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肥电价优惠逐步取消:引发企业阵痛市场化进程在加快

2015-01-31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 2015年15期
关键词:高毒电价化肥

《中国农资》记者张涛

化肥电价优惠逐步取消:引发企业阵痛市场化进程在加快

《中国农资》记者张涛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的通知》,根据电力体制改革的相关精神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有关规定,决定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同时自2015年4月20日起,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各地启动了取消化肥生产优惠电价的进程。化肥生产电价优惠幅度小的地方,直接取消优惠;优惠幅度大的地方分步取消,2016年4月20日起全国不再保留化肥生产优惠电价。化肥优惠电价将要退出历史舞台。

记者了解到,自4月20日起,全国各地化肥用电价格均有所上涨,山东省化肥用电由之前的每千瓦时0.44元上涨到目前的0.54元,上涨幅度之大令很多化肥生产企业,特别是氮肥生产企业苦不堪言,部分企业表示上涨的一毛钱直接导致尿素成本上涨70-80元/吨,这无疑让本来就低迷的市场雪上加霜。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的相关人士介绍,此次电价上涨对于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很大,目前国内尿素产能维持在8000万吨左右,其中有一半的企业都是采用无烟煤为原料,合成氨吨耗电达到1350度/吨以上。此外,一些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中小氮肥企业耗电量也较大。电价普涨1毛/千瓦时,对很大部分企业成本影响较大,这让本来就处于亏损状态的行业又将陷入低迷,行业难以扭亏为盈。据了解,就目前的市场平均价格而言,经营较好的生产企业只能维持10—20元/吨的盈利,电价上涨后尽管一些企业试图调整价格使成本上涨压力能向下转移,但目前国内市场低迷,是否能顺利传导还有待观察。化肥生产环节中,氮肥相比其他化肥品种属于用电大户,本次电价调整对氮肥企业影响巨大,基本4000万吨以上的合成氨产能都将受到影响。

化肥生产环节中,氮肥相比其他化肥品种属于用电大户,本次电价调整对氮肥企业影响巨大,基本4000万吨以上的合成氨产能都将受到影响。一直以来,我国化肥生产企业的用电价格享受着特殊的优惠政策,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化肥用电曾经采取“小步慢调”的节奏逐步取消,而且每次价格上调幅度不大,目的是让企业逐步适应,但是此次电价上调的幅度出乎业内的预期,即便存在一定的过渡期,对于行业来说依然受到不小的冲击。不过也有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化肥用电的优惠幅度各省均有不同,对于企业来说并未在站在同一起跑线公平竞争,面对国内化肥行业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电价的优惠也不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化肥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当前我国农业相关部门已经明确提出化肥减施的总体规划,这更加坚定了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化肥市场化的推进的决心,化肥生产流通环节运、气、电、税优惠政策将陆续取消。专家认为,取消化肥优惠政策,势必会造成化肥生产和流通成本会上涨,供需形成平衡后市场售价会有所上涨,农民宁愿少施一次肥而加大施肥量的行为,考虑经济性而改变施肥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取消优惠政策也是国家引导化肥减施的一种价格政策,取消优惠政策才是真正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才会更合理。但短期内,电价的上调将会令企业感受到阵痛,但是从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阵痛之后将会让行业更加健康,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我国拟立法禁止瓜果蔬菜使用剧毒农药

本报讯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于今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进行三审。草案新增加规定,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

剧毒、高毒农药对人畜和环境有较大危害性,我国对高毒农药采取了严格管控措施,目前高毒农药使用量占农药使用总量的比重不到3%。但仍有12种高毒农药在大田中使用。

由于全面淘汰剧毒、高毒农药尚不可行,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研究提出,当前应当加强对剧毒、高毒农药使用环节的管理,同时加快有关替代产品的研发推广。

为此,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动剧毒、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淘汰剧毒、高毒农药。同时增加规定,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

“肥料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等三项国标顺利通过送审报批

由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牵头等主持的“肥料中三聚氰胺含量测定-离子色谱法”“肥料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GC-MS法”“有机肥料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三项推荐性国标在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5大理审定会上全票通过审定,并上报国标委进行报批。

这几项标准的建立将是对我国现有肥料标准体系的重要补充,也为肥料的安全使用以及有害因子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这将有利于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食品的安全、透明、可查询的基本设想,让管理部门有的放矢预警管理,也能与国际自贸规则、TBT壁垒应对接轨。

此外,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针对肥料、土壤、农作物植物环境体系,深入探讨了三聚氰胺危害因子在农作物植物的迁移吸收情况,组织科研力量研究三聚氰胺在农作物产品的吸收存在风险及限量,这对国标的制定和限量规范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孙明星)

种子法修订草案全面规范创新和管理

本报讯4月20日,备受关注的种子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对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完善育种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种业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

品种审定制度是我国品种管理的重要制度,实行多年来对我国良种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需要审定的品种过多,审定通道狭窄,审定过程不规范。为此,草案减少了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的种类,由目前的28种减少为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共5种。建立品种审定绿色通道,符合法定条件的种子企业自主研发的品种需要审定的,可依照审定办法自行完成试验。同时,建立品种退出制度,经审定的农作物品种和林木品种出现不可克服的严重缺陷不宜继续经营推广的,由原公告部门发布公告,停止经营、推广。

近年来,我国蔬菜、果树和花卉等经济作物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却长期处于缺乏管理的状态。由于上述品种直接关系人身健康和公共安全,草案规定,建立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列入登记目录的品种在推广前应当申请登记并公告,作为进入市场经营、推广的依据。

此外,为回应消费者对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关切,草案规定,转基因植物品种的选育、试验、审定和推广应当进行安全性评价,采取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跟踪监管并及时公告有关转基因植物品种审定和推广的信息。

四川耕地流转率达25.4%

本报讯从四川省农业厅获悉,该省近年积极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全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目前已达1482.3万亩,流转率25.4%,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日趋凸显并加速,流转10亩以上面积占流转总面积56.1%;流转50-99亩的比重最大,达23.1%,增速也最快,达15.4%。

农民财产性收入因此不断拓宽。成都市县乡三级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分别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金额209亿元、0.3亿元和0.4亿元;内江农村产权交易中心2013年以来流转土地1.6万亩,金额8190万元;雅安雨城区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流转区内农民人均增收209元。截至今年2月底,乐山井研县等9县区试点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中,各类经营主体获贷4.24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加快发展,四川省农民合作社达47329个,家庭农场13873家,30亩以上种粮大户13391家,养殖大户8532家。四川省农机合作社950个,订单作业等服务面积900万亩,植保机防等服务组织5962个,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四川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省日前印发意见要求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对经营100亩左右的重点扶持。下一步将制定具体实施意见,搭建信息应用平台,开展抵押担保试点,加强仲裁体系建设。

热词Hot Words

“水十条”

国务院近日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确定了十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二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三是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四是强化科技支撑。五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六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七是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八是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九是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十是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数字Figure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一季度针对化肥、农机两大类10种农资产品组织实施了省监督抽查,共抽查90家企业生产的94个批次产品,经检验有91个批次产品质量合格,抽查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6.8%;其中,化肥类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5.6%。

据海关统计,今年1-2月,福建省出口农药5911吨,比去年同期增加78.6%;价值3129万元人民币,增长46.7%;出口平均价格为5293元/吨,下降17.9%。

日前,浙江省人社厅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计划到2020年,扶持农村电商创业5万人,带动就业20万人。

(本版文章除署名外均由本版编辑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猜你喜欢

高毒电价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德国:电价上涨的背后逻辑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探索电价改革
5年内我国将禁用全部高毒农药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收支平衡分析
河南购买高毒农药将实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