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大学学报

2015-01-30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5年24期

孟焕新

领跑者5000论文

医药大学学报

牙周炎与糖尿病的关系

孟焕新

本文重点介绍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然而牙周炎也严重危害人们的全身健康,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许多研究结果支持牙周炎与糖尿病的双向关系:1)糖尿病是慢性牙周炎的独立危险因素;2)血糖控制将改善慢性牙周炎的预后;3)对慢性牙周炎进行治疗将改善血糖代谢水平。

牙周炎;糖尿病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1): 18-20入选年份:2012

RNA加尾和引物延伸RT-PCR法实时定量检测microRNA

张旗,何湘君,潘秀英

摘要:目的:用改进的RNA加尾和引物延伸RT-PCR法实时定量检测组织中的MICRORNAS(MIRNAS),并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提取组织中的小于200 BP的RNA,用POLY(A)聚合酶在其3''末端加尾,再用5''带40 NT延伸序列的单碱基锚定OLIG-DT引物进行反转录,得到约80 NT的CDNA,然后用特异引物进行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扩增。结果:该法线性范围宽,可检测低丰度的MIRNAS,能特异区分3''末端碱基不同的亚型,但对序列中间个别碱基不同的亚型不能鉴别。对15种MIRNA在大鼠心、肝和大脑皮层的相对表达的检测验证了该法的可靠性。另外,海马组织中的MIRNAS表达与大脑皮层组织有一定差异。熔解曲线的单一峰型和电泳检测到的单一条带都证明了扩增的特异性。结论:该法可快速、敏感地检测不同组织中大多数MIRNAS的表达差异,可用于寻找组织特异及疾病相关的MIRNAS。

关键词:微RNAS;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1): 87-91入选年份:2012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的评价

王学良,霍云华,李俊,等

摘要:目的:研制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表回收率为96.3%,条目应答率为97.2%。结果: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很高(0.9274~0.9676),各条目与其所属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除女性躯体症状外,其他项目的SPEARMAN相关系数多在0.6以上),经因子分析,因子载荷和结构与调查表内容基本吻合。结论:研制的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是可信和有效的。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证候调查表;信度;效度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7(2): 160-163入选年份:2012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凋亡、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原相丽,刘珂,毛兴爱

摘要: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 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缺血再灌注治疗A组、B组、C组、D 组(分别在缺血前30 min及再灌注后2 h、6 h、12 h腹腔注射EPO 3000 IU·kg-1)、缺血再灌注组(E组)和假手术组(F组)。观察EPO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病理变化,EPO、BCL-2、BAX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A组、B组、C组及F均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D组及E组显示梗死区神经元缺血改变;2)各组均可见不同程度EPO 阳性表达细胞,且 A组、B组、C组较D组、E组表达明显增多(P<0.05);3)TUNEL 法见A组、B组、C组、F组凋亡阳性细胞较D组、E组明显减少(P<0.05);4)A组、B组、C组BCL-2蛋白表达较D组、E组、F组明显增多(P<0.05),而BAX蛋白表达较D组、E组及F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EPO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比率而发挥抗神经元凋亡的脑保护作用。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脑保护;凋亡;BCL-2;BAX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7, 24(1): 44-46入选年份:2012

平山病的临床及颈磁共振成像影学特点

傅瑜,樊东升,张俊,等

摘要:目的:研究平山病临床特点及低位颈髓自然位和过屈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殊的动态变化。方法:对27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整理以及MRI自然位和过屈位的矢状位和轴位扫描,观察其低位颈髓的动态变化。结果:1)该组患者的临床符合平山病的诊断标准,表现为上肢远端不对称性肌无力、萎缩。全部为青年男性。大多数在19岁前起病(占77.8%),多为右手首发(20例,74%)。就诊时病程为2个月至72个月,平均(26.48 ±15.57)个月。2)自然位,16例示曲线异常,14例下段颈髓萎缩,2例髓内有异常信号。3)过屈位,所有患者均出现颈髓前移、变扁,脊膜后有月牙形异常信号影。4)1例患者强化检查示过屈位,脊膜后月牙形异常信号影有强化。恢复自然位后,颈髓恢复原状,强化消失。结论:平山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男性多见。颈部MRI在过屈位存在特殊的动态变化,过屈位MRI可协助早期诊断。

关键词:肌萎缩;脊髓性;磁共振成像;颈椎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2): 189-192入选年份:2012

哌甲酯控释剂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

帅澜,杨莉,曹庆久,等

摘要:目的:探讨哌甲酯控释剂能否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执行功能及改善的程度。方法:采用STROOP色词命名任务、REY复杂图形测试、数字广度、连线测试、汉诺塔和言语流畅性任务,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29例ADHD患儿应用哌甲酯控释剂治疗前后的执行功能的各个层面进行评估,并与24例正常男孩(年龄相匹配)的执行功能相比较。结果:治疗后,ADHD患儿的STROOP 1试错误数、2和4试的耗时及错误数,REY复杂图形记忆任务即时记忆和延迟回忆的结构及细节得分,数字字母连线时间和转换用时,汉诺塔的耗时、操作次数、犯规次数的测验成绩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DHD患儿汉诺塔的起始思考时间比治疗前明显缩短。结论:哌甲酯控释剂可以改善ADHD患儿的执行功能,包括抑制、视觉工作记忆、定势切换和计划能力;除抑制能力外,其余各项均可达正常水平。

关键词: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哌醋甲酯;执行功能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3): 293-298入选年份:2012

丽珠赛乐联合抚触按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1例

张慧玲,许现军

摘要:目的:探讨丽珠赛乐联合抚触按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56例HIE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1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丽珠赛乐和抚触按摩治疗,于3月、6月、12月龄时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治疗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7640,P<0.05),治疗组在出生后3月、6月、12月龄时发育商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应用丽珠赛乐联合抚触按摩治疗HIE可减少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明显改善患儿预后。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活素;抚触按摩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7, 24(3): 261-262入选年份:2012

应用四种用药方案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比较

陈士岭,何锦霞,宋华东,等

摘要:目的:比较冻融胚胎移植(FET)四种用药方案的临床结局,探讨如何选择恰当的FET子宫内膜准备方案。方法:对用于FET子宫内膜准备的四种临床用药方案419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自然周期、激素替代周期(HRT)、促排卵(HMG)周期和自然周期+HCG这四种方案对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继续妊娠率和分娩率的影响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四种用药方案在不孕年龄、不孕年限、移植胚胎个数和子宫内膜厚度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在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继续妊娠率和分娩率上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种用药方案用于FET的子宫内膜准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结局,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进行FET的个性化用药方案。

关键词:冻融胚胎;胚胎移植;内膜准备;妊娠率;种植率;用药方案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7(3): 303-306入选年份:2012

多潘立酮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30例疗效观察

牛志民

摘要:目的:探讨多潘立酮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保温、体位疗法、部分静脉营养等常规疗法。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或鼻饲多潘立酮混悬液0.2~0.3 mL·kg-1,每8 h 1次,喂奶前30 min给予,疗程3~5 d。结果:干预组患儿病程和呕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增加体重和每日增加奶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潘立酮能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且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多潘立酮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7, 24(2): 196-198入选年份:2012

常规IVF不受精周期行补救卵母细胞单精子注射

李晓虹,于丛一,麦美琪,等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不受精时,应用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进行补救授精的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8月—2005年8月,在499个常规IVF-ET周期中有25个周期完全不受精,进行补救ICSI,并与同期实施的179个正常ICSI周期进行比较。结果:补救ICSI组与正常ICSI组比较,HCG日平均血清雌二醇水平、每个成熟卵泡平均血清雌二醇量、每个周期的获卵数无明显差别,补救ICSI受精率为57.7%,低于正常ICSI组(67.8%),补救ICSI组平均每个周期获得胚胎数(7.8 ±3.9)比正常ICSI(10.0±4.9)组少,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救ICSI组≥4细胞的胚胎占总胚胎数的54.5%,低于正常ICSI组(87.5%),有统计学意义(P< 0.01)。正常ICSI组妊娠率为38.5%,补救ICSI组无一例妊娠。补救ICSI组中有8例在下一周期行ICSI,有2例妊娠并分娩2个健康女婴。结论:补救ICSI虽可以避免取消IVF周期,但其受精率和妊娠率低,其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对于常规IVF不受精的患者,再次治疗时可考虑行ICSI助孕。

关键词: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体外受精;补救ICSI;胚胎移植

来源出版物: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7, 28(2): 188-191入选年份:2012

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调查及筛查结果分析

王鸿懿,孙宁玲,喜杨,等

摘要:目的:获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有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数据,为全面干预危险因素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全国5个中心的心内科门诊就诊不知晓自患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糖代谢状况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血糖测定。结果:同时对1421例患者进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S)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2 h血糖的测定,其中326人(22.9%)达到了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血糖调节异常者915人(64.4%)。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与无糖尿病患者相比,收缩压水平、腰围、腰臀比和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更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比例非常高,而日常诊断率却很低。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更应关注糖代谢情况,积极进行OGTT,早期发现和治疗糖代谢紊乱。

关键词:高血压;葡糖耐量试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39(6): 603-606入选年份:2012

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

任常,朱兰,郎景和,等

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膨出的临床结局。方法对30例经盆腔器官脱垂评分(POP-Q)诊断为重度子宫脱垂(包括穹隆脱垂)的患者行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并评价术后1年内各项客观和主观指标。结果:3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4.2±21.5)min,术中出血平均(103.3 ±40.1)mL;76.7%的患者次晨即可拔除尿管,且残余尿小于100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2±1.8)d;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以POP-Q评分为客观疗效评价指标,治愈率达93.3%;以脱垂生活质量量表为主观评价指标,主观满意度达96.7%。术后仅1例发生网片侵蚀,6.7%的患者出现新发急迫性尿失禁。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为性交痛,为66.7%,患者术前性生活质量[平均(13.2 ±6.9)分]优于术后[平均(15.7±3.7)分],但术前、后的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方式,但术后性交痛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盆底重建;盆腔脏器膨出;子宫重度脱垂;临床结局

来源出版物: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60-764入选年份:2012

Bmi-1基因过度表达与胃癌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黄开红,刘建化,李学先,等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Bmi-1基因MRNA表达与胃癌分化、转移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06年11月共42例行胃癌手术切除标本,提取肿瘤及癌旁组织配对标本的总RNA,用RT-PCR方法测定Bmi-1基因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对Bmi-1基因差异表达与胃癌病人临床表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2例配对标本分别进行Bmi-1MRNA荧光检测比较,29例标本的肿瘤组织中Bmi-1基因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Bmi-1MRNA的表达与胃癌大小、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并且Bmi-1MRNA阳性表达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结论:Bmi-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状态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Bmi-1基因MRNA可望作为胃癌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记物之一,Bmi-1MRNA的测定有助于判断肿瘤预后。

关键词:胃癌;Bmi-1;基因表达;肿瘤转移;预后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7(7): 973-975,97入选年份:2012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组织损伤效应及其干预途径

姚咏明,徐珊,盛志勇

摘要: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严重感染所致脓毒症的重要晚期介质,参与了包括肺脏、肝脏、肠道在内的多器官损害过程。采用HMGB1中和抗体或特异性拮抗剂抑制其分泌(丙酮酸乙醇、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或下调其基因表达(正丁酸钠、信号通路抑制剂)的干预方法有助于减轻组织损伤效应,并可能为严重脓毒症的防治开辟新途径。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干预策略

来源出版物: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4): 459-465入选年份:2012

4519例多发伤院内救治分析

杨帆,白祥军,唐朝晖,等

摘要: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519例多发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治疗情况、并发症、死亡原因及与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多发伤后致伤主要原因为道路交通伤(2410例,53.33%)、暴力伤(747例,16.53%)、坠落伤(575例,12.72%);主要受伤部位颅脑(2247例,18.71%)、腹部和骨盆损伤(2118例,17.64%)、胸部损伤(1853例,15.43%);主要并发症为休克(1497例,33.13%);后期主要致死原因为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衰竭(28例,82.35%),显著高于同时段其他致死原因(P<0.01)。结论:多发伤致病因素复杂,临床病情、急救与诊断有其特点,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一体化救治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多发伤;临床特点;急救;预后

来源出版物: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4): 471-477入选年份:2012

妊娠相关蛋白A及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可海霞,贾银明,韩勤甫,等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C-反应蛋白(CRP)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50例M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PAPP-A的水平;常规检测CR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APOA-I/APOB、血压(BP)、腰围(WC),并将PAPP-A的水平与CRP的水平及MS各特征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CRP、PAPP-A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 0.01);PAPP-A与CRP、WC、TG、TC、SBP、DBP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2、0.396、0.296、0.564、0.289,均P<0.05),与LDL-C、APOA-I/APOB呈负相关(r=-0.450,r=-0.355,P<0.05)。结论:PAPP-A、CRP在MS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C反应蛋白;妊娠相关蛋白A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25(1): 71-73入选年份:2012

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董巧云,顾平,王全懂,等

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PD模型(PD)、假刺激(S-RTMS)及磁刺激(RTMS)组,每组8只。后3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皮下注射建立PD小鼠模型。RTMS组鼠每天接受1 Hz、1 T 的RTMS治疗(共5个序列,25脉冲/序列),疗程为2周。经RTMS干预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黑质(SN)区酪氨酸羟化酶(TH)和BDNF的表达变化,并借助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PD组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阳性(TH-IR)和BDNF免疫组化阳性(BDNF-IR)细胞计数、校正光密度值(CD)较NS组减少(P<0.01);RTMS组TH-IR和BDNF-IR、CD值较PD组和S-RTMS组增加(P<0.05);S-RTMS组与PD组间以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黑质区TH-IR与BDNF-IR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949,P<0.01),相应的CD值比较亦呈正相关(r=0.880,P< 0.01)。结论:RTMS对PD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而上调黑质区BDNF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磁刺激;帕金森病;黑质;酪氨酸羟化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 29(3): 245-249入选年份:2012

胆囊切开取石和胆囊切除术的可视化研究

方驰华,唐云强,鲁朝敏,等

摘要: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的肝脏、胆道及胆囊结石数据,进行图像程序分割、三维重建和虚拟胆囊切除术。方法:肝脏和胆道64排CT原始扫描数据的采集,通过自适应的区域生长算法对CT序列图像进行图像程序分割自动提取,采用MIMICS10.0软件和自行设计的软件对程序分割的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得到肝胆三维模型的数据并以STL格式导入Freeform ModelingSystem进行配准和平滑,利用系统的力反馈设备Phantom进行胆囊切开取石和胆囊切除虚拟手术。结果:利用自适应区域生长算法进行胆囊结石和肝脏的图像程序分割速度快、效果满意,可获得胆囊结石和肝脏的分割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的肝胆三维模型结构清晰、立体感强,形态逼真,在Freeform Modeling System系统中司完成胆囊切除的虚拟手术。结论:该文提出的这种方法可以正确有效快速地完成64排螺旋CT的胆囊结石数据图像程序分割、三维重建及胆囊的虚拟手术,为胆总管和肝内胆管结石的三维可视化及虚拟手术提供思路。

关键词:64排螺旋CT;胆囊结石;图像程序分割;三维重建;虚拟手术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8(3): 356-359入选年份:2012

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李鸣,陈壮桂,张常然,等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黄埔院区和附属第三医院出院诊断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根据通过人工气道吸取肺部分泌物作培养的结果,将患者分为真菌感染组与非真菌感染组,对比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和对机械通气患者结局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7例患者入选,其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81例,占63.78%,不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者46例,占36.22%。肺部真菌感染组死亡率为82.72%,无肺部真菌感染组为67.39%;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910,P<0.05),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机械通气天数、气管插管/切开7 d、糖尿病、血糖≥6.1 mmol/L、两种或以上器官功能障碍、联合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更换次数≥3次、应用糖皮质激素≥7 d、免疫抑制剂是呼吸机相关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高龄、糖皮质激素使用≥7 d、两个或以上器官功能不全、麻醉镇静药使用≥3 d、血糖6.1 mmol/L、高APACHE Ⅲ评分是呼吸机相关肺部真菌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呼吸机相关肺部真菌感染常常是同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早发现其危险因素,及时进行抗真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肺部感染/微生物学;真菌;危险因素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8(3): 463-466入选年份:2012

链脲佐菌素糖尿病模型动物血糖及体征动态变化的研究

余传林,朱正光,雷林生,等

摘要: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糖尿病模型动物血糖和体征动态变化的特点。方法:链脲佐菌素1次或多次腹腔注射,分别建立大鼠和小鼠糖尿病模型;检测血糖变化,以进食量(G)/体质量(G),饮水量(mL)/体质量(G)计算进食量系数和饮水量系数。结果:雄性大鼠链脲佐菌素60 mg/kg糖尿病成模率为65.0%,血糖在注射后15 d达到高峰,15~25 d保持在较高水平,25 d后出现明显的下降。小鼠链脲佐菌素200 mg/kg分5次建立糖尿病成模率为90.0%,血糖的动态变化与大鼠类似,但血糖下降不明显。在这两个糖尿病模型中,动物的饮水量系数变化与血糖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0.97。结论:链脲佐菌素糖尿病模型动物的血糖水平在造模开始后的15~25 d维持在较高水平,可作为观察降血糖药物疗效的适宜时段。饮水量系数是反映血糖的水平变化的适宜指标。

关键词: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动物模型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8(1): 132-133入选年份:2012

对肿瘤研究前沿之肿瘤干细胞的几点认识

卞修武

摘要:肿瘤的发生机制研究揭示了肿瘤是一类多基因异常、多步骤发生、异质性演进的细胞分化异常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干细胞疾病,研究者越来越重视研究肿瘤起始细胞(tumor initiating cells)或称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并期待针对CSCs进行更有效的肿瘤治疗。CSCs的研究已经成为肿瘤研究的前沿领域,针对其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证实CSCs具有促肿瘤脉管新生的作用。CSCs与微环境相互作用以及表型转换始动肿瘤转移也将成为研究的重点,研究CSCs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十分重要,在这个领域的科研工作需要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表观遗传学乃至微小RNA组学(miRNomics)等微观层次的深入认识与信息整合,而且需要建立和利用更为可靠的动物模型,更需要大量人体材料进行验证甚至前瞻性临床研究。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 30(11): 995-997入选年份:2012

葛根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钙含量的影响

潘登,谭军,孙兆印

摘要:目的:观察葛根素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钙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为葛根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后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葛根素预处理组,依术后处死动物时间的不同,每组再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动物。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脑组织钙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组术后24、72、120 h各时间点钙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葛根素预处理组24、72、120 h各时间点钙含量均低于同期缺血再灌注组(P< 0.05)。结论:葛根素预处理能显著减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钙含量,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

关键词:葛根素;预处理;缺血再灌注;钙含量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25(3): 219-221入选年份:2012

小儿热性惊厥的脑电图表现及转归

张瑾,杜闽,马卫东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的脑电图(EEG)表现及转归。方法:对127例FC患儿随访病例的临床资料、脑电图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7例FC患儿首次发病年龄在3岁以下者103例,占81.1%,EEG异常率为37.8%,26%的患儿有惊厥家族史,复发率为36.2%,复发高危因素与年龄、体温、发作类型、家族史有关(P<0.05,P<0.01)。癫痫发生率为2.4%。结论:FC患儿多为良性经过,远期预后良好,少数反复发作者可移行为癫痫。

关键词:儿童;热性惊厥;脑电图;转归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25(3): 287-289入选年份:2012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许时良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0例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获得6—24个月随访。47例骨折愈合,3例延迟愈合,按CHAMLEY髋关节疗效标准评分:优37例,良10例,差3例,优良率94%。结论: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好,能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25(6): 628-629入选年份:2012

超声、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

戴琳,冯筱榕,陈永鹏,等

摘要:目的:探讨二维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影像学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用二维灰阶超声发现3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记录并分析35例病例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三个时期不同图像的造影增强前后的动态血流改变特征。再采用多层螺旋扫描模式,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方案通过工作站AW 4.2系统,对病灶行多平面重建及容积成像。最后通过病理确诊。结果:超声、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为77.8%、94.4%、100%,特异性为88.2%、100%、94.1%,阳性预示值为87.5%、100%、94.7%,阴性预示值为78.9%、94.4%、100%,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为82.9%、97.1%、97.1%,约登指数为0.66、0.94、0.94。结论: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二维灰阶超声,对小肝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某些非典型特殊病例还需3种方法进行联合诊断,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

关键词:小肝癌;二维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早期诊断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8(8): 1469-1471入选年份:2012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张耀,郑莎,周吉军,等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检索1989年1月至2007年7月有关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后对患者病死率、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FFA)影响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比值比(伽)或加权平均数(WMD)为效应量进行合并分析。结果:上述研究指标纳入研究文献分别为13、10篇和10篇,合并效应量及95%可信限(95%CI)分别为0.29(95%CI:0.21,0.40)、-0.88(95%CI:-1.27,-0.48)和0.60(95%CI:0.42,0.78)。结论:与常规内科治疗组比较,加用拉米夫定可以显著降低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TBIL和PTA水平。

关键词:拉米夫定;肝衰竭;预后;META分析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 30(9): 848-850入选年份:2012

前S1抗原和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周晖,江楚文,钱靖琳,等

摘要:目的:探讨前S1抗原和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PRES1,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1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总阳性率68.9%,PRES1总阳性率54.8%,有显著性差异(χ2=53.24,P<0.005)。HBV-DNA、PRES1在HBEAG(+)组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组(HBV-DNA:χ2=226.24,P<0.005;PRES1:χ2=49.64,P<0.005)。PRES1和HBEAG与HBV-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56.9%和63.3%,PRES1的敏感性高于HBEAG,但特异性则相反。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升高,PRES1和HBEAG的阳性率亦随之升高,HBV-DNA含量低时PRES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结论:联合检测HBV血清标志物、PRES1,并动态监测HBV-DNA的含量,在观察慢性乙肝患者HBV复制、疗效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PRES1可作为HBEAG阴性、无条件开展HBV-DNA检测时的补充指标。

关键词:蛋白质前体;乙型肝炎;DNA,病毒;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乙型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8(7): 1184-1186入选年份:2012

重庆市2003—2006年肺结核病耐药情况分析

林辉,刘洁,陈林,等

摘要:目的:了解近3年重庆市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为耐药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6月至2006年 6月间在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及重庆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肺结核病病例,按照《全国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采用比例法对链霉素(Streptomycin,SM)、异烟肼(Isoniazide,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和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共4种药物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1089例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例中,总耐药率和总耐多药率分别为27.7%、7.3%,平均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是SM(16.3%)、INH(14.0%)、RFP(10.7%)、EMB(4.8%);近3年RFP、EMB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重庆市总体耐药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且近年耐多药率和RFP、EMB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复治、有服药史以及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平均水平可能是结核病病例发生多耐药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耐药;结核病;相关因素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 30(12): 1183-1185入选年份:2012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进化分析

谢佳新,殷建华,李淑华,等

摘要: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A)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与世界各地不同年代分离的A/H1N1代表株HA基因的进化关系。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A/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序列以及以往流行的人、猪和禽的A/H1N1亚型流感病毒参考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别比较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 HA 基因与北美地区、欧洲地区、亚洲地区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不同时期人A/H1N1亚型流感病毒代表株HA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1976—2007年北美地区分离的7株人A/H1N1亚型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欧洲和亚洲地区的同源性较低。不同种属间A/H1N1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1998和2007年北美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化关系较近,与欧洲及亚洲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及A/H1N1禽流感病毒进化关系较远。氨基酸比对结果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要抗原位点与北美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相近,与欧洲和亚洲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及人类流感病毒疫苗株相比变化较大。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可能是北美地区甲型H1N1猪流感病毒长期进化并与该地区人A/H1N1流感病毒部分基因片段重排的结果,对人H1N1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可能并不敏感。

关键词:H1N1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进化;基因重排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6): 613-617入选年份:2012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进化分析

苏彤,李淑华,常文军,等

摘要: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进化及NA基因编码蛋白抗原性,酶活性位点、糖基化位点变异情况。方法:从NCBI基因库检索获得43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甲型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 4.0)软件进行基因进化分析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禽H5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同源性达到85%,潜在抗原位点氨基酸分布相同;所有毒株的酶活性中心位点高度保守,但糖基化位点有变异。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NA基因可能来源于禽H5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关键词:H1N1甲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进化;变异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6): 618-621入选年份:2012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海马MMP-9的表达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郭宗铎,孙晓川,何朝晖,等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海马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和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MMP-9参与早期脑损伤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08只,分为假手术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组。采用经额蛛网膜下腔插管至WILLIS环方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6、12、24、48、72 h,应用明胶酶谱法检测大鼠海马MMP-9的活性;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外基质层黏连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结果:明胶酶谱法结果:显示: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2 h海马MMP-9活性明显升高,24 h达到高峰,并于48 h开始下降,72 h时仍高于假手术组水平(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2 h海马层黏连蛋白表达开始下降,24 h降至最低,并于48 h表达开始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后72 h海马层黏连蛋白表达仍低于假手术组水平(P< 0.01);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显示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2 h海马凋亡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加,24 h达到高峰,并于48 h表达开始下降,蛛网膜下腔出血后72 h海马凋亡阳性细胞数仍较高(P<0.01)。结论: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MMP-9可能通过降解其底物层黏连蛋白,导致海马神经细胞发生失巢凋亡,参与早期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蛛网膜下腔出血;层黏连蛋白;早期脑损伤;失巢凋亡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1): 71-74入选年份:2012

丹参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NF-κB活性的影响

李冬,戴立里,余斌斌,等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素对IL-1β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NF-κB活性的影响,探讨丹参素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用原位-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S),以不同浓度的丹参素作用于IL-1β刺激的HSCS,MTT法、AO/EB免疫荧光和ANNEXIN V-FITC/P1分别检测HSCS的增殖和凋亡;免疫细胞化学、ELISA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Ⅲ型胶原的生成、NF-κB核转位及细胞质P-IκBET、细胞核NF-κB P65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1β刺激组HSCS增殖明显增加(P<0.01),凋亡率明显减低(P<0.05),Ⅲ型胶原的合成和分泌明显增加(P< 0.01);不同浓度丹参素作用24 h后HSCS增殖明显减低(P< 0.01),凋亡明显增加(P<0.01),以早期凋亡为主,Ⅲ型胶原的合成和分泌亦明显减少(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1β作用30 min时细胞质P-IκBα、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出现核转位;免疫细胞化学显示细胞核内P65阳性染色细胞增多浓染,提示IL-1β可以诱导HSCS的NF-KB活性;丹参素组细胞质P-H< BOT、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减低(P<0.05,P<0.01),核转位减少,细胞核内P65阳性染色细胞数减少淡染,提示丹参素町以抑制IL-1β诱导的HSCS NF-κB活性。结论:丹参素抑制IL-1P诱导的HSCS增殖,促使HSCS凋亡,减少Ⅲ型胶原的合成和分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性有关。

关键词:肝纤维化;丹参素;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NF-κB;IL-1β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8): 724-728入选年份:2012

胫后动脉穿支蒂小腿内后侧链型供血复合组织瓣修复足踝部感染创面

魏在荣

摘要: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蒂小腿内后侧链型供血复合组织瓣修复足踝部感染创面的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蒂小腿内后侧链型供血复合组织瓣修复足踝部感染创面12例,年龄19~60岁。肌皮瓣8例,骨皮瓣4例。皮瓣范围18 cm×9.5 cm~24 cm×8 cm,肌瓣范围6 cm×6 cm~9 cm×6 cm,骨瓣范围5 cm×2 cm~5 cm×3 cm。供区游离植皮覆盖。结果:术后11块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有约5 cm×2 cm 的坏死。7例获随访2个月~1年,皮瓣色泽、质地良好。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蒂小腿内后侧链型供血复合组织瓣血供可靠,修复范围广,携带肌肉抗感染能力强,是修复足踝部感染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21): 2161-2162入选年份:2014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FGF21水平及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

周婷婷,秦波,郑天鹏,等

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水平及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70例NAFLD患者分为单纯脂肪肝组36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34例,正常对照组26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FGF21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血脂水平,以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TO-HIPRATIO,WHR);采用稳态模型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评价胰岛素抵抗状态。结果:1)2组脂肪肝患者中,肥胖比例、BMI及WH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FFA显著增高(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降低(P<0.05);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HOMA-IR明显增高(P<0.01),ISI显著降低(P<0.05)。2)单纯脂肪肝和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血浆FGF21水平[(1.86±0.64)、(1.97±0.60)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26±0.43)ng/mL,P<0.05]。3)相关分析显示:血浆FGF21水平与BMI、WHR、HOMA-IR、TG、FFA呈正相关(r=0.278、0.335、0.326、0.312、0.307,P<0.05,P<0.01),与HDL、ISI呈负相关(r=-0.255、-0.279,P<0.05)。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HR、HOMA-IR、TG是血浆FGF21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NAFLD患者血浆FGF21水平升高,FGF21与肥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有关,FGF21可能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胰岛素抵抗;肥胖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 32(3): 265-267入选年份:2012

附加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评价

王洪伟,周跃,李长青,等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67例单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行跨伤椎的4钉固定术(4钉组)45例,附加经伤椎椎弓根固定的6钉固定术(6钉组)22例。随访6—43个月,平均随访12.6个月。对比2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等方面及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矢状位COBB角、内固定失败率、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除术后伤口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前、后缘高度、矢状位COBB''S角、伤椎后凸角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6钉组的伤椎前缘、后缘术后高度及随访期间均优于4钉组(P<0.05)。4钉组固定术后过度撑开致术后后凸加重发生率为8.9%,退钉发生率为3.3%,6钉组无上述情况。2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传统跨伤椎固定能更好矫正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且能够较好维持矫正效果,且对患者手术创伤与传统跨伤椎内固定术相当,是切实可行及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椎;腰椎;伤椎固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 32(4): 376-379入选年份:2014

HIF-1α、VEGF在CIA大鼠模型中的表达与意义

王雯,陈森洲,王险峰,等

摘要:目的:制备牛Ⅱ型胶原诱导性大鼠关节炎(collagen Ⅱ-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建立CIA模型,动态观察各项关节炎活动指标,于造模第21、28、35、42 d取踝关节行HE染色及HIF-1α、VEGF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两者在CIA中的相关性及与关节炎活动指标、滑膜病理学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CIA大鼠关节滑膜层和滑膜下层均表达HIF-1α、VEGF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为0.75(P<0.01),第21 d阳性表达量最高,随病程进展,表达逐渐下降,与滑膜病理学评分、滑膜增生评分及血管生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0.48、0.50(P<0.05),与炎症浸润评分无明显相关r为0.30(P<0.05)。结论:HIF-1α可能通过调控一系列下游靶基因,如VEGF等,促进滑膜增生及血管生成,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生、发展。提示抗HIF-1α的靶向治疗有望成为RA治疗与预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滑膜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 32(6): 563-567入选年份:2012

汶川地震1周年救援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胡光涛,李学成,李敏,等

摘要:目的:调查汶川地震1周年救援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现患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晤谈法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的部分因子组成调查表,于汶川地震1周年时对1176名救援官兵进行调查。结果:1周年后救援官兵PTSD现患率为3.45%,PCL-C各症状因子均分<2分;SCL-90中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EPQ中神经质(N)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内外向(E)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SCSQ中积极应对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陆军常模(P<0.01),消极应对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陆军常模(P<0.01);不同救援单位军人在PTSD总分、再体验、回避、抑郁、焦虑、神经质、应对方式因子分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CL-C总分与神经质、消极应对方式、负性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与内外向性、积极应对等呈显著负相关。以PTSD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显示影响PTSD总分的主要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焦虑、躯体化、神经质、消极应对、内外向。5个变量的决定系数为R2=0.371(AdjustedR2=0.368),F=125.624,P=0.00。结论:1周年后救援官兵应激症状已趋于缓解,焦虑情绪和神经质倾向是发生PTSD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救援官兵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素质训练能有效降低PTSD的发生。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危险因素;地震;救援军人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 32(6): 607-610入选年份:2014

p38MAPK信号通路在甘草酸二铵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刘流,周海洋,冉珂,等

摘要:目的:观察p38MAPK信号通路在甘草酸二铵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甘草酸二铵处理组(Ⅲ组)。Ⅰ组行冠脉套线不阻断,Ⅱ、Ⅲ组均行后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其中Ⅲ组在阻断前用甘草酸二铵2.5 mg/kg静脉泵注。三组在阻断冠脉前20 min(T0),阻断后20 min(T1)、40 min(T2)、再灌注后1 h(T3)、2 h(T4)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浆TNF-2、IL-6,IL-8细胞因子含量,再灌注结束后免疫印记法测心肌p38MAPK水平,再灌注结束后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同时用伊文思蓝和TIC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Ⅱ组比较Ⅲ组p38MAPK表达降低(P<0.05),细胞炎性因子含量减少(P<0.05)。心肌细胞超微损伤减轻(P< 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通用下调心肌P38MAPK表达,减少炎性因子生成,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关键词:甘草酸二铵;缺血再灌注损伤;P38MAPK;心肌缺血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2): 298-300入选年份:2014

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

杨景哥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LRYGB)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可行性及效果。方法: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BMI分为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组及单纯糖尿病组,施行LRYGB,观察患者术前、术后体质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12例皆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组术后3月糖尿病治愈率85.7%,单纯糖尿病组术后3月糖尿病治愈率80.0%,未治愈的2例患者术后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使用量较术前减少,血糖较术前降低。所有患者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LRYGB治疗2型糖尿病手术操作可行,近期效果明显,长期效果仍待观察。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胃旁路术;腹腔镜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6): 1373-1375入选年份:2012

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小鼠腹水瘤的作用特点探讨

魏红梅

摘要:目的:探讨恩度腹腔内给药控制小鼠腹水生成的作用特点和模式。方法:利用S180和H22细胞系建立小鼠腹水瘤模型。8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0.9%NS)、1次/d日恩度组(8 mg/kg)、隔日1次恩度组(8 mg/kg)和隔2 d 1次恩度组(8 mg/kg)。根据Evan蓝的吸光度值反应各组小鼠的腹膜渗透性;绘制各组小鼠体质量增长曲线、计算腹水体积、腹水肿瘤细胞和红细胞数;解剖小鼠,观察各组小鼠腹水生成和腹腔种植转移情况;观察生存期等指标来评价恩度对小鼠腹水瘤的疗效特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日恩度组小鼠腹水肿瘤细胞数和红细胞数均减低(P<0.05);1/日恩度组能明显降低腹水体积和腹膜渗透性(P<0.05),并能减少小鼠腹腔脏器的种植转移,以1/日恩度组为明显。1/日恩度组小鼠的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 0.05)。结论:恩度腹腔内连续应用为本试验的最佳用药模式,本研究为恩度的临床应用方法提供实验室依据。恩度有望成为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一种新的有效药物。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7): 1509-1513入选年份:2014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郑凌冰,郭艳红,于海奕,等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的水平与患者年龄、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探讨其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组、急性心肌梗死7~14 d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GDF-15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与GDF-15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GDF-15水平[(649.0±224.2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37.2±262.9)ng/L,P<0.0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组GDF-15水平[(801.6±218.4)ng/L]显著高于急性心肌梗死7~14 d组[(656.2±252.4)ng/L,P<0.05,95%CI1.001~1.06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86.9±225.6)ng/L,P<0.01,95%CI0.809~0.950]和对照组(P<0.05,95%CI 1.000~1.012)。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与GDF-15水平产生相关的因素为患者白细胞计数(r2=0.276,P<0.01)、乳酸脱氢酶(r2=0.288,P<0.01)、肌酸激酶MB同工酶(r2=0.350,P< 0.01)和肌钙蛋白T(r2=0.344,P<0.01)均具有相关性。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显著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升高更明显,其水平与肌酸激酶MB同工酶、肌钙蛋白T、乳酸脱氢酶和白细胞等生物学标志物相关,提示GDF-15可能是一个新的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3(2): 250-254入选年份:2014

靶向PeroxiredoxinⅠ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生物学功能鉴定

郭启帅,黄曦,张俊,等

摘要:目的:构建针对PeroxiredoxinⅠ(PrxⅠ)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下调PrxⅠ基因表达后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PrxⅠ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入乳腺癌MCF-7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效率,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干扰前后PrxⅠ mRNA和蛋白表达,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前后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的增殖情况及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PU6-HK、pGPU6-Prx1、pGPU6-Prx2、pGPU6-Prx3、pGPU6-Prx4,并转染入乳腺癌MCF-7细胞中,转染率为80%左右,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转染pGPU6-Prx1、pGPU6-Prx2、pGPU6-Prx3、pGPU6-Prx4后的细胞EGFR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地受抑,以pGPU6-Prx3为甚,其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82.6%和80.5%。与未转染组和pGPU6-HK组相比,pGPU6-Prx3组的细胞生长明显延迟(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G1 期细胞明显增多,而S期细胞减少(P<0.05)。结论:靶向PrxⅠ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能够特异性下调乳腺癌MCF-7细胞的PrxⅠ基因的表达,并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再分布。

关键词:RNA干扰;PeroxiredoxinⅠ;乳腺癌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3(2): 132-136入选年份:2012

小鼠早期胚胎质量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余敏

摘要:目的:分析小鼠早期胚胎质量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了解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在早期胚胎发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旨在为提高胚胎质量寻找一条新途径。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原位荧光检测和Bcl-2免疫荧光检测等凋亡检测技术,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增殖程度的技术,分别对小鼠早期形态正常的胚胎、早期发育阻滞的胚胎和有碎片的胚胎进行细胞凋亡程度和增殖程度的检测,比较其凋亡和增殖程度的差异。结果:小鼠早期发育阻滞的胚胎细胞和胚胎中的碎片TUNEL阳性,Caspase活性增强,Bcl-2、PC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细胞凋亡与胚胎发育阻滞及胚胎中的碎片形成密切相关。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1(3): 409-413入选年份:2012

基础窦状卵泡数结合年龄用于评估卵巢储备及预测卵巢低反应和体外受精临床结局

陈士岭,夏容,陈薪,等

摘要:目的:选取基础窦状卵泡数(AFC)≤10个、年龄≥38岁初步作为界定卵巢储备减退的标准,研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通过AFC结合年龄评估卵巢储备、预测卵巢反应以及临床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03年1月—2008年12月于我院行IVF-ET治疗的AFC≤10个的患者共1319周期。根据AFC数目进行分组,A组:AFC <5个,B组AFC为5~7个,C组AFC为8~10个,同时按患者年龄分为<38岁组和≥38岁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获卵数及临床结局等的差异。结果:从A组至C组Gn使用量逐渐增大、可抽吸卵泡数和获卵数逐渐减少,其差异有显著性(P<0.001)。年龄<38岁组Gn使用量显著大于≥38岁组,抽吸卵泡数和获卵数显著高于≥38岁组(P<0.05)。AFC≤7个且年龄<38岁组卵泡数、获卵数少于AFC >7个且年龄≥38岁组,Gn总量前者大于后者,临床妊娠率、分娩率前者高于后者。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卵数与年龄及基础AFC、基础FSH的关系,得出AFC为卵巢反应性最佳单项预测指标。不同AFC组间患者临床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早期自然流产率≥38岁组要明显高于年龄<38岁组。结论:任何年龄妇女AFC≤7个或年龄≥38岁则AFC≤10个是卵巢储备降低较为合适的界定指标,若年龄>40岁则AFC≤10个,出现卵巢低反应的几率高,AFC结合年龄是评估卵巢储备、预测卵巢反应性的最佳指标。年龄对于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优于AFC。AFC主要影响卵子数量,而年龄主要影响卵子数量及质量。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巢储备;卵巢反应性;基础窦状卵泡数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1(4): 572-577入选年份:2014

8种eGFR估算方程评价心血管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诊断价值比较

苏亮,白书昌,Bundhoo Kaviraj,等

摘要:目的:比较8种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估算方程评价心血管病患者GFR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进行GFR检测的208例患者,测量血浆Cr、Cys-C并使用各种eGFR估算方程计算出相应eGFR。结果:1)在慢性肾脏病(CKD)1~3期,Scr-eGFR估算方程与同位素GFR的相关性明显高于Cys-eGFR估算方程,在CKD4、5期,Cys-eGFR估算方程与GFR相关性略高于Scr-eGFR估算方程。2)MDRD、简化MDRD会高估CKD4、5期患者GFR,Rule方程在CKD1、2期患者出现低估,Macisaac方程在CKD2~5期均高估GFR,Tan方程则在CKD2、3期出现高估。3)轻度肾衰竭患者Scr-eGFR估算方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高于Cys-eGFR估算方程,中度肾衰竭患者Scr-eGFR估算方程的AUCROC与Cys-eGFR估算方程并无明显差异,而重度肾衰竭患者Cys-eGFR估算方程的AUCROC高于Scr-eGFR估算方程。4)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的GFR参考值相比较,各CKD分期均无明显差异的eGFR评估方程有:基于Scr的改良MDRD方程和基于Cys-C的Arnal-Dade方程。结论:改良MDRD方程(或简化MDRD方程)和Arnal-Dade方程更适于国内心血管病患者eGFR的评估。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1(7): 1220-1223入选年份:2012

胰岛素铁硒传递蛋白促进组织工程软骨形成的作用

刘瑾春,康宁,肖苒,等

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铁硒传递蛋白(ITS)对组织工程软骨形成的影响。方法:第2代猪关节软骨细胞单层培养或离心形成细胞聚集体,根据培养液不同分为2组:常规培养组(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和ITS组(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体积分数1%ITS),噻唑蓝(MTT)法评估2组软骨细胞增殖;细胞聚集体培养1、2、 3、4周后取材,比较2组细胞聚集体大体形态、湿质量、组织学、Ⅱ型胶原(Col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软骨特异基因表达。结果:MTT检测显示第5、6、7 d ITS组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常规培养组(P<0.01);ITS组软骨细胞聚集体体积在培养3周和4周时明显大于常规培养组;ITS组湿质量培养4周时为(7.91±1.49)mg,明显高于常规培养组的(5.37±1.31)mg(P<0.05)。ITS组细胞聚集体甲苯胺蓝染色和Col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显强于常规培养组;2组软骨特异基因SRY相关高迁移组盒子基因9、ColⅡ表达相当,ITS组Ⅹ型胶原表达减弱,核心蛋白和Ⅰ型胶原表达增强。结论:ITS通过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分泌可更好地促进组织工程软骨形成。

关键词:胰岛素铁硒传递蛋白;软骨组织工程;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2, 29(9): 649-652入选年份:2012

口服戊酸雌二醇对自然更年期大鼠空腹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杨树琳,阮祥燕,蒋辉,等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戊酸雌二醇对自然更年期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70只15月龄雌性更年期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只。实验组每天给予0.21 mg·kg-1戊酸雌二醇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总三酰甘油(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结果:实验组SD雌性大鼠在戊酸雌二醇灌胃14周后血清E2水平和HOMA-IS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FSH、FBG、TC、TG、LDL-C和HOMA-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戊酸雌二醇可降低FBG,改善血脂,降低TC、TG、LDL-C,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关键词:戊酸雌二醇;自然更年期大鼠;灌胃;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2, 29(6): 401-404入选年份:2012

MicroRNA-155通过下调清道夫受体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形成

尚菲,曾德意,杨慧,等

摘要:目的:探讨microRNA-155(miR-155)对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55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巨噬细胞A类清道夫受体SR-A和B型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iR-155对THP-1结合、摄取DiI标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DiI-oxLDL)能力的影响。结果:80 μg/mL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时间依赖性地诱导巨噬细胞miR-155表达上调。过表达miR-155抑制SR-A和CD36的表达,同时巨噬细胞结合、摄取DiI-oxLDL的能力明显降低。而反义-miR-155则明显上调SR-A和CD36的表达,同时巨噬细胞结合、摄取DiI-oxLDL的能力明显增强。结论:MiR-155通过降低巨噬细胞SR-A和CD36的表达抑制巨噬泡沫细胞的形成。

关键词:miR-155;动脉粥样硬化;THP-1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泡沫化

来源出版物: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 33(2): 156-162入选年份:2012

慢病毒介导的Clusterin基因沉默抑制肾癌786-O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石华,邓军洪,郑少斌,等

摘要:目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检测clusterin(CLU)基因沉默在人肾癌786-O细胞的干扰效果及其对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CLU基因的慢病毒干扰载体,利用包装细胞293T获得重组慢病毒,感染人肾癌786-O细胞株。实验分5组:CLU-RNAi-LV1(KD1)、CLU-RNAi-LV2(KD2)、CLU-RNAi-LV3(KD3)为加入靶向CLU基因的慢病毒感染的肾癌细胞组,未处理的慢病毒感染的肾癌细胞组(NC组),肾癌786-O细胞为空白对照组(CON组)。应用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别干扰前后CLU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用细胞划痕实验、MST-1、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CLU沉默后肾癌786-O细胞在增殖、迁移、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改变。结果:成功构建CLU shRNA慢病毒载体clu-RNAi-LV并获得相应慢病毒。Real time-PCR显示不同感染复数CLU-RNAi-LV处理的KD1、KD2、KD3组CLU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调91.6%,83.1%,88.4%,90.4%,69.4%,58.7%,93.6%,96.5%和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D1、KD2、KD3组CLU蛋白表达水平与CON组相比分别下降35.24%,46.26%和58.91%,KD3能显著抑制786-O细胞中CLU基因的表达。划痕实验显示24 h时 KD3(si-CLU)组细胞迁移相对距离(408.43±25.92)小于NC组(101.35±6.05)和CON组(68.13±6.64)(P<0.05)。WST-1法检测转染后72 h KD3(si-CLU)组细胞生长速度较NC组及CON组明显下降(P<0.05),各组间差异(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KD3(si-CLU)组与NC组、CON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3±2.51)%,(1.05±0.30)%,(1.17 ±0.29)%,KD3(si-CLU)组与NC组、CON组相比凋亡率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受到抑制,而凋亡率增加。结论:筛选出能稳定干扰CLU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和肾癌786-O细胞株。CLU慢病毒干扰载体可有效沉默肾癌786-O细胞的内源性CLU基因,抑制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

关键词:RNA干扰;慢病毒;clusterin;肾细胞癌;786-O

来源出版物: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 33(5): 603-609入选年份:2012

抗hMIF单克隆抗体的活性鉴定及其对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

张阳,陈莎,胡川闽,等

摘要:目的:对制备的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anti-human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hMIF)单克隆抗体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并研究其对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ELISA、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鉴定抗MIF单克隆抗体F11的亚类、抗体亲和力及特异性;通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释放抑制试验和异构酶活性抑制试验,鉴定F11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选用C57 BL/6J小鼠构建CLP、LPS诱导脓毒症模型,研究F11抗体对脓毒症小鼠生存率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的影响。结果:F11抗体亚类为IgG1型,亲和力为2.5×1010,Western blot 及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强阳性;F11抗体显著抑制MIF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NO(P<0.01)及MIF异构酶活性(P<0.01);明显提高脓毒症小鼠生存率(CLP模型:P<0.01,LPS模型: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并对CLP术后血清TNF-α和IL-6的升高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成功制备了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具有异构酶活性抑制作用的抗MIF单克隆抗体,显著提高致脓毒症模型小鼠生存率并降低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因子;脓毒症;单克隆抗体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4(3): 187-191入选年份:2012

C5a/C5aR通路在硕大利什曼原虫易感小鼠免疫病理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江伟凡,杨菲,董世访,等

摘要:目的:研究C5a/C5aR通路在对硕大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major,L. major)易感的BALB/c小鼠免疫病理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方法:以C5aR KO小鼠(BALB/c背景)为模型,观察比较了WT和C5aR KO的BALB/c小鼠在L. major感染后的病变情况,有限稀释法检测了各组感染小鼠体内寄生虫的负荷,并进一步通过FACS检测了相关细胞因子如IL-17和IL-4的产生,来探讨C5a/C5aR通路在L. major易感型BALB/c小鼠免疫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结果:相比WT小鼠,C5aRKO小鼠感染L. major后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P<0.05),体内寄生虫负荷也显著降低(6.952±0.398 vs 4.340±0.434,P<0.01);同时,FACS胞内染色结果表明CD4+IL-4+T细胞亚群百分比显著降低(0.9600±0.1483 vs 0.3140±0.0426,P<0.01),但CD3+IL-17+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0.7920±0.0513 vs 0.8580±0.0845,P=0.5223)。结论:C5a/C5aR通路通过调节Th2细胞关键细胞因子IL-4的产生,在L.major易感小鼠的免疫病理发生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C5a/C5aR;硕大利什曼原虫;白细胞介素4;免疫病理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4(3): 219-222入选年份:2012

蛋白激酶A和C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P2X3受体介导的内向电流的调节作用

李娜,陆一,樊娟,等

摘要:目的:探讨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C(PKC)对分离培养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ATP受体P2X3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DRG神经元,给予外源性ATP诱导出瞬时型内向电流,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方法观察P2X3和P2X2/3受体特异性阻断剂TNP-ATP对这一电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观察PKA和PKC激动剂对ATP诱导的瞬时型内向电流的调节作用。结果:在分离培养的DRG神经元上,ATP诱导的瞬时型电流可以被TNP-ATP抑制,其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半数有效剂量(IC50)为(21.7 ±7.6)nmol/L。PKA激动剂forskolin(1 μmol/L)和PKC激动剂PMA(1 μmol/L)均可以快速、可逆地抑制ATP诱导的瞬时型电流。结论:在大鼠分离培养的DRG神经元,PKA和PKC可能通过磷酸化调节抑制P2X3受体的功能,从而抑制ATP诱导的瞬时型内向电流,提示蛋白激酶对P2X3受体的调节作用可能参与痛觉的形成。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C;腺苷三磷酸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3(8): 813-818入选年份:2012

单孔多通道后腹腔镜肾脏肿瘤冷冻消融术2例报告

王林辉,徐斌,刘冰,等

摘要:目的:完善相关术前评估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在国内首次尝试进行单孔多通道后腹腔镜下肾脏肿瘤冷冻消融术,探讨该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总结操作经验。方法:2012年3月14日和19日我科先后完成单孔多通道(TriPortTM)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冷冻消融术2例。例1为79岁男性,Charlson合并症指数(Age-weighted)为4,肿瘤最大径2.7 cm,R.E.N.A.L.评分为2+2+3+p+3=10p,术前eGFR为61.5 mL/(min·1.73 m2);例2为43岁女性,Charlson合并症指数(Age-weighted)为3,肿瘤最大径2.6 cm,R.E.N.A.L.评分为1+1+1+a+2=5a,术前eGFR为187.8 mL/(min·1.73 m2)。手术方法:于腋中线水平,髂嵴最高点与第12肋下缘连线中点处取一2 cm纵行皮肤切口,充分游离暴露肿瘤表面,腹腔镜监视下将两把2 mm直角冷刀经皮穿刺后置入瘤体内,按照EndoCare冷刀手术操作系统完成两个循环后退出冷冻刀头。结果: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冷冻时间、术中出血分别为:185/170 min,30/30 min,50/30 ml;术后第1、2、3 d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分别为:2/1,1/1,0/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5 d;无任何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组织学评估2例均为透明细胞癌,Furhman分级分别为Ⅱ和Ⅰ。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能分别为:60.2和144.3 mL/(min·1.73 m2);术后1周、1个月复查肾脏增强CT提示肿瘤已完全消退,无局部复发。结论:初步经验表明单孔多通道后腹腔镜下肾脏肿瘤冷冻消融术切口小、肾功能损害小,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肿瘤治疗近期疗效确切,但需严格把握临床适应证。远期疗效有待前瞻性大样本的长期随访对照研究。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手术;冷冻消融;肾肿瘤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3(7): 707-711入选年份:2012

全国多中心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现况调查

李春,王秀茹,唐熠达,等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患病情况并评估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RA患者冠心病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冠心病的患病情况、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及体重指数(BMI)]及RA临床表现[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数目,皮下结节数目,动态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等]、关节功能状态评分及用药情况。对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1家医院的960例RA患者,其中女性779人,男性181人,女∶男=4.3∶1,平均年龄(52.7±13.9)岁(11.0~86.0岁)。RA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5%(34/960),其中合并超重和肥胖者占35.1%(377/960)、吸烟者占12.3%(118/960)、高血压者占17.0%(163/960)、糖尿病者占7.7%(74/960)、高胆固醇血症者占0.4%(4/960)、脑血管病者占3.0%(29/960)。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年龄高[(64.7±9.3)岁vs(52.3±14.0)岁,P<0.001]、皮下结节数目多(14.7% vs 3.1%,P=0.005)、肺间质病变发生率高(17.6% vs 7.0%,P=0.034)、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使用比例低(5.9% vs 22.6%,P=0.021)、糖尿病及高血压患病率高(29.4% vs 7.0%,P<0.001;38.2% vs 16.2%,P=0.001),而受检时关节畸形数目、RF水平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及BMI与冠心病发生无关。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为RA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HCQ为RA合并冠心病的保护因素。结论:RA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5%。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合并使用HCQ为其保护因素。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冠心病;危险因素;患病率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2): 176-181入选年份:2012

中国正畸专家对错牙合畸形严重程度的主观判断一致性研究

刘思琦,沈刚,白丁,等

摘要:目的:分析中国正畸专家主观判断错(牙合)畸形严重程度的一致性。方法:从参与中国正畸疗效评价标准研究的6所院校所提供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完成正畸治疗的2383例病例中以院校来源和安氏分类作为分层因素随机抽取120例病例,由全国69位正畸专家,根据病例治疗前的模型、头颅侧位片、面像、曲面断层片和病历基本资料主观判断每例错(牙合)畸形的严重程度,选取轻度、中等偏轻、中等、中等偏重和重度5个严重程度级别之一作为每例的判断结果,并对主观判断结果进行专家自身可靠性和专家之间评价一致性的分析。结果:采用加权Kappa检验分析专家自身可靠性,8.33%的专家自身一致性达到极好水平(Kappa≥0.81);78.33%的专家自身一致性达到好及以上水平(Kappa≥0.61);96.67%的专家自身一致性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Kappa≥0.41)。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分析专家之间评价一致性(r=0.989,P<0.01),专家之间评价一致性非常好。结论:中国正畸专家依据病例治疗前的模型、头颅侧位片、面像、曲面断层片和病例基本信息对错(牙合)畸形严重程度进行主观判断的专家自身可靠性好,且专家之间评价一致性高,这为建立错(牙合)畸形严重程度的客观分级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错(牙合);疾病严重程度;判断;可重复性,结果;正畸学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4(1): 98-102入选年份:2012

淫羊藿苷对大鼠成骨细胞核结合因子α1、骨形成蛋白-2、骨形成蛋白-4 mRNA表达的影响

何伟,李自力,崔元璐,等

摘要: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对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L)、骨形成蛋白-2(BMP2)、骨形成蛋白-4(BM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酶序列消化法从新生大鼠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钙结节茜素红染色法鉴定细胞。取第3~5代细胞,用CCK-8法检测经0、10-8、10-7、10-6、10-5、10-4mol/L的淫羊藿苷处理24、48、72 h后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对硝基苯酚法检测上述各浓度的淫羊藿苷处理48 h后成骨细胞的增殖指数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用REAL-TIMEPCR法检测10-6mol/L淫羊藿苷处理48 h后成骨细胞CBFα1、BMP2和BMP4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10-8~10-4mol/L的淫羊藿苷对成骨细胞均无增殖促进作用,但可促进成骨细胞的ALP活性;10-6mol/L淫羊藿苷可以上调成骨细胞CBFα1、BMP2和BMP4 MRNA的表达。结论:淫羊藿苷可能是通过上调CBFα1、BMP2和BMP4 MRNA的表达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

关键词:淫羊藿苷;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RNA;信使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6): 669-673入选年份:2013

中国血流感染住院病死率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杨祖耀,詹思延,王波,等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及其长期趋势。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核心期刊”中1990年至2008年8月发表的文献,选择报告了BSI住院病死率的无对照观察性研究,摘录有关信息,用广义倒方差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2篇文献,加权合并的BSI病死率为28.7%(95%CI:27.2%~30.3%),各个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普通住院患者BSI的病死率为20.7%(95%CI:17.8%~24.0%),烧伤、血液病和/或恶性肿瘤以及重症监护室的患者BSI病死率更高,而在新生儿病房、肝病及糖尿病患者中则相对较低。医院BSI病死率为26.8%(95%CI:22.4%~32.0%),明显高于社区BSI的病死率。近几十年来,BSI住院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我国BSI住院病死率较高,但从长期来看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毒血症;败血病;死亡率;系统综述;META分析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3): 304-307入选年份:2013

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的研制

陶红,胡静超,王琳,等

摘要:目的:确定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构成因素,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等,形成10因子、56条目的初始量表;对135名护士实施预测后,确定了8因子、38项目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再对1185名护士正式施测,并进一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自行研制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由8因子(管理、工作负荷、与同事关系、工作本身、工资及福利、个人成长及发展、工作被认可、家庭/工作的平衡)、38项目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可为管理者了解、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提供评价工具和干预依据。

关键词: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11): 1292-1296入选年份:2013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防治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张素玲,侯元婕,黄璧璇,等

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MAS患儿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每次0.25 mg)+盐酸氨溴索(每次10 mg·kg-1)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应用盐酸氨溴索针(每次10 mg·kg-1)静脉注射。2组均8 h 1次,连用5~7 d。观察2组用药后24、48、72 h动脉血氧和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以及需要机械通气比例、出现并发症比例、氧疗及住院时间、病死率等。结果:用药后24 h PAO2/FIO2、PACO2水平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改善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48、72 h观察组PAO2/FIO2较对照组增高,PACO2较对照组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比例、并发症发生率、氧疗和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能改善MAS新生儿通换气功能,减少患儿机械通气的机会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0, 27(2): 184-186入选年份:2013

早产儿的早期微量喂养

汪勇芬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7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早产儿出生后均用微量输液泵经外周静脉匀速输入配置的营养液,观察组于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采用配方奶粉经口或鼻饲喂养,对照组于早产儿出生后48 h开始采用配方奶粉喂养。观察2组早产儿喂养耐受情况、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以及出生后3 d胆汁酸及胆红素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日体质量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汁酸和胆红素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营养支持疗法辅以早期肠内微量喂养可改善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缩短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促进肠蠕动,减少肠肝循环,减轻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利于出生低体质量婴儿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微量喂养;早产;婴儿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0, 27(4): 386-388入选年份:2013

下腹横皮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93例

李延淇,万广捷,周中华,等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技巧。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10年3月493例进行择期手术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下腹横皮纹小切口手术处理。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0.0 ±5.0)min,住院时间(3.0±0.5)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择期小儿腹股沟斜疝应用下腹横皮纹小切口手术处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少,瘢痕小,恢复快。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疝;下腹横皮纹小切口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1, 28(3): 351-352入选年份:2013

康复训练治疗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迟缓性麻痹

李英琴,王冬萌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迟缓性麻痹患儿肢体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6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迟缓性麻痹患儿根据是否进行专业康复治疗分为2组。康复治疗组31例,每天定时由康复护师进行患肢康复治疗;未康复治疗组15例,指导家长每天不定时对患儿患肢进行主动及被动运动训练。2组共治疗3个月,观察患肢肌力恢复情况。结果:康复治疗组上肢恢复8例,未恢复7例,恢复率为53.33%;下肢恢复14例,未恢复2例,恢复率87.50%,下肢瘫痪恢复率高于上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随访3个月时,康复治疗组恢复率均高于未康复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迟缓性麻痹后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指导能减少残疾。

关键词:康复;手足口病;急性迟缓性麻痹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1, 28(4): 503-505入选年份:2013

乳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荧光鉴定

辛毅,许秀芳,黄益民,等

摘要:目的:探讨和建立适用于乳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技术方法。方法:乳小鼠心脏剪成组织块,用Ⅱ型胶原酶加胰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分离细胞,再通过差速贴壁分离法分别收集、培养乳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光学显微镜下分别观察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基本形态特征的变化,并对2种细胞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用第2代心肌成纤维细胞行波形蛋白免疫荧光鉴定,而原代心肌细胞行α-横纹肌肌动蛋白、心肌肌钙蛋白和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差速贴壁分离法心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90 min基本贴壁,贴壁较早,培养第3~5代细胞生长良好,72 h心肌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免疫荧光鉴定纯度高达97%;而心肌细胞贴壁较晚,24 h贴壁后部分心肌细胞出现自发性搏动现象,48 h后细胞逐渐展开,72 h后逐渐形成细胞簇并出现同步搏动,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心肌横纹肌肌动蛋白、心肌肌钙蛋白免疫荧光鉴定心肌细胞纯度分别为95%、93%、95%。结论:差速贴壁分离法结合免疫荧光鉴定可分离乳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此方法成熟、稳定、有效,为研究心脏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模型。

关键词:心肌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原代培养;乳小鼠;免疫荧光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1, 28(5): 541-547入选年份:2013

Topo-Ⅱ蛋白与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性中的表达

王煜霞,王雷,常海敏

摘要: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Topo-Ⅱ蛋白与p53蛋白的表达,分析NSCLC化学治疗耐药性与二者表达的关系,探讨Topo-Ⅱ蛋白与p53蛋白在介导NSCLC耐药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单核细胞直接细胞毒性测定法对40例NSCLC组织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观察对紫杉醇、阿霉素、顺铂+吉西他滨3种用药方案的耐药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Topo-Ⅱ蛋白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并将其表达情况与对应的化学治疗耐药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例(52.5%)对紫杉醇耐药,23例(57.5%)对阿霉素耐药,12例(30.0%)对顺铂+吉西他滨耐药。其中7例(17.5%)对3种用药均敏感,11例(27.5%)对3种用药均耐药。Topo-Ⅱ蛋白和p53蛋白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Topo-Ⅱ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p53蛋白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P<0.05);Topo-Ⅱ蛋白表达与3种用药方案耐药性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3种用药方案耐药性正相关(P<0.05);NSCLC中p53蛋白表达与Topo-Ⅱ蛋白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Tropo-Ⅱ蛋白与p53蛋白均介导了NSCLC多药耐药。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Topo-Ⅱ蛋白;p5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2, 29(1): 36-39入选年份:2013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及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潘燕峰,张桂欣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06例HIE新生儿(HIE组)于出生后24 h测定血清CK-BB及cTnI水平,并与同期36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中、重度HIE患儿出生后24 h血清CK-BB及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HIE患儿血清CK-B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HIE患儿之间CK-BB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7、14 d时,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35的HIE新生儿血清CK-BB、cTnI水平均高于NBNA评分≥35者(P<0.01)。结论:HIE新生儿出生后24 h检测CK-BB及cTnI水平有助于评估HIE严重程度及患儿预后。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2, 29(2): 111-112,115入选年份:2013

多发伤早期救治中64层螺旋CT的应用

张连阳,姚元章,王韬,等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多发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救治的284例多发伤,男性232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34.5岁。头颈伤54例,面部伤35例,胸部伤125例,腹部伤112例,骨盆及四肢伤104例,体表伤254例。合并休克103例。ISS 10~54分,平均16.3分。37例因伤情过重直接送入手术室,247例到院后3 h内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螺旋CT检查时间8.4 min。21例初检时有漏诊。急诊手术154例,其中启动绿色通道74例,非手术治疗130例。治愈272例(95.8%);死亡12例(4.2%)。结论:多发伤早期救治中应用64层螺旋CT有助于缩短院内术前时间,提高早期确诊率和救治水平。

关键词:多发伤;64层螺旋CT;早期救治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 30(14): 1374-1377入选年份:2013

丙泊酚和异氟烷对老年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

谭嵘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和异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分别接受丙泊酚(30例)和异氟烷(30例)麻醉,比较两组术中应激反应、术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丙泊酚组应激反应较异氟烷组平稳,术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恢复较异氟烷组快,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异氟烷组低。结论:丙泊酚能有效抑制全麻术中应激反应,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适用于老年患者麻醉。

关键词:丙泊酚;异氟烷全麻;应激反应;认知功能;老年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9(6): 1247-1248入选年份:2013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

韩一芳,张宏伟,曹广文

摘要:自2009年3月墨西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来,截至2009年5月29日已有53个国家和地区正式报告15510例确诊病例,2009年4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巳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4级提升到5级,并且还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引发此次疫情的病原体是一种之前从未在人和猪身上出现过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新病毒对奥司他韦(达菲)和扎那米韦较敏感,但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具有抗药性。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经由人—人形式传播。甲型流感在潜伏期内有传播能力,因此必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严格检疫;民众应做到勤洗手,咳嗽、喷嚏、吐痰时使用纸巾掩住口鼻等预防措施以减少传播机会。公共场所良好的通风条件、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状况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关键词:H1N1甲型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综合预防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6): 610-612入选年份:2013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胡卫红,乔杰,王黎娜,等

摘要:目的:应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探讨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发生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32例PCOS患者进行检测血脂、75 g葡萄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及胰岛素释放实验;应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应用酶氧化方法检测空腹及餐后1 h和2 h血糖含量;应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空腹及餐后1 h和2 h胰岛素含量。用SPSS 10.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OS患者中MS的发生率为31.9%(74/232)、高血糖发生率为30.6%(71/232)、高血压发生率为5.6%(13/232)、肥胖的发生率以及血脂代谢紊乱的发生率均为48.3%(112/232)。肥胖PCOS患者中MS的发生率及所有代谢异常参数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具有MS的PCOS患者中所有代谢异常参数均高于不具有MS的患者。结论:本研究结果可能提示,根据CDS诊断标准,PCOS患者中MS的发生率低于欧美国家,与亚洲一些国家基本相似;随着年龄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增加,MS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X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2): 159-163入选年份:2013

对糖尿病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基础研究的探索

翁建平

摘要:我国目前糖尿病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且糖尿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本文就作者近年来在糖尿病领域的系列研究工作做一综述,主要涉及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的分子遗传学和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治疗等。提倡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实施个体化的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流行病学;分子遗传学;诊断;治疗

来源出版物: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0(2): 31入选年份:2013

3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理学重新诊断评估

郭华,熊焰,农琳,等

摘要:目的:采用新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对过去诊断的3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进行再评估,并对重新诊断的MFH/UPS(Undifferentiated Pleomorphic Sarcoma,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来源及分化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参照新标准对过去诊断的33例MFH重新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抗体选用神经特异性、肌特异性、脂肪等特异或相对特异性标记组合。由3位病理医生重新阅片,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独立诊断。结果:3例MFH中,黏液性纤维肉瘤5例,平滑肌肉瘤5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3例,纤维肉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骨巨细胞瘤及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其余16例(48.5%)可诊断为MFH/UPS。MFH/UPS多见于中老年(中位年龄63岁,38~76岁),中位最大径6.0 cm(3.0~14.0 cm),8例(50%)位于下肢者中有5例(31.3%)位于大腿。组织学上呈明显多形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16例MFH/UPS(100%)均呈Vimentin强阳性,8例(50%)不同程度表达Muscle-Specific Actin,1例Desmin灶性阳性;11例(68.8%)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D68(KP1),7例(43.8%)表达CD68(PG-M1),与平滑肌肉瘤、恶性外周神经鞘瘤及脂肪肉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细胞KI67表达率为10%~100%,其中50%以上有14例,70%以上11例;2例(12.5%)P53阳性。结论:FH/UPS组织学上呈多形性,诊断时需排除其他多形性肉瘤,尤其是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肉瘤。免疫标记MFH/UPS表达Vimentin,部分表达肌源性标记和CD68。提示肿瘤可能来源于原始间叶细胞,部分显示纤维母细胞及肌纤维母细胞特征,并仍显示一定组织细胞标记。MFH/UPS仍具备一定临床病理特征。

关键词:组织细胞瘤,恶性纤维;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4): 374-379入选年份:2013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尿脱落细胞染色体异常诊断膀胱肿瘤的研究

王鹏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3、7、9、17号染色体数目畸变诊断国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3、7、17 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9p21区带探针对140例患者尿液脱落细胞核行荧光原位杂交,并同时行经腹部超声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以膀胱镜病理检查确诊,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肿瘤组8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全部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68例FISH结果阳性,26例尿脱落细胞学阳性,71例经腹部超声诊断为膀胱癌。2)非肿瘤对照组30例,其中29例FISH结果阴性,1例假阳性;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全部阴性;经腹超声检查23例阴性,7例假阳性。FISH、尿脱落细胞学、经腹部超声的灵敏度分别为85.00%、32.50%、88.75%,特异度分别为96.67%、100.00%、76.67%。结论:使用FISH技术检测尿脱落细胞3、7、9、17号染色体数目畸变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并具无创性,对国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10): 948-951入选年份:2013

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

李芳,余加林,刘官信,等

摘要:目的: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BIOFILM,BF)模型,探讨氨溴索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成熟BF的结构影响。方法:平板培养法培养铜绿假单胞菌7 d,得到成熟BF,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氨溴索对BF形态结构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结合BF图像结构分析软件(Image Structure Analyer,ISA)对BF结构参数分析;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氨溴索对BF内活菌的作用,并测定氨溴索单独作用以及与环丙沙星联用后BF内活菌的荧光强度。结果:氨溴索作用后电镜观察可见BF被破坏,基质样物变稀疏,仅见少量散在细菌。ISA软件定量分析显示:2 mg/mL氨溴索作用后,BF厚度、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 Distance,ADD)和结构熵(Textual Entropy,TE)均减少(P<0.05);区域孔率(Areal Porosity,AP)增加(P<0.05)。0.75 mg/mL氨溴索干预后,有同样趋势,但效应不如高浓度明显。用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当氨溴索浓度大于0.49 mg/mL时,BF内活菌数减少。同时,氨溴索与环丙沙星存在协同作用(F=15.1,P<0.05),且随着氨溴索浓度升高,协同作用增强。结论:氨溴索可影响铜绿假单胞菌成熟BF形态结构,从而增强抗生素的杀菌活性。

关键词:氨溴索;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 30(1): 60-63入选年份:2013

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燕秋,张佳佳,任景敏,等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RSA)、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以及社会支持量表对某大学2085名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较高(M=2.76,SD=0.41);男女生在自我认知(t=2.466,P=0.014)和未来计划(t=3.977,P=0.000)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贫困和非贫困的学生在社会支持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 =-2.073,P=0.038)。2)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外向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94,0.459),与神经质、生活事件、SCL-90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70,-0.170,-0.153)。3)外向性、社会支持、神经质及生活事件能显著地预测心理弹性,解释率达29.9%。结论:大学生心理弹性状况良好,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人格特点、生活事件密切相关,能较好地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心理测验;抽样研究;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大学生;心理弹性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 32(7): 684-687入选年份:2013

bcl-2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陈春烨,张乾勇,易龙,等

摘要: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凋亡的影响,并探讨BCL-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oxLDL(50、100、150、200 oe/m1)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浓度的oxLDL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oxLDL对BCL-2 mRNA、蛋白表达及在细胞内表达的影响。结果:oxLDL对EA.hy926细胞形态有明显影响,并能明显抑制EA.HY926细胞增殖能力,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大,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100 μg/mL;不同浓度的oxLDL处理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总凋亡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增加(P<0.05);oxLDL能够明显抑制细胞内BEL-2 MRNA、蛋白表达及在细胞内的表达水平。结论:6CL-2基因在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oxLDL可能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人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凋亡;BEL-2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8): 663-667入选年份:2013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新分类诊断和治疗

赵福运,高岩,吴美娟,等

摘要:1982年,Mulliken等基于脉管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改进了旧分类,将脉管疾病划分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在此基础上国际脉管性疾病研究协会(ISSVA)确立了脉管疾病的现代分类,将脉管疾病分为脉管瘤、低流速脉管畸形和高流速脉管畸形,此分类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希望国内相关学科共同推广此类疾病的科学分类。脉管瘤分类中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分为快速增生期、退化期和末期3个发展阶段,有出生不久出现和出生一年内的快速生长的特点,并可由此与静脉畸形相鉴别。快速生长期的病理表现以丰满的增生性内皮细胞小叶团块为特征,而后期增生血管减少,结缔组织及纤维脂肪组织增加。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和特点可选择待其自然消退,但临床表明药物治疗如激素治疗以及硬化剂平阳霉素治疗可使消退时间提前。此分类中还包括先天性血管瘤、卡波血管瘤、簇状血管瘤、梭形细胞血管瘤、其他罕见血管内皮瘤、皮肤获得性血管瘤。

低流速静脉畸形包括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和淋巴管畸形。微静脉畸形根据静脉扩张程度由早至晚期又可分为4型,I~II期病变为浅红色斑,III~IV期病变为深红或深紫色斑,IV期伴结节。静脉畸形可按回流静脉情况分型,I、II型临床多见,表现为蓝色、皮温不高、无搏动、可压缩的血窦样病变。淋巴管畸形根据临床特征和组织学可再分为微囊型和大囊型。低流速静脉畸形依据各自特点可选择激光治疗、硬化剂治疗和手术治疗。硬化剂对静脉畸形和大囊性淋巴管畸形效果较好,激光治疗则可用于微囊性淋巴管畸形、微静脉畸形和静脉畸形,但在治疗时要根据病变类型选择激光种类。复杂病例需综合治疗。

动静脉畸形始于妊娠期血管发育缺陷,动脉和静脉直接相通,累及软组织和/或骨组织。临床根据进展程度可分为4期,早期相对稳定,若不干预病变则逐渐进展,侵袭周围组织,发展至晚期可有大出血、心衰表现,威胁生命。栓塞是治疗动静脉畸形的重要手段,使病变中心的微动静脉瘘及畸形血管团完全闭塞。不同进展期的病变需选择不同的治疗对策,总体来说是采取药物、栓塞和手术的综合治疗。早期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而晚期则治疗难度大。因此对动静脉畸形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在基础研究方面,血管瘤作为血管发生模型具有研究意义,其病因学目前存在多种假说。局部细胞因子如VEGF、PCNA等在血管瘤的不同阶段表达水平改变,外皮细胞、肿瘤间质及肥大细胞也被发现在血管瘤的发生中起作用。

关键词:外科,口腔;血管瘤;血管畸形;诊断;治疗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1(1): 21-27入选年份:2013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李玉洁

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感染、吸氧、止咳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25(3): 276-278入选年份:20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65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程思远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65例COPD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的痰液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65例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患者检测出白色念珠菌38例(58.46%),酵母样真菌10例(15.38%),光滑念珠菌9例(13.84%),克柔念珠菌4例(6.15%),热带念珠菌2例(3.07%),毛霉菌2例(3.07%)。药敏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5-氟尿嘧啶敏感性较高,对益康唑和酮康唑敏感性较低。结论: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多为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治疗时应选择针对性强、抗菌谱窄的抗生素。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真菌;感染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9, 26(1): 73-75入选年份:2013

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与游离脂肪酸的关系

陈华佳,胡婷

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5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单纯性肥胖组)和5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测定各组空腹血清FF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血脂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结果:单纯性肥胖组中FFA、HOMA-IR、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性肥胖组血清FPG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组中,血浆FFA与体质量指数(BMI)、FPG、FINS、HOMA-IR、TG和TC呈正相关(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IR,血清FFA与肥胖儿童的BMI、TG、TC及IR密切相关,FFA可能参与了IR的病理生理机制。

关键词:儿童;肥胖症;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25(3): 250-252入选年份:2013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5在大鼠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杜娟,陶维华,左右,等

摘要: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5(STAT5)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哮喘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哮喘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脾细胞STAT5阳性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5(IL-5)浓度,对BALF进行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EOS)绝对值计数及分类计数。结果:2组脾细胞STAT5阳性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BALF中IL-5浓度、细胞总数、EOS绝对值计数及分类计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哮喘组脾细胞STAT5阳性表达水平分别与BALF中IL-5浓度、EOS绝对值计数呈正相关(r=-0.52,P< 0.05;r=0.58,P<0.05)。结论:STAT5在哮喘大鼠高水平表达,可促进TH2细胞过度增殖并产生IL-5,造成TH2优势分化,进而诱导EOS大量生成,在气管炎症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哮喘;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5;大鼠;气道炎症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25(4): 346-348入选年份:2013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对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重塑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介质的影响

苏海生,忽新刚

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对轻度支气管哮喘(BA)患者气道重塑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介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52例轻度BA患者分为3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组22例,每晚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和福莫特罗;布地奈德组15例,每晚吸入布地奈德;常规治疗组15例,在哮喘发作期给予茶碱控释片0.2 g,每日2次,口服;沙丁胺醇气雾剂2揿,每日3次,吸入。另选健康受试者1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黏膜活检,测量并比较支气管黏膜网状基底膜厚度(TRBM)和黏膜下组织的肌纤维母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结果: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布地奈德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TGF-β1和MMP-9含量、TRBM及黏膜肌纤维母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布地奈德组和常规治疗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和布地奈德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BALF中细胞总数和EOS计数与布地奈德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BALF中TGF-β1和MMP-9含量、TRBM和气道黏膜肌纤维母细胞计数均低于布地奈德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能显著减轻BA患者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气道炎症有关。

关键词:布地奈德;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气道重塑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1, 28(3): 339-342入选年份:2013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的影响

王锦华,杨秀艺,乔波涛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CP)发生的作用。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出生的450例早产儿,按家长意愿分为早期干预组(干预组)230例和常规育儿组(常规组)220例,2组早产儿出生后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给予保暖、静脉营养、预防感染、必要时给予吸氧等预防各种早产儿并发症常规治疗;常规组出院后接受常规育儿指导,不进行早期干预;干预组自出院开始,除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还进行早期干预,并重点进行按摩和主动运动训练,出现运动异常者做相应康复训练。结果:1岁时,干预组发生CP 2例(0.87%),常规,组发生CP14例(6.36%),干预组CP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岁,干预组2例CP均属于轻度,常规组14例CP中7例为轻度,5例为中度,2例为重度。结论:早期干预可降低CP发生率。

关键词:早产儿;早期干预;脑性瘫痪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9, 26(4): 401-403入选年份:2013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

郭红年

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MP患儿分为阿奇霉素治疗组(n=27)和红霉素治疗组(n=15),对2组临床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阿奇霉素组有效率(92.3%)明显高于红霉素组(66.7%,χ2=7.059,P<0.05);阿奇霉素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红霉素组(P<0.05)。阿奇霉素组胃肠道反应和局部疼痛少于红霉素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MP具有快速、高效、方便等优点,患儿依从性好。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红霉素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25(1): 54-55入选年份:2013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自介素8测定及意义

王世英,忽新刚,吴春芳,等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E(IGE)和白介素8(IL-8)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在诊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哮喘组,另选正常健康体检者16例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使用多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2组血清IGE和BALF中IL-8含量,比较2组血清IGE和BALF中IL-8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组血清IGE水平和BALF中IL-8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哮喘组血清IGE和BALF中IL-8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1)。对照组血清IRE和BALF中IL-8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26,P>0.05)。结论:IL-8和IGE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测定二者的水平,对临床诊断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白细胞介素8;免疫球蛋白E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9, 26(1): 56-58入选年份:2013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分析

张朝勇,李玲梅

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6例。2组患儿均予抗感染、静脉滴注氨茶碱、口服酮替芬及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0.5 g·L-1沙丁胺醇悬液。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42/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27/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前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50%)、呼气峰流量(PEF)及用力肺活量(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EV1、FEF50%、PEF及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迅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沙丁胺醇;哮喘急性发作;雾化吸入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9, 26(4): 397-399入选年份:2013

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与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的相关

厉洪江,张迎辉,刘翠华,等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微量白蛋白(MA)及β2-微球蛋白(β2-MG)与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73例HSP患儿分为皮肤型组23例、混合型组28例和紫癜性肾炎(HSPN)型组22例;对照组23例为健康体检者;治疗后组25例为治疗2周后临床无阳性症状、体征,出院前复查尿常规及24 H尿蛋白定量正常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ABC法(ABC-ELISA)测定血浆VEGF,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MA及β2-MG。结果:HSPN型组血浆VEGF、尿MA及β2-MG水平明显高于皮肤型组和混合型组(P<0.05,P<0.01),治疗后组血浆VEGF、尿MA和β2-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P患儿VEGF和MA呈正相关(r=0.444,P<0.05);VEGF和β2-MG呈正相关(r=0.275,P<0.05)。结论:血浆VEGF、尿MA及β2-MG参与了HSPN的发病过程,是早期HSP并发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β2-微球蛋白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25(2): 173-175入选年份:2013

汶川地震异地治疗伤员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关念红,王昆,魏钦令,等

摘要:目的:了解异地治疗地震伤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和影响因素。方法:对从震区转入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37例伤员在汶川大地震1月时进行一般状况、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应对方式问卷(CSQ)调查。结果:6例(16.22%)伤员发生PTSD,PTSD症状最常见的是再体验症状,发生率78.4%:其次是高警觉症状,发生率为62.2%。相关分析发现年龄与再体验得分成正相关,地震前健康状况与回避/麻木得分成负相关,客观支持与PCL-C总分、再体验、高警觉成正相关,SAS和SDS的得分与PCL-C总分、再体验、回避麻木、高警觉都成正相关。结论:汶川大地震的异地治疗伤员PTSD发生率不高。对异地治疗的地震伤员心理干预时要关注年龄较大者、震前患有躯体疾病者、客观支持过高和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者。还要注意避免过度关注引起二次心理伤害。

关键词: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心理干预

来源出版物: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29(4): 361-366入选年份:2013

汶川地震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王相兰,陶炯,温盛霖,等

摘要:目的:评估汶川地震后第2周转移安置点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江油市太平镇安置点灾民随机抽样后,利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及白编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结果:完成调查的223人中,PTSD筛查阳性率为14.1%。抑郁症状阳性率为31.1%,12.9%报告有自杀观念;PCL-C总分和HRSD总分呈正相关(r=0.809,P<0.01);PCL-C和HRSD总分均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差异;亲属遇难组PCL-C总分(44 ±14)、HRSD总分(24±12)高于仅经济损失组(33±13,P<0.001;14±10,P<0.001);两种总分各年龄组比较,儿童(30±13;10 ±9)、青少年(13~18岁)为(37±13;16±13)、青年(33±10;14±9)、中年(36~55岁)为(38±14;19±12)、老年前期(56~65岁)为(40±15;20±12)和老年(35±13;17±9)6个年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1)。以PCL-C总分为因变量,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线性逐步回归,烦扰程度、最糟糕天数、绝望感进入方程(R2=0.708。P<0.001)。结论:PTSD症状群、抑郁症状群是转移安置点灾民的主要心理问题,遇难者亲属、36~65岁人群、青少年更为严重或突出。绝望感、最糟糕天数和烦扰程度是反映和预测PTSD症状及其程度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地震灾民;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相关因素;心理健康状况

来源出版物: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29(4): 367-371入选年份:2013

鼻咽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马骏

摘要: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提高了鼻咽癌的局部区域性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并改善了生存质量,而准确勾画靶区是保证鼻咽癌调强疗效的前提。近年临床研究结果逐渐支持以同步放化疗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但诱导化疗和辅助化疗的价值尚有待明确。鼻咽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主要处在Ⅰ、Ⅱ临床试验阶段,为今后的综合治疗模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就这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

来源出版物: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0, 31(2): 179-185入选年份:2013

新型甲型H1N1流感研究进展

张复春

摘要:2009年初全球爆发了新型甲型H1N1流感。而且至今仍在流行。虽然到目前为止该疾病病情温和,但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人群因对这个新型病毒缺乏免疫力而普遍易感,导致疾病在短时间内迅速播散至全球大流行。该流感的命名从发病初期的"猪流感"几经变更,最后确定为新型甲型H1N1流感;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也从发病初期的恐慌到现在的平静甚至平淡地面对。但新型甲型H1N1流感并没有结束,病毒变异的可能性随时存在,该文从这个新型流感的病毒起源、流行病史、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治疗、个人和社区防控措施等方面对本次流感爆发以来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为人们全面认识这次流感的发生发展、正确面对流感的持续流行、科学应用防控措施提供指导。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治疗;预防

来源出版物: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 30(5): 481-485入选年份:2013

重庆市城市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陈玉群

摘要:本研究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共抽取了2007年西南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15823例的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的数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患者TG、TC、血压、BMI、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尿酸组,HDL-C水平低于尿酸正常组(P<0.05);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HDL-C、LDL-C、高血压为患UA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患病率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 30(11): 1013,1017入选年份:2013

HBV宫内感染预测指标的探讨

潘文涛,尹玉竹,谌小卫,等

摘要: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乙肝联合免疫前的HBV-M和HBV DNA预测HBV宫内感染的实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08年2月间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的420例婴儿,其中新生儿HBSAG或HBV DNA阳性为33例,HBSAG和HBV DNA双阳性共6例,对其满6月龄时进行随访,复查HBV-M以确诊HBV宫内感染。结果:HBV宫内感染率为0.95%(4/420)。新生儿HBSAG或HBV DNA阳性诊断HBV宫内感染的阳性似然比为14.3,而HBSAG和HBV DNA双阳性时诊断宫内感染的阳性似然比为208.3。结论: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乙肝联合免疫前的HBSAG和HBV DNA双阳性对HBV宫内感染具有较准确的预测作用,可以作为HBV宫内感染的初步临床诊断。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预测

来源出版物: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0, 31(1): 110-113入选年份:2013

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卢奕云,田琪,郝元涛,等

摘要:目的:考察儿童生存质量自评式测定量表PEDSQL4.0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量表翻译改造程序,将英文版的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翻译改造成中文。在广州市区用PEDSQL4.0中文版调查普通儿童和白血病患儿共335人,其中正常儿童291人,白血病儿童44人。分析量表的可行性、内部一致性、内容效度、区分效度、结构效度等。结果:350名被调查儿童中335名完成了问卷,答卷的条目缺失率低于1%;量表各个方面的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74~0.82之间;普通儿童在量表各方面的得分和总表得分均高于白血病儿童,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量表的各条目与其所属方面和领域之间相关较强,而与其它方面和领域相关较弱:证实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量表的内在结构与原量表构造基本一致。结论:自评式PEDSQL4.0中文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可以应用于中国儿童生存质量的研究。

关键词:生存质量;心理测量学;儿童;信度;效度

来源出版物: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29(3): 328-331入选年份:2013

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发病机制

祝之明

摘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其主要特征为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聚集,关键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腹型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重要的临床后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本研究采用用WHO和NCEP-ATP III、WHO和ATPIII亚太[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WC)采用亚太地区肥胖标准] 4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并首先将代谢综合征标准应用于临床诊断,提示代谢综合征诊断可以应用于临床实践,以便早期综合干预。将心血管危险性的预测值与心肌核素显像提示患者的心肌缺血程度比较,显示Fram ingham的绝对危险越高心肌缺血程度有越重的趋势。MS的靶器官损害特点主要集中在:心肌重构和功能异常、心肌缺血、颈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病变、早期肾功能损害这几个方面。MS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hs-CRP、PPARs和ACE2等方面。MS的发病机制在内脏脂肪型肥胖的定量评估、分型及机制方面提出了隐性和假性内脏型肥胖的概念,研究也发现了内脏脂肪堆积与代谢紊乱及靶器官损害存在一定关系,并在此发现了一些某些分子水平的证据。MS的发病机制另一个方面就是发现了胰岛素和高血糖对血管功能的作用。对MS的综合干预首先还是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次是规范的药物应用,包括降压药、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应用;另外有证据显示综合干预对MS的靶器官损害有较为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1): 17-20入选年份:2013

水通道蛋白1、3、4、5在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李波,陈东,王桂芳,等

摘要: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1、3、4、5的表达变化,探讨水通道蛋白1、3、4、5表达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40只健康雄性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LPS 4 h组、LPS 6 h组、LPS 8 h组、LPS 10 h组(以LPS诱导ALI模型)和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小鼠AQP-1、AQP-3、AQP-4和AQP-5 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AQP-1、AQP-3、AQP-4和AQP-5蛋白表达,同时进行肺湿/千重比值测定以及肺组织病理染色。结果:LPS 4、6、8、10 h组肺湿/干重比值(4.39±0.19、4.58±0.17、4.87±0.21、5.28±0.16)明显高于对照组(3.99±0.25,P<0.05)。LPS灌注后4 h AQP-1蛋白量减少至对照组的(74.1±5.2)%,AQP-5降至对照组的(70.3 ±7.1)%;LPS灌注后8 H AQP-1蛋白量减少至对照组的(45.2±4.4)%,AQP-5降至对照组的(38.6±8.9)%。AQP-3和AQP-4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AQP-1和AQP-5可能参与ALI液体的异常转运,可能与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有关。AQP-3和AQP-4可能不参与ALI肺水肿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肺水肿;水通道蛋白;脂多糖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 29(2): 131-135入选年份:2013

单孔腹腔镜下经膀胱根治性切除猪前列腺的初步尝试

杨波,王辉清,肖亮,等

摘要:目的:尝试单孔腹腔镜下经膀胱根治性切除猪前列腺,探讨其可行性,总结操作难点,为后续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雄性未阉割香猪,全麻下进行膀胱外翻皮肤造口;将TriPort单孔多通道系统经造口处置入膀胱并固定;建立气膀胱后,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模拟人经膀胱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经膀胱完成膀胱内口与尿道吻合,经皮肤造口取出前列腺标本后关闭膀胱和腹腔。结果:共完成了6例动物实验,前3例失败,原因为膀胱操作空间无法保证、吻合操作失败等;后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分别是190、160、110 min,前列腺完整切除,间断吻合6针恢复尿道连续性。结论:单孔腹腔镜下经膀胱猪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技术可行,但操作难度较大,鉴于猪解剖结构与人存在较大差异,需进一步在尸体模型上进行类似尝试,目前尚不适合向临床阶段过渡。

关键词: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单孔腹腔镜手术;经膀胱途径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2(2): 195-197入选年份:2013

头花蓼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杨阳,蔡飞,杨琦,等

摘要:目的:研究头花蓼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的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头花蓼的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头花蓼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三烷醇(Ⅰ),二十五烷醇(Ⅱ),二十二烷酸(Ⅲ),二十四烷酸(Ⅳ),十六烷酸-2,3-二羟基丙酯(Ⅴ),二十二烷酸-2,3-二羟基丙酯(Ⅵ),齐墩果酸(Ⅶ),乌苏酸(Ⅷ),二十八烷基-1,27-二烯(Ⅸ),阿魏酸二十二酯(Ⅹ),β-谷甾醇(Ⅺ),二十三烷(Ⅻ),十六烷酸(Ⅷ),亚油酸(ⅩⅥ)。结论:化合物Ⅰ~Ⅹ为从头花蓼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Ⅸ、Ⅹ为从蓼属中首次分离得到。

关键词:头花蓼;蓼属;化学成分;分离和提纯;结构鉴定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8): 937-940入选年份:2013

应用经脐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技术切除猪肾的初步尝试及经验总结

杨波,肖亮,王辉清,等

摘要:目的尝试应用经脐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技术切除猪肾,总结基本操作技巧,提高手术熟练程度,降低临床实践风险。方法采用Triport单孔系统完成10例次(5只)经腹单纯猪肾切除,总结手术操作经验,包括术中对Port的安置、左右手器械的选配、内镜的选择、基本操作手法的优化等,观察手术操作水平的变化。结果10例次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另外增加工作通道,无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肾切除时间从75 min缩短至23 min。器械干扰是单孔腹腔镜肾切除术的难点,器械X型交叉可部分解决此问题,据此设计的4种基本操作模式避免器械干扰。结论单孔腹腔镜猪肾切除操作有助于初学者提高手术熟练程度,掌握手术技巧,缩短学习曲线,有利于降低临床实践风险。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手术;肾切除术;基本技巧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0, 31(4): 417-420入选年份:2013

DHS、Gamma钉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黄俊,纪方,曹磊,等

摘要: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Gamma钉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理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2月至2006年10月,分别采用DHS(DHS组,n=59)、Gamma钉(Gamma钉组,n=46)和PFNA(PFNA组,n= 53)治疗并随访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闻骨折患者158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各组问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DHS组和Gamma钉组低。DHS组、Gamma钉组和PFNA组优良率分别为86.44%、84.78 OA和90.57%,组闻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与DHS组骨折愈合时问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Gamma钉组与PFNA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应用DHS、Gamma钉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FNA内固定平均手术时问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PFNA对骨折端的血循环影响和骨质破坏较小,固定更为牢靠,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合理手术方法。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动力髋螺钉;Gamma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 29(10): 1261-1263入选年份:2013

肾虚证大鼠尿液的核磁共振谱代谢组学研究

高岗杨,根金,娄子洋

摘要:目的:中医的“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很可能是人体调控网络功能发生变化后的一种特异性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状态。从代谢组学的观点而言,人体处于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时必然存在特定的代谢组分模式,代谢组分所反映的是人体生化网络对所有扰动因素进行应答和变化的终端信息,可能更接近于中医“证”的内涵。本研究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研究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肾虚证大鼠和空白对照大鼠的尿液成分谱差异,为深入认识肾虚证的本质提供依据。方法:将12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15 mg/kg)诱导建立大鼠肾虚证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0 d。第10 d收集24 h尿液,采用1H-NMR获得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的尿液图谱并对代谢成分进行指认,使用PCA方法进行模式识别,寻找标记物并做出相关代谢途径的可能解释。结果:对对照组大鼠尿液1H-NMR谱进行指认,可以发现很多内源性的代谢产物,如氨基酸和脂肪酸。这些物质存在于多个生化过程中,比如能量代谢、脂类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所以其1H-NMR谱图可以作为化学指纹谱用来描述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大鼠内源代谢产物的变化。PCA方法处理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尿液数据显示,两组大鼠的数据可以在得分图实现分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由于氢化可的松诱导,机体进入一个过消耗后衰弱的状态,相关代谢发生显著变化,乳酸(δ1.37)代谢发生堆积,提示大鼠机体能量代谢发生紊乱;二甲胺(δ2.72)的含量增加,提示肾虚与肾功能异常是密切相关的;天冬氨酸(δ2.83)、牛磺酸(δ 3.44,3.28)、马尿酸(δ7.84,7.56,7.64,3.97)、肌氨酸(δ3.87)等的相对积分面积明显下降,这预示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了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的损害;琥珀酸(δ2.41)和柠檬酸(δ2.53,2.68)是三羧酸循环能量代谢及糖酵解的中间产物,其含量的降低,通常是由于线粒体功能紊乱所引起。结论:本研究应用NMR和多变量统计分析技术方法研究大鼠的肾虚证模型,通过对高剂量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大鼠模型尿液的分析和模式识别,显示该方法能够区分空白组大鼠和肾虚组大鼠尿液样品,同时进行了标记物寻找和解释。说明1H-NMR结合PCA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具有研究复杂条件下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优势,能够较好地反映肾虚证的代谢特征。本研究为理解中医的肾虚证和为该类疾病临床诊治的研究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代谢组学;磁共振波谱学;主成分分析;肾虚证;尿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5): 565-568入选年份:2013

反植皮法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42例

张宇,姚元章,孙士锦,等

摘要:目的:探讨反植皮法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42例的综合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42例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采用筛孔状原位取皮中厚皮片反植法修复,皮片表面用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材料(VSD敷料)覆盖封闭,50~60 kPa负压持续吸引。结果:VSD平均使用6.5 d。39例生存患者全部治愈,外观和功能均满意;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反植法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Ⅰ期关闭创面,降低感染的发生,促进皮片与创面的良好贴附,有利于皮片存活,治疗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疗效满意。

关键词:严重创伤;大面积皮肤;技术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 30(14): 1389-1390入选年份:2013

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刘春晓

摘要:目的: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入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立手术入路。手术过程包括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完成后,开放构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结果:手术总时间9.5 h,LESS部分5.5 h。术中采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没有增加其它通道。最终病理结果为尿路上皮癌。术中失血约600 mL,输注红细胞400 mL。清扫的盆腔淋巴结均为阴性。尿道及输尿管切缘未见肿瘤侵犯。围手术期未发生水电平衡紊乱及酸碱失衡。术后3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新膀胱容量约280 mL,残余尿10 mL,最大尿流率11.1 mL/s。结论:尽管LESS手术有着更长的学习曲线,但有望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更加微创更美观的手术方法。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6): 1385-1388入选年份:2013

脑卒中患者复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冯社军,刘鸣,李卫征,等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1年复发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华西医院卒中登记数据库,前瞻性随访卒中患者病后1年的复发情况,并登记影响卒中复发的各种可能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2年3月至2005年9月,共纳入1913例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599例(31.3%),缺血性脑卒中1314例(68.7%)。卒中1年的总体复发率为11.2%,其中脑梗死为10.5%,脑出血为12.7%。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多因素分析显示房颤、高脂血症、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吸烟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1年复发率约为11%,应加强脑卒中患者房颤、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的监测和预防。以减少卒中再发。

关键词: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房颤;高脂血症;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吸烟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9(5): 983-985入选年份:2013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临床研究

潘兴南,沈建坤,庄岳鹏,等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对肝衰竭及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2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及肝衰竭患者无菌抽取骨髓65~95 mL,Kai W01 lert方法分离纯化BMSC,然后经肝动脉或脾动脉导管注入肝脏或脾脏。术后定期检测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并观察同期的症状体征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2周内所有血清学指标均无显著性改变;与术前比较,术后4周,清蛋白(g/L)为30.91±4.00 vs 27.75±5.40(P<0.05),至12周,升至32.00±6.18(P<0.01);前清蛋白(mg/dL)为18.28 ±3.78 vs 15.63±3.16(P<0.01);总胆红素(μmmol/L)为36.94±21.15 vs 125.01±150.05;总胆汁酸(μmmol/L)为41.63±33.91 vs 78.00 ±59.80,凝血酶时间(S)及纤维蛋白原(g/L)分别为14.81±1.69 vs 22.40±7.07和2.63±0.62 vs 1.76±0.95,P均<0.05;球蛋白及肝酶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周食欲、体力改善分别为91.67%和87.5%;第2周62.5%肝病面容好转,有1例蜘蛛痣明显减少;术后12周的总生存率为62.5%,其中移植2周后死亡及失访者共9例,其原因为慢性肝衰竭合并白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或DIC或肝肾综合征。BMSC肝内灌注术中有2例发现小肝癌,即改予脾内灌注BMSC并术后行经皮肝穿刺肝癌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其中1例AFP由80 ng/mL降至9 ng/mL,恢复良好,另1例手术后11周死于肝肾综合征。所有患者均未发现细胞移植并发症。结论:自体BMSC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近期安全有效,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改善明显,生存质量提高,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移植;肝衰竭;肝硬化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8(7): 1207-1209入选年份:2013

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110例

熊丽,刘洁,邓康,等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自然流产病例中绒毛染色体核型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好地开展优生优育工作。方法:针对11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结果:110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中,细胞培养成功103例,成功率为93.7%,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52例,占50.5%,并以三体型最为常见。单一流产与反复流产(≥2次)的异常胚胎比例分别为29例(52.9%)与23例(42.6%),无统计学差异。自然流产胚胎中女性胚胎78例,占75.5%;染色体异常的胚胎中,女性35例,占染色体异常胚胎的67.3%,两者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对早期自然流产胚胎开展染色体检查有利于判断流产的原因,并达到针对性地指导优生优育的目的。

关键词: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9(1): 64-67入选年份:2013

瞬时弹性记录仪检测肝纤维化影响因素及稳定性分析

李林芳,戴琳,张琪,等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瞬时弹性记录仪FibroScan®测量肝纤维化成功率因素及其重复性。方法:用FibroScan®对637例健康人群、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共进行939次系列肝脏硬度测量。其中302例受检者进行了2次系列检测。对同一检测对象,两位操作者分别检测或同一操作者分别进行2次系列检测,每系列检测取10个检测值。取中位数为最终检测值。分析评价体质量指数、性别、年龄、疾病状态等对检测成功率的影响,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FibroScan®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结果:14例无法获得弹性值,失败率为2.2%。失败率与疾病状况无关,质量指数高将使成功率降低(t=3.112,P=0.002)。女性成功率较男性低(t =-2.193,P=0.029)。对同一检测对象,同一操作者多次操作或不同操作者进行FibroScan®检测,ICC分别为0.970、0.847;对于健康和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受检者,FibroScan®检测稳定性下降(ICC分别为0.736、0.639)。既往肝硬化并发症病史及高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将使肝硬化患者FibroScan®弹性值升高。结论:FibroScan®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稳定性良好;高体质量指数降低操作成功率:高弹性值可能预测肝硬化并发症及肝功能代偿状态。

关键词:FibroScan®;肝纤维化;肝硬化;瞬时弹性记录仪

来源出版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8(4): 595-597入选年份:2013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重组分析

殷建华,谢佳新,韩磊,等

摘要:目的:分析2009年流行的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序列的基因重组现象。方法:从NCBI基因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基因组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 4.0)软件对8条基因序列进行拼接和比对。分析2009年爆发株与历史流行株序列间的同源性;同时采用SIMPLOT 3.5.1软件分析新型流感病毒A/H1N1基因重组现象。结果:2009年3月以来爆发的新型A/H1N1病毒株聚合酶B1(Polymerase B1,PB1)基因来自于人H3N2,其同源性为93.7%;聚合酶B2(Polymerase B2,PB2)和聚合酶A(POLYMERASE A,PA)与禽H5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89.0%、89.9%;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和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与北美地区猪H1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91.7%、93.1%和93.1%;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和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P)与欧洲地区猪H1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90.5%、95.5%。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2009年新型A/H1N1 病毒与北美地区猪H1N1 病毒同源性最高,为83.9%。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是人H3N2、北美地区猪H1N1、欧洲地区猪H1N1、禽H5N1的基因重排病毒。

关键词:H1N1甲型流感病毒;病毒基因组;遗传重排;进化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6): 637-640入选年份:2013

肾细胞癌治疗单中心临床分析(1995—2009年)

王林辉,王梁,杨庆,等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院15年的肾细胞癌临床数据,探讨技术的引进与改良对肾细胞癌外科治疗的微创率、手术切除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052例肾癌病例,按时间顺序分为3组: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为第1组,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为第2组,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为第3组。比较各组的手术方式、手术切除率及安全性。结果:2052例肾癌病例中,T1期1516例;T2期以上536例,其中复杂性肾癌(伴淋巴结转移、静脉癌栓、侵犯周围脏器但可切除、肝肺孤立转移)277例,完成根治手术217例、姑息性手术41例、未完成手术19例(包括术中因癌栓脱落死亡3例)。第1组共546例,全部采用开放手术,其中保留肾单位手术42例;复杂性肾癌89例,完成根治手术64例、姑息性手术16例、未完成手术9例(包括术中因癌栓脱落死亡2例)。第2组共673例,采用腹腔镜手术(经腰)117例;开放手术556例,其中保留肾单位手术95例;复杂性肾癌88例,完成根治手术68例、姑息性手术13例、未完成手术7例(包括术中因癌栓脱落死亡1例)。第3组共833例,采用腹腔镜手术585例;开放手术248例,其中保留肾单位手术142例;复杂性肾癌100例,完成根治手术85例、姑息性手术12例、未完成手术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技术的进步使肾细胞癌的手术治疗从开放手术转向微创,微创手术逐渐成为主流手术方式。手术操作技术的改进,使复杂性肾癌的安全性与切除率提高,保留肾单位手术应用越来越多,并逐渐向微创手术方向发展,单孔腹腔镜手术在肾癌外科治疗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肾肿瘤;肾细胞癌;微创性外科手术;腹腔镜检查;安全性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1, (9): 929-933入选年份:2013

MRI动态增强扫描评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张园园,赵建农,郭大静,等

摘要: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51个病灶,HIFU治疗前后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HIFU治疗后病灶内部及其周边强化特点。结果:48个病灶行1次HIFU治疗,其中39个病灶(76.47%)HIFU治疗1~2周后MRI复查病灶中央坏死、无强化,病灶周边呈环状强化,2~3个月、5~6个月、8~9个月、11~12个月、17~18个月以及20个月时上述病灶行1~6次MRI复查,未发现异常强化;4个病灶(7.84%)HIFU治疗1~2周后MRI复查病灶中央坏死、无强化,周边可见环状强化,2~3个月后MRI复查发现病灶边缘出现结节状强化;3个病灶(5.88%)HIFU治疗1~2周后MRI复查病灶内部和(或)周边仍可见点状、结节状或斑片状强化,2~3个月后MRI复查发现残存强化病灶范围扩大,数目增多;2个病灶(3.92%)合并门静脉癌栓,经HIFU治疗后MRI复查有新病灶出现。3个病灶(5.88%)因体积太大(最大直径分别为9.6、12.7、14.8 cm),采取分次HIFU治疗(2~3次),末次HIFU治疗后1~2周MRI复查并与治疗前对比发现,病灶呈大片状无强化低信号区。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敏感地反映HIFU治疗后病灶坏死情况及其周边强化特点。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肝肿瘤;磁共振成像

来源出版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 30(8): 754-757入选年份:2013

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以及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殷宇刚,王滨

摘要: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预防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0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瑞舒伐他汀10 mg/d+常规用药)和对照组(常规用药);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入选病例复行冠脉造影,比较两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率的差别及两组TC、TG、LDL-C、HDL-C和CRP水平。结果:治疗组冠脉支架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且普通支架和洗脱支架亚组均有相似结果。术后6个月,治疗组血清TC、TG、LDL-C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而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再发心绞痛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调节血脂、抑制炎症,且不良反应低,可长期服用。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支架;再狭窄;血脂;C反应蛋白质

来源出版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2(2): 227-228入选年份:20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急性肺损伤对血管内皮形态的影响

张伟,谷明明,孙璐璐,等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造模早期急性肺损伤(ALI)对血管内皮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24只,COPD模型组24只。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烟熏方法制作COPD模型。分别于第2、15、28 d随机处死模型组及空白组大鼠各8只进行血管内皮形态学观察。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光学显微镜下COPD模型组造模第2 d部分血管壁不光滑,周围可见散在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少量肺间质血管可见充血;造模第15天则出现血管扩张,形态不规则,血管平滑肌不均匀,血管间质增生;造模第28天血管平滑肌增生明显,几乎占据整个血管管壁,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电子显微镜下COPD模型组造模第2天肺微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基本正常,少数线粒体出现水肿;造模第15 d内皮细胞间联结断裂,基底膜不完整,细胞质内细胞器增多,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部分板层体空泡化;造模第28 d肺微小动脉内皮细胞细胞质内吞饮小泡增多,线粒体出现水肿或空泡变性,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毛细血管腔内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堵塞,板层体空泡化明显,内质网扩张明显。结论:COPD形成早期已经出现肺部血管内皮的改变,提示临床上对COPD早期急性肺血管的损伤不可忽视,为更好地制订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肺损伤;血管内皮超微结构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3, 30(3): 161-164入选年份:2013

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生长抑素及胆囊收缩素表达的影响

王鹏

摘要:脑血管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证明,生长抑素(SS)在神经内分泌平衡中起调节作用,并与学习记忆活动有关。胆囊收缩素(CCK)对高级神经活动及学习记忆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生长抑素(SS)和胆囊收缩素(CCK)表达的影响,探讨EGB对VD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6周龄雄性昆明系小鼠9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VD模型组、低EGB治疗组及高EGB治疗组。制备VD小鼠模型,利用Y-迷宫测试V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高、低EGB对痴呆的改善作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各组动物海马中SS和CCKmRNA的变化,引物序列见表1。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高、低EGB对VD小鼠海马SS和CCK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影响。结果:1)学习记忆能力检测结果结果见表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D模型组与各治疗组动物的迷宫实验学会次数显著增加(P<0.05);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D模型组比较,低、高EGB治疗组迷宫学会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与低EGB治疗组比较,高EGB治疗组迷宫学会次数显著减少(P<0.05)。在记忆保持率的实验中,VD模型组及低、高EGB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记忆保持率明显下降(P<0.05)。2)EGB对VD小鼠HCF中SS及CCK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影响:结果见表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D模型组HCFCA1区SS及CCK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D模型组比较,低、高EGB治疗组HCFCA1区SS及CCK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P<0.05);低EGB治疗组与高EGB治疗组比较,HCFCA1区SS及CCK阳性神经元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CFCA3和DG区,各组间SS及CCK阳性神经元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EGB对VD小鼠HCF中SS及CCK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见表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D模型组海马SS及CCK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马SS及CCKmRNA转录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D模型组比较,低、高EGB治疗组海马SS及CCKmRNA转录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EGB治疗组与高EGB治疗组比较,海马SS及CCK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B能够在mRNA及蛋白水平逆转痴呆动物模型脑内SS及CCK表达的减少,并改善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对VD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有较明显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VD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为治疗VD合理选择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来源出版物: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3, 30(1): 24-26,30入选年份:2013

以往关于糖尿病与牙周炎关系的临床研究多是通过散发的糖尿病病例和健康对照来分析。本实验室对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进行了牙周状况的调查。糖尿病患者与同胞非糖尿病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牙周指数如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缺牙指数均显著高于同胞非糖尿病者,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者患重度牙周炎的风险高8.53倍,缺失牙的风险比非糖尿病者高2.08倍,进一步证实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此外,本家系研究还显示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与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间牙周探诊出血指数和附着丧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血糖水平与其牙龈炎症的程度和牙周破坏的程度相关,并提示对于伴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必须有效地控制血糖才能消除或减少糖尿病对牙周病的负面影响,反之牙周炎的系统治疗也将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及其受体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上起重要作用,不同组织中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及其受体(the receptor for AGEs,RAGE)的分布高度一致。本实验室的一项研究发现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受体在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比全身健康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增强,该受体的表达与TNF-α的表达正相关,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发病有AGE-RAGE通路的参与。

在2型糖尿病的病因学研究中,炎症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炎症可以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等前糖尿病状态。但是,目前关于牙周炎对糖尿病发生的影响的报道较少。最近本实验室通过生化检查在百余名自述健康的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中检出2名年轻患者空腹血糖异常增高,后确诊为糖尿病;另有8人出现血糖轻度升高。另外,该人群除外糖尿病患者后,AgP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虽然在正常范围,但是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非糖尿病者的血糖升高仍然与牙周炎患病相关。以上结果表明,亚临床的血糖升高与牙周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讨牙周炎对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本实验室观察了实验性牙周炎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发现实验性中度牙周炎和去势均可引起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两种因素叠加会加重胰岛素抵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