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难之中,尽献“微薄”之力

2015-01-31丁涤尘TENArquitectosNewYorkNY10001

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救灾建筑师台风

文/丁涤尘 TEN Arquitectos New York NY 10001

灾难之中,尽献“微薄”之力

文/丁涤尘 TEN Arquitectos New York NY 10001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使得抗震救灾建筑设计受到建筑师们的关注。这一类建筑由于它们对材料和建筑模式的要求变得十分特别,对建筑师来说也构成了一种挑战和机会。而除了解决临时的需求之外,救灾建筑的教育意义和未来发展中的使用也是值得建筑师思考的一个特点。

Due to the high frequency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recent years,disaster relief architecture projects have been getting a lot of attention from architects and the society.These kinds of projects are very special because of their requirement for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which create not only a challenge,but also an opportunity for the designers.Apart from providing a short-term solution to the problem,disaster relief project should also be very educational and sustainable.

应急救灾;建筑设计;可回收材料;结构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的接踵而至,从去年云南省鲁甸6.5级的地震道今年年初中国南方的雪灾,再到今年五月尼泊尔和西藏的地震,新闻中不断报道着世界各地台风、洪水、地震的消息,让我们在同情受灾地区人民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转移到灾难之后重建当地人民生活家园的工作上。

也许正是因为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各国建筑师们都开始重视应急救灾建筑设计这一个特殊的分支。说它特殊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不同于普通建筑设计项目的要求。首先,应急救灾建筑设计非常在乎当地人民和基地自然条件的需求,例如洪灾和地震的灾后建筑方式就完全不同。其次,由于受灾地区的交通和经济状况可能非常受限,因此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就必须是价格低廉、容易获取且方便运输的,这也让救灾建筑的设计过程更需要因地制宜。同时,由于自然灾害往往影响区域较大,于是应急救灾的设计方案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大批量生产,而设计方案本身则应该是易于建造的。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面对大自然不可知的强大力量带来的影响时,来自全社会的关怀和援助以及迅速出现的、哪怕是临时的家园都会给受到灾害影响的人们带来心理上的温暖和支持他们坚持下去的力量。而作为建筑师,给人们提供一个庇护之所的社会责任也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

在应急救灾建筑设计方面有着杰出贡献的一位建筑师就是来自日本的坂茂先生。2014年,他获得了建筑业最高奖项之一——普里兹可建筑奖。而当时颁奖委员会给出的获奖理由中就提到了他在救灾设计方面的成就。坂茂在1995年创立了一个名为VAN(建筑师志愿者网络)的非政府组织(NGO) 。每次发生灾害时他都会领导VAN的志愿者参与灾后重建的工作。

在设计应急救灾的项目时,坂茂最常用的材料就是可回收的硬纸板,因为它容易取材价格低、便于运输安装、防水防火还能循环利用。也正因为这样的选材特色,他还获得了“纸上建筑师”的称号。每次救灾工作开始的时候,他都会亲自跑去与受灾地区的人民交流,按他们的需求设计最符合当地人当务之急的项目。对坂茂来说,救灾建筑的核心就是解决人们的需求 。

而面对最近的尼泊尔地震,坂茂也迅速地设计出了一个新的住宅单元系统来为被这两次接踵而至的地震弄得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一个容身之处。这次的尼泊尔地震中死亡人数已超过九千,被称为近八十年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坂茂先生的设计叫做“尼泊尔项目”,每个房屋单元的主要结构都是有2.1米乘0.9米的木制框架组成。而屋顶则是由 硬纸板管构成的桁架系统支撑起来,上边再加上一层塑料遮蔽层以起到挡风遮雨的作用。墙壁则由橡胶构成,简单而又保温。坂茂先生说:“这样的结构十分易于建造,每个人都可以完成,一旦木质主结构完成了,加上屋顶和塑料层,就马上可以让人住进去了。之后他们可以再慢慢的将橡胶砖块放到木质结构框架中,一点点地完善建筑工作。”

而除了提供暂时的避难所之外,了解灾难发生的原因并在新的应急建筑中提供解决方案也是非常必要的。由Urban Intensity建筑公司和TAArchitects 以及Kyung Sub Shin建筑事务所合作设计的位于菲律宾塔納万这样的例子。

当地受灾严重的原因之一是一般由金属板构成的屋顶完全无法抵御台风来临时强大的阵风,而之后接踵而来的海啸便一口气便摧毁了这个区域。于是建筑师们对于应急结构的设计便改变了当地传统意义上的屋顶系统,整体机构远看就像一个坐在地上的三角形,两边墙壁相互依靠,也就没有了屋顶会带来的危险 。建筑师们将结构简化然后分为主要和次要,保证在台风来临时主要结构的坚固性,这样一来即使次要结构分崩离析了,只要主要结构还在,那就能为之后的迅速修复工作提供基础。平日里没有台风的时候,这个建筑是人们的公共活动空间;而当台风来临的时候,这个结构将成为人们的聚集点 。

应急救灾建筑项目往往不是建筑师功成名就的项目,因为它们相比日常建筑来说规模小、周期短、预算紧并且材料有限,绝对算不上精妙的建筑作品,但它们承担的社会意义确实非常显著的。这些看起来简陋的房屋、结构,极有可能是当地受灾人民群众在经历天灾人祸的摧残后好不容易重新获得的、最珍贵的家。套用汤姆士普里兹可先生在宣布坂茂先生获奖时的致辞“创新不以建筑类型为界,爱心不以预算多寡为限”,面对灾难的残酷无情,建筑师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变得尤为重要,所作出的哪怕是“微薄”如硬纸板的贡献,都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救灾建筑师台风
台风过韩
胖胖的“建筑师”
以雨为令,防汛救灾中的“橙色身影”
应急救灾工作的“侦察精兵”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台风来了
台风爱捣乱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
救灾“吉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