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农资零售商的心里话
2015-01-31青岛厚天农资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英奇
□青岛厚天农资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英奇
天气冷,但工作热气腾腾,忙里忙外,大家都闲不着。一大早还没起床,分公司经理就来了,讲有个同行,前一天晚上给他打电话,很想加盟厚天,极力让他引荐,来请示我是否约谈。我立马从床上蹦起来,大好消息,上午已经有安排,只有约在下午了。见面聊天,才知道人家1996年就开始做农资了,是十足的前辈,积累是有了,但现在感觉找不到路了,两三个小时,大家聊得比较深入,也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
零售终端“不好干”
我这里讲的是绝大部分,至少我们青岛这里是这样子。同行前辈讲:他们村里总共9000多亩地,人均5亩半,2000多亩是蔬菜,确实是好市场。周围9家做农资的,其中一家与其开业时间接近,其他的都是年轻后辈,有和农资电商合作的,也有加盟其他企业的,各式各样都有,但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为什么呢?赊销!他还算清收不错的,只十几万收不上来,其中一户欠他两三万的有6年都没给。他同时也举了个例子,加盟某农资电商的,肥料现款进来,为了显示电商的优势加5到10元就“卖”出,不对,用词错误,应该是“赊”出,现在正在找新路了。利息都不够,被坑的就差“抢劫”了。而且赊了还没完,还要不断请吃请喝来“维持关系”,不然连上年的都不好要了。他顺口说了一句:你们厚天不赊不知道感受,有的农户从开年到年底就结一次账,而且礼品年初就拿走了,定好的用40包肥料,可年底一算就用了35包,礼品也不能拿回来了,更有甚者到年底只给一半,我是搭了礼品还赔钱,本钱都回不来。
好一个我们厚天不赊不知道感受啊,我接茬对他说:让你现款,你敢不?同行前辈摇头说:那样你能赊出去200吨,现款你80吨也卖不出去!我连着问了三遍:你试过吗?前两次他还是理由满满,到第三次他才反应过来回答说:没试过!难怪营销专家们总说经销商改变的意识有了,但骨子里的习惯难改。没试过怎么就知道不行呢,不是真的不行,是心理关过不去。厚天不就在做现款,而且刚开一年多的分店营业额都比这干了快20年的同行前辈还多吗?
农资零售终端“不好干”,我们觉得就是农资零售的门槛太低,进来的太容易造成的!自己不升级,出路不是被别人占领了,而是被自己堵死的。
零售商不敢扩大用户群
这源于交流中杜经理的一句问话,同行前辈也给了肯定的答案:不敢扩大用户群。为什么?很简单的道理,现在赊销比例假如是20%,100万欠款中有20万当年收不上来,如果销售500万,那就是至少100万当年收不上来,那这盘生意就彻底垮了,流动资金彻底没了,看看他们的村子,500万也不是垄断地位,他还没第一呢就自己把自己做死了,根本见不到“成功的太阳”。我们分析:他们也没法增加用户,每个零售商都有自己的一批“死党”,游离出来的不是小户就是欠账不愿意还的“问题户”,增加进来也还会跑,这样的用户增加的越多,他自身的经营风险越大。即使这些原因都不成立,单就一个客户维护就难为死他了,都是些欠了帐的大爷,维护成本更高,单单是想着法子换请吃菜单、换过年过节送的礼品也够费力费神的了,如果再增加些“大爷”用户,自己都承受不了,更别说继续改进服务了。
所以,村里的农资零售商相对比较稳定地在经营着,难过的不只一家,至少图个心理平衡。试问一下:如果实现先款交易,还会这样吗?。
在村里不要乱谈技术
一句话可能打击一大片,确实有高手就在村里,这里绝没有不敬的意思,毕竟我们厚天也不断学习、摸索、进步中,但这句话不是厚天人说的,是这位耿直的同行前辈说的。他在自己村里有个店面,也赶周围三个村的大集,一年销售300吨肥料、10万元的农药。他给我们举了两个鲜活的例子:一是他就喜欢卖草甘膦、百草枯,用着简单,大家也都知道怎么用,一打老草、嫩草都死了,看得见,摸得着,这产品卖着就是“爽”;另一个是他曾经给一家种菜的配了药,把小苗子都打死了,私下赔了三四百块钱解决的,之后他就很谨慎,不懂的就推。反正拿个叶子看不明白,就扯其他的,总之拿不准的坚决不能卖,任凭经销商业务员怎么拍胸脯也不卖。其实这是真的聪明人,至少不会为了钱胡作非为。
技术并不高深,我们认为农业技术就是窗户纸,农民最懂技术了,只是他们不善于总结和扩展,需要我们捅破这个窗户纸而已。大家都不理解、不能使用的技术,我觉得在农业生产上也没什么价值,因为农业经不起忽悠,也要不得忽悠,神秘的传授通常都有欺骗的因素,所以农业技术必须是农民都能理解和使用的技术。但现在的农村,太多的农资经销商是借时代的机会进来的,而不是经过真正的培训才上岗从业的,因此就出现了卖肥卖药还可以,一谈农业技术就发蒙的一群人,这才是我们现状的症结所在啊。同行前辈讲:他们村里的去菜市场发完菜,吃喝都不买,先来厚天拿点药拉点肥,而且还先把钱交了,因为他们赊不出来。说的时候难免有些戏谑,也夹杂几分羡慕,其实,我当时听到,心里非常沉重,这不是表扬啊,而是谈及到另外一个责任的问题,如此这般,厚天要是服务不好,达不到农民用户的那弱弱的期望值的话,那我们真的是罪莫大焉。有再多的钱都难买信任,用户信任我们不是让我们发大财的,而是让我们更加潜心研究技术,然后再解决好他们的问题,让他们的农作物不出大问题,进而有丰收、有收益,改善家庭的生活。想到这,感觉做农资零售也是十分高大上的,做起事来也很有成就感。
希望总是有的,从经营角度来看,也同样让我们睡不着觉。为什么,因为机会太好了,我们的机会太大了,正因为同行有如此多的“不容易”,才让我们更“容易捡便宜”,做好简单的技术服务工作,就可以有成绩,就可以体现农资人的价值。农业的每一天,都是充满希望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