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1-31王玉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卧床循证心肌梗死

王玉花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玉花

目的 研究和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急梗死患者43例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将43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卧床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在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卧床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

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分级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疾病类型之一,多数患者会伴有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状,同时也为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现将本院治疗的急性心急梗死患者43例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进行临床护理的实践研究,希望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借鉴意义,以下为本次临床护理研究的具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急梗死患者43例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在43例患者中,男性为24例,女性为19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1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13±4.6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将43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心电监护以及卧床休息等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具体的护理方式如下。

1.2.1 病情观察 24小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的观察,了解患者的呼吸、脉搏情况,提前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一旦患者发生任何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避免患者病情的恶化。

1.2.2 环境护理 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干净且安静的休息环境,保证病房中的温度和湿度,适当进行通风和换气,避免病房内产生细菌[1]。告知患者的家属病房内的注意问题,指导患者家属尽量减少病房探望的次数,从而能够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1.2.3 用药护理 结合医生的要求,指导患者进行科学、规律的用药。心律失常患者通常病情突发时间易于在早上5~12点期间,所以最好能够在早上5点指导患者进行用药。同时,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讲解抗凝、溶栓药物的药物机制以及具体的用药方式[2]。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治疗研究主要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22例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为1例,心功能Ⅰ级的患者为14例,II级的患者为6例,Ⅲ级的患者为2例。对照组21例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为3例,心功能Ⅰ级的患者为6例,II级的患者为9例,Ⅲ级的患者为4例,Ⅳ级的患者为2例。实验组的患者在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卧床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在50%以上,所以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在临床护理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3]。

循证护理主要是将科研结果、患者的医院以及护理的临床经验等相结合,对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护理,循证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护理的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4]。在本次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实验组的患者在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卧床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缓解具有积极的影响。

[1]朱小翠.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42-43.

[2]肖学琴.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治疗中的护理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233-235.

[3]胡静,胡晓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48-149,152.

[4]王洪飞.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08-109.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NG Yuhua,Hospital of Hebei Forestry Bureau,Hegang 154212,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 In the hospital treated 43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 object,the 43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2cases,21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clinical nursing care model,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ion of evidence-based care model,the incidence of arrhythmia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cardiac function,and bed time.Results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erms of the incidence of arrhythmia,cardiac function,and bed time were better than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care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rrhythmia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patient's bed time.

Evidence-based care,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NYHA

R473.5

B

1674-9308(2015)14-0232-01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4.193

154212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北林业局医院

猜你喜欢

卧床循证心肌梗死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