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课校本教案如何切实推进“三贴近”原则

2015-01-31刘正生

职教通讯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三贴近德育课教案

刘正生

德育课校本教案如何切实推进“三贴近”原则

刘正生

从目前德育课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要切实推进“三贴近”原则的实效践行,就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研发校本教案,切实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中职;德育;校本教案;“三贴近”原则

德育课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10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所作的明确规定。然而笔者通过多年的调查发现,德育课“三贴近”原则的贯彻和践行令人堪忧,很多教师依然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学生乏味厌学,学生的品德教育、行为养成、就业创业能力等不能得到根本性提升。如何真正贯彻和践行德育课“三贴近”原则,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试图以校本教案的研发为导向,以切实推进中职德育课“三贴近”原则的实效践行。

一、中职德育课教学的现状

(一)德育课教学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经济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同时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围绕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各种社会思潮投射到校园,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面临巨大挑战。

(二)德育课教学的对象功利性较强

中职生是中考的失利者,带着无奈的心情走进职校,没有学习目标、学习压力和动力,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基础比较薄弱,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1]很多职校生就像网上传播的那样:“精神上无根、学业上无求、生活上无序、交往上无礼、伦理上无情。”绝大部分学生厌学、逃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相当沉闷,尤其是德育课堂教学。因为很多中职生和家长只重视专业课,不重视德育课的学习,总认为德育课与将来就业没关系,学不学无所谓。

(三)德育课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后,德育课课程包括4门必修课和一门选修课,必修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生活”、“哲学与人生”,一门选修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新教材的编写注重遵循“三贴近”原则的教学理念,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突出职业特点,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但德育课属于综合性的社会学科,概念原理较多,理论性很强,内容比较抽象,尤其在学生们的眼里较为枯燥、乏味、难懂、无用。

(四)德育课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建设不足

德育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像专业课教学那样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因此,各职业学校的领导比较重视专业课教学,花大力气投资专业设备、专业师资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对德育课教学缺乏足够重视,德育课老师课改培训少,外出参观学习少,教辅材料相对缺乏,主要靠德育老师自觉摸索、收集。德育课又是综合性的社会学科,必须顺应当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在这种“受歧视”的体制下,很多德育课老师得过且过,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学效果不佳。

二、研发德育课校本教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贯彻“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切实增强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增强德育课堂吸引力与感染力,从而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德育课的活与否,效果佳与否,直接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能力、积极性和主动性。但目前的现状告诉我们,靠教师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达成德育课教学目标,也无法切实推行“三贴近”原则的践行和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因而研发德育课校本教案是必要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促进中职生个性发展

校本德育课教案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素质素养、法律常识、就业创业技能,紧扣当今政治经济发展之需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二)促进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德育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底层,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完成规定教学内容。这无疑扼杀了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校本德育课教案的开发赋予了教师的课程决策权。德育老师是校本教案的编撰者、实施者、评价者。校本德育课教案既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又增强了教师的研发意识和创新能力;既提高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又增强了教师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丰富和拓宽了教师的视野。

(三)促进学校品牌特色的形成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各中等职业学校多样化、特色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体现学校品牌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校本课程(亦可称校本教案),不少学校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从当地经济、文化特色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出发,增强了课程的地方性、灵活性,表现出了对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也增强了学校的知名度。[2]而德育课校本教案的研发相对较晚,所以在今天的形势下,让部分优秀校长和特长教师参与到德育教案的研发中来,显得尤为重要。

三、践行“三贴近”原则,切实研发德育课校本教案,构建有效课堂

一部好的电视剧首先必须有好的剧本和好的导演,然后才是演员精湛的演技。校本德育课教案就应该是一部好剧本,德育课老师就是好“剧本”的撰写者,也是好“剧本”的导演,好“剧本”好“导演”必须严格践行“三贴近”原则,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要真正践行“三贴近”原则,必须切实研发德育课校本教案。一套完整的德育课校本教案应分为三部曲:课前校本教案的编撰——组建“好课”;课中校本教案的演示——教活“好课”;课后校本教案的评价——完善“好课”。

(一)课前校本教案的编撰——组建“好课”

1.有专管德育工作的校长牵头,组建研发德育课校本教案的教师团队。这个团队必须以有强烈的责任心、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的专业德育老师为核心;这个团队的德育老师们必须能真正关爱学生生活,关爱学生实际,关爱社会发展;这个团队必须系统学习德育课改精神,研发校本教案的技巧和方法,参观学习先进学校的德育教学理念和成功有效课堂教学;这个团队必须有较强的凝聚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一定的奉献精神;这个团队必须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奖惩机制和管理机制。

2.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实际,选定教学内容和案例,确定教学思路和方法。好的备课教案,能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德育课效果怎样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学了什么,学生学以致用了多少,内化了多少高贵的品质,行为养成如何。[3]所以教师团队在编撰备课教案时,一定要从学生生活实际、需求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思想动态、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职业、知识基础、能力特点等,选定教学内容、学生身边案例、多样化的小品、影视资料和当下时事政治,确定教学思路和方法,组建和编撰生动有趣、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电子版备课教案,制作PPT。这样才能增强德育课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课中校本教案的演示——教活“好课”

1.集训德育老师,培养责任心,提升教学能力,教活课堂。德育课教学,老师是引导者,是好“剧本”的导演者,能否提高德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活课堂是关键。如果教师还是传统的空洞说教,照本宣科,单向灌输,学生会感到乏味、厌倦,即使有好的教案和PPT,这样的教学效果还是不会很理想。德育课老师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较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课堂的能力。德育老师必须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这样的教学才会生动而具体,学生会很感兴趣,学习兴致会很高,会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品质和较好的行为习惯。

2.各任课老师根据各班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调整备课教案和PPT。校本教案和PPT的使用一定要本着“三贴近”原则,根据各班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在教学案例和情境创设等方面有所不同,作相应调整,不可千篇一律,不可僵化呆板,要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不同班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不同的,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专业”的原则,各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巧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德育课堂的实效性。德育实践告诉我们,人的德行的形成与发展不是“靠灌输”,不是外界“给予”的,而是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依赖于主体的学习、思考,最后落实到行动上,内化为自身的内在素质。[4]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找准学生的兴奋点,多设置情景、案例、小品、辩论等教学手段,关注、尊重、赏识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畅所欲言释放自己。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体验到,德育课并不乏味、枯燥,完全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改善自己的行为,而且有利于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后校本教案的评价——完善“好课”

1.建立老师对学生的特有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是影响中等专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但中职生与高中教育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不同,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与普通高中生也有差别,所以不能单纯地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中职德育课评价应从实际出发,有自己的特色,评价方法应多元化。该评价体系应该集考试成绩、课堂参与、行为养成、道德修养、实践体验、创业创新能力于一体,既重视终结性评价,更重视过程性评价。

2.建立学生对老师的特有评价体系。中职生是德育课堂教学的主体,德育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是否在教学中真正受益,直接影响着德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能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建立学生对老师的特有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该评价体系应该集老师的责任心、爱心、教学基本功、教学业务能力、“三贴近”原则的贯彻于一体,既重视教师教学内容、教学能力的评价,也要重视教师自身素质和自我发展的评价。

总之,在德育课教学活动中,德育老师一定要凭借集体智慧的结晶,精心设计和策划好每节课的教案,切实践行“三贴近”原则,摒弃“坐而论道”“照本宣科”的传统思想,坚持”教、学、做”相统一,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和实践中领会、领悟、参与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德育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1]刘婉贞,张丽丽.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新西部,2012(7):77-78.

[2]龚淑弘.探析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及改革[J].考试周刊,2010(4):44-46.

[3]贾东英.贯彻“三贴近”原则,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23-25.

[4]郑梦丹.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困境[J].现代教育科学,2011(5):11-13.

[责任编辑 陈国平]

刘正生,男,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德育。

G712

A

1674-7747(2015)15-0071-03

猜你喜欢

三贴近德育课教案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运用对话教学增强德育实效——浅谈对话教学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