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我国技能短缺问题
——从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
2015-01-31刘文杰
□刘文杰
破解我国技能短缺问题
——从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
□刘文杰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着严重的技能短缺问题。从供给角度看,学校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性不足和企业激励机制的缺乏是影响技能供给不足的最主要原因;从需求角度看,“学术至上”的传统观念与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的低回报和企业低成本优势策略的选择弱化了技能的需求。由此得出,我国当前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不仅是一个技能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技能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要破解我国技能短缺问题,学校职业教育应从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着手,企业培训应从完善相关培训制度着手,实现两者的共同治理。
技能短缺;学校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劳动力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加快,技能型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这种技能型人才的供给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即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和结构问题使技能人才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因此“技工荒”的说法便应运而生。“技工荒”的本质是技能短缺,它隐含了我国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找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与技能短缺的关联性,从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加以分析,梳理出我国技能短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对破解当前我国技能短缺问题有所帮助。
一、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实质及现实表征
技能短缺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现象,其突出变现为技能劳动力的短缺,即在一定时间内某个地域的技能型人才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空缺。事实上,技能短缺是伴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以及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因为理想情况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是不存在的,短期内局部地区发生的技能短缺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但是,如果技能短缺现象长期存在且涉及范围广泛并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就必须予以重视。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可以发现,企业的劳动力市场从空间上来看可以划分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两种类型,因此与之相对应的技能短缺也可以分为内部技能短缺(internal skill shortages)与外部技能短缺(external skill shortages)。内部技能短缺指的是单个企业内的技能需求与该企业员工之间的技能供给关系;外部技能短缺指的是外部劳动力市场中总体的技能关系,它表现所有企业的技能总需求与劳动力市场中员工技能的总供给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短缺问题。
技能短缺问题在全世界是一个普遍问题,不但发展中国家会存在,诸如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会存在。就当前我国而言,技能短缺一方面表现为数量短缺,即技能供给的数量低于市场的需求数量;另一方面表现为结构短缺,即技能供给的结构和类型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所发布的《2010-202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预测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需求量约为11577.3万人,短缺927.4万人;高技能人才需求为3067.1万人,短缺为105.8万人。该预测研究报告还指出,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将面临三大矛盾:一是总量矛盾突出;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技能劳动者需求结构和形态特征不断变化[1]。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已经面临着严重的技能短缺问题,这种技能短缺不仅广泛而持久地存在,而且涉及到了技能人才的不同层次。此外,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技能人才的供求态势不均衡,一方面是某些企业单位找不到合适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劳动者无业可求,这种结构性失业问题更加反映出我国当前技能短缺问题的严峻性。因此,探讨我国技能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之策,对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当前技能短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下面笔者将从劳动力技能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从供给角度看
1.学校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性不足。在我国技能供给的提供渠道中,面向职业人才培养的学校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主要和最根本方式。然而,当前我国的学校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够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学校职业教育中的参与性不足。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普通教育不同,有其鲜明的企业、行业特点。可以说,学校职业教育就是面向行业、企业的教育。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学校职业教育经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85年至1998年。中共中央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大力调整中等教育结构。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走行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的路子。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中也规定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由此看出,此时行业企业在学校办学中具有指导性地位,企业与学校的联系十分紧密,学校能够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出适合企业的人才。第二阶段是1998年至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国务院相继颁布了《关于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1998)、《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1999)等文件,通过这一时期的调整和改革,数百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并划归为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由于职业院校脱离了原有的企业依托,大都按普通的人才培养规律办学,职业院校的行业特色逐渐淡化,这直接导致了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引发了技能型人才内在的技能短缺。
2.企业激励机制的缺乏。企业激励机制的缺乏是引发我国技能短缺的又一原因。由于企业培训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了企业培训投资的积极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技能投资不仅使自身的收益增加,而且也会为投资者以外的其他利益主体带来某种利益。这是因为大多数企业培训都带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使技能投资产生私人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外部收益。由于投资者不可能获得技能投资的全部收益,这必然导致技能的投资水平低于社会期望水平。第二是普遍存在的“搭便车”现象。当劳动者所接受的技能具有较为广泛的迁移性时,那么一所企业的培训投入很有可能被另一所企业通过“挖人”的形式所获取,即迁移性培训的成本由投资者承担,而收益往往由投资者和非投资者分享。因此,理性的企业通常不愿意投资迁移性的技能培训,因为劳动力的流动性使它们难以确定是否可以获得培训收益。除此之外,企业经济的环境也会影响企业的培训动机。在经济前景预期较好的条件下,企业有较强的培训动机并能够积极主动开展相关培训,而在经济前景预期不良的条件下,企业往往会对培训犹豫不决,并通常将培训投入作为削减的首要目标。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培训的外部性和企业培训的短期主义行为是造成企业培训不足的主要原因,这也造成了当前我国技能型人才供给的短缺。
(二)从需求角度看
1.个人“学术至上”的传统观念与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的低回报。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职业教育在社会观念中所处的位置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当前,我国儒家思想文化中“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强调脑力劳动而鄙视体力劳动的传统观念一直存在,社会中普遍流行着“重学术而轻技能”的现象。加之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等原因,人们缺乏对现代职业教育全面的、深刻的认识,更加维护了固有的传统观念[2]。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的错误认识导致大多数人从内心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从而引发了个人技能需求的下降。但是,传统观念并不是影响个人技能需求的最主要因素,个人的技能需求最终还取决于技能是否能够带来积极的收益。有研究表明,接受职高、中专教育的群体平均收入为17287.2元,大大低于同层次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群体的平均收入21672.8元,仅略高于第一层次接受初中教育群体的平均收入15808.5元;接受专科高职教育的群体平均收入为22707.6元,仅高出低一层次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群体的平均收入21672.8元的4%,较高一层次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群体的平均收入30700.9元低出36%。[3]此外,个人职业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还取决于职业教育就业市场的预期前景。由于当前我国学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所培养的人才并不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加大了投资风险,也影响了个人投资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过小,使技能投资不能产生相应的收益,也削弱了人们进一步投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
2.企业低成本优势策略的选择。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产生不仅在于个人对技能需求的不足,还表现在企业对技能的需求缺乏积极性,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所采取的低成本优势策略所导致的。在企业竞争中,有两种竞争形式,即低成本优势和差异性优势。在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超过质量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低成本策略获得竞争优势,这种策略对技能的需求较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竞争力。如果消费者对质量的敏感程度超过价格,企业就必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市场,此时就需要对劳动力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企业要获取低成本优势,相对比较简单,只需提供低附加值和低质量的产出即可,对技能劳动力的要求较低。而要获取差异性优势,则需要提供高附加值和高质量的产出,对技能的需求水平也较高。对企业来说,尽管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以提高企业生产率符合企业的长远需要,但是技能供给的不足提高了劳动力成本价格且对劳动力的培训需要较长的周期,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风险。因此,以粗放型经济发展为主要模式的我国企业多倾向于选择降低成本获得最大化利润。在短期内,更是如此。当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采取低技能、低质量的市场策略进行市场竞争时,就降低了对技能的需求。这造成了两方面后果:一方面是对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技能供给产生了消极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技能需求不足也削弱了企业投资培训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技能短缺[4]。这也就是所谓的低技能均衡(low skills equilibrium)状态。当前我国技能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由技能供给不足而引发的技能需求不足,因此,改变企业技能需求不足的现状同样尤为重要。
三、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解决之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面临的技能短缺普遍表现为技能供给不能有效地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而技能供给的相对不足又是由前期的需求不足产生的。可以说,我国当前的技能短缺问题不仅是一个技能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技能需求不足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加大技能供给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的。因为在技能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个人会缺乏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这必然会影响技能供给的扩张。因此,只有通过改善技能供给和技能需求两个方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为此,学校职业教育应从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入手,企业培训应从完善企业培训制度入手,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学校职业教育: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校企合作的整体水平并不高并呈现“学校热,企业冷”的不均局面。学校与企业作为两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职业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为己任,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校企合作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而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谋求的是用最小的成本使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5]。相关调查显示,企业担心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是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主要原因。纵观我国学校职业教育的治理结构现状,不难看出,我国学校职业教育的领导体制是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职业院校普遍采取了政府部门的 “双轨制构架”,即党群系统和行政系统,职业院校的治理结构依然建立在传统的科层组织之上。所以,当前职业院校的治理结构满足了政府的价值需求,而未能满足企业对学校的价值需求,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仍无法深层次参与到学校的治理当中。学校职业教育这种“行政为体,企业为用”的合作方式遏制了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开展,其结果必然是将政府视为首要利益相关者而弱化了企业在利益相关者中应有的地位。
就学校职业教育而言,解决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common governance),实现我国劳动力市场技能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在外部治理结构方面,应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学校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办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关键在于鼓励行业协会和企业在职业院校中的治理作用,实现学校与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平等地位。形成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多元主体,各利益相关者在职业院校组织生态内外和谐相处的治理结构[6]。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应组建政校企合作发展的理事会或董事会。理事会或董事会应以充分吸纳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领导、企业一线技术专家、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由理事会或董事会负责审定学校章程,制定发展目标、实施方案,争取社会各界力量对职业院校办学进行支持[7]。只有实施校企深度融合,才能满足社会不断变换的劳动力技能需求,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者,从而有效地推动技能供给。
(二)企业培训:完善相关培训制度
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具有双重地位:从经营者角度来看,它是劳动力的需求者;从企业培训角度来看,它又是劳动力的供给者。由于我国当前的技能短缺问题既是一个技能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技能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企业应该在技能需求和技能供给两方面发挥作用。
1.企业在技能需求方面发挥作用。首先,企业应加强自身的技能需求,改善技能投资环境。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所采取的低成本优势策略弱化了企业对技能的真实需求,从而产生出一种信息传递,即对劳动力市场上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因此,如果要提高企业的技能需求,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更多企业改变原有的产品市场策略。即必须将教育培训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加高技能的工作岗位才能使企业摆脱低技能均衡。总之,提高企业需求的关键在于刺激革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从而刺激企业对技能的需求。其次,还应完善资格证书制度,刺激企业和个人的技能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对企业来说,在搜寻合适劳动者相关信息的时候会产生非常高的搜寻成本。根据筛选理论可以得知,降低这种成本的有效方式是在求职过程中依靠信号(资格证书)来判别。该理论的假设是人的能力与其资格是正相关的,即能力越高可以获得的资格越高,反之亦然。实践表明,通过建立资格证书制度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搜寻成本,从而为更多地吸纳高技能人才,增加企业技能需求创造良好环境[8]。
2.企业在技能供给方面发挥作用。不难看出,我国企业技能培训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培训投资的积极性,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中缺乏对企业培训义务的明确要求,只是“鼓励”而并没有实质性的要求,因此造成了企业对培训不负责任的态度。二是在现有的企业培训中各企业间缺乏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基础,导致了培训的非系统化,增加了技能培训的风险。可以说,在缺乏相应制度规范下各利益相关者客观上存在难以避免的利益冲突。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制度激励来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培训投资。如依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实施培训税制度。培训税实质是一种税收补偿制度,基本原则是“谁受益,谁负担”。政府依靠自身的公共权力通过向所有企业征收一定额度的培训税,然后向开展企业培训的企业进行税收补偿来调动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从而解决技能供给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问题[9]。培训税的实施将有助于避免各企业之间因缺乏信任和合作而产生的技能培训风险,从而改善技能投资环境。
纵观我国当前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它是学校职业教育培养失衡与企业培训乏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两者之间的关系需做进一步认识,应首先明确学校职业教育是一种系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它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最根本措施。但是学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够也不可能完全适应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是高度分化与深度融合的,这带动了技术技能的不断发展变化。可以说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只能培养符合当前社会需要且具有潜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并不能培养终身适用的技能型人才。其次,还应明确企业培训是一种即时的、单向的、专项性的职业教育方式,它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终身性。科学的不断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接受的学校教育并不能满足终身职业发展的需求,然而企业培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满足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弥补学校职业教育的不足。由此可以看出,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在促进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方面是相互衔接、紧密沟通的,两者共同构成了劳动者成长发展的路径,并不存在重复和对立。反观在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认识上,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即多数学者将技能短缺归结为学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而忽略了企业培训在技能短缺问题上应履行的职责,导致我国技能短缺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破解我国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应从对学校职业教育的关注逐步过渡至对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问题两方面的探讨,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审视技能短缺问题。一言以蔽之,实现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的共同治理才是改变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根本途径。
[1]朱志敏.技能人才短缺状况为何难以改变[J].中国人才,2013(7).
[2]骆习群.关于职业教育地位的四点认识[J].职教通讯,2003(12).
[3]职业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城镇就业与失业关系调查报告——职业教育与收入及失业关系[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8).
[4][8][9]王雁琳.政府和市场的博弈——英国技能短缺问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02-105,260-266.
[5]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93-494.
[6]吴冰,刘志民.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与隐形知识习得——基于SECI模型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3).
[7]傅伟,赵淑兰.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
责任编辑 韩云鹏
刘文杰(1986-),男,河南开封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与职业教育。
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学青年课题“我国‘技工荒’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11CGL067),主持人:王雁琳。
G710
A
1001-7518(2015)16-0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