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素:不乏有炒作短期或反弹

2015-01-31杨卢义

中国农资 2015年33期
关键词:农资流通复合肥

□杨卢义

增值税促使需求集中化

随着9月1日化肥增值税复征期临近,国内尿素行情走势逐渐明朗,行业整体或将尽快结束这段“畏首畏尾”的观望期。

事实上,自8月10日政策公布至今,国内尿素市场不见了往年同期复合肥企业对原料的采购;也不见农业市场的适当备货;更是少了厂商对出口方面的一些“提前量”。取而代之的却是尿素厂家、流通商以及贸易商的谨慎观望。

考虑到增值税执行后对行业的影响,业内明确要在9月1日零时以前,所有可能涉及到无进项税抵扣的尿素库存,无论在工厂还是在流通环节,均需尽快消化,避免为此“买单”。这样一来,更是演变成了从尿素企业到省级农资公司再到下一级流通企业之间的滞销景象。国内尿素行情即使不能说完全停滞,至少也算是有价无市。

不过,这些因化肥增值税恢复征收政策搁置的内需就好像站在起跑线上的选手,只待发令枪响,便一同出发。这其中最为业内看好的除增值税本身为尿素带来的成本增加外,还有复合肥企业原料采购,下游流通环节备货,以及可控范围内的尿素集港。这些拜增值税所“赐”的集中采购或在9月1日以后凸显。

事实上,对于化肥行业内来说,一项政策的出台,业内厂商必须做出反馈,换句话说:不涨即跌。想必没有企业愿意下调价格吧?那剩下的就只有抓住可谓利好的因素炒作涨价了。

增值税调整无细则平衡

自8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于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公布以来,业内厂商基本做着两手准备,努力清仓的同时也在等待所谓的“补充细则”出台。

但直到政策执行的前一周也没有半点消息,而据传闻:就在供销总社农资局及行业协会组织的会议上,经过国家税政司、关税司、国家货物和劳务司的交流,最终得到反馈是:8月底前形成的化肥旧库存国家不予考虑进项税,这部分商品如果在9月1日以后销售将全额征收13%增值税,并无减少或先征后返的说法;9月1日起出口报关开始征收13%增值税,同样暂无返税之说。这着实打击了一部分大公司。这种被称为“一刀切”的做法多少带有无奈感。

而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对纳税人销售和进口的化肥,统一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也算给钾肥以及部分复合肥企业套上了“夹板”。如果仅从规范并推进化肥行业市场化的角度来说,此番增值税调整确实可以看出政府的决心。

当然,笔者在上周侃市场中也侃到了“增值税倒逼尿素行业产能淘汰”的问题,市场化就代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尤其是在产能过剩的行业里,成本差异总是存在的。

有位朋友做了粗略统计:恢复增值税对每个尿素生产企业的成本影响大相径庭。除近年一部分有新项目投产的企业有更多的抵扣项外,占据成本优势的企业也可以靠自身消化一部分增值税,而大约有30%的尿素企业将直接面对增值税带来的所谓“自下而上”的竞价销售。尿素市场化或将从“增值税无细则”开始。

月初炒作涨价难持久

对于预测中即将到来的涨价,业内明显是看空的心态。单就以下三方面可谓利好的因素考虑,就只能将其归结为炒作。

首先是增值税本身给厂家带来的成本增加,这部分利好很快会被供求过剩以及市场竞价所消化。

其次是复合肥企业原料采购,由于秋季小麦底肥多为高磷配方,对尿素需求本就有限,更可采用其他小氮肥替代,所以对尿素的采购量基本受制于定价。至于流通环节备肥方面,出于对政策调整的适应以及下游有悖传统淡季操作思路的现状考虑,农资公司采购量也将较为有限,更可能是继续与工厂以联储联销的方式操作。

最后则是出口方面,为什么说是可控范围内的集港呢?虽然有传言报出印度8月底至9月初或有一轮新的尿素招标采购,但从其与中国同步进行货币贬值以及精心挑选的招标时间来看,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猜你喜欢

农资流通复合肥
2022年7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1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流翔高钙系列肥 新型液体复合肥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