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逆阻现象

2015-01-30罗光强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视野实效性现象

罗光强

(桂林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西桂林541004)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逆阻现象

罗光强

(桂林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西桂林541004)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接受逆阻现象主要显露为“期待视野”固化、去“第一文本”和施教失位三种形式,它通过接受主体、接受对象和接受媒介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转化的实效性,重塑“期待视野”、科学组建“第一文本”和规范施教行为是行之有效的应对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逆阻现象

众所周知,由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接受逆阻现象,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并不理想。为了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接受逆阻现象进行分析就尤为重要。那么,这种接受逆阻现象以什么样的形式显露?它是如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又要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亟待回答。近段时间来,应用接受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本文以现代接受理论为基础,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接受逆阻现象进行具体分析。

一、接受逆阻作为现象存在的显露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接受逆阻现象指的是在接受过程中阻碍接受主体(学生)对接受对象(“第一文本”)进行再创造以内化为自我认同知识(“第二文本”)的相关现象。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的核心精神是“面向事情本身”。因此,我们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接受逆阻现象首先应该面向这种现象的显现形式本身。虽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接受逆阻现象纷繁芜杂,但梳理发现,它总体上是通过以下三种形式显露出来的。

1.“期待视野”固化现象

“期待视野”(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是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前的由其全部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总和所构成的对作品预定的鉴赏趋向和心理定势,形成了读者的内在审美尺度,潜在地支配着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和方式。[1]就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期待视野”表现为接受主体(学生)既有的认知能力、价值观念和人生经验与当下教育情境交互影响而形成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预见。[2]言下之意就是,接受主体(学生)在接触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前,他们希望思政教育的经验和理论能够帮助其解开某些人生困惑或思想难题。从理论上来说,“期待视野”作为读者阅读新作品的先在理解框架和对新作品意蕴的潜在期待,其程式结构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具有某种能够进行自我完善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然而,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主体(学生)的“期待视野”却存在明显的固化现象。

“期待视野”固化是指接受主体(学生)的“期待视野”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接受对象)丧失了开放与包容而形成的否定性预判或推测。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逐渐进入了由传统过渡到现代的社会转型期。纵观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几乎所有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存在大量的思想行为失范问题,我国也难以摆脱这一历史规律。然而,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内容以及灌输式的施教方法几乎都集中于经济文化领域正面事件的宣传,一些负面问题基本就被积压起来。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和政府对以往的宣传模式进行了调整,把经济文化领域的“老虎苍蝇”大量贪腐行为和“权钱、权色交易”等“潜规则”公之于众。“老虎”级别如此之高、“苍蝇”数量如此之多、“潜规则”程度如此之深,这些现象对接受主体(学生)既往的经验视界形成了明显反差和强烈冲击。由于接受主体(学生)“经验负荷体”中的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结构缺乏应有的韧性,这种反差和冲击使其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形成了一种否定性预判。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合理性产生了某种不信任感,同时也对中国近现代史总结的科学性产生了些许不认同,甚至对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都持某种怀疑态度。因而,当接受主体(学生)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时就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将要接受的教育内容不可能解决其人生困惑或思想难题,“期待视野”固化现象便随之而成。

2.去“第一文本”现象

去“第一文本”现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主体(学生)舍弃思政教学教材与当下政策等“第一文本”,仅仅凭借施教者(教师)的主观言说就直接形成“第二文本”。按照接受过程模式理论,接受过程主要包括“学习”、“感觉”和“做”三大步骤。[3]“去第一文本”现象省略了“学习”这一基础性过程,可能导致“第二文本”的习得信息与“第一文本”的内容要求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去第一文本”现象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一文本”的抽象性与接受主体的功利性之间存在的矛盾。受平面化和娱乐化网络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学生)所处的生存环境非常喧嚣浮躁。这种喧嚣浮躁内含的感官刺激牢牢控制了接受主体(学生)的日常价值观念,并且逐渐解构他们原本就比较稚嫩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嘲笑崇高、拒绝深刻以及否定信仰等极端功利思潮便大行其道。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每一个体也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4]然而,思政教材和当下政策作为“第一文本”存在一个共同点,即抽象性有余而形象性不足。因而,在极端功利思潮、文化背景以及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当接受主体(学生)面对需要通过以哲学思维为基础的沉思或反思才能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所蕴含的宏大旨归时,所产生的第一感觉便是鄙夷不屑甚至武断拒绝。

3.施教失位现象

施教失位指的是在接受主体(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的过程中,施教者(教师)没有正确地履行其应有的角色职责。在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施教失位”现象主要表现为教育娱乐化和教育专断化两种情形。

所谓教育娱乐化就是施教者(教师)在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极大地淡化“第一文本”的应有分量,过分强化了某些庸俗化、表面化甚至搞笑化的视频、音频或互动等附加性素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式教学法虽然取得了较多成效,但它却存在一个严重不足,即教学过程过分沉闷乏味。在此影响下,施教者(教师)在接受主体(学生)的观念中几乎沦为迂腐呆板的说教者的代名词。为了调动接受主体(学生)的接受积极性,绝大多数施教者(教师)在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生动活泼的视频展示或者学生互动等环节。根据贺拉斯的“寓教于乐”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适当添加视频展示或者学生互动等环节不仅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也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然而,由于责任心不强或者无视教学规律,一些施教者(教师)用视频展示或者学生互动等环节取代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的阐释或讲解,教育娱乐化现象因而产生。教育娱乐化现象表面上既活跃轻松了接受主体(学生)的接受过程,又充分发挥了接受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实质上其实效性却是很低的,致使接受对象(学生)在“轻松愉悦”地结束接受过程后却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的精神主旨所知寥寥。

教育专断化则表现为施教者(教师)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的再创造完全垄断,完全凭借自身的价值偏好简单粗暴地否定接受主体(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价值思考与判断的独立性。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左”和“右”两种思潮并未消失,甚至在个别历史时期还比较明显。由于思想政治与意识形态直接相关,要完全消除“左”和“右”思潮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干预十分困难。在上述两种思潮的影响下,个别施教者(教师)要么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力图用西方价值观念解构接受主体(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要么完全否定西方思想观念中的任何进步因素,力图把接受主体(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封闭化和教条化。当接受主体(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时,施教者(教师)便采取压制或威胁等专断方式来阻拦。尽管教育专断化在施教者(教师)身上存在截然对立的表现形式,但从接受理论来说它们却殊途同归,即试图通过控制接受主体(学生)接受过程来达到控制接受结果。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仅要重视“第一文本”,即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进行精心设计,更要关注“第二文本”。[5]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教育专断化这种接受逆阻现象可能导致接受对象(学生)形成的“第二文本”出现背离“第一文本”甚至是反“第一文本”的严重后果,毫无实效性可言。

二、接受逆阻影响文本转化的路径逻辑

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接受逆阻现象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现代接收理论的视角来看,接受逆阻现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质上是指它影响文本转化的实效性。那么,接受逆阻现象是如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转化实效性的路径逻辑?结合上文关于接受逆阻现象显露形式的分析,本文认为它主要是通过接受主体、接受对象和接受媒介三个方面来实现的。

1.接受主体路径逻辑

接受逆阻现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转化的实效性首先是在接受主体(学生)身上显现出来,其逻辑路径表现为“抵制性接受——文本转化受阻”的认识论形式。

我们已经知道,接受主体(学生)“期待视野”的固化导致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形成了一种否定性预判。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不可回避的必修性质,无论接受主体(学生)主观上的否定性预判如何严重,客观上他们都必须涉入这些课程的接受过程并对“第一文本”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再创造。在“期待视野”固化的影响下,接受主体(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便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一方面直接导致接受主体(学生)对“第一文本”内容主旨的解读持怀疑甚至否定心理,另一方面也间接导致接受主体(学生)对“第一文本”的接受过程本身产生消极懈怠心态。在怀疑否定和消极懈怠心态的共同作用下,接受主体(学生)关于“第一文本”的接受便演化为抵制性接受。例如,在思想政治的反腐败教育中,若一再否认腐败现象的社会存在,则离接受主体原有的思想意识太远,容易造成反感情绪,进而抵制接受。[6]反感情绪即是“期待视野”固化的一种表现。

接收理论认为,任何教育领域“第一文本”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必须转化为“第二文本”才能为接受主体所内化,接受结果才能实现。就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实效性是指接受对象(学生)把“第一文本”(思政教育系列教材及相关政策)转化为“第二文本”(经过学生阅读加工过的“第一文本”)的实效性。当二者之间的转化得以实现时其实效性就高,反之就归结为零。从表面上看,抵制性接受似乎只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相关,但事实上它却严重阻碍“第一文本”向“第二文本”的顺利转化,导致文本转化受阻。由于文本转化受阻,接受主体(学生)要么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第二文本”,要么其形成的“第二文本”并不符合“第一文本”编制者的编写预期,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应有的功效。

2.接受对象路径逻辑

去“第一文本”现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逻辑路径与接受主体(学生)“期待视野”固化现象不同它并不影响文本转化过程,而是直接影响文本转化结果,其路径逻辑表现为“断裂性接受——文本转化失真”的认识论形式。

去“第一文本”现象并不意味着接受主体(学生)的接受过程中存在“第一文本”的绝对缺失问题。没有“第一文本”的存在,“第二文本”不可能形成。事实上,接受理论所谓的“第一文本”——教育过程中的教材或阅读过程中的阅读材料——具有显性特征。教育接受与阅读接受不同,其接受过程除存在教育教材这一显性文本外,还存在一种隐性文本,即经过施教者(教师)加工过的“第一文本”(如教案)。隐性文本接受行为发生前不参与“第一文本”的组建,同时在接受主体(学生)“第二文本”形成以后必须适时推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因此也叫“媒介性文本”。接受主体(学生)的“第二文本”正是在显性的“第一文本”和隐性的“媒介性文本”共同作用下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去“第一文本”这一接受逆阻现象的作用下,接受主体(学生)简单地跨过“第一文本”,直接把“媒介性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由于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客观规律以及知识储备、解读视角或教育时间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性文本”和“第一文本”之间往往存在某种断裂,“第二文本”与“第一文本”的断裂则更加明显。“第二文本”与“第一文本”虽然存在断裂,但是这种断裂并不阻碍其接受过程的完成。对于接受主体来说,断裂性接受便因而形成。断裂性接受使得接受主体(学生)形成的“第二文本”并不符合甚至背离“第一文本”主旨的真实要求,二者之间的转化处于失真状态。在文本转化失真的干扰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会大打折扣。

3.接受媒介路径

由于接受媒介——施教者(教师)的施教失位显露为教育娱乐化和教育专断化两种现象,因而施教失位现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转化实效性的路径逻辑表现为“随意性接受——文本转化失真”和“抵触性接受——文本转化受阻”两种认识论形式。

根据接受理论,施教者(教师)在参与接受主体对“第一文本”的再创造过程中,其地位是以媒介形式表露出来的。媒介性地位要求施教者(教师)既要运用自身的经验积累和理论素养积极参与接受过程的建构,同时也要在接受主体(学生)的“第二文本”完成后适时退出。在教育娱乐化现象中,施教者(教师)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参与接受主体(学生)接受过程,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接受主体(学生)的接受过程缺乏实质性指导或引导,其接受行为和接受意向充满随意性。在随意性接受的影响下,接受主体(学生)完全按照自身狭隘的生活经验和肤浅的理论知识对“第一文本”进行选择性再创造,某些次要简单的内容受到重视,那些难点重点却遭抛弃。其“第二文本”的建构难以符合“第一文本”的编撰初衷,因而二者之间的转化陷入失真状态。而在教育专断化现象中,施教者(教师)自始至终主宰着接受过程,即使接受过程已经完成施教者(教师)也不愿意退出,其目的在于强制接受主体(学生)完全按照自身的主观意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文本”进行再创造。在专断化施教过程中,接受主体(学生)表面上尊重施教者(教师)施教行为,但内心中却对施教者(教师)和“第一文本”充满反感,因而“第二文本”的建构难以完成,其文本转化与“期待视野”固化的路径一样陷入受阻状态。在文本转化失真和文本转化受阻的共同作用下,接受媒介的施教失位现象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大降低。

三、接受逆阻现象的应对措施

如何才能找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逆阻现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应对措施呢?毫无疑问,接受逆阻现象影响文本转化的路径逻辑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捷思路。下面,我们便以这种路径逻辑的分析为基础寻找相应对策。

1.重塑“期待视野”,消解抵制性接受

接受过程中文本转化受阻极大地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接受主体(学生)的抵制性接受。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接受主体(学生)的抵制性接受现象必须要进行消解。由于“期待视野”固化是形成抵制性接受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接受主体(学生)固化的“期待视野”进行重塑不可否认地成为应对接受逆阻现象的重要措施。重塑接受主体(学生)的“期待视野”要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净化接受环境,降低不良社会现象对接受主体(学生)“期待视野”的固化作用。例如,当前打“老虎”、拍“苍蝇”等行动净化了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存环境,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第二,强化接受韧性,使接受主体(学生)能理性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内容和经验视界之间的反差。接受韧性是指接受主体(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等在直面负面事件时理性分析能力的强度。在面对社会负面事件(如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潜规则等)之时,接受韧性低的接受主体(学生)完全有可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的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非理性地做出否定性判断甚至颠覆性判断。因此,就“期待视野”固化来说,只有对接受主体(学生)的“期待视野”进行重塑,才能消解抵制性接受对文本转化造成的阻碍,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科学组建“媒介性文本”,避免断裂性接受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断裂性接受所形成的文本转化失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而去“第一文本”又是断裂性接受产生的成因。因此,杜绝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的“第一文本”现象就成为避免断裂性接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论起点。如何杜绝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去“第一文本”现象呢?科学组建“媒介性文本”是最为理想的途径。所谓科学组建“媒介性文本”,指的是施教者(教师)在系统深入把握显性的“第一文本”基础上,结合自身价值观念和经验理论,把“第一文本”的主要精神融入课件和教案,形成观点正确、知识全面和妙趣横生的“媒介性文本”。由于“媒介性文本”组建的科学性,即使接受过程中存在某种去“第一文本”现象,接受主体(学生)形成的“第二文本”与“第一文本”之间的转化也不会出现断裂性接受这种严重后果。

3.规范施教行为,防止随意性接受和抵触性接受

为了防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主体的随意性接受和抵触性接受现象,接受媒介——施教者(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施教行为进行合理规范。接受媒介施教行为的规范应该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努力:第一,正确理解“寓教于乐”教学方法,拒绝旁观心态。“寓教于乐”教学方法不是为乐而“乐”,其目的在于加强“教”的实效性。施教者(教师)必须积极融入接受主体(学生)的接受过程,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精神主旨对生动活泼的教学视频或教学案例进行阐释,否则“寓教于乐”就会使接受主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沦为充满随意性的娱乐欣赏,“乐”过以后却收获无几抑或更加迷茫。第二,正确理解施教者的“媒介性地位”,杜绝专断现象。根据接受理论,虽然施教者在整个接受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其媒介性质决定了它的地位只是过渡性的,当接受过程结束时它必须退出。言下之意就是,当施教者的施教行为完成以后,“第二文本”应在接受主体(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形成。施教失位不仅限制了接受主体(学生)的接受主动性,而且把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强行灌输给他们,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失效甚至失败。因此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杜绝施教者的专断现象,必须对其施教行为进行规范。例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言行举止,既要反对“右”的错误思潮,更要反对“左”的错误观念。

总的来说,本文从理论上按照现象解剖,成因探讨以及对策分析的认识论路径对接受逆阻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既克服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灌输式教育“重施教,轻接受”的理论缺陷,也弥补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不足,对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接受逆阻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其影响文本转化的内在逻辑非常深奥,其应对措施也非常复杂,因而仅仅从理论视角对重塑“期待视野”、科学组建“媒介性文本”以及规范施教行为进行抽象阐释还远远不够。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何才能有效地把抽象的理论成果和具体的教育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等,在具体的教育过程当中,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1]朱立元,杨明.试论接受美学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启示[J].复旦学报(社科版),1989,(4):85-90.

[2]王万民.“期待视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6,(6):36-39.

[3]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4]梁金霞.借鉴“接受美学”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75-77.

[5]李洁,何沙,李秀铎.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多维观照[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3-46.

[6]邱哲.接受理论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内在动力[J].跨世纪,2008,(1):22-24.

(责任编辑:魏登云)

On the Receptive Resistanc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UO Guang-Qian
(Teach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

Thephenomenonofreceptiveresistance in 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mainlyconsistoffixed“horizonofexpectation”, de-fist-text and loss of educational implementation,and it affects the transformativ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means of receptors,objects and media.Nevertheless,it is a feasible way to reconstruct“horizon of expectation”,rewrite“first text”and standardiz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henomenon of receptive resistance

G41

A

1009-3583(2015)-0081-05

2015-07-14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与文本转换过程中的接受逆阻现象研究”(2012MSZ012)

罗光强,男,湖南邵阳人,桂林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视野实效性现象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居· 视野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视野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真相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