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分析和审计思路

2015-01-30段海燕

时代金融 2015年4期
关键词:余额商业银行贷款

段海燕

(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局昆明分局,云南 昆明 650224)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和总体概况

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融资性担保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阶段

融资性担保是市场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作为中小微企业与银行之间资金融通的桥梁,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也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市场经济和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和市场秩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1993年开始至今,经过10年来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行业,探索出一条专业融资性担保机构设立和发展的道路。

(二)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总体概况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末,全国融资性担保机构7485家,比年初减少1105家,减少12.9%;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15531亿元,比年初增长935亿元,增长6.1%;获得融资性担保贷款的企业23.89万户,比年初减少9345户,减少3.8%(详见下表):

融资性担保机构统计情况表 单位:家、亿元

从2010年以来的数据分析,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总体概况表现为:

一是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2011年、2012年、2013年6月末,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的增长幅度分别为39.8%、14.5%、6.4%。二是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发挥稳定。2010年以来至2013年6月末,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中,中小微企业担保贷款余额占比保持在76.9%-78%的区间,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和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融资性担保机构资本和拨备增多,整体实力稳步增强。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融资性担保机构总资产增长率为12.1%、净资产增长率为13.1%、担保准备金增长率为25.2%,担保准备金增长率超过担保贷款余额增长率10.7个百分点。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分析

在经济增长减速、资金紧张情况下,中小微企业首先面临冲击,违约率上升,融资性担保贷款及其行业管理的潜在风险开始不断显现,主要表现为:

(一)融资性担保不良贷款快速增长,风险不容忽视

截至2013年6月末,全国融资性担保不良贷款余额348亿,比年初增加160亿元,增长84.5%,高于融资性担保贷款增速78.4个百分点。融资性担保贷款不良率为2.24%,比年初增加0.95个百分点,超过各项贷款不良率0.67个百分点。

(二)代偿金额较高

2013年上半年全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累计代偿金额11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2亿元,增长64.3%。随着代偿压力加大,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代偿意愿下降,担保权悬空风险上升。

对融资性担保行业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大概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商业银行在对中小微企业信贷管理上过度依赖担保而忽视对第一还款来源的关注,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严,企业违约率增高。二是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难以实现盈利,不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三是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违规经营,风险隐患突出。四是部分监管部门风险防范意识和监管有效性亟待提高。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审计思路

在融资性担保行业风险凸显的同时,商业银行如何实现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作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应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对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政策导向、行业状况、风险集中度等方面进行审计评价和认定的基础上,为商业银行的区域性准入策略和合作额度提供决策依据。

(一)掌握国家和各地政府对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政策导向。

一是掌握国家政策导向。融资性担保公司成立的直接原因就是政府为了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解决中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较低,自身抵(质)押物不足或价值不被商业银行认可,难以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的难题。所以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是最根本的政策导向。

二是熟练把握国家和各地政府出台的相关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制度规定,是开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审计的前提和基础。

三是厘清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济类型,辨识风险主体。近年来,民营及外资融资性担保公司逐渐成为主导,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末,全国859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中,民营及外资融资性担保公司占比为77.8%,部分地区民营机构的主导优势更为明显,如:某国有商业银行深圳分行2014年9月末数据显示,民营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余额占比达到了97.18%。

(二)评价区域性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整体风险状况,为商业银行的区域性准入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一是充分利用外部非现场平台,如:根据银监会官方网站信息,了解某省或某城市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数量、在保余额、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不良余额、代偿金额、风险事件等数据及其增减变动趋势,评价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区域性整体风险。

二是利用商业银行内部信贷管理系统,汇总分析已经准入合作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相关数据,结合区域性行业状况和商业银行对行业的风险接受程度,评价商业银行的准入策略。

(三)充分利用各种审计监测平台和审计技术,揭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个体风险

一是在日常的监测工作中,通过远程监测审计系统,运行有关审计方法,对监测行的数据进行全量分析,筛选出风险特征加权数值较高的担保公司(如下表)。

风险特征分布表

二是查询“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掌握担保公司涉诉被执行情况。

三是查证重点样本,揭示个体风险。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①资格准入情况。②注册资本审计。③保证能力、合作额度审计。④保证金的缴付和管理情况审计。⑤账户资金交易情况审计。⑥经营行对担保公司的风险管控措施审计。四是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体现审计价值。对审计发现风险事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风险类别;深入挖掘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重点关注制度、机制、体制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对商业银行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经营情况和总体风险水平进行客观评价,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体现审计价值。

猜你喜欢

余额商业银行贷款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还贷款
余额宝的感知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