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涌审美道德精神的古典文学教育浅议

2015-01-31茹守江

中学语文 2015年21期
关键词:古典文学人格理想

茹守江

连绵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异彩纷呈,辉煌灿烂,博大精深。作为其文化主体部分的道德精神,价值取向,个体修养,审美理想,不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且熔铸成中华民族特有的良风美俗,独立人格。而作为“文以载道”“诗以言志”的中国古典文学,其中充满了人伦纲常、道德风范。这些恢宏篇章,既是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思想道德与审美理想中的珍贵财富。注重冲涌审美道德精神的中国古典文学教育,目的就是为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更有效地体现出中国古典文学的生命价值。

一、个体的必然之与时代的必需

首先,我们的语文教学目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为此应重视“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对正在成长的中小学生,加强审美教育,选择适合他们智力的内容,诱导青年学生广泛地接触文艺,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正当的寄托和健康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发掘古典文学中美的因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为健康的审美教育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何况,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孕育着、乃至冲涌着的审美倾向与道德理想,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融成中华民族的审美道德精神。

其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气质与道德精神。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价值观念、道德伦理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表现在当代青少年中,由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欠成熟,自控力较差,审美道德精神不稳固,因而导致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教育个体的必然要求与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向我们提出了一项新的历史性课题,即如何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审美倾向,道德规范,对新世纪青年进行教育。

第三,中国古典文学冲涌着激越的审美道德巨浪,贤哲圣思们在他们至今令人折服的论述中,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人格理想和人伦哲理。他们所倡导的自强不息的意志力量,摆脱物役、哲理思辨的智慧力量,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也成为古典文学的主要内容。所以,在教学时要寓以教育,让其悠久的精神明珠,在新时代更放异彩。

二、审美的历程之与道德的构成

统观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具有审美道德精神的中国古典文学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整体至上的道德精神

突出表现为中华民族以小我成全大我,牺牲个人利益去维护整体利益的独特品质,从而形成整体至上的价值取向。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司马迁给后人塑造的廉颇和蔺相如两个典型,蔺相如在强敌面前临危不惧,不辱使命,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在内,他不以显位自傲,面对廉颇的讥辱,表示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显示了为国义弃己利的君子气度。蔺相如的“不战”而胜与廉颇后来的“肉袒负荆”,而结成的“刎颈之交”是整体至上的道德准则。还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对这种道德精神的弘扬,会使那些“勇于私斗,怯于公战”者自惭形秽,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还有如《东周列国》中高人弦高的形象,他的壮举显示了中华民族历史弥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为上的道统美德。

2.仁爱合谐的道德精神

远古的原始歌舞(乐)和巫术礼仪(礼)是合而为一的,后来逐渐分化为“乐”——文学艺术,“礼”——典章制度。在先秦儒学中,除强调“礼”,还注重“仁”。孔子讲:“仁者爱人”、“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仁”的解释,说明“仁”至少要反映二人以上的和谐关系。到孟子要求统治者“与民同乐”;墨子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庄子主张“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其中由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发展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是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对于和平共处,和谐互爱的向往。

3.伦理纲常的道德精神

传统的中国文明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周易·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揭示了人类自下而上的的内在本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从《尚书》中最早提出的“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孔子的“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舆”,再到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都是对“厚德载物”的具体阐述。

“孝”,儒家作为一切道德理想的根本,在家能孝,于国而忠,汉代更是以“孝”治天下。而我们要抛弃芜杂,取其精华,孝敬父母长辈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应得到提倡。推而广之,人伦纲常还表现为交友接物之道,如《红楼梦》中所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明“和”是处友的基本标准,和舟共济,明辨是非,而不同流合污。

4.崇德修身的道德精神

《左传》里说古有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这是中国人价值意识的宣言。崇德重义,追求理想境界;注重修身,向往理想人格。从孔子对民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士可杀不可辱”“君子谋道不谋食”,强调“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溅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这种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但在几千年来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庄子追求人格独立,崇高绝对的精神自由,首开了“隐世”的先河,这可谓是“持义”的壮举,长期以来,他同儒家的舍利取义(如孟子的“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结合在一起,构成中国人特有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精神,且一直激励着仁人志士发愤向上。

5.修养践行的道德精神

孔子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做抽象的玄想。这就是说不仅要有崇高的目标,更要有实现这一目标的人生途径——“知行合一”,切磋实践,随时反省,方能造就理想人格。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倡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敏于事而慎于行,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等等,都无不重视理性的实践精神,来真正揭起民族精神的不朽大旗。

总之,我们要着眼于塑造人类未来的理想个性,去呼唤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审美道德精神。我们既不能厚古薄今,又不能厚今薄古。要使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道德种子,在当今中小学生的心田扎根发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育创造之林。

猜你喜欢

古典文学人格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更正说明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考研知识点之日本古典文学中色彩词的意象研究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重要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