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惑:理性和感性哪个更重要?

2015-01-31郑清岁

中学语文 2015年36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作文题感性

郑清岁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惑:理性和感性哪个更重要?

郑清岁

理性和感性哪个更重要?曾有一份高考模拟卷出现过的作文题。同样的,这个疑问也适用于现阶段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近年来,一些自主命题的高考作文题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诚然,突出理性思维的考查导向,有助于引导、培养学生理性思辨能力及批判精神,改变当下高中学生缺乏理性思维能力的现状,而且命题者对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方式也在不断探索中完善;但偏向理性思维能力考查的做法,也给高中作文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惑。

一、高中语文学科是否要开设系统的理性议论文写作课程

众所周知,现行的高中语文学科没有“纯粹”的作文教材。对作文教学,每个教师大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师个体的差异,也必然有教学水平及效果的差异。这种情况下,各地掌握高考作文评分规则制定权的重点中学,考生也相应获得不对称的优势。而师资力量一般或薄弱的学校,考生也就相对地处在不利位置了。没有系统的、规范的理性议论文写作课程,标准不确定,理解不统一,又势必造成学生写作能力之外的不公平。

再加上中学语文课程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的内容,所以严谨、周密的理性分析能力是大多数考生所不擅长的。北师大刘锡庆教授曾说:“我主张中学生少作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到大学里再说。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可见,对一个高中毕业生来说,要写出有水准的议论文是有难度的。在理性思辨相关知识和逻辑思维训练缺失的背景下,命题者如果冒进地要求以大部分只有“浅阅历”的考生来写哲理思辨类文章,那么在文中漫无边际闲扯一些大而空的哲理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也许有人认为,高考作文选择哲理性命题的本意不在“深度”而在“思辨力”,思辨力就是用符合逻辑的思路和方法对问题进行辨识的能力。动机固然美好,可是翻开语文教材,又在什么地方谈及“思辨力”和“逻辑”这方面的知识呢?

也许还有人认为,“哲学转向”背景下的作文题,围绕开放性哲思话题展开逻辑演绎的 “思想评论体”,以及基于自主判断、缜密思辨和论证演绎的 “独立评论法”,必然上升为考生主要的文体和表达方法。这恐怕也是一厢情愿罢了,因为以有限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的大多数考生,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没有示范,没有训练,没有准备,命题者如果不顾事实,只是本着良好的主观意愿,就认死理式地以为理性思辨的议论文就是好,一味地追求过于强烈思辨色彩的作文题,一味地追求大大超过一般考生认识理解范围的材料背景,那结果未必能如人所愿。现实写作训练中,大量思维混乱、不知所云的议论文恐怕就是明证。所以,在力推理性哲思类作文试题之前,是极有必要做好相关的调研工作。唯有立足学情,设计出符合考生思维水平和写作水平的作文题,这才是当务之急。

二、高中作文教学是否有必要重视记叙文写作

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里大量重感性形象的小说、散文等记叙类作品,是否还有必要予以应有的重视?

有专家认为高考作文强调理性思维是对抒情性思维的超越,这是否意味着抒情性思维在当今社会并不重要而可以弱化?或者说只有理性思维才是高校大学生唯一的需要?如果是这样,那是否也意味着人的一生只要与理性思维打交道就够了?比如表达感情也不必以抒情性语言来呈现,只要“冰冷”的理性思辨就可以解决了?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既然高中语文教材中还有那么多重视形象性和抒情性的记叙类作品,退一步来讲,在还没有改变教材现状的情况下,高考作文就应该给擅长感性思维的考生一个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有一个选择的机会。再退一步讲,高考作文如果只立足于理性思维的议论文考查,那教材当中诸多的重感性抒情的课文又应该怎样处理呢?教材是否应该大量增加重理性议论的课文呢?

三、从尊重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高考作文试题是否可以选择

高考作文试题,侧重于理性思维的议论文,这是缘于未来创新能力当有的理性思维基础,所以选拔性考试的作文考点定位于此确实是一种远见。但是,高考作文是不是也应该再出一道适合写记叙文的试题,给考生一次选择机会,否则对擅长形象思维的考生来说就有失公平了。因为这个世界需要思维清晰、逻辑严谨的人才,同样也需要感情细腻、创造生动形象的人才。生活中运用感性思维的地方自不在少数,但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的文学作品也同样以感性的形象来启迪后人。因此,如果忽略学生思维发展的差异而责怪其思维惰性,不能用记叙类的故事形式来显示理性思辨类的文题,则有点不近人情或是强人所难了。

值得欣慰的是,有的省市在高考作文命题时开始注意到这种思维差异了。比如北京在2014年高考探索运用大小作文的命题形式,2015年则直接采用二选一的作文命题方式,这些变化或许就是尊重学生写作能力差异的一种尝试。再如,2014年台湾地区的高考作文题,也是一个不错的参照:

阿里巴巴能打开石门,是因为他知道“芝麻开门”的密语;烹饪高手能征服大家的味蕾,是因为他练就一身功夫,抓到美味的诀窍;演员能成功诠释某个角色,必然是因为他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有深刻的领会。

对于人生的考验,你是否也有自己的“通关密语”?

请以“通关密语”为题,写下你找出“密语”而得以“通关”的过程,以及其中的体会。文长不限。

从命题的要求来看,叙述人称是“我”,既是写“过程”,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叙述、描写。还要谈“体会”,定然要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议论。命题人的命题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考生思考:人生成功要靠知识、功夫、体会,而知识、功夫、体会必须从人生实践中来获得。一道试题,既重视形象思维,也重视理性思维,虽然力度上不及通篇以说理为主的论说文,但它源于学生生活现实基础上的理性思考至少是鲜活的!

高考作文题如何兼顾个性的思维特长,这是命题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探索材料作文背景下如何写好记叙文,这是应试指导者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或许就在这两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当中,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才会在现实的碰撞中逐步走向更加成熟的境界。2016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回归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到时高考作文试题会以怎样的“面目”呈现呢?这又必将是影响着高中作文教学方向的新起点。

“学的不考、考的没学”的矛盾中,到底应该如何平衡教与学的关系?当下,高考作文理性和感性到底哪个更重要?非此即彼的做法就一定正确吗?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福建福清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作文题感性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可为与有为——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评析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演讲稿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