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评价的准备策略探寻
2015-01-31郑春夫
郑春夫
(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江苏苏州215011)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生成性评价对于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具有积极意义。生成性评价是指“在课堂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中,教师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关照个体成长与生命价值的体现,针对个体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价值判断和‘顺学而导’的动态评价,从而使个体在评价中重新认识、发现问题,完善自我”[1],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课堂是动态发展的,教学过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生成性评价具有不可预见性,这对生成性评价的主体——教师是极大的挑战。探寻生成性评价的准备策略对生成性评价的实践十分重要。
一、预设准备:把握生成性评价的“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以文本为载体的。因此,基于生成性评价的实践可能,课前预设既要立足于学生,又要从文本出发,以准确把握实施生成性评价的“点”。
(一)学生:生成性评价的立足点
生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发展学生。课前预设首先应该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只有这样,生成性评价才是基于学生、真正为了学生的。
1.要研究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课前预设,教师必须要做到心中有学生,从知识、能力、思维、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只有对学生的“已知”与“未知”有了科学合理地把握,我们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生成点“在哪里”,并通过生成性评价有效地引导学生“往哪里”生长。比如,学习《金蝉脱壳》时,学生有没有见过金蝉脱壳的自然现象?金蝉脱壳的成语故事学生有没有读过?他们对金蝉脱壳的本意及延伸意了解到什么程度?对于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智慧地应对而不是错失良机,通过评价促发生成才会成为可能。
2.要揣摩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学生年龄相仿、学习经历相似,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对事物、现象的爱憎喜怒等存在着许多相似的观点,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共性”特点;同时,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必然会生发许多个性化的解读,教师必须认识到个体差异,揣摩学生的“个性”。比如,《理想的风筝》一课,“刘老师意志坚强、乐观”可能是他们的共性认识,而对于这篇课文,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又会有什么呢?会不会有人认为“刘老师作为一名教师,认认真真教学生读书学习是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并没有什么伟大之处。”“刘老师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做的是平平凡凡的事。”如此等等的学生个性化解读有没有道理?教学前,对“共性”与“个性”充分揣摩并研究对策;教学时,我们才能从容面对可能出现的“生成点”,生成性评价才能够从容应对、有所作为。
(二)文本:生成性评价的出发点
文本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载体。课前预设文本,就是要发现其承载的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关乎学生全面发展的“生长点”。
1.在文本的重难点处预设。每一篇文本,都有阅读时的重点与理解上的难点,重难点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抑或是一个标点,它们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悟作者情感起着关键作用。文本的重难点需要重锤敲打,只有在课前准确把握并充分预设,才能在教学中通过生成性评价有针对性地促发学生深入思考、加深理解、拓展思维、获得发展。比如,《灰椋鸟》一文中“观察”和“观赏”两个词反映了作者对灰椋鸟前后不同的态度,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重点,课前预设,我们要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词着手:我们“观察”过什么,又“观赏”过什么?这两个词义的细微区别在哪里?从“观察”到“观赏”,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有了这样的预设,针对课堂情况,合理运用生成性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词的秘密就有了可能。再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中的“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含义,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师不仅要把握它的深刻内涵,还要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浅层次的理解,这样才能通过生成性评价引导学生的理解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
2.在文本的“情感点”处预设。文本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它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只有发现文本情感妙秘,才能与作者形成共鸣。有的文本表达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有的文本个别词句色彩分明,有的文本关键标点传递情感信息……关注文本的“情感点”,需要教师在预设时细细品读、深入挖掘。比如,《小鹰学飞》中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这句是文本的“情感点”,这里的省略号是小鹰在学飞后急促地喘着气,呼吸很快说的话,它的背后是小鹰学飞很刻苦;问号可以看出小鹰是在征求老鹰的意见,传递出小鹰谦虚的重要情感信息。再如,《微笑着承受一切》中的“桑兰站起来了”是文本的“情感点”,这句话不仅是指桑兰的身体站起来了,还应该有桑兰的精神站起来了,桑兰的人格站起来了……教师对文本的“情感点”预设充分,是引导学生关注、揣摩、咀嚼、发现的基础,通过生成性评价给予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润物先声的情感熏陶中,在心灵植根并生长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
预设,基于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个性”与“共性”,关注文本的重难点与“情感点”,是对课堂生成性评价的时机、火候、方向的准备,当弹性预设空间有了足够的存储,就能有效通过生成性评价实现课堂的升级与超越。
二、思维准备:掌握生成性评价的“法”
动态的课堂是不断变化的,充满了不可预见性,因此“顺学而导”的生成性评价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具体操作中,生成性评价需要有针对性与指引性的思维。
1.针对性:生成的基石
审视当前语文课堂的教师评价语:夸张的赞扬、温情的赏识、诗意的提炼……以激励性为主的评价方式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需要,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确实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从组织教学的方面看,恰当的激励性评价取得的课堂现场效果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学生的最大特点是“发展中”,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认识事物、分辨是非正误的能力还不强。以激励性为主的评价,往往没有发挥其“诊断”功能,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
生成性评价指向的是生成,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发展,首先是正确认识自我。基于此,生成性评价必须要具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评价就是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成长需要出发,既要明确地肯定学生发言的独到之处、精彩之处,又要在尊重学生独特见解的前提下,敢于针对学生发言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否定,并指出问题症结所在:当学生体会不够深入时,教师就应该明确地告诉他,“你的体会还只是浅层次的,是表面上的”;当学生读书流利,但没有感情时,教师应该及时指出,“你读得比较流利,但缺乏感情”;当学生思维产生定势时,教师需要及时指出,“你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带有片面性”。针对性的指出问题所在,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与失。针对性评价是为了接下来指引进一步的思考,为“有所生成”奠定基础。
2.指引性:生成的力量
学习在本质上是个体主动建构与生成知识的过程。生成性评价的内涵就是教师“指引”学生主动构建,使其实现生命意义的生成。
需要指出的是,“指引”是关于学生发展的“全方面”。“指引”没有固定的方法,目的在于打开学生思维,使其有所启示、获得生成。“先肯定(或否定)后直接告诉努力的方向”最为常用,也是简便易行的选择,而艺术化的点拨、追问、示弱、赞扬等生成性评价对授课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错误”资源是“指引”生成的出发点。在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回答问题的症结所在的同时,需要因势利导,及时“指引”,促发生成。学生体会不够深入,教师在指出“你的体会还只是浅层次的,是表面上的”同时,请他“联系××背后的意思想一想”;学生读书流利,但没有感情,教师指出“你读得比较流利,但缺乏感情”的同时,请他“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向,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向纵深处思考,引发思维,生成精彩。
“正确”资源也是“指引”生成的出发点。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捕捉到学生发言中的“亮点”,并巧妙地融思维引领于赞赏中,在赞赏中给其他学生以“生成”的暗示,学生就有了发展的方向。比如,“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你站在文中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你很有思想”“你对幸福的理解不是得到而是奉献,老师很欣赏”……这些评价既是赞赏,更是引领生成,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思维活力,润物无声地拓宽了他们的思维空间,有效地指引他们发现、尝试和探究。
总之,“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虽然生成性评价具有一定的非预见性,但这并不表示评价就是随意的、完全不可预设的。”[3]课前准备,教师以生成性思维为主导,以学生生长为目标,在评价的“点”与“法”上下足功夫,就能够较为准确、适宜地把握生成性评价的时机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我生长。▲
[1]郑春夫.生成性评价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4(7):42-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郑春夫.生成性评价及其实践理念[J].教学与管理,2014(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