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索”易寻,“意境”难解
——《荷塘月色》教学目标的选择与设计

2015-01-31方兵

中学语文 2015年34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荷塘宁静

方兵

“线索”易寻,“意境”难解
——《荷塘月色》教学目标的选择与设计

方兵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语文教学的“必修篇目”。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其收录于必修二第一单元,与郁达夫《故都的秋》、陆蠡《囚绿记》放在一起;苏教版将其收录于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人文专题中的“一花一世界”子专题,与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放在一起。作为写景散文的名篇,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设计才能抓住这篇文章的“神”和写景散文的文体特征呢?

一、“教学目标”的选择排列

散文写法灵活,表达方式多样,教师如果能从散文的文体特征入手,抓住散文的特点,根据“线索”“文眼”等散文的基本构成要素来设计教学目标,就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脉络,避免散文教学的琐碎和低效。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里,线索有两条,一是游踪,二是情感,且游踪是情感变化的触发点。因此我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从游踪来看,我们很容易发现作者是按照“家——小煤屑路——荷塘——荷塘四周——家”这样一个圆形结构的游踪顺序来写的;游踪的变化附着情感的变化,“颇不宁静——暂得宁静——不宁静”的情感线索也比较明显。

这篇散文的线索是比较清晰的,不论是游踪的变化还是作者情感的变化都是比较明显的,难就难在如何理解朱自清所营造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荷塘月色的意境之美。

相比于人教版“欣赏景物描写”“把握文章思想感情”“品味精美语言”三个教学切入点,苏教版给出的教学建议是这样的:“我们对《荷塘月色》和《听听那冷雨》的鉴赏主要从‘意境之美’的角度切入,而‘意境’就是不折不扣的传统文学批评术语。”课后的“活动体验”编者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意境是作家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互渗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有着描述如画、意蕴丰富的特点。阅读《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节选)》,涵泳品味,求同探异,鉴赏两篇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并和同学交流感受。”因此我设计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领略荷塘月色的意境之美”“把握意境背后所暗示出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淡淡喜悦’和‘淡淡哀愁’的复杂情感”。第三个目标是建立在第二个目标之上的,只有领会了“意境之美”,才能进一步领会后文景物和情感的变化。

二、目标的“主问题”呈现

针对第一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几个主问题。第一个是:“作者为何要来到荷塘边欣赏‘荷塘月色’?”这个问题是为了引出“颇不宁静”这个情感线索的出发点的,为后文理清线索做铺垫。有文章称这几个字是本文的“文眼”,笔者不太赞同,后文会分析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作者摆脱了内心的‘不宁静’吗?请在文中找到根据,说说你的理由。”这个问题会让学生产生分歧,这种分歧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的线索。最后请同学按照第二个问题的思路将线索总结出来。

在针对第二个教学目标进行主问题设计时,我们可以在分析“荷塘月色”这一部分景与情的关系时,适时点出“意境”这个概念,也可以在文章学完之后结合文本再拓展“意境”的相关知识。我设计了这样几个主问题:“阅读四、五两段,请你分别将描写荷塘和月色的句子找出来,概括出荷塘和月色的特点”“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美,请你概括”“这样一种清丽、恬静、朦胧、柔和的景物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境”。个体景物特征的总结是为了概括总体景物的特征,第一个问题是揭示“意象”,也是为了引出第二个问题:由荷花、月色这些“意象”所构成的“荷塘月色”这一总体“意境”具有怎样的特征。搞清楚意境的特征才能体会出作者当时宁静、平和、喜悦的心境。

针对第三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几个主问题。第一个问题紧跟着上文第三个问题进行追问:“这种喜悦并不是酣畅淋漓的开怀大笑,这是一种怎样的喜悦呢?”由此引出“淡淡喜悦”的核心情感内涵。紧接着过渡到第六段:“作者写荷塘周围的景物时具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这是意境内涵的另一种表述,可将这一段的景物特征与前面的荷塘月色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作者心境由宁静喜悦向不宁静的转变。这一段仍是在写景,通过景物来表现情感。下文则完全是虚写,是作者的想象,体现了这种“不宁静”情绪的复杂性。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采莲赋》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描写《采莲赋》中江南风俗的目的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让作者惦着江南”。这两个问题所揭示的“不宁静”的情感内涵是不一样的,前一个侧重于对无忧无虑的梦幻场景的宣泄和求之不得的失意,后一个则含有了对旧时江南生活的怀念追忆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随着回家的步伐,朱自清离那个带给他淡淡

喜悦和短暂超脱的梦幻荷塘越来越远,“不宁静”重回心头。这种情感又附着在景物上,于是目光所及,耳朵所闻与心中所想都被这种情绪影响,他又成了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不自由”的人。作者的这种不宁静的哀愁同样是隐晦的,淡淡的,随着他的所见、所闻、所想而逐渐变化,更加复杂。这种“淡淡”的味道贯穿了情感变化的整个过程。

三、“意境”与“文眼”的教学处理

“意境”这个概念应该结合文本中景物和情感的关系自然融入,最好不要机械地拓展。全文讲完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思考题:“请根据本文的景物描写与情感变化的关系,结合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意境’一词的理解。”

袁行霈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荷塘月色具有一种如梦境般的恬静、朦胧、柔和之美,随着情感的变化,荷塘四周的景物呈现出了昏暗喧闹的氛围,“不宁静”重回心头,这种情感又附着在景物上,于是目光所及(树色、远山、路灯),耳朵所闻(蝉声蛙声)与心中所想(采莲的世界)都被这种情绪影响,他又成了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不自由”的人。如果学生在阅读鉴赏中领会到荷塘月色中景物变化和情感变化之间的关系,“意境”一词就好理解了。

对《荷塘月色》的不同种类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进行分析整理之后,我比较赞同陈欢在《何以见“获得了暂时的超脱”——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旧文新教之〈荷塘月色〉》①一文中对荷塘月色意境的分析,将“暂时解脱”的间接依据即“荷”与“月”两个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分析得很透彻。但我不赞同将“荷”和“月”两者完全分开来分析,“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中的月色”都应是相互融合的整体意境;也不赞同将第5段中描写“叶子和花”的句子拉到上面,与“荷”进行合并,这一句主要是形容月光和轻雾笼罩下的荷塘的样子,仍是为了表现月色的朦胧之美的。我没有重点关注几种“不宁静”深层次原因的权威解读与分析,只是与教材的“活动体验”相结合,作为探究题适当拓展。我认为中学生不必纠结于文章的深层背景,重点应该放在鉴赏“荷塘月色朦胧的美”,以及读出散文的“神”——随着景物变化的情感主线。

写景散文中的“神”其实就是意境中所透露出的情感特征。对于本文的“神”,我不认为是文章的头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只是情感线索的出发点。比较认同易喜平在《〈荷塘月色〉的文眼》②中所说的:“最好的一句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受用”表明作者喜爱荷塘月色,包含有一种喜悦之情,而“且”字表明作者知道这“受用无边的荷塘月色”只是暂时的,这自然流露出一股哀愁。这两者结合,准确地表达出作者虽无法摆脱内心的愁闷,但仍借月下美景来暂时超然现实的心理。作者这种矛盾的心理便形成了“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感情格调。

写景散文的文体体征和情感内核决定了《荷塘月色》的教学目标应着重关注荷塘月色的意境之美,如果老师能够带领学生进入这种弥漫着“淡淡喜悦”和“淡淡哀愁”的如梦如幻朦胧恬静的荷塘月色的意境,那么这篇文章的“神”也就抓住了。《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关于写景散文主问题设计的目标与策略研究》的课题而进行的课堂实践与教学反思,侧重写景散文文体特征中的“线索”和鉴赏角度中的“意境”两个维度的研究。教学设计仍需要进行课堂的二次实践,以及与其他写景散文名作教学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抓住写景散文教学的共同规律和特征。

①陈欢:《何以见“获得了暂时的超脱”——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旧文新教之〈荷塘月色〉》,《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11期。

②易喜平:《〈荷塘月色〉的文眼》,《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

[作者通联: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荷塘宁静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小荷塘
荷塘月色
宁静之宅
热闹的荷塘
荷塘
《巷口的宁静》
荷塘三记
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