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事例论据 提高作文水平
2015-03-15朱春林
朱春林
事例论据是议论文中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有效的论据。许多学生难以写出一篇论据充分、说理透彻的议论文,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很好地运用事例论据。如何才能用好事例论据呢?主要有论据选择、论据叙述和就例析理三个方面。
一、论据选择遵循的原则
一是中心集中性原则
所选论据一定要紧紧地围绕中心论点,所选论据的中心必须能为中心论点服务,一句话,就是所选论据的中心必须包含有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所包含的内容。
二是典型性原则
在选择论据时,要尽可能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典型性是相对的,比如某个论据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可是因为在同一篇文章里使用的人太多了,它就没有那个“典型性”,要尽可能避免“撞车”的情况;另外有一些生僻的论据,许多人都很少知道,虽然它也很典型,但它缺乏一种“共知性”,其可信度也是不理想的。
三是充分性原则
要有足够的说明力,没有足够的论据是不行的,一篇议论文的论据至少要有三四个典型的论据,并且作有效的分析议论。
四是时代性原则
在议论文当中,要有一些新鲜的、具有时代色彩的、新近发生的例子作论据,这样的论据不但使文章具有新鲜感,还能体现出一种创新的、个性的色彩,这是考场作文出彩的一个重要方法。
五是多样性原则
论据太单一,其说服力当然不如那些论据比较丰富多彩的文章。议论文的事例论据一般可以分为这么几个种类: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国内的、国外的,正面的、反面的。总之,一句话,就是中外古今的,正面反面的都要用一些。
二、论据叙述常用的方式
论据选来使用时,注意要具有浓缩性。议论文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文章,作为论据的故事内容不应太细,应学会概括。除了针对点可详细些外,整个事件要简明,对所引用的事实只须交待梗概,不要细致描写。要对事实进行筛选、整理,排除不相干的材料。
1.一般性叙述
观点:变通以通途(2014年新课标Ⅰ卷)
在东晋名利厚禄的泥淖里苦苦挣扎的陶潜,在仕途坎坷之中,选择逃离君主的苑囿,选择吟咏着《归去来兮辞》回归心灵的田园;在春秋列国的阡陌、康庄上辗转而行的孔子,在半生推行仁爱的思想而苦寻天下大同无果后,他选择驱车回返,杏坛授业,播撒桃李于天下,将平等、仁义的钟磬声传到百姓家中。
这种叙述就是截取材料中能说明观点的部分,加以客观概述,“叙”的同时将材料中隐含的与观点相关的内涵巧析出,且自然嵌入所叙内容中。
2.理性化叙述
观点:沉稳从志而来
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扬国威,不叫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硝烟,让
叙例前,吃准观点,叙述时心中装有观点,将主观倾向与客观事实融为一体,语言极富理性。
3.化用事例叙述
“化用事例”即用一两句话对所选事例进行高度概括,然后再运用到议论的行文中。这样的前提是,所选事例必须是众所周知的。如:
伯牙对知音的追求使高山流水一曲成绝唱,苏秦、孙敬对知识的追求让悬梁刺股一言成警训;贾岛对诗的意境的追求而使“推敲”词传千古。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上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历史的书页中,化做了民族的魂。
这两段文字共使用了六个事例论据,但没有展开事例,而是把事例论据融入行文中,使得整个句子抑扬亢坠,节奏感强。
三、就例析理搭建议论桥梁
事实摆出来,还需要讲道理,因为论据与论点之间在某种意义上说还只有间接的联系,只有把论据所蕴涵的意义发掘出来,这个含义才能与论点发生内在的联系,才能直接证明论点。
1.因果对举揭本质
如果叙例语段是陈述原因或结果的,那么我们可以作结果推断或原因探究的说理分析,也即运用“因果分析法”,进行“因果对举”。
例如: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对我们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可见,知识就是力量。
这一语段,结构是“例子+观点”,那么该怎样搭建起例子和观点之间的“议论的桥梁”呢?我们发现,事例的结果——“他一个人都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已经告诉了我们,但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这里可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添加范文如下:
为什么他一个人都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呢?还不是因为他的头脑里掌握了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和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还不是因为这些关于“原子能量”的“知识”足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
这段添加文字,针对“他一个人都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的结果,剖析了其原因。这一说理桥梁的搭建,使“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观点的得出顺理成章。
2.反向假设巧推论
对陈述事物或现象的叙例语段,我们可以从事物或现象的反面假设分析,并推出假设条件下的结论,从而来论证论点。也即运用“假设分析法”来深化说理。
例如:有位同学以杜甫的人生态度及成就来论述“正视痛苦,百折不挠,成就璀璨人生”这一观点,其间融入了简单的原因分析。但说理是否可再深入一点,再透彻一些呢?那么,我们不妨从事例的反面进行假设。
添加议论如下:
假如杜甫在那个时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摇孤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理想,那么.他怎能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令?正是那份对痛苦的淡然.让杜甫在西南一隅活出了“月白清风一草堂”的旷达,成就了他的璀璨人生!
添加语段从事例的反面“杜甫无法正视人生痛苦”进行假设,从而推出杜甫不可能吟出“诗史”之作的结论。这就从反面证明了“正视痛苦,百折不挠”对于“璀璨人生”的重要性,深化了说理。
3.例后评论明道理
“例后评论”就是在叙述完事例后,为了密切所举例子和观点的关系,对其进行评论。如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他没有顾及衣物、家具、财产,甚至没有顾及生命,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箱书籍。他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是启迪心志、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力。
画线部分就是对事例的评论。因为有了这段评论,事例所蕴涵的意义得以充分揭示,使事例和观点关系更密切。
4.正反对比树观点
“正反对比”就是把一个正面的例子和一个反面的例子放在一起,进行对照分析。如:
前段时间,于丹北大被呛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文化超女于丹在端了多年的心灵鸡汤后终于被人轰下台。这似乎很意外,可是却又在情理之中。当年的于丹用心灵鸡汤抚慰了无数人疲惫的心,可是近年来她不断商业化,只加汤不加料的心灵鸡汤让人越来越难以接受。正是于丹在成为美丽蝴蝶被人发现时,不懂得如何退居深处,如何来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所以她只能遭到人们的反感,最终失去成功。与她不同的是,红学痴儒周汝昌尽管著作等身却仍躬耕于红楼;“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杨绛先生从不开作品交流会,永远都是默默关注这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