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四次军事演讲兵学评价——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2015-01-31柏恕斌

枣庄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毛泽东四次军事演讲兵学评价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柏恕斌

(枣庄学院文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摘要]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演讲,呼唤“武装夺取政权”,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开端。秋收起义长沙受挫后,文家市的演讲创造性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小布誓师大会上的演讲的精髓是“十六字诀”,“游击”和“运动”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法宝。“十六字诀”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理论殿堂构架中一块最为辉煌的基石。遵义会议上的演讲,是遵义会议决议的基础,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毛泽东;军事演讲;兵学价值

[收稿日期]2015-09-23

[作者简介]柏恕斌(1937-),男,山东鱼台人,枣庄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及毛泽东、鲁迅等演讲研究。

[中图分类号]A42 [文献标识码]A

毛泽东是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他一生涉及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教育及书法等许多领域。在这些领域里的成就又往往超过古人和今人,登峰造极。毛泽东还是一位大演讲家,他的演讲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雷音大号,不仅产生过巨大的时效,而且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特别是他的快速智慧的军事演讲,整合起来,既是中国革命战争年代风云渊薮,又是毛泽东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锦囊,构成了我国历史流程中最辉煌的改天换地的丰碑。其中,《在“八·七”党的会议上的演讲》、《在文家市秋收起义官兵大会上的演讲》、《在小布歼敌誓师大会上的演讲》和《在遵义会议上的演讲》等四次军事演讲,导引中国革命战争的正确走向,在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兵学价值,是人类智慧遗产中不朽的华章。

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光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滥觞

横空出世,顶天立地。毛泽东一投身革命就是一位成熟的革命家。顶天——通晓马列主义;立地——深谙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在“八.七”会议上的演讲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开端。毛泽东善于从全局上、从发展上分析问题,又善于把复杂的问题深入浅出地简化成l+1=2,让人易于认识和便于行动。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以亲身经历,从国共合作时不坚持政治上独立性、党中央不倾听下级和群众意见、抑制农民革命、放弃军事领导权等四个方面批评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毛泽东在讲到军事问题时说:“从前我们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指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这实际上提出了把军事运动和民众运动相结合的思想,反对专做军事运动或专做民众运动这两种各走极端的做法。毛泽东热切地呼唤和催促全党去创造新的斗争方式:武装夺取政权。他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是对中国革命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论断。这一基于“上山可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的思考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理论形态的滥觞。

千丈之木,始于萌芽;万里之流,始于滥觞。中国革命从1927年到1949年,这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人类认识史一再表明,在某一领域谁最先发现了最一般和最根本的规律,谁就被置于祖师爷的尊位。毛泽东是人民战争思想的创始人,其“八·七”会议上的演讲,勿庸置疑,将彪炳千秋,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最辉煌的一页。邓小平同志的话是最精辟的结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①(303~304)

二、文家市的一席话,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战略的理论雏型

1927年,秋收起义长沙受挫,9月19日兵败文家市。起义官兵情绪低落,十分混乱,面临三种选择:再打长沙,那将会被彻底消灭;各奔东西作鸟兽散,起义以彻底失败告终;开进大山,作战略生存,再图发展。何去何从,关键时刻,毛泽东连夜召开前委定向会议。20日清晨,毛泽东传达会议精神,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

演讲的要点:1.不要畏惧敌人的追杀,“大家都是娘养的,敌人有两条腿,我们也有两条腿”;2.“失败是成功之母”,以贺龙两把菜刀起家为例,鼓舞士气,指出以一当十、以十当百的起义军必将胜利。“蒋介石现在力量很大,我们力量很小,只是暂时的”,“小石头总有一天会打烂蒋介石那个大水缸。”3.长篇大论,指出当红色“山大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国地方大,政治不统一,经济不平衡,我们要找敌人势力最薄弱的地方去站稳脚跟。井冈山就是敌人势力最薄弱的地方。”这一席话其实就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战略的理论雏形。毛泽东在情在理的演讲一扫弥漫在部队里的消极悲观情绪,统一了思想;毛泽东坚定的声音变成了千名将士的革命意志,决定向井冈山进军。这是伟大的战略进攻。后来革命形势的发展证明:爝火虽微,卒能燎原,正是这第一面翠冈红旗燃红了全中国。

经历了腥风血雨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确定了独立进行武装斗争的方针之后,面临着武装斗争走什么道路的重大课题。在长期的农民运动中,毛泽东就一直进行着深刻的谋略思考,探索这一道路。革命战争要胜利,必须夺取敌人控制的全部国土空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只能走首先夺取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广大农村,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迂回曲折的路。毛泽东早有“上山”的思想基础,秋收起义军去从的抉择,正好给他提供了进行伟大谋略创造的历史机遇。他的演讲是走“迂回曲折的路”的理论,向井冈山进军的行动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起步。毛泽东的理论又由他自己率先去实践,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一走就是22年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在文家市的演讲,将恒照革命战争史册。

三、“十六字诀”是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的基础

翠冈红旗是蒋介石的心腹大患。1930年,蒋介石调集了10万大军,任命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一次“围剿”。红军仅4万人,敌众我寡,这是对年轻红色根据地的严峻考验。为了确保反围剿的胜利,12月25日,前委和总部在小布召开了军民歼敌誓师大会。大会由毛泽东主持并发表战地演讲。毛泽东别出心裁,为大会写了一副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他以对联为中心话题,讲解“十六字诀”克敌制胜的含义,分析敌必败、我必胜的六个条件:1.苏区军民一致,人民积极援助红军;2.红军可以主动地选择最有利的作战阵地,关起门来打狗;3.红军分散集中自如,灵活机动,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歼灭敌人,一口一口地把敌人吃掉;4.我在暗处,敌在明处,可以发现敌人的薄弱环节,拣弱的打;5.敌人送上门来,可以把敌人拖得筋疲力尽,然后再打;6.可以造成敌人的过失,乘敌之隙,加以打击。毛泽东的演讲给全体军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鼓舞了胜利的信心。战争的结果,全歼了敌第十八师部和两个旅近2万人,活捉了师长张辉瓒,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巨大胜利。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在全国引起强烈震动,提高了苏维埃共和国的威望;奠定了二、三、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基础;证明“根据地之于红军,就像屁股于人一样”,宣布红军是不可战胜的。红军依靠根据地打胜仗,依靠打胜仗巩固和扩大根据地。这样循环往复,互为因果,直到最终取得战略性胜利,这就是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向世人显示的逻辑。

毛泽东的演讲不仅显示威力无比的作战时效,它的更为重大的价值,是创造了自成一体的“十六字诀”游击兵法。“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法,是在“敌强我弱敌多我少”的严酷现实中总结出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作战经验。“十六字诀”的真谛,是一切韬略的经典。毛泽东后来说的“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他的第一个理性感应就是指的“十六字诀”。“十六字诀”战法成于1927~1929三年中的反“进剿”、反“会剿”斗争,有效地用于第一次反“围剿”的战争。“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十六字诀”的灵魂是“游击”。演讲中阐释的对联上下联句的末尾半句分别是“游击战里操胜算”和“运动战中歼敌人”,“游击”和“运动”的结合就是后来总结出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1934年7月,瑞金告急,中革军委布置毛泽东写了一本关于游击战的小册子,叫做《游击战争》,后来发给了各部队。这本小册子的内容就是“十六字诀”的发扬光大和深化。后来,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也是在“十六字诀”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整个中国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除了解放战争最后极短的反攻阶段外,我军都是数量和装备的劣势,弱兵制胜就是靠的“十六字诀”这个法宝。我们拿“十六字诀”去对照名垂兵法史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无处不显露出“十六字诀”的原始基因。

毛泽东小布誓师大会上军事演讲的精髓“十六字诀”,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理论殿堂构架中一块最为辉煌的基石。

四、遵义会议上的演讲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蓝本

研究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的演讲,首先必须了解遵义会议的背景。毛泽东开辟并惨谈经营了七年之久的江西中央苏区,竟然被王明路线毁于一旦。这是一桩是非早已大白于天下的公案。毛泽东被排挤,事出有因,从秋收起义余部不再攻打长沙而开往罗霄山套起,党中央和毛泽东就开始了路线分歧。后来,中央红色政权已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大患,但王明等对毛泽东的“枪杆子主义”仍耿耿于怀。当时党中央的大本营设在上海,认定城市工人起义和夺取城市政权型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流,农村根据地的权力虽然强有力,但只不过是革命的辅助力量。甚至党中央在上海无立足之地,不得不撤到瑞金时,博古和洋顾问李德们,还死抱着行不通的左倾路线不放。他们不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特点,不了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不了解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曲折性和长期性,错误地要求红军夺取中心城市。1934年的六届五中全会,第三次左倾路线发展到顶点,认为第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即是争取中国革命完全胜利的斗争”,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强行同敌人打“正规战”、“阵地战”,结果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放弃中央根据地,仓促大转移,面对敌人重兵围追堵截,一筹莫展,全军8万人马,及渡过湘江,折损过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面临覆灭的危险。

遵义会议是扭转红军命运的关键。而遵义会议的枢机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的演讲。

遵义会议是一场历史性军事路线大辩论。会上明显地分成两种对立的观点: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支持毛泽东的发言;李德、博古、凯丰是争论另一方的代表。会议由博古主持,并作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对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作了一些检讨,但主要还是强调种种客观原因。周恩来作副报告,提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错误,并主动承担了责任。随后由张闻天代表他和毛泽东、王稼祥作联合发言,尖锐地批评“左”倾军事路线。接着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毛泽东的发言犹如重型炮弹,一针见血地指出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不得不大转移的原因,主要是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表现为“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他还用前几次反“围剿”在敌强我弱情况下取得胜利的事实,批驳了博古用敌强我弱等客观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作辩护的借口。发言指出,“不考虑战士要走路,也要吃饭、睡觉;也不问走的是山路、平原、还是河道,只知道在总部草拟的地图上一划,限制时间赶到打仗,完全是瞎指挥。”他的发言不时使会场爆发出揶揄的笑声。毛泽东的长篇大论还系统地阐述了适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战略战术和今后军事行动的方向。他讲的道理,大家信服,博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的演讲,意义之大,无论怎样评价,都不嫌过高。毛泽东的演讲是遵义会议决议的基础。张闻天根据其发言精神起草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而这个决议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文献,它重新确立党的组织路线、军事路线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同时,“西迁”改为了“北上”,撤退变成了进攻——北上抗日,走自己的路,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命运。“伊尹以论味隆殷,太公以辨钓兴周。”②毛泽东以领导红军打胜仗的经验之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毛泽东的演讲结束了严重内耗的两条路线斗争。多年来,共产国际指导下的党中央基本上执行了一条城市型路线。他们对毛泽东创造的“农村根据地型”的革命军事路线进行着无休止的刁难和打击。毛泽东的发言,说服了包括博古、李德在内的最上层领导,统一了认识从而结束了这场斗争,这就争得了日后15年的时间,让革命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从胜利走向胜利。

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的演讲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蓝本。据陈云回忆:毛主席讲得很有道理。内容就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演讲的内容和《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集毛泽东兵法之大成,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被军事家奉为兵法圭臬。演讲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日月同辉,是人类智慧遗产中不朽的宝贵财富。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运用普遍真理来写驾驭战争过程的伟大学说,毛泽东的军事演讲是毛泽东战争智慧和战争勇气的直接表现。战争不能“复盘”,演讲可以雒诵,而且具体可感。因而,研究毛泽东的军事演讲,是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捷径。

注释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②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刘继贤.论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郭振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