luohe Medical College, Luohe 462002, China

[Abstract]Firstly, the artile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we can know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needs improving. Secondly, the artile points out computer courses as obligatory courses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play impotante roles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Lastly, it proposes how we improv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via multiple teaching modes.

[Key words]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uter teaching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4年河南省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JLX2014075

通讯作者:陈彦英,E-mail:64385091@qq.com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0.018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20-0026-02

【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G642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计算机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浅谈影响中专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