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校本研究 全方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5-01-31徐海彬
文 徐 玉 文 徐海彬
强化校本研究 全方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文 徐 玉 文 徐海彬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以来,党和国家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建设一支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身心健康的教师队伍,是众多学校的永恒追求。为此,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已经成为教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依靠自身力量,强化校本研究,是破解师资建设瓶颈、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必由之路。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下面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在校本研究中的一些典型做法。
一、举办特色活动 开辟师资队伍培训的崭新渠道
培训学习提素养。阅读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手段,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还是教师丰富精神世界的有效途径。为此,开展主题为“阅读与成长”的系列读书活动成为学校提升教师素养的必然选择。主要措施有:要求教师读政策类书籍,提高政治觉悟;读文学作品类书籍,陶冶思想情操;读专业类书籍,提升业务素质。通过自主阅读、集体阅读、主题阅读、假期推荐阅读等形式让教师沐浴在浓浓的书香中。通过开展读书沙龙、优秀博主评选等活动让教师收获读书的快乐。
青蓝工程传技艺。师资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加快学校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作为新建学校或者青年教师占主流的学校,启动“青蓝工程”有着重要而且深远的意义。此工程就是以老带新,为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从备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业务水平等各方面全力扶持青年教师成长。以“青蓝工程”为载体,通过定期举行指导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结对师徒同课异构课、跟踪性听课、诊断性听课、青年教师竞赛课、一师一优课等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系列论坛强能力。实现专业成长,建构教师幸福的教育人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主旋律。为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合作意识、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开展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主题的系列论坛活动成为校本研究中重要一环。“中层干部论坛”,由中层管理人员谈设想、谈规划、谈方略,及时把管理思路传递给全体教师;“班主任论坛”,由优秀班主任谈班级管理的智慧与技巧;“读书与写作论坛”由读书、写作之星谈读书的乐趣、读书的方法、写作的心得等;“教学论坛”,由优秀教师谈课堂教学上的策略与艺术。
课题研究谋发展。 课题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为此,重视课题研究的引领和培训作用,是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激励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的最有效的办法。
同时作为补充和深化,微课题研究在日常教学研究中不可或缺。我们遵循“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探索,收获即成果”的理念,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问题的解决,追求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微课题研究,不但对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造成强烈的“蝴蝶效应”,更重要的是将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生命状态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创新校研形式 拓展学校快速发展的多元内涵
集体备课增效益。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集体研讨、教后反思,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为提高备课质量,提升教学效益,集体备课要达到“三个层次”上的要求。首先是基础层次,即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课标要求。其次是发展层次,即教师要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教材,深挖教材特有的本质,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第三,是创新层次,即跳出教材教教材,能恰当充分利用好电视、电影、网络、现实生活这部大教材,以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遵从“提前备课,集体语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集体备课指导意见,同时,务必要做到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要勤钻研,重交流、务实效。
QQ研课聚智慧。QQ研课是学校“网络文化教研”的一种新形式。有效开展网络教研,能发挥骨干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研创新;能积累资料,从而形成团体经验、资源和文化;还可以使青年教师和老教师能够平等地对话交流,弥补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为突显QQ教研成效,“三个一”网络教研活动是比较理想的做法,即每天一个问题,弥补教师的方法方面的不足;每周一个话题,解决教育机制方面的困惑;每月一个主题,克服教师前沿理论方面的短板。通过QQ研课,可以破解办公地点相对分散、同学科教师难以集中等现实问题,为学校的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奠定基础。
课堂诊断提质量。 现代理念关照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高品位、高品质的教学,而高品位、高品质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育科研,其中“课堂诊断”可以视为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研究方式和手段。具体做法有:
专家巡诊——为教师的长远发展把脉。定期邀请知名的教育专家来学校“巡诊”,针对学科特点、教师风格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长远发展以及特色发展把脉,从而帮助教师做好发展规划,为教师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
名师会诊——为教师的持续成长开方。名师既是高尚师德方面的精神丰碑,又是教学艺术方面的闪亮灯塔。所以发挥其“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等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对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有着莫大的作用。通过名师观察与评价对课堂教学进行“临床诊断”,对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分析学生、选择教学策略、制定教学程序、反思研究教学等等方面做出观察透视,分析问题的所在及其缘由,判断其价值,总结提出具体改进意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自我问诊——为教师的综合素养修炼。有学者提出21世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反思教学对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其优劣得失是什么?今后继续发扬的是什么?要立即改正的又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自我“问诊”、反思。所以,优秀的教师在课后要做到“八问”:课前准备充分吗?教学设想在课堂上落实怎么样?教学效益怎么样?教学任务怎样达成的?教师投入激情调动学生积极性了吗?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了吗?学生学习质量如何?学生精神状态怎么样?
三、开发特色课程 建构培养优秀教师的立体格局
校本课程的设置,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主要补充,对教师、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为切实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成为必要工作。其次,通过“搭台子、压担子、指路子、出点子”等措施把骨干教师聚拢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团队里来,并激发其参与热情。再次,形成以“研训——开发——利用”为一体的校本课程开发培训链,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双轨并行、协同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不仅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而且还要求教师要研究学校、学生、自己以及地方文化资源,研究课程理论、课程制定、课程开发方法等,因此,开发本身就是一个参与研究的过程,一个不断充实的过程,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显然,在课程开发这个抓手的调控下,必将促进教师思想观念渐趋转变、学习意识不断增强、知识视野持续扩大、业务能力逐步提升,从而为团队建设和名师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是办学者的一个思考重点。立足新课程改革下的校本研究,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教学反思升华教育活动意义,通过课题研究拓展教育教学行动范畴,在教师专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学校各项业务也必将得到长足进展。
[1]吕树芝.有效备课: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J].中小学校长,2009(9):66-67.
[2]温健华.注重校本教研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华人时刊(校长),2012(3):59-60.
[3]倪士昌,杨燕槐.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教书育人,2014(18):37-38.
作者信息
徐玉文,本科,高级教师,副校长。徐海彬,本科,二级教师。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2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