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药熨促进剖宫产手术患者胃肠道恢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01-31李燕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5期
关键词:小茴香胃肠道剖宫产

李燕梅

·临床实践·

中药药熨促进剖宫产手术患者胃肠道恢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燕梅

目的分析比较中药药熨促进剖宫产手术患者胃肠道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剖宫产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术后治疗外,采用药用盐加小茴香药熨来促进胃肠道恢复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手术切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记录两组相关重要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各项重要指标呈现显著性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用盐加小茴香药熨对剖宫产手术患者有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手术切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药熨;剖宫产;胃肠道恢复;术切口疼痛;伤口愈合;小茴香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剖宫产术已成为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但是,由于其属于有创性手术,暴露的腹腔会使胃肠道显露,再加上麻醉药的刺激及术中操作,通常会短暂性地限制使胃肠道功能[1]。大部分产妇在剖宫产术后呈现麻痹性肠梗阻状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及呕吐反应,进食欲望降低,这一都不利于母乳分泌及机体预后[2]。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抗感染、加强宫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但临床疗效欠佳[3]。本科采用药用盐加小茴香中药药熨配合剖宫产术后康复,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手术切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0月本院妇产科剖宫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既往腹腔手术史及中、重度贫血患者。本次研究是在取得研究对象同意及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认证的基础上完成。患者按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平均年龄(26.3±6.2)岁,平均孕周(39.6±0.6)周;手术时间15~25 min,平均手术时间(19.1±1.2)min;出血量为320~512 ml,平均出血量为(412.6±24.8)ml;新儿体重(3.2±0.7)kg;观察组40例,平均年龄(25.1±7.1)岁,平均孕周(39.2±0.8)周;手术时间15~27 min,平均手术时间(19.3±1.5)min;出血量为338~517 ml,平均出血量为(424.1±25.7)ml;新儿体重(3.0±0.6)kg。两组在年龄、孕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剖宫术前需禁食、禁饮6 h,术后均不使用自控镇痛泵。术后恢复期间不予任何影响胃肠道动力药物和食物。

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加强宫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和相应的对症治疗,及时给予全面的支持治疗。

观察组:除常规术后治疗外,用药用盐加小茴香药熨辅助恢复。小茴香300 g+药用盐500 g,置于布袋包裹,用微波炉热至60~700℃,,将药袋置于患者上腹、脐部来回烫熨及热敷,每日 2次,每次15~30 mim。以患者局部感到温热舒适无灼痛感为度。

1.3 疗效评定及疗效评定

观察患者肠鸣音恢复和初次肛门排气时间、切口疼痛程度及伤口愈合程度。疼痛分级(VRS法),0级:无疼痛感;I级:轻微的疼痛,可忍受,不影响生活,睡眠良好;Ⅱ级:疼痛较显著,难以忍受,睡眠质量受影响;Ⅲ级:疼痛剧烈,无法忍受,需要用止痛药,无法入眠。

切口愈合,甲级: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乙级:愈合不太好,出现炎症,如红肿、皮肤坏死和积液等,但未出现化脓;丙级:切口化脓或裂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鸣音恢复和初次肛门排气时间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3.88±1.82)h,初次肛门排气时间(19.87±4.35)h,对照组的分别为(19.71±2.30)h、(28.27±6.18)h,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中疼痛程度疼痛0级20例,1级12例,II级6例,III 级2例,对照组分别为4例、10例、20例、6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切口愈合甲级39例,乙级1例,丙级0例,对照组分别为34例、5例、1例,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进行剖宫产术时,由于麻醉、刺激、术中操作等,抑制了胃肠道功能,减弱了胃肠蠕动,这是产妇常见的不良并发症。尽快恢复腹部手术患者的胃肠功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脐通百脉”,脐部系任脉之主穴,其深部直接与大肠相连,并与十二经脉相连接,刺激神阙穴、上脘、中脘、下脘等腹部穴位可调节胃肠道疾病[5]。中药药熨历史源远流长,现今已经很难考究起源年代,在《五十二病方》国内最早医学书籍中就已经对其疗法进行记载,《皇帝内经》中指出病生于筋,治以熨引的说法,并有记载中药药熨能够治疗寒痹,扁鹊巧用中药药熨救治太子厥的故事至今被流传,历代医家孙思邈、华佗、吴师机等都十分重视。中药药熨原理类似于熏蒸腾法,是暴露疗法,主要治疗原理是药力与热力的联合作用,以温热与药物来刺激患者局部组织,局部血管扩张,加快血流速,改善附近组织营养,对腧穴进行强烈性刺激,利用机体神经反应来调节身体抵抗能力。依据外加热力与温热性能来刺激患者经络穴位,具有行气活血、温通经络、祛湿散寒的作用。对调节患者的经络,促进阴阳平衡、达到补虚泻实的作用,在腧穴体表敷帖中药,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的传播与吸收。药熨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不仅可以内服,也可以服药渣,一般都应用气味凶烈辛香制品,在渗入患者皮肤之后具有药物以及温热的作用。

中药药熨在促进胃肠道恢复中,具有温经活血、通络散寒、止痛镇静等功效[6],可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研究表明,小茴香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茴香油,能有效刺激胃肠道蠕动[7-8],促进肠功能的自我恢复,利于产妇早期进食,提高机体创口修复能力。而药熨会对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进而扩张切口周围的组织血管,增强切口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快机体的代谢速度,促进病变代谢物吸收,提高组织再生能力, 具有解痉、镇痛、加速切口愈合的作用。

本研究中,将80例剖腹产手术恢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治疗,功能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治疗外,用药用盐加小茴香药熨来促进胃肠道恢复。记录三组相关重要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各项重要指标呈现显著性优势(P<0.05)。结果表明药用盐加小茴香药熨对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胃肠道恢复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中药药熨作为一种无创性治疗方法,能够显著促进剖宫术后胃肠道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切口愈合,加上方便、无创的优点,能让更多的患者接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李晶,常云. 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4,28(5B):1678-1682.

[2]王艳波. 腹部手术后针刺穴位对胃肠功能影响的护理观察[J]. 河北医学,2014,20(5):849-851.

[3]吴秀华.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9):246-247.

[4]林雪梅,全小明,林瑶如,等. 吴茱萸药熨联合电针对胃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1):1963-1965.

[5]袁丽娟. 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4):276-277.

[6]姜利英. 中西医结合对急诊剖腹产术后胃肠急性不良情况发生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5):804.

[7]缪海燕,吴佳如,张金凤.烫熨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术后肠蠕动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5(35):254-255.

[8]王婷,苗明三,苗艳艳. 小茴香的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J]. 中医学报,2015,30(6):856-858.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roning Promot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f Cesarean 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Recovery

LI Yanmei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Cenx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enxi Guangxi 5432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roning promo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esarean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recovery.Methods80 cases of patient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40 cases) received routine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after routine treatment. The medicinal salt and cumin t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hot compress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lieve pain incision, to promote wound healing. To record two groups related important indicators,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Results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howed signifcant advantages in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the di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Medicinal salt and cumin hot compress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esarean section, Relieve pain in surgical incision, promoting wound healing.

Ironing, Cesarean section, Gastrointestinal recovery, Incision pain, Wound healing, Fennel

R642

A

1674-9308(2016)35-0158-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5.088

广西岑溪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广西 岑溪 543200

猜你喜欢

小茴香胃肠道剖宫产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小茴香可缓解颈椎不适
小茴香购销平稳
枕边常备小茴香,缓解失眠护颈椎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巧用小茴香止痛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