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良应激引起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研究

2015-01-31李娜张振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因素疾病

李娜张振贤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80;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上海200437)

不良应激引起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研究

李娜1张振贤2△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80;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上海200437)

应激,指超过一定阈值后,突发的或持续的破坏机体内环境平衡的一切物理,化学和情感刺激。从中医学角度来讲,不良应激引起心理障碍等疾病可称之为情志致病。《黄帝内经》中更是把情志内伤列为致病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阐述慢性不良应激事件引起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研究现状。

不良应激;慢性应激;创伤后应激;抑郁;焦虑

应激分两类,一类叫良性应激,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愫,能促进生长发育;另一类叫痛苦应激,即不良应激,指较为严重延续和失去控制的应激状态,若处理不及时适当,会导致身体机能出现紊乱、甚至疾病[1]。应激的意义在于抗损伤,但是过度应激特别是长期慢性应激则可致病。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多半与生活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等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在此背景下应激作为社会心理事件与疾病之间的中介概念脱颖而出,成为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等学科的焦点。

1 不良应激因素分类

不良应激可分为慢性不良应激和急性不良应激两大类,两者所引起的疾病种类也有所不同。日常工作压力大,来自家庭社会的因素等属于慢性不良应激因素,可引起抑郁,焦虑,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属于急性不良应激因素,可加重原有疾病或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不良应激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理化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家庭社会因素、各种自然灾害、战争等。

1.1 家庭因素例如父母离异,亲子关系恶劣,丧亲。另外随着就业难度逐年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很多人感到压力倍增,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诱发某些疾病;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很多人工作压力增大,产生持续长期的不良应激。

1.2 自然灾害因素严重的自然灾害如火灾、雪灾、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山体滑坡等,均可造成个人及社会财产损失,甚至家破人亡,而幸存的人将受到严重精神刺激和躯体伤害的双重不良应激,从而导致精神心理疾病。

1.3 疾病因素严重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对于患者亲属也是严重的不良应激事件。在经受亲人患病的巨大打击时,他们既要承担照顾任务、沉重的经济负担,还要为患者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这给患者亲属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2]。

2 慢性不良应激引起的抑郁焦虑

超过24 h的持续或反复应激称为慢性应激,该状态起因于持久的内激起,主要伴有神经、内分泌、免疫和行为等变化[12]。慢性不良应激是机体通过认知、评价而察觉到环境要求与自身应付能力不平衡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目前医学研究不良应激引起心理障碍较多为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仅限于调查问卷形式,由于问卷调查具有主观性,故较难做出强弱对比分层。

2.1 动物实验通过动物应激模型显示,慢性应激可以引起人类及动物的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亢进,且出现抑郁状态[8]。有研究者通过对大鼠冷水游泳,足底电击,夹尾,禁食,昼夜颠倒,束缚试验,悬尾试验,矿场活动试验等慢性应激造模及测定,结果表明慢性应激造成大鼠心理抑郁程度方面的改变,从而影响大鼠行为学,进一步造成对机体的危害,慢性应激还可导致大鼠学习能力显著下降,决策能力损伤。并且发现慢性应激可破坏免疫器官的正常结构,引起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免疫功能遭到破坏。另外慢性应激可损伤海马超微结构,诱导机体产生过量的自由基,促进脂质过氧化,进而损伤外周血淋巴细胞DNA[9-10]。

有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慢性不良应激甚至引起器质性疾病,孙茜、成晓洁等[19]观察不良应激因素对小鼠人卵巢癌移植瘤dicer酶的表达影响,成功造模后,取体质量及肿瘤大小相近的裸鼠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对照组裸鼠自由供水食;应激组裸鼠采用束缚方法给予应激。观察2组裸鼠生存状态及皮下移植瘤体积。结果显示不良应激因素能降低人卵巢癌移植瘤中dicer酶的表达。

2.2 临床试验慢性应激引起的心理障碍均由多因素导致。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作用不同,不同类型亲子关系的孩子及家长均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父母离异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单亲家长本身都会产生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及身体症状等方面与完整家庭子女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父亲抚养的男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明显更高;单亲家长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和偏执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其中单亲母亲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得分高于父亲[3、5]。李艳红[4]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及生活事件量表。对126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有17.46%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学者[6]对1024名中学生进行测查,表明学业压力和家庭经济困难会引发抑郁焦虑情绪,来自人际关系的压力会引发出人际敏感性、精神病性和偏执方面的心理问题,来自与父母沟通和社会负面事件方面的压力会引发恐惧和敌意行为,而家庭重大变故会导致出现躯体化方面的问题。有学者[7]用中国大学生应激量表对某大学所有在校生行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负担重、生活自理能力差、远离家人等生活应激事件是影响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以上研究均表明应激是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3 不良应激事件引起抑郁焦虑的治疗

由不良应激事件引起的抑郁焦虑作为一种精神心理障碍,目前多拘于各种心理疗法,诸如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想象暴露法、眼动脱敏法)。但抑郁焦虑等并非单纯的心理疾病,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及神经内分泌学改变,实践也证明单纯心理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疗效。本文主要阐述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3.1 西药治疗长期患病,不仅对患者身体是严重打击,更可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障碍。有学者[12]用氟西汀改善消化系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结果显示氟西汀治疗6周后有效率达74%。表明抗抑郁治疗可改善此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有学者[13]应用百忧解治疗34例乳腺癌伴抑郁焦虑症状患者,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应用副反应量表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患者治疗后抑郁焦虑症状明显减轻。表明百忧解对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有明显治疗作用。

3.2 中药治疗有学者[16]用理虚解郁方治疗CFS患者120例,治疗后SCL-90总评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其它因子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说明理虚解郁可有效缓解患者情绪障碍。另有学者[11]观察白龙解郁颗粒对地震灾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发现治疗后灾民的心理障碍等因子均较治疗前下降。曹锐,王维[15]等用逍遥散加味治疗骨折后抑郁症51例,治疗的有效率为92.1%。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多样,机制复杂,治疗药物匮乏,中医药势必以多靶点优势在其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结:目前临床对不良应激引起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研究较少,因每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受到的不良应激不同,故难以量化对比。但笔者可做出推测,持续的不良应激,如长期工作压力大,家庭因素等对心理及躯体都会有影响,并最终会导致疾病发生。

目前相对治疗比较缺乏,大都以抗抑郁焦虑治疗为主。但作为中医学本身辨证论治的特点对个体不良应激有着绝对优势。未来的治疗之路势必会向着中西医综合诊疗发展。

[1]刘建琴,陈祥霞.不良应激与健康[J].《求医问药》,2011,9(4):13.

[2]任宁.癌症患者主要照顾亲属的焦虑、抑郁、社会支持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

[3]侯筱菲,毛富强,梁瑞华,等.4种类型单亲家庭亲子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6):641-645.

[4]李艳红.高校贫困生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27-28.

[5]李学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2):23-24.

[6]李育辉,张建新.大连市中学生的生活事件调查及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383-385.

[7]郭汉军,高兰,亚森·艾力.关于应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调研[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0(5):21-23.

[8]Szyman'ska,Budziszewska B.Jaworska-Feil l,Basta-Kaim A,Les'kiewicz M. Regulska M.Lason'W.The effect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on the HPA axis activity,glucocorticoid receptor level and FKBP51 concentration in prenatally stressed rats.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09;34(6):822-832.

[9]杨惠芳,张银娥,刘秀芳,等.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行为及血清皮质醇影响及运动的调节作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8,34(2):133-136.

[10]Moreau J,Jenck F.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prevents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induced anhedonia as assessed by ventral tegmentum self-stimulation behavior in rats[J].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1992(2):43-49.

[11]魏品康,修丽娟,庞斌.白龙解郁颗粒对地震灾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0,51(6):510-511.

[12]李菊兰,朱戎,李娅琳.氟西汀改善消化系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0):120-121.

[13]贾丁鑫,肖云.百忧解治疗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疗效观察[J].山东中药,2007,47(16):71-72.

[14]徐屹,尤斌,高峰,等.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脏手术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医药,2012,16(9):1347-1348.

[15]曹锐,王维,周世强,等.逍遥散加味治疗骨折后抑郁症51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683.

[16]吴丽丽,张振贤,张烨.理虚解郁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12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2):283-284.

Study of the Psychological Disorder such a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Caused by Distress

LI Na,ZHANG Zhenxian
(1.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200080,China;2.Internal Medicine of TCM Department,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Medicine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The word stress refers to continuous or paroxysmal physical,chemical and emotional stimuli when the stress exceeding certain limit which will destroy the balance of the human body.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int of view,diseases such as psychological disorder caused by distress can be referred to emotional pathopoiesis.In the book Huangdi Neijing,the major factors in the diseases directed by emotions.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study of the psychological disorder such a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caused by distress.

distress;chronic stress;posttraumatic stress;depression,anxiety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6.075

1672-2779(2015)-06-0150-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吴丽红

2015-02-11)

△指导老师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因素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解石三大因素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