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西南剧展的文化感召力

2015-01-31罗天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西南桂林抗战

罗天

(广西桂林图书馆,广西桂林541002)

试论西南剧展的文化感召力

罗天

(广西桂林图书馆,广西桂林541002)

持续三月声势浩大的西南剧展,历时之久,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在桂林乃至全国戏剧史上都是少见的,在抗日救亡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彰显出非凡的文化感召力,散播出深远的影响。文章试从西南剧展传播戏剧艺术、体现文人风骨、丰富抗战文化、宣传抗日等方面加以论述。

西南剧展;文化感召力;抗战文化;桂林

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桂林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戏剧活动,即“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大会由广西省立艺术馆主办,新中国剧社具体筹备,欧阳予倩任筹委会主任,筹备委员有田汉、张家瑶、熊佛西、瞿白音、李文钊等35人,会长由省主席黄旭初亲自担任。[1]名誉会长则集中了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顾祝同、张发奎、陈诚、余汉谋、陈立夫、张治中、张道藩、龙云、吴鼎昌、李汉魂、梁寒操、刘建虚、曹浩森等多位政府高官和战区司令长官。来自五省33团队的895人参加大会,加上工作人员,与会者达1000人以上。这次剧展举办了戏剧演出展览、戏剧工作者大会、戏剧资料展览三大中心活动,最后通过了《戏剧工作者公约》和《大会宣言》。[2]西南剧展历时三月,声势浩大,历时之久,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在桂林乃至全国戏剧史上都是少见的。剧展之初,广西省政府就拨10万元作为大会经费。蒋介石委员长还特意发来了“致敬电”。展演期间,张治中不仅以政治部名义拨款20万元以为“慰劳”,还到会讲话。可见,当局还是较为重视的。整个剧展的经费开支,在筹备之初,预算是137.79万元,但租赁剧场即花去80万元,占预算的60%,可靠的收入只有演出提成20%,不足部分均靠广西有关军政机关或个人赞助及一些团队举行义演筹款补足。桂林市邮政局还在会场设立临时邮所加盖日戳以为纪念。

这是一场“五千年古国旷古未有的戏剧盛会”,当时在国内采访的美国著名剧评家爱金生在对西南剧展做了深入的了解后为《纽约时报》写了一篇报道,高度赞扬了西南剧展。他在报道中这样描述:“这样宏大规模的戏剧展览,有史以来,除了古罗马时代曾经举行外,还是仅见的。中国处在极度艰辛的环境下,而戏剧工作(者)还能以百折不挠的努力,为保卫文化、拥护民主而战,功劳极大”[3],“聚戏剧工作者于一堂,检讨既往,共策将来,对当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实具有重大贡献”。[4]

西南剧展的文化感召力体现在各个方面,贯穿整个剧展之始终。本文主要从传播戏剧艺术、体现文人风骨、承担历史责任、丰富抗战文化、宣传抗日思想等方面试以论述,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传播戏剧艺术,发扬国粹国光,展现人文情怀

西南剧展的戏剧演出展览时间是2月16日至5月19日,来自湘、赣、粤、滇、桂五省的33个文艺团队参加了演出。各团队演出的节目有平剧31个、中国话剧16个、外国话剧7个、前期话剧(“五四”以来优秀话剧)6个、活报剧5个、歌剧1个、桂剧8个、傀儡(木偶)戏5个、民族歌咏(舞)节目14个,马戏9个、魔术10个等等,观众达10多万人次。

演出场所分艺术馆、国民戏院、社会服务处三处进行,共179场。历史经典剧目与抗战现实题材融汇在一起,通过戏剧家们的精心改编和演员们的倾心演绎,强烈时代精神和巨大抗战热情在戏剧舞台上被表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振奋不已。

三个多月大规模、不间断、多剧种多剧目的集中展演,既传播了戏剧艺术,又使观众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得到较高的艺术享受,感受到戏剧文化深厚的内涵底蕴和独特的表演魅力。一系列时代标志性剧目的涌现,使得戏剧舞台的历史感与现实感骤然增强,在弘扬戏剧文化魅力的同时激活了其潜在的现代生命力。通过广大剧人的共同努力,戏剧的娱乐作用和民众教育功能得以结合,将西南剧展逐渐推向了一个既雄浑醇厚又瑰丽多彩的高峰,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焕发出另一种勃勃生机。西南剧展彰显出来的文化标本价值和文化感召力,对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唤起民众抗日热情,传播戏剧艺术,发扬国粹国光起着重大作用。

二、体现文人的风骨及其历史责任、文化担当

中国的文人自古以来就心系天下苍生,胸怀爱国之志,有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1944年春,国军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拼死抵抗,通过多场大会战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这个时候更需要从多方面鼓舞民众斗志,增强民众抗战必胜的信心,适时召开的西南剧展,更是文人剧人们的爱国情怀与抗日情怀相结合的产物,是其历史责任、文化担当的突出体现。剧人们的创作智慧与激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中国戏剧舞台呈现出积极向上、繁荣昌盛的艺术态势。他们以笔墨为枪炮、以舞台为战场,对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侵略行径口诛笔伐,声讨抗议,与浴血疆场奋战在抗日前线的将士并肩作战,共御外敌。

艺术从来都是与时俱进,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戏剧工作者大会不仅展示了剧人对待艺术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还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凝聚力。他们在戏剧舞台上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正气歌,让当时尚处于后方的民众有更强烈更真实的历史带入感,仿佛亲临那炮火纷飞的时空,硝烟弥漫的战场。观众在感受到文人、剧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风骨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他们肩上沉重的文化担当,产生一种巨大的思想共鸣和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与慰藉。

瞿白音主创的《西南剧展会歌》这样写道:“我们——宣传奔走,呼号,演唱;为被侵略者呐喊,为战士们颂扬。忍着饥,耐着寒,倍历创伤,流过汗,流过血,还有死亡!为的是:团结!奋起!为的是:自由!解放!八年的时光!八年的时光!是的,我们看见了胜利的光芒,崭新的气象!可是,我们没有忘记:敌骑依然遍野,家园依然沦丧!我们还歇不得肩,换不得防。”[5]

这对全体与会人员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奉献作了最佳诠释。这就是文人的文化担当和历史责任,彰显了文人的风骨。他们在文化战线上树起一面旗帜,任其在猎猎长风中高高飘扬。

三、丰富抗战文化、塑造桂林文化城

抗战期间继广州、武汉沦陷后大量文化名人云集桂林,在桂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抗日救亡活动。西南剧展期间到桂的文艺团队与文化名人更是展开大规模的演剧活动,将文人创作与文化活动推向高峰。西南剧展不仅把具有爱国热情的进步知识分子、文化学者团结起来,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戏剧从业者们的文化修养,为中国戏剧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人才储备以及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双重基础。桂林不仅是个山水名城,更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名城。西南剧展在桂举办更是繁荣和发展了抗战文化,对桂林文化城框架的搭建做了有益补充,对桂林文化城的形成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彰显、提升少数民族歌舞魅力

西南剧展中,少数民族风情歌舞首次出现在舞台上,这成为西南剧展戏剧演出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为剧展增添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桂岭师范学校的张企、林启海老师对西南边疆文化素有研究,特为剧展编导了14个最能反映少数民族风情的节目,由该校师范歌舞实验剧团演出。节目有《西南边胞化装及语言介绍》、《侗族游牧曲》、《板瑶腰鼓舞》、《儸儸新丰舞》、《瑶山情调》、《西山瑶少女蚩尤舞》、《苗岭民谣》、《儸儸孟获舞》、《侗族多耶舞》、《盘古捉龟舞》、《盘瑶舞》、《苗岭婚俗进行曲》、《边民铜鼓舞》、《芦笙三部曲》。这些歌舞充分展现了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的奇特风情,对侗、苗、儸儸、瑶等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服饰文化、民俗文化、乐器艺术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勾勒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民族风情画卷。为了达到逼真的舞台效果,演剧人员不辞辛劳,深入瑶乡侗寨搜罗演出所需的全部服装、道具、乐器,真实再现少数民族风貌。这次演出不仅在人民群众中造成极大的轰动,在学术界也引起高度的重视。东南民族学界与历史学界闻讯后还专程派了代表到桂观摩学习、收集艺术资料。

少数民族歌舞首次登上舞台,并以惊艳的姿态震撼全场,从独特的文化视角展现出民风民俗民情,体现民族大团结的精神。这就是西南剧展又一独特的文化感召力。

五、宣传抗日,鼓舞民众,增强信心

1944年春,抗日战争虽已见胜利曙光,但仍处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西南剧展的成功举办把广大爱国进步的戏剧工作者团结起来,将戏剧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历史题材紧密结合,融入时代背景。西南剧展从特殊的视角宣传抗日,鼓舞了民众的抗日热情,大力推动了抗战戏剧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衰微的抗战戏运也起到了复苏作用,开创了一个戏剧为抗战现实服务、戏剧与抗战建国紧密相连的新纪元。这次的戏剧大检阅、大会师从各个方面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充分发挥了戏剧启迪民智、教育民众的作用,肯定了文艺为抗战服务的方针。

正如茅盾在田汉追悼会上所指出的一样,它是“一次在国统区抗日进步演剧的空前大检阅”。[6]这一总结充分肯定了西南剧展的历史地位和它的进步意义。

西南会展成立的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西南分会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职能,大大加强了剧人的联系与团结,广泛地开展抗日救亡,促进了戏剧界大联合,对推动大后方抗战剧运起到很好的促进。戏剧界同仁们将《戏剧工作者公约》视之为行为规范并在其指引下树立了更明确的共同努力方向,他们发扬西南剧展精神,在文化阵线上携手同进。

六、催生西南剧展的余波——“国旗献金大游行”

西南剧展结束后不到一个月,田汉等人又在桂林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国旗献金大游行。此举以国旗唤起民族的爱国之心,将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热情掀向高潮,亦可看做是西南剧展的余波。1944年6月18号,刚刚参加完西南剧展还没离开桂林的参会代表和其他在桂的文化人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举着一面长10米、宽8米的中华民国国旗,从广西省立艺术馆出发,至中山中路阳桥段后分左右两路进行,左转依仁路右转榕湖北路,最后回到艺术馆,走遍了桂林主要街道。当时身为绥靖公署办公厅主任的李济琛带头参加游行,并出面劝捐募款。柳亚子、龙积之两位长老压阵出行。李将军振臂高呼:“为了爱国抗战,拿出良心来吧!“柳老先生反复呼唤:“为了抗战一百万不多!一块钱不少!”龙老先生则是不断地向献金的市民作揖致谢。一路上群情激昂,雄壮有力的口号感人至深,场面蔚为壮观。捐赠者踊跃非凡,待专人唱明捐款人姓名、单位、商店字号及所捐款额后,即将所捐之款投入国旗中央。马路两侧的爱国民众亦纷纷慷慨解囊,自动把钱投向国旗。游行活动进行了三天,共募款400多万,全部都用于支援前线抗敌部队。国旗献金大游行是西南剧展之后又一大爱国行动,这成为桂林沦陷前开展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文化活动,是剧人们和桂林人民支援抗战最生动、集中的展示。国旗现金游行使得桂林文化城在西南剧展之后再度声名远扬,在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七、结语

西南剧展在中国戏剧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国的戏剧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邵荃麟这样评价西南剧展:“最重要的意义恐怕还是从这次盛大的展览中间,去认识和评价这几年来戏剧运动发展的成果,去接受戏剧运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和从这里去重新肯定今后戏剧运动的方针和方向,以及研究戏剧艺术上的各种问题。”[7]

西南剧展虽然已经过去七十周年,其精神永存,散发出来的巨大文化感召力和带来的深远影响至今仍熠熠发光,它的文化感召力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1]西南剧展[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8e9230 100kmk5.html,2014-07-25.

[2]顾建国.壮绝神州戏剧兵(上)——西南剧展前后[J].戏曲艺术,2002.(1).

[3]爱金生赞扬西南剧展[N].新华日报.1944-05-19.

[4]西南剧展的荣誉[N].大公报.1944-05-17.

[5]瞿白音.西南剧展会歌[J].当代文艺,1944(5-6).

[6]茅盾同志在田汉同志追悼大会上致词[N].人民日报.1979-04-25.

[7]邵荃麟.一点希望和一点意见[N].力报,1944-02-12.

(责任编辑:徐国红)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Appeal about the Drama exhibition in the Southwest

LUO Tian
(GuiLin Library,Guilin 541002,China)

The consecutive three months’drama exhibition was barely seen,no matter what factors it refers to,such people,time,scale, etc.,and besides,it showed itself very much in cultural appeal,and produce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The paper gives us a full account of it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such as dissemination of the drama,embodiment of scholar’s style,etc.

the drama in the southwest;cultural appeal;anti-Japanese war culture;Guilin

G25

A

1009-3583(2015)-0047-03

2015-03-06

罗 天,女(壮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馆员,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会成员。

猜你喜欢

西南桂林抗战
古城西南两座桥
“潮”就这么说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桂林行
Country Driving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乐!乘动车,看桂林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