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碑别字全面整理精心研究的力作*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简评

2015-01-30党怀兴

中国出版 2015年20期
关键词:别字异体字拓片

□文|马 瑞 党怀兴

碑别字全面整理精心研究的力作*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简评

□文|马瑞党怀兴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魏晋南北朝石刻异体字、异体字典及语料库”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毛远明先生新著《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中华书局2014年5月出版)对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进行全面搜集和科学整理,是新时期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整理研究具有开创意义的代表性著作,反映了我国目前碑刻异体字整理研究的最新成果。纵观全书,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搜集全面,数量巨大,远超以往研究成果。全书收录字头达5024字,碑刻异体、俗体51188个,引用的汉魏六朝碑刻材料更是多达1414通。无论是从引用碑刻材料的数量,还是从所列的字头,抑或是所收碑刻异体、俗体的数量,都远远超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碑别字编、字表、字谱等原始性资料汇编。更为重要的是,该书还提供了准确的字音、详细的释义和完备的书证,是传统碑刻字书所不具备的,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字典。

精心分组编排异体字形,科学揭示字形演变的脉络与规律。该书以汉字系统论统领全书,在深入考辨该时期碑刻异体字的基础上,将所有异体字按组精心编排,字头下的异体字形首出通行体,然后依照时代先后顺序依次排比罗列,分别是篆书、隶书、楷书等;有时为了更好地展示字形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演变脉络,有意识地打破书体界限,按照字形相近的原则进行排列。然后组内再按字形演变的脉络、类型分别排列,使读者能清晰明了地看出各异体之间字形发展演变的脉络、类型及其规律,使后续深入研究异体字成为可能。

字形保持原貌,考辨精审,真实可靠,避免了以往摹录转写失真等弊端。作者积十余年之功,依照拓片图版认真考辨,对漫漶或疑难字,遍查文献,类比字形,释读准确。书中所有异体字字形都直接从拓片中切取,改变了过去楷书转写或手工摹录的传统做法,保持了字形的本来面貌,避免了以往字形失真、异体脱漏、文字误读等种种弊端。如东汉《樊敏碑》“乞”字《碑别字新编》作“”,《广碑别字》作“”,《字典》作“”。北魏《张玄墓志》“牙”字《碑别字新编》作“”,《广碑别字》作“”,《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作“”。从例证可看出,《碑别字新编》《广碑别字》等传统成果往往存在楷书转写失真或误摹等情况,而该书从拓片中直接切取字形,有效避免了过去种种弊端。

精确定位每个碑刻异体字,体例科学、严密、实用。该书不仅指出了每个异体字源自什么时代的什么碑,而且还实现了对碑刻中出现的每个异体字形的精确定位,即指出它出现在石刻中的哪一行,是哪一行中的第几个字。这是该书的首创,可谓匠心独运。如《字典》所列的“”(0165-1-1-24),我们结合《字典》后所附《碑刻拓片目录》所提供的对应的拓片编号可以查到该字形所在的碑刻名称及具体的刻石时间信息,再根据《字典》凡例中对“石刻位置”代码的具体说明,便可知“”,是出现在西晋永嘉元年四月十九日《王浚妻华芳墓志》首题第1行中的第24个字。又如“”(0783-2-09-25),指的是“”出现在东魏天平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张满墓志》第2张拓片第9行中的第25个字。显然,这种改变以往文字编、字汇等资料的传统编码方式,克服了字形相关信息不准确等弊端。这一体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以往的碑别字编等资料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作为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大型异体字字典,若说完美无瑕是很难做到的,书中个别字形模糊不清,释义偶有欠妥之处,但从总体上来看还是瑕不掩瑜的,大醇而小疵,该书不失为一部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系统整理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在该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它的出版,一方面为全面系统总结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演变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另一方面为今后异体字字典及相关辞书的编纂提供了一种典型范例,亦为汉字学、训诂学、文化史等学科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工具。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关中新出石刻整理研究”(12H05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M53200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代石刻异体字研究、异体字典及语料库》(11XYY001)系列成果

猜你喜欢

别字异体字拓片
《韦洽墓志》拓片
五代南汉李纾墓志拓片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北宋《曲行殷墓志》拓片
拓片制作中的用墨技巧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兰亭集序》中的“错别字”
日本《金光明最胜王经音义》与异体字研究
《兰亭集序》里别字多
异体字与古医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