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出版时代科技期刊手机出版流程解析

2015-01-30刘星星崔金贵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选题策划

■刘星星 赵 鸥 崔金贵

1)江苏大学杂志社《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12003

2)江苏大学杂志社《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12003

3)江苏大学杂志社,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12003

引言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混媒”的时代、Web 3.0的时代、4G的时代,流媒体技术日臻完善、移动和互联网紧密结合的时代。目前,我国已成为手机用户大国,手机阅读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开卷有益”逐渐演变成“开机有益”[1]。由此可见,广大“动众”(移动中的受众)[2]阅读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科技期刊作为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记载、传承和交流的主要载体,科技信息的传递窗口,先进知识文化的传播工具,必然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科技期刊的出版必然也要与时俱进,并做出相应的改变与调整,才能在同质化竞争者中胜出,适者生存。

目前,手机出版的形态主要有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图书、手机游戏、手机音乐等,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将手机出版单纯地等同于数字出版,内容缺乏深度(多为纸质版的简单复制),原创性不足(同质化严重)。关于科技期刊手机出版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太多,主要集中于手机出版的特征、必要性、优势所在、营销模式及著作权等[1,3-4],且关于科技期刊出版模式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运营还不够成熟,实现手机出版的科技期刊种类偏少[5],采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出版的科技期刊具体实例并没有。

科技期刊手机出版目前处于“有市无价”、“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境地,属于一种“营养快线”,结合了期刊的“营养”(内容)与手机的“快”(5W、Who、When、Where、Which、What,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任何内容)。科技期刊作为一种学术类或者技术类或者科普类等期刊,有其特殊性所在,该怎么样搭乘手机这条“快线”做到有“营养”呢?

为此,本研究借鉴手机小说、手机报、手机图书等在出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科技期刊手机出版今后的发展方向,初步明确科技期刊的手机出版流程。

1 科技期刊手机出版的概述

科技期刊手机出版尚无确切定义,通过综合相关文献,笔者暂且定义为内容提供商(编辑部、杂志社、期刊社等)将科技期刊信息内容(包括文字、图像、视频和动画等)进行加工编辑,以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为技术手段,向手机用户发布和传播的一种出版活动。科技期刊的手机出版应使期刊获取更大的收益,期刊内容得到更广泛、更有价值的传播,从而实现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这才是科技期刊实施手机出版的核心价值所在。

传统的期刊出版流程主要为选题策划、编辑出版、发行等环节。手机作为一种新兴的、流动的媒介传播工具,其出版更强调编辑的策划意识[6],有其特殊性所在。科技期刊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主要区别在于以往传统的科技期刊出版并未考虑到受众的“同质性需求”中存在的“异质性需求”。

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出版单位的基本任务是发现、了解并抓住市场机会。市场细分是出版单位发现、了解市场机会的关键[7]。故科技期刊手机出版应首先对科技期刊动众进行市场细分,可更好地确定期刊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提高竞争能力,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为下一步选题策划和组稿约稿做准备;其次,注重原创,对科技期刊出版内容进行二次深度加工或重新编辑(原创),尤其是视频、动画、图片等;然后,明确手机出版的形式;最后,推广期刊手机出版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述探讨科技期刊的手机出版流程:动众细分、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内容加工、出版传播、宣传推广。

2 科技期刊手机出版的操作流程

2.1 动众市场细分

编辑部、杂志社、期刊社等内容提供商根据科技期刊手机出版物市场需求的层次性与多样化等特征和动众阅读行为的差异性,把整个手机出版物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子市场,从而有利于确立目标市场、提高竞争力、满足受众需求,实现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1)了解目标群体的特征与需求

目前,手机出版动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数量多且年轻化;角色具有自主性[8];因此,科技期刊出版者应该根据自身专业的特殊性、学术性,在众多的受众群体中进行选择,确定对自身刊物最有关系的一个或若干个局部市场,开发相关产品,以充分发挥手机出版的优势。同时,要考虑到动众“同质性需求”中存在的“异质性需求”。

《1984》中的监控无孔不入。首先是“老大哥”,这个象征着大洋国最高权力的面相粗犷的男人,他的贴画贴在每一个关键的地方,每幅画的下部都印着“老大哥在看着你”的文字,他的那张留着黑胡子的脸随时凝视着路过的每一个人。其次是电子屏幕,党内的办公室、食堂、党员的住所等都有这么一块金属板,只要你处在它的视野之内,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知道。再次是警察,大街上随时都有警卫在巡逻,还有各种密探、特务等。总之,监控渗透在了大洋国的每一个角落,权力关系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了整个社会。

首先,应考虑到动众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以及所处环境等诸多影响因素。动众只要在这几个方面中有一个方面不同,对期刊内容的需求就会不同。需求的多样性必然使期刊内容的形式具有很多特殊性。其次,科技期刊的受众主要是科技工作者、高校学生以及渴求科学知识的公众。由于他们文化知识水平的不同,所在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他们价值观的差异及精神追求目标的不同。即使对于同一类知识内容,其需求也有不同:有的需要有一定的学术探讨深度,有的只需要一般的普及性介绍;有的需要系统性的阐述,有的只需要提要性的简介;有的需要声图并茂的表达形式,有的仅需要有文字表述即可,等等[7]。当然,科普类的期刊受众更为广泛,如医学科普期刊,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且与社会大众的健康生活密切相连,也是每个社会个体期待接受的信息来源[9]。

(2)对采编人员提出的要求

手机出版为传统出版向智能数字出版转型的一个重要阶段,结合了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流媒体、云存储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向用户呈现的主要方式为App(application,应用软件)。这就要求编辑工作者需要懂得相应的流媒体的原理、格式、制作、传输、播放等,以及云存储的模型、架构、选择及存在的隐患等。

全媒体出版时代编辑的社会角色虽然未有大的改变,但工作角色也较以往大有不同[10]。采编人员需针对手机阅读终端的特点建立策划理念,不仅要能够辨析文化热点,而且要善于选题策划,同时,编辑的策划意识也应转变。科技期刊的手机出版物最终必然会是全媒体出版呈现的结果,需要期刊编辑人员以动众为本位,满足其现实需求,实现媒介形式的兼容和全媒体的融合。

例如,手机出版的生物医学类期刊中,有关实验和(或)试验及手术的操作过程、发生的变化和产生的现象等如果配有相应的动画演示,或者动态操作过程的视频,受众就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实(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这就要求编辑对实(试)验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将动画或视频与网页内容很好地嵌合在一起,同时还可以与受众及时交流互动,强调其交互性。同时,还需要编辑必须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相互间积极配合,才能做出好的手机出版刊物。

2.2 选题策划和组稿约稿

(1)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的主要依据是读者的阅读需求与出版媒介的特性[11]。科技期刊手机出版的选题策划基于手机这一新兴媒介,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时代的到来,将手机的应用又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具有通信速度快、网络频谱宽、通信灵活、智能性能高、兼容性好、高质量通信、频率效率高、费用便宜等一些优点,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能够以100 Mbps以上的速度下载)、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故与科技期刊传统出版选题策划区别的是,科技期刊手机出版的选题策划更应注重于跨媒体策划,即因“材”(手机)制宜,掌握多媒体制作技术,熟练地完成文字、图像、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的加工处理工作,做好网页的设计工作;然后将传播内容进行最简练的浓缩,使之适应手机出版在字数、读者阅读习惯方面的要求[4],从而适应新的出版环境。

(2)组稿约稿

由于手机出版的开放性和互动性较强,十分有利于手机出版的形式创新和内容扩展。因此,科技期刊手机出版的组稿在秉承传统出版组稿原则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受众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对各种开放参与的形式和互动的内容都可以有所考虑,尤其是要兼顾相关内容和手机出版物的特点,使其相得益彰,而不能拘泥于内容原来的表现形态。组稿时,既要考虑到不同受众的手机媒介的软、硬件设备条件,也要兼顾手机软件的升级趋势和大多数受众的手机运行环境。此外,还应考虑到稿件本身最好能够适宜应用手机多媒体的表现形式。

2.3 内容加工

尽管手机出版以高科技为必备载体,但手机出版核心价值仍在于内容资源,内容才是其生命力之所在[12]。

(1)结合手机出版特征

手机出版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移动性等主要特征。在手机广泛普及使用的时代,科技期刊的出版也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通过采用手机出版做到即时即刻,可借鉴网络出版中的“优先出版”,保证内容的即时性,但又有所差异。

手机出版属于一种“浅阅读”,呈“碎片化”模式。手机作为一种流动的媒体,其自身屏幕小,携带方便,应该“因材制宜”。采编人员在对科技期刊内容进行编辑时要尽量做到内容的多样化(视频、录像、动画演示等,尤其适用于医学类科普期刊),结构简易化(精干短小),阅读的轻松化(娱乐式阅读),让读物真正符合手机“读屏”方式的需要[13]!

手机用户个体的信息需求呈现出细分化和异质化,其传播内容可按需获取并能实现个性化和多样化[12]。依据动众不同的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打破传统媒体对内容的单向推送。利用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系统,根据动众以往的浏览痕迹进行跟踪[14],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形成互补互动,为动众提供完整的个性化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期刊的手机出版虽然更多地提供了短小精悍的快餐式内容,但是,在满足广大动众浅阅读的同时也造成了部分文化层次较高动众的流失[15]。

(2)重视原创,对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加工

手机出版在形式上不等同于期刊的网络出版或数字出版,在内容上也不等同于纸质出版,所以科技期刊手机出版内容不是对其电子稿或纸质稿进行简单的平移或复制,而应该是期刊内容的二次深度加工,或重新编辑(原创),即纸质的微缩版、提炼版,网络的深度版、精华版。在二次加工或原创过程中,引入音频、视频、动画等,达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此举,不仅使得期刊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而且同时可以平衡人的视、触、听等各种感觉。同时,编辑需要对文字、音频、视频、超文本等媒体形式做出通盘的考虑[6]。

(3)技术层面的加工

承载手机出版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技术,没有技术的进步,就不会有手机出版诸多产业链及其衍生品的开发[16]。因此,科技期刊的手机出版同样要以技术为架构,内容为血肉进行发展。其中,涉及到的相应的网络编辑技术主要有视频、动画、网页等编辑和制作。Flash影像是专为网络而创建的互动的二维矢量图形和动画。由于Flash影像属于紧凑的矢量图形,所以下载迅速,并且能够缩放,满足浏览者的屏幕尺寸。在制作Flash影像过程中,还需要利用专业级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以及Adobe Premier视频编辑软件,制作完成后嵌入HTML中。编辑工作者应熟练使用 Photoshop、Illustrator、PageMaker、Freehand、CorelDRAW等软件。

2.4 确定出版传播形式

以往,手机期刊主要通过在手机内安装客户端软件、按无线应用协议访问、发送彩信等方式传播,让手机用户可在手机上阅读内容[7]。但是,二维码的“横空出世”使得科技期刊突破了传统发展的局限转向立体化发展,不受版面以及其他条件限制,可以将形式多样的期刊信息展现给动众。如今智能手机扫一扫(简称313)功能的应用使得二维码更加普遍。

目前,手机出版内容的传播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短信或者彩信;二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登陆WAP或WWW网站形式。尽管目前已知的《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已与手机媒体结合,采用短信的形式将最先出版的内容告知动众[17],但是综合目前发展的考虑,后者更适合用于科技期刊手机出版的传播。

通过期刊纸质版或官方微信等渠道进行相关手机出版的宣传,编辑技术人员掌握XML(可扩展标记语言)的使用,采用新型QR二维码(“Quick Response”codes)技术,在期刊官网页面(通过HTML)或纸质版封面,嵌入相应的二维码,受众可通过安装二维码识别软件的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输入二维码下面的号码即可登陆WAP或WWW网站,进入相关的网页,方便快捷;或者直接进入官网页面进入下载口将相关App下载到手机上;然后,在手机内安装客户端软件。

2.5 手机出版宣传推广路径

(1)前期宣传

与传统媒体相协作,借助科技期刊传统出版已建立的固定作者群、专家群等,依据已掌握的相应的联系方式,通过网络或纸质版刊物进行告知,或者通过短信、彩信,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形式予以告知,并发送相应链接,让受众可以在手机上阅读期刊内容。

(2)后期推广

期刊社或杂志社或编辑部整合各种资源,与通信运营商(或手机刊平台开发商)合作经营,开发手机出版市场,建立独立的手机网站、手机门户等实现品牌推广和内容发布[1]。基于WAP,将二次深度加工或原创的期刊内容,包括影像连同网页一起,经过整合后发布到移动通信网络上。动众点击后或输入相关的网址即可以在线浏览科技期刊的相关内容和最新动态;此外,动众不仅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下载发送到自己的邮箱[18],还可以将其分享到自己的各种社交平台,如朋友圈、微博、微信、QQ空间等,以此增加受众的黏性与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同时,期刊内容提供者还可通过E-mail推送音频、录像视频及动画演示等方式传播。

3 结束语

全媒体出版的时代已经到来,科技期刊手机出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虽暂未成型,但必将成为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有机延伸,形成全媒体出版的完整体系。值得思考的是,一套完整的科技期刊手机出版流程是必不可少的,科技期刊手机出版需要沿着初步确定的流程方向,即动众细分、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内容加工、出版传播、宣传推广,在摸索中前进,不断地向前走,从而形成具有科技期刊特色的手机出版流程。

[1]邓履翔.科技期刊数字化之手机出版[J].中国科技信息,2013(12):94-95.

[2]施秀芳.“碎片化”时代的手机出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余振刚,谢新洲,张婧.浅谈3G互联时代发展手机科技期刊的营销模式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166-169.

[4]刘清海.全媒体出版协同传播立体化营销对科技期刊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5):859-862.

[5]王炎龙,黎娟.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运营形态及新模式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957-960.

[6]周翼.探讨3G时代的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J].今传媒,2013(10):99-100.

[7]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中级(2011 年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233,238.

[8]李法宝.论医学科普期刊的手机出版[J].编辑学报,2011,23(1):72-74.

[9]李林容.手机出版的发展特点浅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3(4):62-65.

[10]曹海涛.日韩手机出版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编辑之友,2013(4):72-74.

[11]刘寒娥.数字出版时代图书选题策划的全媒体攻略[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32(3):130-133.

[12]曹海峰.论手机出版的内容创新与应对策略[J].编辑之友,2012(7):73-75.

[13]黄崇亚,卓选鹏.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手机出版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1022-1025.

[14]王江蓬.手机出版发展现状及其内容提供商的版权保护困境[J].新闻世界,2013(8):288-290.

[15]王威.手机出版中编辑的策划意识[J].中国出版,2011(18):71-72.

[16]韩静,游苏宁,孙志谦.手机媒体与纸质科技期刊结合可能性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2):297-299.

[17]李卫红,寿彩华.浅析《分子细胞生物学》(英文版)的数字化出版[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3):446-448.

[18]刘清海.全媒体出版对科技期刊编辑角色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278-281.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选题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