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仡佬族高脚竹竿舞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2015-01-30罗正琴龚红艳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脚仡佬族竹竿

罗正琴,龚红艳

(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仡佬族高脚竹竿舞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罗正琴,龚红艳

(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仡佬族高脚竹竿舞是一项观赏性、娱乐性和技巧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深受仡佬族同胞的喜爱。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年轻人进城务工、新的娱乐方式取代传统娱乐方式和西方文化冲击的影响,高脚竹竿舞有传承人断代的危险。研究发现,对高脚竹竿舞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使其符合当代人的体育价值观是其发展的必然之路。

仡佬族;高脚竹竿舞;传承;发展

仡佬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务川是仡佬族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仡佬人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高脚竹竿舞”就是仡佬族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1 仡佬族高脚竹竿舞的起源

通过走访务川仡佬族聚居地得知,关于仡佬族高脚竹竿舞起源的说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出门的代步工具。解放前,由于务川交通落后,生活在这里的仡佬族同胞出门时为了不把自己的鞋打湿,在雨季或过浅水河流时踩着高脚过河,高脚是人们走村串户的代步工具。二是爱情的象征。在仡佬族聚居区,年轻女子将做好的布鞋送给自己心仪的男子作为表达爱情的信物,由于仡佬族同胞生活的地区雨季较长,浅水河流较多,那些年轻的男子为了不把心爱的人送的布鞋打湿,在雨季或过浅水河时踩着高脚过河,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珍惜和对心爱之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三是庆祝丰收的一种舞蹈。有学者认为仡佬族高脚竹竿舞是由湖南湘西的高脚马和云南佤族竹竿舞演变而来,土家族语把它叫做“吉么列”[1],是一种庆祝丰收、表达喜悦之情的舞蹈。丰收之年,人们便在宽阔的平地上,在锣鼓的伴奏下跳起高脚竹竿舞,庆祝丰收。高脚竹竿舞是一项具有较强观赏性和娱乐性的体育项目,深受仡佬族同胞喜爱,是仡佬族同胞在节庆活动中进行娱乐表演、高脚竞速的传统比赛项目。

2 高脚竹竿舞的发展演变

解放前,高脚仅作为交通工具使用。高脚器材的制作过程为:用直径3~4厘米、高100~150厘米的竹竿一根,在竹竿底部向上20~40厘米处(根据个人身材的胖、瘦、高矮来调整)横向捆绑一根直径约2厘米、长约20厘米的木棍,制作成单边高脚。两根单边高脚组成一对,人踏上高脚便可进行走、跑。在当时,由于受经济、文化发展的限制,高脚仅作为走村串户的代步工具,并没有音乐伴奏和舞蹈队形的变换。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仡佬族同胞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益提高,高脚竹竿舞成为人们现成的娱乐项目,人们开始在竹竿、锣鼓敲击声的伴奏下进行各种表演,娱乐身心,解除劳作后的疲惫,享受音乐和舞蹈带来的快乐。由年轻男女多人参与,在竹竿、锣鼓碰击声伴奏下,队形变换多样的高脚竹竿舞表演,成为当时人们节庆的文化大餐。

这一时期,高脚竹竿舞的表演形式为:在地面上平行摆放两根胳膊粗细的竹竿作垫架,垫架上横放两根手腕粗细的长竹竿,持杆者双手各执一根竹竿,用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竹竿碰击声和锣鼓声中,跳舞者踩着高脚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进退,并不断改变队形来增加高脚竹竿舞的观赏价值。高脚竹竿舞需要多人表演才热闹好看,且表演者必须步伐整齐划一,力度和节奏统一,整体动作协调,不然就会方寸大乱,摔跟斗。

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增,仡佬族同胞也一改过去靠耕地种植为生的生活方式,离开家乡,到沿海各地务工。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收入在短短数十年发生了质的改变。但是,高脚竹竿舞等传统体育项目却因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而导致传承人的激剧减少。留守儿童也因父母不在家而导致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健身、娱乐的方式有了多种选择,西方强势文化也在逐渐占领学校体育这一最后和最重要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阵地。仡佬族高脚竹竿舞正走入传承人断层的低谷期,有退出人们视线的危险,很多精湛的技艺已无法欣赏到。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诞生以及我国“文化遗产日”的确定(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等3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由于党和国家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仡佬族的传统文化——高脚竹竿舞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2003年在宁夏银川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将“高脚马”列为全国民运会正式比赛项目[3],全国民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也由13个增加到14个,这也标志着高脚竹竿舞这一颇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欢迎,并开始走向全国。

3 仡佬族高脚竹竿舞的价值探索

3.1 仡佬族高脚竹竿舞的文化价值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4]。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先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历史传承、审美艺术、科学认识、社会和谐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仡佬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高脚竹竿舞就是仡佬族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集实用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体育项目,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仡佬族的发展历史,先辈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对后辈的传统教育、历史教育以及健身娱乐都有重大的价值,因此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3.2 仡佬族高脚竹竿舞的健身娱乐价值

高脚竹竿舞由转身、前进、后退和躲闪等基本动作组合而成,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竹竿的敲击声与锣鼓声相配合,节奏感强,运动强度大。高脚竹竿舞是全身性运动,肌肉关节、韧带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可提高人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促进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增强,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在有节奏的锣鼓声的伴奏下,高脚竹竿舞参与者可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观看者也能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3.3 仡佬族高脚竹竿舞的教育价值

要学好竹竿舞,学员不仅要具有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还要对仡佬族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员还需要有坚毅的品质、良好的音乐素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品质。因此,高脚竹竿舞还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可以作为学校、团队体育训练的内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优良品质。

3.4 仡佬族高脚竹竿舞的经济价值

仡佬族高脚竹竿舞是一项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的表演项目,深受群众喜爱。高脚竹竿舞的普及,可以增加器材和民族服装的需求量(因参与者往往身着民族服饰进行表演),从而促进仡佬族地区竹产业和民族服装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同时高脚竹竿舞还可与其他仡佬族传统文化共同构筑起一道美丽的文化长廊,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促进仡佬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4 仡佬族高脚竹竿舞发展的对策

4.1 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

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加大对高脚竹竿舞的扶持力度,大力培养后备人才,打好群众基础,提高高脚竹竿舞的普及度和竞技水平。在社区可以成立高脚竹竿舞协会,定期举办各种比赛和表演,从而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技术水平。地方政府还应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为高脚竹竿舞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2 教育部门积极配合,解决传承人断层问题

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5]。教育部门可以在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开展高脚竹竿舞的普及教育,将高脚竹竿舞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教学内容。高脚竹竿舞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会因学校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而得到传承和创新,从而解决目前高脚竹竿舞传承人断层的问题。

4.3 加快创新,以适应人们对体育的多元化需求

体育项目的发展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高脚竹竿舞要想不断发展,成为更多人喜爱的体育项目,也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体育的多元化需求。传承和创新都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之路和应遵循的发展规律,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继承就是原汁原味地保留原有的东西,不能随意改动。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体育的时代特征,才是传统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协调统一。

4.4 加大宣传力度

仡佬族高脚竹竿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政府和媒体要加大对高脚竹竿舞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体育项目以及传承和发展的意义。同时要积极开发高脚竹竿舞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以增强其自身发展的造血功能。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高脚竹竿舞成为人们健身、娱乐喜爱的体育项目,节庆、民族旅游表演的理想节目,仡佬族同胞也可以通过参加节目的表演实现经济上的创收。在继承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能实现经济的增收,这应是仡佬族同胞最愿意看到的理想结果,也是高脚竹竿舞长久发展的上上之策。

[1]宋彩珍,吴湘军.论“吉么列”进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J].搏击·武术科学,2008(5):74-75.

[2]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2015-05-10)http://baike.baidu. com/view/11090.htm

[3]尚光菊.我省民族体育项目“高脚马”被列为第七届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J].民族论坛,2001,(5):48.

[4]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2015-05-10)http://baike.so.com/ doc/227948.html#227948-241114-1

[5]李沐阳,宋允清,李培.海南黎族竹竿舞的健身娱乐价值及文化内涵[J].四川体育科学,2010,(2):1-8.

(责任编辑:朱彬)

A Study of the In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High-foot Bamboo Dance of Gelao Minority

LUO Zheng-qin,GONG Hong-y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The high-foot bamboo dance of Gelao Minority,an acrobatic sports event suitable for watching and maintaining,is very popular among Gelao people.Nonetheless,owing to the influences such as the youths moving to cities for jobs,new kinds of entertainments and western cultures,this dance is fading away.The findings show that it is an inevitable way for the dance to progress ahead to innovate this danc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age,adapting it to agree with the contemporaries'sports values.

Gelao minority;high-foot bamboo dance;inheritage;development

G85

A

1009-3583(2015)-0155-03

2015-05-17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zc158)

罗正琴,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高脚仡佬族竹竿
淮海战役,一根刻满地名的竹竿
爬竹竿
一根竹竿
美的历程
啜饮
高脚竞速运动员身体形态及专项素质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多元回归分析
少数民族音乐
试论遵义仡佬族人民族认同蕴含的精神文化基因
长竹竿的帽子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