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剧种二夹弦研究综述
2015-01-31王璐娜
王璐娜
(华侨大学 文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稀有剧种二夹弦研究综述
王璐娜
(华侨大学 文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二夹弦作为一种濒临灭绝的地方戏曲艺术剧种,承载着一方水土文化,但因其传播范围的局限性,国内外关注二夹弦艺术的学者较少。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源流追溯、剧目整理、音乐本体与生存发展4个方面,不论是研究范围还是研究成果都还存在不足。
二夹弦;稀有剧种;研究综述
二夹弦,又称“两夹弦”“两架弦”“大五音”“半碗蜜”等,是主要流传于苏、鲁、豫、皖交界处的一个地方稀有剧种。它起源于清道光年间,成熟于清末民初,因其主要伴奏器乐为一种名为四根弦的胡琴,其拉弓的马尾分夹在每两根弦中,故而得名。二夹弦最早的形态是淮海百姓逃荒时吟唱的小调,后在鲁西南、豫东一带流传的“花鼓丁香”的影响下发展为“小戏”的形态。它的唱腔委婉细腻,早期演唱的剧目多为家庭生活、才子佳人的故事,或就地取材,或移植于兄弟剧种。清末民初,在周围梆子剧种的影响下,二夹弦剧目逐渐倾向于历史故事取材,开始大量演出袍带戏,角色体制也逐渐健全,最终发展为成熟的“大戏”形态。
二夹弦作为淮海地区的一个稀有剧种,承载着一方的水土文化,体现着淮海地区民众的生活态度,是研究淮海地区文化的宝贵资料。它曾流传甚广,清末民初,在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都留下了足迹,20世纪60年代更是多次进京演出。然而,目前这一剧种严重萎缩,仅在鲁、豫、皖少数地区流传,国家承认的剧团也仅剩亳州梆剧团与定陶两夹弦剧团,其中只有亳州梆剧团还能演出大型剧目,因此,对二夹弦的保护和研究刻不容缓。
二夹弦的形成是在“花雅之争”时期“乱弹”兴起的历史大背景下实现的。彼时,地方戏曲声腔剧种虽然深受其流传地区广大民众的欢迎,却甚少被上层社会认可和重视,正如钱南扬先生所说:“剧曲之学,肇始朱明,注释考订,往往浅陋不足观。清人学问,远迈前贤。惟目曲学为小技,史百家而外,国学大师所不屑。”[1]54这就导致了地方小戏在文献资料中难觅其踪,给我们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更何况,作为地方性剧种的二夹弦,起源相对较晚,并且流传于四省交界处这样的文化边缘地区,种种原因造成其研究上的相对缺失,仅有只字片语散见于地方史志资料。
至20世纪50年代,二夹弦才借助我国戏曲普查热潮之势得到更多的关注,各地方政府纷纷开展了传统剧目的搜集整理和针对剧种基本情况的调查工作。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对二夹弦艺术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江一舟的《二夹弦概论》[2]与尼树人的《二夹弦唱腔音乐初探》[3]都是相当珍贵的成果。然而,这样的探索仅是昙花一现,对二夹弦的研究很快又归于沉寂。直至2008年,随着滑县、亳州、开封、定陶等4地的二夹弦同时申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二夹弦才又重回学者的视野。目前,对二夹弦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源流考辨、剧目整理、音乐本体和关于其生存发展的讨论。
1 源流考辨
1.1花鼓丁香说
二夹弦花鼓丁香起源说最早见于纪根垠和张彭整理的《二夹弦介绍》一文中,该文概括性地介绍了二夹弦的源流、音乐、剧目、角色、表演等内容,认为二夹弦起源于乞丐以四根弦伴奏的花鼓丁香表演,并指出二夹弦与四根弦剧种存在血缘关系[4]16-23。此后,纪根垠和张彭在《两夹弦》一文中重申了花鼓丁香起源说,但删除了乞丐表演的说法,改为二夹弦是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受四根弦戏曲剧种的影响开始用四胡伴奏,并最终形成的说法[5]42-45。1987年的《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11辑,郜效珠在整理老艺人回忆的基础上撰写的《两夹弦的形成及发展》一文记录了山东濮州秀才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加入二弦,最终发展成二夹弦的故事[6]66-68。《中国戏曲志·河南卷》[7]90《中国戏曲志·山东卷》[8]114都记录了花鼓丁香说,《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还记录了秀才白殿玉夫妻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上突破原始腔调,增加土弦子伴奏,编词清唱,最终创造出二夹弦的传说[8]114。2012年,孙守刚编著的《两夹弦》一书详细记载了白殿玉创造二夹弦的传说[9]1-5。
由上述资料可见,二夹弦源于花鼓丁香是一个流传非常广泛的说法,散播鲁、豫各地。这种说法主要基于老艺人的回忆与口头叙述,然而花鼓丁香与二夹弦确实在音乐体制与表现内容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这些相通之处可以视为花鼓丁香说的佐证。
1.2黄河船号说
黄河船号说主要见于《二夹弦概论》一书,作者江一舟将二夹弦最早出现的唱腔——头板与号子、夯调进行对比,得出二夹弦最早的源头是黄河船号的结论,并指出其吸收山东大鼓、花鼓丁香等民间艺术精髓最终成熟起来的发展过程[2]5-23。尼树人在《二夹弦唱腔音乐初探》中,根据老艺人提供的情况,认为二夹弦源于鲁西南与豫东黄河沿岸农民“坐板凳头”“摆地摊”时说唱的民歌小调,后受民间艺术的影响发展起来的[3]1-2。此处所指民间小调是否就是黄河船号还有待考证。《中国戏曲志·河南卷》[7]90在记录花鼓丁香说的同时收录了黄河船号说。
1.3纺棉小调说
纺棉小调说主要流传于安徽二夹弦分布地区。1963年《民间文学》第1期中的《关于“二夹弦”》一文记述了山东濮州的穷秀才改编女儿纺棉时哼唱的小调,并加入四根弦伴奏,从而发展出二夹弦的故事[10]16。《亳州文史资料》第3辑收录了二夹弦老艺人马璐所回忆的纺棉小调的传说,地点由山东濮州改为了河北濮阳[11]166-171。这也是最早记叙二夹弦起源于河北的文字。亳州的艺人、学者大多引用这一起源说。在付红伟的《浅谈非遗亳州二夹弦剧种的艺术成就》[12]、吴丽的《安徽亳州二夹弦的沿革与发展》[13]、张鹏飞的《濒危剧种“亳州二夹弦”的人文境况及艺术趋向》[14]等期刊论文中都提及了此观点。
1.4两家弦说
《河南戏曲剧种概略》还记述了两家弦说,认为二夹弦起源于黄河岸边一对兄弟闲时的锣鼓合奏[15]75-86。这种说法参考价值不大,对剧种的辨析显然不能仅仅依照其名称的相似性。李海安的《豫西北“两家闲”戏源流考辨》在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指出,长期被误认为“二夹弦”的“两家闲”实为一独立小剧种[16]。丁永祥的《濒于灭绝与期待重生——稀有剧种二股弦戏田野调查》也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二股弦”与“二夹弦”并非是同一剧种[17]。
2 剧目整理与研究
二夹弦主要演出生活小戏,传统剧目众多。最早对二夹弦传统剧目进行整理是在20世纪50年代。在省剧目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河南与山东对二夹弦传统剧目进行了挖掘与整理。鲁、豫两地经过筛选,共整理剧目144出,二夹弦即将失传的“老八本”再度出现在观众面前。其中河南演出剧目有115出,山东演出剧目有89出,两省相同的剧目有60出[2]231-236。1983年出版的《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记录了经山东省戏曲研究室抄录的二夹弦传统剧目共计115出,并将其分为原始剧目、梆子移植剧目、丑角戏,同时还记录了11出现代戏剧目[5]42-45。1985年,山东省戏曲研究室将20世纪50年代整理的剧目结集成《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二夹弦剧目共计9集[18]。据山东地方戏丛书《两夹弦》记录,目前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存藏的二夹弦传统剧目共计95出[9]10-11。河南现存传统剧目则主要见于2002年政协山东省东明县文史资料委员会整理出版的《东明地方戏曲选编·二夹弦卷》,其中收录了二夹弦传统剧目共计34出[19]。
对二夹弦剧目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至今仅见毛翠的《开封二夹弦传统剧目文本研究》(河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毛翠在《东明地方戏曲选编》一书的基础上对开封二夹弦的历史、剧本形态、剧目来源、剧目思想内涵以及剧目文本特色进行了梳理和分类性分析。
3 音乐本体研究
与二夹弦剧目相比,学者显然对二夹弦的音乐本体投注了更多的热情。《华东戏曲剧种介绍》(第3集)[4]18与《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5]53-60都对二夹弦音乐有简要的记录与分析。最早对二夹弦音乐本体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是1982年出版的《二夹弦概论》,该书不仅从唱腔“头板”与黄河船号的对比中提出了二夹弦黄河船号起源说,而且对二夹弦主要唱腔逐一追溯源流,分析其唱腔板式、文武场伴奏,为编纂《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提供了珍贵的资料[2]5-50,243-766。尼树人的《二夹弦唱腔音乐初探》整体概述了二夹弦的唱词、唱腔、念白、伴奏、唱腔调式和唱腔发展,逐一解析了二夹弦的唱腔板式[3]5-390。1990出版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二夹弦音乐》[20]在《二夹弦概论》与《二夹弦唱腔音乐初探》的基础上对二夹弦音乐进行了综合概述与板式解析,是二夹弦音乐研究的里程碑式的文献资料。
关注二夹弦音乐本体的学位论文主要有罗九红的《二夹弦戏曲音乐研究》(河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期刊论文有尼树人的《二夹弦的音乐唱腔》[21]、刘红洲的《亳州地方戏二夹弦的艺术特色及唱腔音乐探析》[22]、张红霞的《稀有剧种——亳州二夹弦的调查研究》[23]、张铁巨的《“二夹弦”唱腔板式特征与伴奏》[24]等。
4 生存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研讨
目前,二夹弦面临严峻的考验。前人的研究,直面了二夹弦艺术现实层面的问题,同时也关照了其未来发展层面。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术论文,其中学位论文有林静静的《从二夹弦兴衰看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河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朱路阳的《山东两夹弦的生态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高飞胜的《开封二夹弦的考察研究及其未来思考》(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硕士论文)。3篇论文皆在“非遗”保护的思想基础上对二夹弦艺术本体、衰落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保护和发展二夹弦艺术的对策。
期刊论文中,白红的《二夹弦,又一个濒危剧种》[25]、卢巍的《二夹弦,在逆境中重生——访开封二夹弦实验剧团团长田爱云》[26]、李莉的《造成延津二夹弦剧种濒危的原因探讨》[27]、洪国仁的《如何拯救“亳州二夹弦”》[28]主要反映了二夹弦艺术传承的严峻现状,段红霞的《濒危剧种二夹弦艺术探源及现状思考》[29]、潘龙华的《二夹弦现状分析与发展保护建议》[30]、于学剑的《谈两夹弦艺术改革》[31]、张富春的《发挥地方戏优势,共建精神文化家园——以豫北延津县二夹弦为调研中心》[32]、张思镜的《延津二夹弦和旅游业联姻问题探究》[33]、吴亚娟的《二夹弦和儿童音乐剧融合的思考和探索》[34]、刘红洲的《将亳州地方戏二夹弦引入校园的尝试与思考》[35]等则对二夹弦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相应措施,主要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继续剧目创新、走入高校、将二夹弦与其他产业或艺术结合。其中,于学剑的《谈二夹弦艺术改革》从微观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二夹弦唱腔、剧目、音乐服装配置的改良方法,具有非常实际的借鉴意义。
5 结束语
通过上文梳理可以看出,前人对二夹弦剧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给我们提供了相当珍贵的借鉴资料。但是学术界对二夹弦的研究也存在不少缺憾。
其一,前人对二夹弦艺术的研究力度小、范围窄。对二夹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源流追溯、剧目整理、音乐本体、生存发展等4个方面,而对其新创剧目、民俗文化内涵等方面极少涉及,更不用说交叉性的研究了。
其二,前人的研究未能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二夹弦是一个流传5省的地方剧种,主要分布于鲁、豫、皖地区,行政区域的限制给二夹弦的研究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上文所列书籍与论文可知,绝大部分有关二夹弦的研究具有地区限制的特点,代表的仅仅是当地二夹弦艺术的生存状态,这为后人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其三,对历史资料的梳理不充分。前人对二夹弦艺术的研究中有一点十分值得称道,即多数研究者采用了史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史料可以为研究提供方向,田野调查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史料缺少的板块和真实性上的不足。仔细研读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发现,许多学者对二夹弦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不够充分。比如,对二夹弦的起源有所论述的文章多数是直接记录某一个传说,缺少思辨性,借鉴意义小。对剧目的研究如毛翠的《开封二夹弦传统剧目文本研究》也仅建立在《东明地方戏曲选编》和少量艺人提供的文本上。
以上这些研究缺憾还有待后人来弥补。
[1] 钱南扬.戏剧概论[M]//钱南扬.汉上宦文存(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江一舟.二夹弦概论[M].郑州: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戏曲组,1982.
[3] 尼树仁.二夹弦唱腔音乐初探[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
[4] 纪根垠,张彭.二夹弦介绍[G]//华东戏曲研究院.华东戏曲剧种介绍(第三集).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5.
[5] 纪根垠,张彭.两夹弦[G]//李赵璧,纪根垠.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6] 郜效珠.两夹弦的形成及发展[G]//菏泽地区文化局史志办公室.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十一辑).济南: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1987.
[7]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河南卷[G].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8]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东卷[G].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9] 孙守刚.两夹弦[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
[10] 武英杰.延津戏曲志[G].延津:延津县戏曲志编辑室,1987.
[11] 马璐.我所知道的二夹弦[G]//政协亳州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亳州文史资料(第三辑).亳州:政协亳州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7.
[12] 付红伟.浅谈非遗亳州二夹弦剧种的艺术成就[J].大舞台,2010(6):70-80.
[13] 吴丽.安徽亳州二夹弦的沿革与发展[J].东方艺术,2010(S1):120-121.
[14] 张鹏飞.濒危剧种“亳州二夹弦”的人文境况及艺术趋向[J].中国戏剧,2009(5):54-56.
[15] 河南省文化厅文化志编辑室.河南戏曲剧种概略[G]郑州:河南省文化厅文化志编辑室,1985.
[16] 李海安.豫西北“两家闲”戏源流考辨[J].四川戏剧,2012(5):65-67.
[17] 丁永祥.濒于灭绝与期待重生:稀有剧种二股弦戏田野调查[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8(3):52-56.
[18] 山东省戏曲研究室.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两夹弦卷(第1—8集)[G].济南:山东省戏曲研究室,1985.
[19] 政协山东省东明县文史资料委员会.东明地区戏曲选编·两夹弦卷[G].北京: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2.
[20] 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二夹弦音乐[G].郑州: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1990.
[21] 尼树人.二夹弦的音乐唱腔[J].音乐研究,1982(3):81-86.
[22] 刘红洲.亳州地方戏二夹弦的艺术特色及唱腔音乐探析[J].艺术研究,2010(3):30-31.
[23] 张红霞.稀有剧种:亳州二夹弦的调查研究[J].中国音乐,2009(4):206-210.
[24] 张铁巨.“二夹弦”唱腔板式特征与伴奏[J].文化时空,2003(9):50.
[25] 白红.二夹弦,又一个濒危剧种[J].中国戏剧,2004(8):52-53.
[26] 卢巍.二夹弦,在逆境中重生:访开封二夹弦实验剧团团长田爱云[J].中国戏剧,2004(11):44-45.
[27] 李莉.造成延津二夹弦剧种濒危的原因探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79-82.
[28] 洪国仁.如何拯救“亳州二夹弦”[J].铜陵学院学报,2011(4):94-95.
[29] 段红霞.濒危剧种二夹弦艺术探源及现状思考[J].大舞台,2010(6):139-140.
[30] 潘龙华.二夹弦现状分析与保护发展建议[J].四川戏剧,2008(2):22-23.
[31] 于学剑.谈两夹弦艺术改革[J].戏剧丛刊,2010(2):8-11.
[32] 张富春.发挥地方戏优势,共建精神文化家园:以豫北延津县二夹弦为调研中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1):38-41.
[33] 张思镜.延津二夹弦和旅游业联姻问题探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9):87-90.
[34] 吴亚娟.二夹弦和儿童音乐剧融合的思考和探索[J].大舞台,2011(12):125-126.
[35] 刘红洲.将亳州地方戏二夹弦引入校园的尝试与思考[J].北方音乐,2010(10):88-89.
〔责任编辑:卢 蕊〕
GeneralizationofresearchfindingsonarareoperadramaErjiaXian
WANG Lu-na
(School of Literature,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China)
Erjiaxian as a local opera drama,carries the soil culture. But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its transmission,there are few art scholars who pay attention to Erjiaxian. At present,the researchers are mainly concentrating on source tracing,analysis of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s and music,analysis of the direction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Both the scope of the study and research deficiencies still exist.
Erjiaxian; rare epera; generaliz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2015-04-04
王璐娜(1991—),女,安徽亳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J825
:C
:1008-8148(2015)03-01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