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秋月两相和
——例析高三语文复习中应试技能与核心素养的交融
2015-01-31陈瑛
陈瑛
湖光秋月两相和
——例析高三语文复习中应试技能与核心素养的交融
陈瑛
近年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不断刷新我们对教育,特别是对素质教育的再认识。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要求指明了方向。步入高三,学生直接面对的就是高考和应试。我们对此不必讳莫如深。教育改革触及的是考试的内容方式,调整的是应试的方式方法,研究的是如何以考试为手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因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该不该应试,而在于如何去应试,如何全面发展学生包括应试技能在内的各项素质,从而实现提升应试技能和涵育人格素养的有效结合。
一、一枝一叶总关情——内容上的统一
从语文学科出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可概括为五个方面,即文化传承、精神涵养、现代思维、社会运用和语文能力。而数据分析显示,影响高三语文成绩的因素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应试技巧。二者在内容上的相对统一,是高三阶段实现应试技能与核心素养交融的基础。
1.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服务核心素养的涵育。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了字音、字形、词语、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名句名篇等方面。识记语文基础知识作为显性的言语行为,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等属于“内化优秀的汉语文化成果,实现文化传承”。例如,《考试大纲》中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等均是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生活中,我们曾见某影星因将“沮丧”读成了“且丧”,某歌星将“羽扇纶 guān巾”唱成“羽扇 lún巾”,某主持人将“反歧视”写成了“反岐视”,引起风波。即使其演技、歌唱和主持再好,还是会让公众认为其文化水平堪忧,缺乏应有素养。因而,在高三阶段,仍要对学生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常抓不懈,通过诵读名篇佳句、加强写字指导、注重阶段考核过关等,提高学生的读音写字能力,并保障练习常态化。这样,不但会让学生在考卷中加分,更会让学生加深对母语的情感,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高考语文基本能力助力核心素养的养成。高考语文基本能力涵盖在语言表达、语病的辨析和修改、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方面。这些内容没有哪一条不是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没有哪一条不是面向学生的现实提高和未来发展的。例如,古诗文阅读的考查基于“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现代文阅读的考察基于“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等。以上各项都与学生高考分数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形成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并进而升华成核心素养一脉相承。而以上内容都是高三语文复习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注重高三常规复习,在课堂主渠道中通过提升学生高考语文基本能力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是可行的,也是必须实行的。
3.高考语文应试技巧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应试技巧包括了把握全卷、准确审题、依文答题、分点回答、认真检查等方面。这些技巧的背后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的思维能力,是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以贯之的。例如,把握全卷,重点在合理用时、按序答题,科学统筹考试节奏。这是全局观和整体思维的体现;准确审题,是学生心无旁骛的指向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近几年高考作文,随着新材料作文形式和呈现,在审题关上栽跟头的学生不在少数,这种素养的缺乏同样会影响学生未来的成功度。依文答题,就是学生从原文出发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它是语文思维的基础。一切偏离原文、游离于材料之外的回答,即使再精彩,也是空中楼阁,思维效度大大降低,从而造成大量失分。分点回答,是指学生按照题干明示或暗示信息从选文所有相关点上答题的意识。这要求学生全面思维,点点俱到,养成不遗漏要点的好习惯。认真检查,是学生反思性思维在考场上的体现。这不仅让学生在考试关键时刻能裨补缺漏,减少失分,还有利于学生不断反躬自
省,实现未来成长。
二、再把金针度与人——形式上的延展
“鸳鸯绣取凭君看,再把金针度与人”,如果说应试技能和核心素养的统一性为二者的交融奠定了基础,那么促使二者的交融更加高效优质的方法也不可或缺。“素养”,“素”的本义指没有染色的丝绸,“养”即指经由修习涵养获得技巧或能力的过程。笔者认为,“素养”强调的是后天的习得对先天的改变。而核心素养更是在过程中养成,在过程中彰显品质高下。改变机械单一的应试训练“功利化”倾向,改变“快餐式”高考语文复习现状,使语文复习的过程演绎上升为涵育心性、培育品质的境界,“文火慢炖式”的“养”的过程必不可少,“由一生万式”的“延”的过程亦非常重要。
1.延缓语文的过程。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有的老师的高三语文复习课是简单指向问题的提出和答案的呈现的,而其间的真实体验和深度感悟却被忽略了,同时被忽略的还有涵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大量契机。有的老师则选择“慢慢走,欣赏啊”,为文本有限的内容建立起“超链接”。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在评讲高考试题《上善若水》(2009年)一文时,当学生脸露迷惑时,老师没有急于讲试题,而是补讲了文中李冰的故事,学生听了之后兴趣陡增。然后老师再将原文(刊于2008年9月的《吉林日报》,长约 3700字,命题者将其精简为1000余字)做一介绍,并相机补充了“宠辱不惊的传奇作家张笑天”及其作品对当前社会人们的道德、信仰、人性积极探索的特性。最后还将邻近几年的高考题,从高度发达的媒体文化可以把我们“娱乐死”(2005年《波兹曼的诅咒》)到对关中农民朴素乐观生活的无限赞美(2006年《麦天》);从对农耕文明的礼赞与对其即将消失的惋惜(2007年《一幅烟雨牛鹭图》)到对中国农村、乡镇洋溢着的朴素的人情美的讴歌(2008年《侯银匠》、2012年《邮差先生》)一一道来,既让学生全面了解了文本,正确地把握了阅读方向,又生成了对江苏高考阅读题“一直秉持的对现代文明的忧思”的主旨的归纳,更上升为对“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的思考和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的探索。内容上的延伸无疑会用时较多,但以一当十,少而精的方式,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应试技能,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2.延展探究的内容。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语文探究如仅拘囿于几道阅读题的理解分析层面,是相当狭隘的,也是难以真正实现学生探究能力和人格素养提升的。它应该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即使在高三阶段也不例外。著名特级教师曹勇军和他带的理科毕业班的“时事讲坛”的故事就是一个范例。学生理性分析,积极探究,并进行价值判断。大家为各种负面的消息而焦虑,为人性的善良美好而欢呼,贴近社会真相,提出行动方案。“它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了广阔的自然世界和社会现实,因为它注重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顺应了青年学生精神成长的心理需要,让他们体验到了自己成长过程中不断扩充着的公民视野和情怀。”(韩雪萍语)即使到了复习最紧张的“一模”“二模”“三模”,“时事讲坛”仍雷打不动,并成书——《高三(10)班在六楼》。学生们也用优异的高考成绩(这些理科班学生的高考语文均分比省均分高出20多分)和自身精神成长回馈老师的辛苦付出。曹老师表示:“在今天应试重压下,想教一点‘美丽的语文’很难,但我们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有足够强大的专业力量和自信,在应试和素质之间找准结合点,完全可以做到互补和双赢。”
3.延伸学习的方式。高三迎考必然带来竞争,但如何避免倾轧式的恶性竞争,培育同伴互助、合作共赢的良性竞争环境呢?曹勇军老师就曾成立“经典阅读小组”,并带领学生去半山园寻找王安石遗迹,探讨“王安石和他的时代”;在南京著名的先锋书店讨论奥威尔和反乌托邦的可能;在台城的石砖上,朗读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在鸡鸣寺豁蒙楼师生共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里学习从课堂八小时走向更广阔的时空,内容更丰富了,学习方式也从课堂问答式变成了你一言我一语的或激辩或畅谈。它很好地诠释了师生相互激励,唤起求知热情,拓宽阅读视野的过程。除收获学生切实的学业进步之外(在南京模拟考试中有4名“经典阅读小组”的成员作文得分65分以上),更形象地展现了在应试过程中学伴相扶相帮,一起面对迎考压力,解决疑难困惑,提升人文素养,收获同学情谊,养成健康人格的过程。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