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earning to be”再译

2015-01-31王仕宗杨维琴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会教育

王仕宗,杨维琴

(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Learning to be”再译

王仕宗,杨维琴

(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Learning to be”出自《学习——内在的财富》一书。其真实含义,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翻译。石中英先生认为比较准确的译法是“学会成为完人”。但如何界定“完人”这一概念,尤其是具有中国时代内涵的“完人”概念,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作者借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学习—内在的财富》一书中的重要论述来探讨“完人”的时代内涵。

完人;教育的四大支柱;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国化

“Learningtobe”出自“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Learning:The TreasureWithin》(《学习——内在的财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JacquesDelors)组织编写,现已出版。),其中提出的The Four Pillars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该报告的论点。该报告认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为:Learningto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do and Learningtobe.该报告完成于1996年,这期间国内外学者对“Learning to be”的内涵进行过广泛的探讨,但对其含义持有分歧。如秦秀白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师手册》[1]中将其译为“学会生存”,有的译者甚至将其译为“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等。石中英对“报告”的原文以及教科文组织网站原有的阐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他在《Learning to be:译法与意义》一文中提出:“比较准确的译法是‘学会成为完人’[2]”,他的这一译法基本得到人们的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学会成为完人”的译义仍比较模糊。为此,作者力图结合“完人”的时代背景以及 教育的四大支柱 中所描述的“Learning to be”的内容来阐述中国化“完人”的时代内涵。

一、“完人”的时代背景

“Learning to be”译为“学会成为完人”应该是受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罗杰斯则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罗杰斯的教育思想就是要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会一体”的人,即既用情感又用认知的方式去培养“知情合一”的人。他把这种“知情合一”的人称为“完人”。如果原文中的“Learningtobe”的内涵也是“学会成为完人”的话,无论从时间节点还是从时代背景来看,译者都受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仔细阅读 教育的四大支柱 中“Learning to be”后有这样一段话:“教育要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促进其身心、智力、敏锐性、审美情趣以及精神的升华等方面的发展。”其描述与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

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思考。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重视开发学习者的“自我潜能”,注重“情感”和“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和力量,鼓励学生自主式、个性化学习,这些力图使学生成为“自我实现者”[3]的观点成为广大学者和专家们激烈讨论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显然,把“Learningtobe”理解为“学会成为完人”有它的时代背景。

二、“Learningtobe”与中国化“完人”的时代内涵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核心内容是:人类希望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我们就不得不面对和解决未来不可避免的冲突,而教育在处理这些冲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处理好未来的各种冲突,教育要引领人们“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together)。“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求我们首先要意识到人类的多样性、相似性和相互依存性。有了这种精神,才有可能激励人们参与共同的项目或用和平的方式去化解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冲突。随着全球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迅速变革,人们要“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人类必须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学会跨学科思维,跨学科结合。正如数学与艺术、设计与技术始终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会做事”(Learningtodo)就是教育应把职业培训与未来的就业密切联系起来,使人们能够应对未来的各种复杂形势,并能主动参与团队工作,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协同合作等。“学会成为完人”(Learning to be)是指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教育的四大支柱”中提出的系列问题能否为中国化的“Learning to be”时代内涵提供一些启示呢?答案是肯定的。如何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报告中也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答案。为此,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本世纪面临的一些问题。

1.全球与地区的紧张关系。我们必须更加了解世界,必须逐渐学会以世界公民的方式行事。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各国人民要在不失去其根本原则的同时,学会共同生活。我们要以更加包容和宽宏的心怀,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世界人民和睦相处。在处理各种热点和敏感问题时,我们要表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和智慧。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学校教育应抓住各种机会培养世界公民。加强人文地理、外语和外国文学教育,主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进行人文交流和友好往来,运用公共关系学原理,宣传和阐述好自己的合理主张,聆听他国声音及正当诉求等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因此,做好外语教育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一个民族要了解其他民族,倘若语言不通,民族之间就无法进行交流,更谈不上去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如果一个人到了成年才去学习外语,那难度是可想而知的[4]。因此,外语教育得从娃娃抓起。

2.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紧张关系,即如何适应变革又不漠视过去。我们既不能忘记过去,更应着眼未来,包括历史遗留的和变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5]。”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理念,并及时加以创新。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3.长远考虑与短期考虑间的紧张关系。我们既要及时解决眼前的突出问题,又要谋划好长远的发展方向。许多问题要从长计议,齐心协力,耐心协调方能解决。在中国,教育就属此类问题。因此,做到以人为本,未雨绸缪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竞争与机会均等之间的紧张关系。这需要我们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具有激励力的竞争机制,一方面我们要鼓励竞争,同时也需建立符合大众利益的公平竞争原则和法制体系;(2)既要重视个人的能力更要强调团队的协作,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单凭个人的力量已无法解决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乃至国际间的合作才能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3)张扬团结精神。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都离不开人民的团结,只有民族团结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创造无限的生机。

5.物质与精神的紧张关系。以不违背个人的传统及信仰为基础,激励人们升华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这是教育的崇高使命。在现实生活中,只追求精神而没有物质支撑的人,生活就会过得十分艰难。一味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精神追求的人,可能就会陷入极端的个人主义。因此,如何处理好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正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6.通识教育与少量学科研究的紧张关系。一个真正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应该接受广泛的通识教育,同时有机会深入地研究少量的学科。通识教育应包括教会学习者如何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习者学习外国语,熟悉普通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学会筛选和利用各种信息;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等。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人们接受终生教育的通行证。良好的通识教育也是深入研究少量学科的基础。当今世界,由于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任何人想成为多门学科的专家已成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人的能力大小不一,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专家。但每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把他放在合适的地方就会发光发热,一旦放错了位置,他就成了垃圾。

7.“学会做事”与训练“颈部”以上部分的紧张关系。学会做事与职业培训密不可分,如何使职业培训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这是我们的教育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教师职业,学生除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精神外,还应该对其职业技能如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计算机能力、讲解能力、沟通能力、普通话水平、肢体语言、情感态度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有的职业需要动脑的多一点,有的职业则需要动手多一点,而多数职业需要手脑并举。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对学生“颈部”以上的部分进行训练,学生是很难做好未来的工作的。未来的社会、经济能否取得较快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劳动者能否把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8.“学会成为完人”把21世纪教育目标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人人都要为实现共同目标树立更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接受的教育应该使他们形成一种独立的、富有质疑和批判精神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自己确定人生中最应该做的事情,并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只有这样,隐藏在每个人身上的像宝藏一样的潜能才能得以发挥。21世纪是一个以获取、更新和利用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教育社会。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知识、信息的传播与获取更加方便快捷,人们学习各种知识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人人都渴望获取最丰富的知识。教育应该使每个人都能收集、筛选、整理、解读、验证、管理信息。这或许就是21世纪中国“完人”的时代标识。

三、结束语

常言道,金无足金,人无完人。成为完人,谈何容易。21世纪的中国“完人”除具备上述内涵外,更应具备“德”字,即道德。人才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才,德才兼备才是我们育人、选人和用人的基本准则。德才兼备的人从来是我们推崇和学习的榜样,毛泽东同志就曾经为张思德、白求恩写了《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6]。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如今举国上下都在培育和践行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为中国的时代“完人”注入了新的内涵。此外,身体健康也是“完人”的重要标志,国家要创造条件为青少年学生开设“健康生活向导”课程。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人们对“完人”的含义还会有新的理解。

[1]秦秀白.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石中英.Learning to be:译法与译意[J].人民教育,2003,(2): 8-10.

[3]金马.青年生活向导[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4]Kalervo Oberg,Culture Shock,秦秀白.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

[6]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责任编辑:朱 彬)

More Translation of“Learning to Be”

WANG Shi-zong,YANG Wei-q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Learning to be"comes from The Four Pillars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For its real meaning,different translator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translation means.Mr.Shi ZHong-ying thinks more accurate translation is"learn to become a whole person”.But how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the perfect",especially its era connotation of sanitizations of the basic concept,is a very worthy problem of study.The article will mainly learn from the humanism psychology and important discourse in The Four Pillars of Education to explore the true content of the knowledge.

a whole person;four pillars of education;the humanistic psychology;localization of China

H315.9

A

1009-3583(2015)-0077-03

2015-01-05

王仕宗,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语言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学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学会给自己发糖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学会保护自己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会分享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