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科技期刊遴选审稿专家的途径与原则
——以《中国化学快报》为例
2015-01-30王俊丽郭焕芳郑爱莲
■王俊丽 郭焕芳 郑爱莲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期刊联合编辑部,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甲2号 100050
1 引言
科技期刊是科技论文的重要载体,是传播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的重要媒介,“英文科技期刊对于促进我国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交流,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在国际上的显示度,对我国赢得国际科技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科研水平正大幅度提高,但是科技期刊水平的提高幅度却远远不及科研水平提高的幅度,尤其是英文科技期刊。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被SCI收录的139种中国科技期刊中,有106种(占76%)是英文科技期刊,说明英文是科技期刊能够成为国际性刊物的重要因素。但是被SCI收录的英文科技期刊仅占我国所有英文科技期刊244种的43%[1],这也说明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水平还有待不断提高。
要不断提升科技期刊的水平,必须要保证期刊内容的质量,对稿件内容进行评审或同行评议则是保证稿件质量的一个必要的环节。尽管同行评议不能做到绝对完美,但是审稿专家的意见对于论文的学术质量提升非常重要[2]。
虽然在选择审稿专家方面已有大量文献报道[3-7],但对于英文科技期刊编辑来说,现有方法却不完全适用。英文科技期刊的审稿专家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英文水平。笔者在近年来积累了一些独特的选择审稿专家的经验,在此与同行分享。
2 CCL选择审稿专家的实践和效果
《中国化学快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简称CCL)是近几年发展比较快的化学综合类英文科技期刊,2012年SCI影响因子超过1.0,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日益提高;在国内,已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CCL质量水平的持续提升与合理的选择审稿专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1 从编委/青年编委中选择审稿人
CCL往届编委成员绝大多数是各学科的院士,年龄大、职务多,审稿任务很难及时完成。调整后的第三届编委会是由各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组成,并且愿意为CCL的发展服务。另外,CCL还筹建了庞大的青年编委会(目前已有166位),成员几乎全部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学术水平较高;平均年龄低于40岁,绝大多数有留学经历,英语水平高、熟悉网络,是各学科的后起之秀。编辑部定期举行不同范围的编委(青年编委)研讨会,让编委明确期刊的发展目标,对稿件的质量把控有着明确的判断。为了保证稿件质量,目前本刊所有的送审稿件都至少要选择一位该研究领域的编委(青年编委)作为审稿专家。实践证明,选用编委(青年编委)审阅稿件后,稿件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编委(青年编委)审稿时间平均11天,所有稿件平均审稿时间由原来的25天缩短至17天,整个稿件的处理也明显加快。
2.2 从期刊编辑部积累的专家库中选择审稿人
CCL经过长期的积累,建立了庞大的专家数据库(专家人数已达1200多人,涉及化学各研究领域;每年完成审稿的专家有800多人,其中外籍专家200多人),专家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以及其他相关信息都有详细记录。选择审稿专家时,先利用研究方向进行初步筛选,如果筛选结果太多,利用专家研究领域关键词再次筛选。然后结合专家的审稿速度、审稿态度以及目前在处理的稿件数目等,优先选送审稿速度快、审稿质量高的专家。
当然,数据库中专家的信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有的专家的研究方向发生了改变,有的变更了工作单位,也有的某一段时间内出国无法审稿,还有的专家因退休不再接受审稿等,这就需要对审稿专家库进行维护和管理,及时修改和更新审稿专家的信息[8-10]。否则,仍按以前的信息选送审稿专家,就可能会延误了稿件的审理及后续处理工作。
2.3 从作者推荐的候选专家中选择审稿人
在作者投稿时,CCL一般建议作者推荐3-5位审稿专家。作者必须提供专家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电话和电子邮箱),最好提供专家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
作者推荐审稿人存在诸多问题[11-12],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对于作者推荐的、编辑不熟悉的审稿专家一般不予采用。遇到研究领域太偏的稿件,在编委和已有专家库中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专家,编辑部也会考虑作者推荐的专家,但是必须审核推荐专家的资质,以规避作者的不规范推荐。根据作者提供的信息,在互联网中找到专家的个人主页或者相关介绍。首先要排除与稿件中任一作者(尤其是通讯作者)是同一单位或者曾共同署名发表过文章的专家。其次要核查推荐专家的研究方向是否适合,如果该专家近几年发表论文的研究方向基本与送审稿件一致,则可以邀请其审稿;如果该专家近几年的研究方向发生了改变,即使以前做过相关研究,由于对该研究领域的前沿不再熟悉也不宜选用。第三,审核推荐专家的发文量以及发文期刊的质量,如果发文数量不多,发文期刊影响力也一般,说明其专业水平不是很高,很难对稿件做出准确的判断,不能成为CCL的审稿人;如果发文量过大(超过100篇),并且大都以通讯联系人的方式出现,一般来说,该专家在业内比较权威,担任的各种行政和社会职务也相应的比较多,很可能会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法及时完成审稿,因此该类专家也一般不宜选用。
核查审稿专家是一件非常耗时的工作,编辑对国内审稿专家的简介容易获悉,有时还能了解论文作者和推荐专家之间潜在的利益关系。但是对于国外的专家,编辑往往对他们缺乏了解,在资质或利益冲突审核时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Springer出版社旗下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的主编 Robert Lindsay[13]曾遇到过作者推荐自己的家人、同事或学生,甚至是作者本人(使用婚前姓)作为论文评审员。鉴于这种情况,CCL对待作者推荐的国外审稿人,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只有通过编辑的资质审核,才有可能成为审稿专家。
2.4 利用网络数据库选择审稿人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种大型的网络数据库不断涌现,为整个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构建了良好的平台。中文科技期刊编辑常从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中查找审稿专家[14],由于CCL是英文期刊,对审稿专家的英语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常用英文数据库查找审稿专家。
CCL与荷兰Elsevier出版社合作后,Elsevier免费提供了全英文的在线投审稿系统(Elsevier Editorial System,简称EES)。EES后台链接的数据库是Scopus。Scopus数据库收录了来自于全球5000余家出版社的近21000种来源文献,5300万条记录,涵盖四大门类27个学科领域,数据庞大齐全。在EES系统中,对于具体的某一篇稿件,可点击“Find reviewers”链接,直接进入Scopus数据库查找审稿人,有两种检索方式:主题检索和姓名检索。
2.4.1 主题检索(Topic search)
点击“Find Reviewers”后,系统默认的是主题检索,并自动导入稿件的所有关键词。但是关键词太多,一般检索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编辑可根据文章内容来筛选主要的关键词,检索结果将按照相关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列出最近五年发表的相匹配文章的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单位、联系方式、h指数等其他信息。如果与文章作者之一是同一单位或者曾合著发表过文章的,系统会自动标注醒目的红色“!”予以警示,一般应当主动规避这些作者。
根据h指数可以很快判定作者的学术产出数量和水平。h指数过高或过低均不适合审稿,CCL编辑一般选取h指数在10-20间的人员作为审稿专家。h指数符合要求的人员,点击姓名,可以显示与主题最相关的最近发表的三篇文章,快速浏览即可判断研究方向,如果合适即可选定为审稿人候选(点击“add”加入“candidate”),系统自动将作者信息转至专家库中。如果该作者的文章仅与某个主题词相同,细分研究领域不一致,则不适合被选作审稿人。如此反复,直至选出合适的审稿专家。
使用EES系统的英文科技期刊都可以用该方法来筛选审稿专家。目前国内有部分英文科技期刊使用的是ScholarOne系统,查找审稿专家的方法原理类似,只是后台链接的数据库不同罢了。
2.4.2 姓名检索
姓名检索可以是模糊或精确检索,如果仅知道姓、名或者单位,从海量的数据中准确地找到某一研究领域的专家,对编辑来说似大海捞针,不可取。但是可以核实专家信息,比如作者推荐的专家,编辑可轻易地知道该专家的信息是否真实、研究方向或者学术水平是否适合审稿等。另外,姓名检索对编辑利用参考文献查找审稿人的信息非常有用。
2.5 从稿件的参考文献中选择审稿人
稿件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一般都是与本文研究领域紧密相关的,但是由于参考文献一般仅列出作者的姓和名(简写)而没有更详细的信息,编辑无法准确判断是否真正适合审稿,这就需要借助Scopus数据库提供的“Name search”检索了。如果查到多条记录,根据文献题目或者研究方向粗略筛选,很快就能定位到所要查询人员的记录。参照编辑部选择审稿人的原则和标准,如果符合要求,就可以选为审稿人了。
2.6 由审稿专家另行推荐审稿人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专家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完成审稿,但会热心地向编辑部推荐其他审稿人的情况。一般来说,他们推荐的时候已经考虑了被推荐人的研究方向、专业水平等因素,因此编辑可以直接选为审稿专家。
2.7 青年学者自荐为审稿人
随着CCL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许多国内外的年轻学者经常会主动联系编辑部,希望有机会能成为本刊的审稿人。根据自荐人的简历进行必要的评估判定及背景核查,由于他们科研生涯时间不是很长,h指数可能不高,但他们的科研事业正处于上升期,责任心会很强,编辑可以加入审稿专家库以备选。
3 小结
英文科技期刊的审稿人不仅学术专业素质高,英语水平也要高。本文总结了CCL选择审稿人常用的几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首先选择编委/青年编委和专家库中已有的专家审稿,其次是从Scopus数据库查找和编委推荐的审稿专家;作者推荐和自荐的审稿专家通过资质审核后,也能成为本刊审稿专家。并且对审稿专家库进行管理和维护,及时更新专家信息。综合交叉使用以上几种方法,可为稿件选到合适、准确的“小同行”进行评审。另外,编辑还应当阅读本领域高影响力的期刊和专著、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深入到科研一线,努力吸收在国际上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专家,特别是既懂专业,又热心为科技期刊服务的科学家,不断扩充壮大审稿专家队伍。
致谢感谢“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本刊的大力支持。
[1]中国科技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
[2]卢圣芳.对科技期刊审稿专家的选择与搭配[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111-112.
[3]黄劲松,彭超群,杨兵.审稿专家的选择与管理[J].编辑学报,2003,15(1):55-56.
[4]王淑华.如何利用中国期刊网审稿[J].编辑学报,2007,23(2):32-34.
[5]李金丽,徐永吉,林清华.利用中国教育网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J].编辑学报,2006,18(2):147.
[6]庄晓琼.试论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利用高校校园网查找审稿专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1):170-173.
[7]杨忠民.科技期刊审稿专家遴选条件及途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4):97-100.
[8]李海兰,吴岩,毕淑娟,等.科技期刊审稿专家共享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436-438.
[9]王霞,贾贤,蒋伟,等.科技期刊如何完善审稿专家库[J].编辑学报,2011,23(S1):43-44.
[10]詹燕平,游滨,陈移峰,等.论科技期刊审稿专家的选择与管理及其审稿积极性的调动[J].编辑学报,2014,26(6):572-573.
[11]赵丽莹,张宏,王小唯.作者推荐审稿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编辑学报,2012,24(2):145-146.
[12]丁佐奇,郑晓南.作者推荐审稿人审稿结果的分析与思考[J].编辑学报,2013,25(5):458-459.
[13]Cat F,Adam M,Ivan O.Publishing:The peer-review scam[J].Nature,2014 (55):480-482.
[14]顾泉佩.应用中国知网查询论文审稿人的方法[J].学报编辑论丛,2007: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