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5岁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5-01-31时艳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抗菌药口病头孢

时艳平

开封市儿童医院,河南开封 475000

为了解该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抗菌药物用药情况,分析用药中不合理之处,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信息,该研究抽取了2013年10月—2014年9月间手足口病区住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手足口病区出院病历每月60份,共计720份。资料纳入标准:诊断为手足口病,转归为治愈,年龄为5岁以下。

1.2 方法

设计EXCEL表,记录年龄、性别、感染性合并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名称、联合用药情况、细菌培养、血常规白细胞数、中性比率、CRP、PCT、PA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 7 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手足口病治疗指南》(2010)、《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2]以及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药品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评价,判定其合理性。

2 结果

2.1 患儿一般情况

720份病例有145份用抗菌药,其中普通病例64份,重症病例69份,危重症病例12份。145份病例中,有119份病例诊断有感染性合并症,主要感染性合并症诊断名称及排序见表1。

表1 145份病历感染性合并症名称排序表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720份病历有145份使用抗菌药,使用率20.14%,单用143例(98.62%),二联2例(1.38%),用药频次(同一病人医嘱出现一次为一个频次)总计152个,抗菌药物名称及使用频次排序见表2。

表2 抗菌药物名称及使用频次排序表

2.3 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结果

152频次中113频次有不合理用药情况(占61.19%),主要类型及排序见表3。

表3 抗菌药物不合理类型及排序表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CoxA16、EV7l多见,学龄前儿童多发,轻症可自愈,重症多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指导原则》明确规定病毒感染不属于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只有合并细菌感染时才用抗菌药物治疗[1]。确定细菌感染多依据细菌培养结果、血常规、CRP、PCT及PA检查[3-5],结合临床做出判断。目前由于耐药原因,国家不断加强抗菌药使用管理,但临床使用仍有滥用情况,河北省儿童医院报道手足口病抗菌药物使用率90%左右[6]。该院使用率为20.14%,明显低于外院报道,也低于2011年我院的调查[7]。调查中6例患儿仅皮疹、发热、白细胞计数或CPR轻度升高,而手足口病本身就会伴随这样的体征与检查结果,并非细菌感染的特异指标,属无指征用药。

3.2 抗菌药物的使用品种

从表2知,该院手足口病使用抗菌药主要为头孢呋辛(79.61%)、头孢曲松(7.24%)和阿奇霉素(5.92%)。头孢呋辛为二代头孢,头孢曲松为三代头孢,但其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在同类抗菌药物中作用最强,二者体内分布良好,不良反应少,被国家列入“非限制”级抗菌药,《治疗指南》推荐用于2~5岁上感患儿。从表1知,手足口病并发症多为上感、支气管炎、肺炎、化脓性牙龈炎等,合并细菌感染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葡萄球菌等,偶有革兰氏阴性杆菌[1],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均有效。阿奇霉素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不良反应少,《治疗指南》推荐用于支原体感染患儿,调查9例应用阿奇霉素病例均为支原体感染的病儿。除此之外,还有6例首选头孢他啶,3例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这两种药物均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强大,常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及产酶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而与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时的主要致病菌不符,故不宜常规选用。还有1例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应用美平,更降阶梯改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也符合治疗原则。

3.3 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

调查发现,不合理用药最多的情况是每日用药次数偏少,占不合理用药的86.73%,主要是头孢呋辛和头孢他啶2次/d用药。头孢呋辛和头孢他啶均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为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其T>MIC的时间需要超过给药间歇的40%[8],按照说明书均应每8 h用药1次。此外还有1例应用阿奇霉素针剂静滴同时口服颗粒剂,可口服的药物不必要静脉用,不符合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

4 结语

从以上可以看出,该院手足口病住院医嘱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医院应加强对合理用药的促进工作,以提高合理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1]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2]卫生部医政司.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杨琼,俞文萍,张艳.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0):2233-2235.

[4]刘志刚,张章,彭盛.感染指标在诊断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3):228-229.

[5]陈杰华,郑跃杰,王姝,等.降钙素原和 C-反应蛋白对儿童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3(2):87-91.

[6]李三妮.小儿手足口病药物治疗调查分析[C]//第二十三届全国儿科药学.石家庄: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2012:180-181.

[7]董懿珍.小儿手足口病用药分析与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8):421-423.

[8]谢婷婷,朱曼,任浩洋.依据抗菌药物PK/PD理论对我院门诊药房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的点评及案例解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3(6):323-325.

猜你喜欢

抗菌药口病头孢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
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