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共同体视阈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问题研究

2015-01-31张小玲

中国轻工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共同体

张小玲

(龙岩学院,龙岩 364000)

1999年比尔·盖茨在其《未来时速》中预测:虚拟社区建设是未来几年网络应用中增长最快的领域,这将极大地增加人们可参加的社区数量,未来能限制人们的互联网生活方式的只有他们本身的兴趣。这段话正是此时此刻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自1994年4月我国加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互联网在我国飞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性价比大幅提升,各类服务性、便捷性应用程序的开发,移动互联正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互联网”已经取代“舆论互联网”,越来越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起居,唤醒了互联网上原本“沉默的大多数”,人们在手机上分享着相似的资讯,培养着同样的习惯,在互联互通互助中建构起一个巨大的全新的 “网络共同体”,过上了一种包罗万象的“新集体生活”。[1]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覆盖我国近一半人口,互联网普及率上升到47.9%。更有统计显示,生活在大城市的中国人每天平均要查看100多次智能手机,翻看公众号,评论沟通,转发分享。网络共同体作为信息时代社群的新常态,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存在方式,包括习惯、态度和行为,加强网络共同体视阈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网络共同体的内涵及其特征

1.网络共同体的内涵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首次从社会科学的理论高度引入 “共同体”这一概念,他认为“共同体”的形成媒介是共同占有和分配的物质关系以及纯粹的本能、意愿或兴趣、习惯习俗的制约或适应、共同的信念或记忆等本性意志,是一种群体形式。滕尼斯还阐述了三种分别基于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和友谊关系形成的“共同体”: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究其本质,“共同体”是社会存在在思维领域的反映,是一种社会意识。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人类发展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所导致的社会结构变化和社会关系强化,必然不断丰富着“共同体”的内涵和外延。本文所涉及的“网络共同体”(虚拟社区)是指在信息社会,随着移动互联的普及,由具有共同需要及兴趣的人们在线聚合,通过精神交往、在线活动参与或应用程序使用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合作体,具体是指以贴吧、论坛、网络社区、即时通信软件、移动支付客户端等为代表的,为用户提供交流沟通、信息获取、休闲娱乐、手机电子商务的社交平台和APP。

2.网络共同体的特征

网络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一种形式具有共同体的一般特征,因其是以现代信息网络科技为依托,因而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共同体的特征。

第一,带有自发性的群体性。共同体是人们某种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集合,人作为单独的个体时表现为生来就有、人人都有的自然属性,结成共同体时,则表现出众多个体性的公共部分,即群体性。网络共同体作为网民的集合自然也具有群体性特征,但与一般由某个特定人或组织发起的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不同,网络共同体的群体性是建立在其自发性的基础上。事实上,尽管众多不同类别的网络共同体形成的背景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高度一致的,即没有一个网络共同体是强制产生的,他们更像是基于某种共识和默契自发形成的合作共同体。

第二,带有交互性的互动性。共同体的建构属于社会价值建构活动,它追求一种符合群体利益的公共价值诉求。这种公共价值在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中形成,互动是共同体的存在方式。网络共同体的互动性与一般共同体的不同在于它是带有交互性的,即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受众”可能是大众,也可能是个人,可能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

第三,带有跨功能性的协同性。基于共同利益,遵循共同准则形成的共同体是一个有序的系统,其内部的各个成员之间通过协调、合作形成拉动效应,推动整个共同体前进,对共同体的各成员而言,协同的结果使得人人受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这种导致成员间关系互相增强、共同体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相关性即为协同性。网络共同体的协同有其独特的特征,由于网络共同体是网民自发形成的,他们的联系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络链接,而不是严格的组织机制,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便捷性和无边界性使得他们可以随意跨越功能障碍,在更大的网络空间寻求合作,因此网络共同的协同是一种跨功能性的协同。

第四,带有松散性的共生性。共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两种或多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这种互利关系不是有意识的选择,而是物种自然选择的本能行为。社会学范畴的“共生”已经超越了其生物学定义,认为共生是“以别人过得好为前提谋求自己过得好”,共同体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它寻求的是“你好,我好,他好,大家都好”的共赢。马克思指出 “个人力量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没有共同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2]这一特征在网络共同体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浩瀚的网络中,单个个体的声音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汇聚的力量则相当可怕。与现实生活中的共同体不同,网络共同体中没有任何强制规范,成员间基于兴趣、意愿、相同的利益诉求,通过QQ、微信、微博、留言、评论、讨论在网上聚合,其组织形式呈现出较强的松散性,且一旦兴趣消退、意愿减弱或利益诉求达成,形成的网络共同体便会自然消解。

二、网络共同体视阈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网络共同体的井喷式出现,信息源头的多渠道性,新媒体传播的多样化和同步性,网络舆情甄别、监督和引导的复杂性已对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形成了严峻的挑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针对性不再明显。

1.网络共同体削弱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工作对一个政党和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其宣传思想工作开展的实效性,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坚固性直接关系到党对高校的领导,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可持续培养,这是一项铸魂工程、固本工程、战略工程。互联网兴起之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主要载体是教科书、报纸、广播、电视和宣传栏等,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开设思想理论课程和专题讲座,组织集体收听收看相关内容报道,甚至直接对个人进行单独面对面的思想教育等。这些方法最大的优势是可控性和实效性强,精心挑选教材再集中反复传播、讲授,最终有效促进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然而,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隐蔽性使得人们可以自主选择他们需要的信息,移动终端的普及使人们随时随地地进行交流沟通成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数以万计类型不同的网络共同体,这些网络共同体突破地域、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制约,共同体成员在交流过程中,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相互批判、解构并重建,而执政党又很难像过去一样控制社会信息,传统的意识形态形塑手段也不再有效,于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摄地位在网络共同体中被削弱。

2.网络共同体重构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

原创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使人的感觉能力得到扩展和延伸。机械时代,人的身体在空间范围内得到了延伸;电力技术的发展又促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延伸,时间和空间差异不再是障碍,拥抱全球成为可能;网络时代,电子技术的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更是使人在总体上得到延伸。[3]这种延伸在好奇心强、新技术接受能量强的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据CNNIC最新统计,在我国6.49亿的网民中20-29年龄段的网民占比达31.5%,其中大学生是主要群体。正如未来学家斯科特所说,当代的大学生已经生活在网络时代,他们从一出生就沐浴在网络科技中,互联网对他们来说像空气一样不可缺少。[4]在由微信、微博、QQ等微工具、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网站和天涯、西祠胡等社交网站构成的网络共同体中,大学生不仅能获得信息、服务、游戏、商品,也能获得交易、朋友,并同时获得作为人在集体中的存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从简单的由家庭、学校构成的二维空间拓展到复杂的由家庭、学校、网络共同体构成的三维空间,并且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自然防御机制也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跨地域性、隐蔽性和匿名性大大削弱了,他们在网络共同体交往中表现得更真实、更随心所欲,他们在其中可能受到的欺骗、伤害程度更深。问题的关键在于它的不可控和不可知,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空白地带,西方敌对势力可以更肆无忌惮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渗透,瓦解他们的价值取向、政治信仰和思想观念;网络水军、标题党为了蝇头小利可以轻易地利用大学生的满腔正义和激动情绪造谣生事;大学生自身也可能因为媒介素养不足、法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失、感性冲动而发表缺乏理性甚至违法的言论。

三、网络共同体视阈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应对策略

网络共同体是移动互联网、智能化、大数据和云计算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共同作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观念产物,它的出现不过短短几年,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它井喷式涌现,人们还来不及认识它就已经被卷入其中,现在的不适应、无序都是正常的。同历史上的任何新事物一样,它不仅有消极面也有积极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我们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可以有效把握它,使它为我所用。网络共同体视阈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应对要注意两点: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网络共同体究其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现实才是它成长的土壤,因此在探讨策略时不能就网络共同体而谈网络共同体,而抛开现实校园生活。第二,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任何事物都是处于普遍的联系当中,这种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网络共同体也不例外,因此在研究网络共同体时我们要从全局去把握,而不是将它同其他事物割裂开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理想信念教育

指导思想是社会共同体构成的思想基础,不同性质的国家有不同的指导思想,但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及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决定了它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网络共同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也使得人们在道德选择、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多样性、多变性、独立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加上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丑化、分化,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当前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一,坚持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表明,在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批判性和实践性决定了与时俱进必然是它的理论品质,离开具体国情、世情来谈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虚无的、抽象空洞的,有害无益。只有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各种实际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立足自身特色和地缘、文化优势,坚持传承和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共识,弘扬时代新风,建立健康理性的网络公共文化。

第二,坚持手段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它来武装全民能够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网络共同体时代,高校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创新宣传教育手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阐释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第三,坚持内容创新,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在思想意识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新形势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校要刻不容缓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既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渠道作用,还要积极主动运用各种新媒体,坚持内容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服务、网络文化、网络宣传中,使网络成为传递好声音,传播正能量,涵养先进文化,有利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生态系统。

2.主动利用网络共同体,壮大正面宣传阵地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网络共同体特有的自发性、交互性、跨功能性、松散性以及大学生对其依赖性,如果加以适当引导,趋利避害是能够促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效开展的。

第一,通过设置网络议程改变网络共同体的舆论导向。议程设置是指通过信息提供和相关议题安排来左右公众的聚焦点和言行方向以及对事件发展的关注顺序。当与大学生相关性较高、大学生较为关注的事件发生时,高校应主动跟进,积极作为,在校内新媒体宣传阵地设置相关议程,依靠校内网络意见领袖引导学生自发建立对应网络共同体,为学生的意见讨论、情感表达提供相对自由的空间,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视情况严重程度进行干预和疏导。

第二,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客体有明确的区分,二者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主体高高在上,信息单向传输,反馈机制缺失,客体本性被抑制,教育效果较弱。网络共同体的交互性则强调人人都是主体,人人有责,这有助于培养人的公共意识、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激活人的潜能,如果能将其精髓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则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第三,通过成立高等教育网络联盟促进更大范围的合作。网络共同体的跨功能性突破了地域、行业的限制,有利于成立包括高校、企业、政府、协会组织在内的各种相关网络联盟,互相取长补短,共享资源、技术、人才,在更大范围内合作共赢,避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过于空洞和抽象。

第四,通过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及时遏制有害信息传播。网络共同体的松散性决定了一旦虚假信息被真实信息取代,相应的网络共同体顷刻间土崩瓦解,不攻自破。因此,高校应该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建设,发现可疑舆情要主动核实信息发布源,主动发布真实信息,消除炒作源头,遏制有害信息传播。

3.扎实推进法制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网络共同体重构和延伸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给他们的学习和信息获取开辟了新渠道,为他们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使他们的情感得以表达,思想得以碰撞,意见得以发表,然而,网络共同体作为一个技术的产物容易出现重技术、轻法治的倾向。1996年,网络自由主义者约翰·P·巴洛就曾发表《网络独立宣言》宣称网络空间永远不需要政府的管辖和法律的规制。人类发展史上的无数事件却深刻表明:技术如果没有法治加以规制,只能营造出一个充斥着技术性强悍与暴力的技术丛林。[6]因此,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扎实开展法制教育尤为紧迫。

第一,深化法制教育,培养法治理念。将法制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确保法律课程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以国家宪法日、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实用,内涵丰富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理念;以社会实践为主途径,倡导学生在实践中遵守法律规定,践行法律精神,维护法律权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平等自由意识、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法治理念,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要求及学生的行为规则中,凝练到校训校史或者办学理念和传统中,营造具有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7]

第二,推进网络法治化治理,净化网络环境。网络共同体在超越时空地表达符号、沟通情感、传递信息、交换商品过程中,既培养责任、形塑价值、创造利润,也潜藏诱惑、风险与不确定。网络水军的众口铄金,网络黄牛的唯利是图,网络骗子的肆意横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法律护航网络共同体这艘自由之舟难免会搁浅于 “公地悲剧”。高校的网络法治化治理,一方面要加强高校互动互联网平台管理,推动网络空间净化、网络实名制、网络舆情管理等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明确划出网络安全法律底线,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

第三,加强网络文明教育,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现代社会建立在权利的基础上,互联网更为“新人类”行使权力、自由表达创造了广阔舞台,舞台上的每个人即是信息源地,也是传播媒介。如果每个网络共同体成员都只是随心所欲地“即兴演出”、不顾一切地“指点江山”,网络赋予的自由将变成“潘多拉魔盒”,充满罪恶,泯灭希望,最终被伤害的是网络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高校应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网络文明教育,提升学生媒介素养,使其成为网络上的辟谣主体、理性公民,形成线下与线上的自我净化和现实与虚拟的相互优化。

[1]人民日报评论部.网络“群居”,你准备好了吗?(人民观点)—迎接网上 “新集体生活”[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225/c40606-26591934.html.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赵国栋,原帅,王珠珠.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之聚类分析:以北京大学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4).

[5]新华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6]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人民时评:靠法治筑牢网络安全的基石[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1124/c1003-26077777.html.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33/201301/146831.html.

猜你喜欢

共同体
琳恩·诺塔奇《泥、河、石》中的共同体书写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学习共同体:阳光体育课堂的多元构建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发挥人大职能优势 推动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