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客户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效果研究
——以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为例

2015-01-31霍珊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瑞专长事务所

李 凯,霍珊珊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2.国网河南安阳供电公司,河南 安阳 455100)

基于客户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效果研究
——以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为例

李 凯1,霍珊珊2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2.国网河南安阳供电公司,河南 安阳 455100)

自2007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以来,越来越多的事务所进行了合并。文章以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为例,从客户构成角度对其合并效果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合并后的中瑞岳华在经营规模上已经做大,但具备行业专长的领域并不多,获取的客户受国家事务所“做大做强”政策的影响较大,但尚未真正做强。针对中瑞岳华的发展状况,文章从转变发展战略、培育行业专长等方面提出建议。

客户构成;行业专长;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效果

2007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积极支持事务所进行合并;2009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重点扶持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发展”。在市场的推动以及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内资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内资所)合并的趋势愈演愈烈。而合并是否能够带来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真正意义上的“做大做强”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广为关注的话题,国内学者主要从审计质量方面(李明辉(2011)[1]、曾亚敏等(2012)[2])、审计收费溢价方面(蔡春等(2011)[3]、房巧玲等(2011)[4])、审计效率方面(李明辉等(2012)[5])对事务所合并效果进行了研究,从客户构成方面进行的研究较少。从客户构成方面进行研究的文献主要有王英姿等(2004)[6]对安永大华合并前后客户构成变化进行分析,但该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四大”对内资所合并的影响,而当前的事务所合并主要集中在内资所之间,因此该研究对当前事务所合并效果的解释有限。从客户构成①方面对事务所合并效果进行分析需要以某一具体的事务所为案例,案例分析的方法有助于从微观方面研究事务所合并效果,这与当前国内对事务所合并的研究主要以大样本的实证分析不同,可以作为现有事务所合并研究的有益补充。

一、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过程简介

2008年1月16日,由我国两大会计师事务所——中瑞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和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而形成的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中瑞岳华)宣告成立。中瑞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是由原隶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电力部的三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包括中瑞华夏、中瑞华、恒信)改组而成的,在中协发布的“2003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全国百家信息”中居内资所第三位。而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是我国首家集团会计师事务所、我国企业集团中的第一家人合公司,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中首开规模化经营之先河。中瑞岳华的合并被视为行业做大做强和国际化发展诸多实践中取得的又一新的进展和成果。

合并后的中瑞岳华并没有停止合并的脚步,2012年中瑞岳华吞并了利安达的北京总所、深圳分所、珠海分所以及中审国际的深圳分所,原上海东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广西分所也被整体并入中瑞岳华,合并后中瑞岳华规模进一步扩大。2013年5月31日,中瑞岳华和国富浩华合并成立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瑞华)。2013年6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信息显示,2012年瑞华的总收入243 709万元,已经超过国际“四大”所中的安永华明和毕马威华振,跃居事务所百强榜的第三位。我们没有以瑞华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主要考虑瑞华刚完成合并,合并前中瑞岳华和国富浩华规模相当,合并后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内部整合,目前瑞华反映的仅是合并前中瑞岳华和国富浩华的规模状况,合并效果尚不明显。而截至2012年底,合并后了的中瑞岳华已经历经5年时间,虽然期间又经历些合并,但主要是合并了一些规模不大的分所,对中瑞岳华影响不大。下面我们分别从客户的数量和规模、性质、所处行业以及与国际“四大”竞争获得的客户几个方面评价合并效果。

二、中瑞岳华合并前后客户变化情况

1.客户的数量和规模

中瑞岳华合并以后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客户数量的增加,这意味着中瑞岳华规模的扩大。中瑞岳华合并前后客户数量变化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在2007年合并前,可以看到上市公司客户数量只有70家,合并后的2012年客户数量增至196家,净增加126家。合并后中瑞岳华5年间的客户数量呈上升趋势,当年新增客户由2008年的23家攀升至2012年的75家,增长了3.26倍。2012年客户选择中瑞岳华的数量净增了75家,比合并后的任何一年都多,主要原因是利安达北京总所、深圳分所、珠海分所和中审国际深圳分所被中瑞岳华合并。

如表2所示,合并前中瑞岳华的客户规模普遍不大,资产规模在50亿元以下的客户总数占所有客户数的78.6%,而在合并后第5年(即2012年)资产规模在50亿元以下的客户比重降为65.8%,减少了12.8%,说明更多的大客户选择了中瑞岳华。另外,由于审计收费主要是以资产规模为参考标准来收取的,因此从审计收费也可以看出中瑞岳华的客户规模状况。因2007年中瑞岳华的审计收费数据较少(70家客户中有32家客户没有公布审计收费,比例高达45.71%),我们重点针对合并后的审计收费进行分析。

本文将2008年~2012年中瑞岳华对客户进行审计收费的多少进行分类:20万元(含20万元)以下、20万元~50万元(含5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含100万元)、100万元以上。从表3可以看出,审计收费在20万元以下的客户数量在逐年递减,甚至到了2012年数量降为0,说明中瑞岳华合并后在逐步提高针对小客户的收费。中瑞岳华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审计收费为20万元~100万元(含100万元)、100万元以上的客户,这类客户数量上升明显,说明中瑞岳华合并后,有资产总额更大的客户选择中瑞岳华为其审计机构。

注:本表中剔除年报中没有披露审计收费的客户.

从客户的数量和规模可以看出,合并后中瑞岳华拥有更多的客户,而且大客户的数量也在增加,可以认定中瑞岳华在规模上已经做大,但是否做强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

2.客户的性质

自中注协推出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以来,审计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王恩山(2011)[7]研究发现,为了响应中注协提出的“做大做强”战略,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比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聘请大型事务所。我们认为,中瑞岳华作为内资所中的第一大所,必然会受到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青睐,其客户构成中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应该占较大比重。

如图1所示,中瑞岳华合并前产权性质为国有控股公司占2007年客户总数的82.85%,2012年的数据与其相比,国有控股的公司占客户总数比重下降了24.69%,达到58.16%,我们认为国有控股公司占客户总数的比重之所以下降与上市公司的构成变化有关。截至2007年底,沪深A股中国有控股公司964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62.23%,而截至2012年底,沪深A股中国有控股公司969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39.23%。相对于沪深A股中国有控股公司所占的比例,国有控股公司依然是中瑞岳华的主要客户。

另外,我们从客户规模方面对合并后各年度新增的国有控股的客户进一步分析发现,总资产在20亿元到50亿元以及100亿元以上的国有控股公司的客户增多(见表4)。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国有控股公司依然是中瑞岳华的主要客户,从侧面说明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存在响应国家“做大做强”政策而转投中瑞岳华等内资所为其年度报告审计机构的情况。因此,从客户构成角度,不能简单将大客户的增加作为事务所做强的标准。

3.客户所处的行业

从客户所处的行业可以判断事务所在哪些行业具有优势,即具备行业专长。随着我国审计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行业专长也逐渐得到了我国审计准则制定者、行业监管者以及事务所的重视。Zeff和Fossum(1967)[8]用不同的标准对526家上市公司以市场份额作为代替变量进行分析的研究,拉开了学者们研究事务所行业专长的序幕。行业专长研究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韩洪灵和陈汉文(2008)[9]研究事务所行业专门化能否使事务所获得行业竞争优势后发现,事务所在大客户市场采取差异化战略,在小客户市场里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王咏梅和邓舒文(2012)[10]研究了1998~2007年间发生的事务所合并事件,对事务所合并后在客户选择方面的战略进行分析后发现,合并后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优势行业的客户集中度有显著增加,同时合并后,事务所已经开始采取行业专门化的发展战略。胡南薇和曹强(2013)[11]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我国审计市场是否适合事务所走行业专门化的道路。他们发现,我国审计市场不仅适合而且需要走行业专门化道路。因此,从中瑞岳华的行业专长是否增加,可以判断其合并是否取得效果。表5反映了2007~2012年中瑞岳华客户行业数量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中瑞岳华合并前的2007年,13个行业中,农、林、牧、渔业,金融、保险业和综合没有涉及,剩下的9个行业都发展了新客户,且以制造业(38家)、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家)、批发和零售贸易(5家)为主。而中瑞岳华合并后5年间,13个行业里都有其审计的客户,说明合并后其执业范围得到扩大。

(2)中瑞岳华合并后,采掘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贸易、房地产业、传播与文化产业、社会服务业都呈稳定增长态势;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在行业中的比重一直比较高,而且其每年都有所增长,说明中瑞岳华合并后将其发展壮大,具有一定的优势。中瑞岳华在某些行业明显处于劣势,如金融、保险业,其在2012年仅在该行业拥有1家客户,而且是一家规模不大的证券公司,这和国际“四大”垄断国内银行、保险类上市公司形成鲜明对比。

表5只是详述了中瑞岳华客户在行业大类中的变化趋势,由于制造业有10个子行业,且制造业也是中瑞岳华合并后拥有客户最多的行业,本文认为有必要将制造业单独进行深入分析。表6、表7反映了中瑞岳华合并前后在制造业的行业细类中的变化趋势。制造业客户在合并后5年间变化迅速,除了木材、家具行业和其他制造业没有涉及外,其他行业细类都有所覆盖,有一些行业的客户多、所占比重大,如石油、化学、塑胶、塑料,电子,机械、设备、仪表,医药、生物制品,说明中瑞岳华在这些行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与合并前相比,这些优势行业的客户增长幅度大,如机械、设备、仪表,医药、生物制品业涨幅超过200%,进一步说明中瑞岳华在这些行业中具有优势。

从表6和表7中得知,中瑞岳华的客户在石油、化学、塑胶、塑料,电子,机械、设备、仪表,医药、生物制品四个行业的数量比较多,因此初步认为中瑞岳华在这四个行业有一定的优势。那么能否认为中瑞岳华在这四个行业中拥有行业专长呢?按照事务所行业专长常用的判断标准[12][13],本文分别从“客户数量占行业比重”“资产总额占行业比重”“营业收入总额占行业比重”来分析中瑞岳华的行业专长。通过计算,合并后的2008年~2012年间,只有机器、设备、仪表行业以客户数量、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总额衡量的行业市场份额每年都在增长,且在2012年以资产总额衡量的行业市场份额超过10%,符合常用的行业专长确认标准,即中瑞岳华在机器、设备、仪表业中具有行业专长。

另外,中瑞岳华虽然在其他行业拥有的客户不多,但由于其客户规模大,也可能具有行业专长。从表8可以看出,中瑞岳华虽然在造纸业中的客户不多,但由于其客户都是造纸业中的“大户”,这些客户的资产总额占行业资产总额比重和营业收入总额占行业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在2009年以后均超过30%,可以认为中瑞岳华在造纸业中具有行业专长。

根据以上的分析,从所处行业的角度来看,合并前就具备优势的造纸业在合并后依然是中瑞岳华具备专长的行业,而且优势在继续扩大;机械、设备、仪表行业成为该所合并后发展的具有行业专长的新行业。因此,虽然合并后中瑞岳华在所有行业均有客户增长,而且有些行业客户增长幅度明显,但从行业专长角度来看,合并后具备行业专长的行业只增加1个,效果并不明显。

4.与国际“四大”竞争获得的客户

2007年中注协推动内资事务所做大做强,目的是要产生与国际大所抗衡的大型内资事务所。因此,我们将针对合并后中瑞岳华与国际“四大”的客户争夺进行分析,判断其合并效果。

首先,我们查看了2007年有关中瑞岳华合并前与国际“四大”的竞争情况。发现东方锅炉被德勤华永“抢走”,上海能源被普华永道中天“抢走”,没有发现合并前中瑞岳华从国际“四大”中争取来的客户,合并前国际“四大”占据优势。而合并后5年间中瑞岳华从“四大”中“抢”到12家客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瑞岳华合并后竞争实力的增强。下面针对表9和表10进行具体分析:

(1)2008年~2012年期间,都有客户从国际“四大”而来,通过行业分类可以看出主要是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技术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四个行业大类、十个行业细类,客户分别是毕马威华振1家、安永华明5家、普华永道中天4家、德勤华永2家。在对表9的12家客户的产权性质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只有3家企业是非国有控股的企业,国有控股的企业占总数的75%,不难看出这些国企对中瑞岳华的偏爱,也可以从侧面证实国有企业响应国家“做大做强”政策转投内资大所。

(2)我们发现“八一钢铁”这家公司非常特殊,2011年其辞去中瑞岳华,改聘德勤华永,而2012年又辞去德勤华永,重新聘请中瑞岳华。“八一钢铁”为何这样做?2011年“八一钢铁”更换审计机构时声称,“结合实际控制人的管理要求,控股股东已更换审计机构,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更换德勤华永为其年度报告审计机构”;而2012年其再次选择中瑞岳华为其年报审计事务所的原因是为了降低公司审计工作的沟通成本,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费用。“八一钢铁”在2011年度报告中原聘任的中瑞岳华事务所的报酬为106万元,而聘任德勤华永的报酬为121万元,可以看出中瑞岳华的审计收费更低,低收费可能是中瑞岳华获得客户青睐的一个原因。

从中瑞岳华与国际“四大”的竞争中可以看出,在某些领域中瑞岳华已经能和国际“四大”进行竞争,中瑞岳华取得成功可能与其较低的收费、国有控股公司为响应国家推出的事务所“做大做强”政策以及其自身实力有关。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合并后中瑞岳华的客户数量大幅增加,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客户选择中瑞岳华,说明其在审计市场上的占有率在提高,并在大客户市场中已经占据一席之地,在规模上可以认定其已经做大。从客户性质来看,大量的国有控股公司选择中瑞岳华,而且在大客户市场上更加明显,说明国有控股公司更加青睐中瑞岳华,这可能与国有控股公司响应财政部提出的“重点扶持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发展”有关。从客户所处行业来看,合并后的中瑞岳华执业范围已经涵盖所有的行业,业务领域得以扩大,但从行业专长角度来看,合并后具备行业专长的行业只增加1个,效果并不明显。从与国际四大竞争获得的客户来看,在某些领域中瑞岳华已经能和国际“四大”进行竞争并获得客户,可能受较低的收费及事务所“做大做强”政策的影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具备了和国际“四大”竞争的能力。总的来说,合并后的中瑞岳华在经营规模上已经做大,但具备行业专长的领域并不多,获取客户受事务所“做大做强”政策的影响较多,尚未形成真正地做强。

2.建议

(1)转变发展战略,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合并后的中瑞岳华快速发展,和其追求规模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自2007年合并后,中瑞岳华通过收购、自建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分所,并且在新加坡、香港等地设立海外分所,2013年中瑞岳华与国富浩华合并形成,规模超越国际“四大”的安永华明和毕马威华振,国家期盼的内资所做大目标已经完成。而前期的快速发展,以及事务所组织形式的改变(由有限责任制转变为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均需要拿出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进行内部整合,培育出适合本所的制度体系和合伙文化;国际“四大”的优势不仅在于有崇高的声誉、众多的客户,其完善的制度体系、先进的合伙文化才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本。因此,中瑞岳华要转变发展战略,由重视规模增长向注重内部制度、文化建设转变,才能实现做强的目标。

(2)培育行业专长,提高审计质量。之所以培育行业专长,是因为审计师的行业专长能够提高自身竞争优势(Mayhew and Wilkins,2003)[14],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Dunn and Mayhew,2004)[15]。另外,审计师的行业专长还能带来显著的溢价(Francis et al., 2005)[16]。国际“四大”在许多行业都具备专长,这也为其带来了声誉,因此具备行业专长的多少可以作为事务所做强的衡量标准之一。合并后的中瑞岳华客户的数量和规模增加明显,但具备的行业专长增长不多,说明其在许多行业的优势并不明显。中瑞岳华可以利用已有的客户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建立针对具体行业的资料库,供审计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职业判断的参考,为建立行业专长奠定基础。另外,与合并前相比,合并后的中瑞岳华审计质量并没有得到提高(霍姗姗,2014)[17]。审计质量对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发展较好的深圳鹏城、中磊会计师事务所皆因为审计质量导致被合并或分崩离析的命运。事务所忙于扩大规模,容易对审计质量放松控制,中瑞岳华需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关系(Deis&Giroux,1992)[18],通过培育行业专长,既可以获得竞争优势,又可以提高审计质量。

注 释:

①由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该为执业过程获取的信息保密,故我们无法从会计师事务所获取其客户的信息。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中只有上市公司的信息是公开的,所以我们只能以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研究,客户构成就限定在上市公司的范围内.

[1]李明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基于德勤华永和中瑞岳华两起合并案的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1,(1):98-107.

[2]曾亚敏、张俊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审计研究,2010,(5):53-60.

[3]蔡 春,孙 婷,叶建明.中国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效果研究——基于国际“四大”审计收费溢价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1,(1):83-96.

[4]房巧玲,李晓燕.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2):64-69.

[5]李明辉,刘笑霞.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提高审计效率吗?——基于审计延迟视角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12,(5):131-140.

[6]王英姿,陈信元.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因素分析——一项基于安永大华合并前后客户构成变化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4,(12):121-156.

[7]王恩山.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理论归纳、经验证据与制度解析[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1.

[8]Zef S A,R L Fossum.An Analysis of Large Audit Client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67,42(2):298-320.

[9]韩洪灵,陈汉文.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专门化是一种有效的竞争战略吗——来自中国审计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8,(l):53-60.

[10]王咏梅,邓舒文.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行业专门化战略研究[J].审计研究,2012,(2):60-66.

[11]胡南薇,曹 强.事务所行业专门化缘起研究——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2):62-68.

[12]Craswel A T,J R Francis,S L Taylor.Auditor brand name reputation and industry specializ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20(3):297-322.

[13]Krishnan J,Schauer P C.The differentiation of quality among auditors:Evidence from the not-for-profit sector[J].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00,19(3):9-25.

[14]Mayhew B, M Wilkins. Audit firm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s a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Evidence from fees charged to firms going public[J].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Theory,2003,22(2):33-52.

[15]Dunn K,B.Mayhew.Audit firm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client disclosure quality[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4,9(1):35-58.

[16]Francis J R.K. Reichelt,D Wang.The pricing of national and city-specific reputations for industry expertise in U.S. audit market[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5,80(1):113-116.

[17]霍珊珊.本土事务所合并的效果分析——基于中瑞岳华所合并的案例分析[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4.

[18]DeisD, GirouxG.Determinants of audit quality in the public sector[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2,67(3):462-479.

责任编校:田 旭,马军英

2015-01-30

李 凯,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审计理论。

F233

A

1007-9734(2015)02-0082-07

猜你喜欢

中瑞专长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眼镜店的当务之急:宣传引导 彰显专长
嗜好与专长,哪个重要
瑞士建筑大师出席 首届中瑞建筑对话
设计事务所
从“中瑞对话”中寻求发展机遇
中瑞农场土地利用及主要驱动力因素分析
浅析中瑞饮食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