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荐购外文图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5-01-30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外文书展馆藏

在当今电子期刊大行其道之时,外文图书尤其是纸质版图书,凭借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仍然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欢迎。外文图书价格较高,因此提高图书订购的准确性,避免无人借阅的现象发生,就成为图书馆采访人员关注的问题。

传统图书采购模式由于采访人员和读者需求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机制,外文图书服务效果大打折扣,造成大量馆藏图书无人问津[1],导致图书馆经费和馆藏空间年年紧张而读者意见年年增加[2]。因此,有必要利用读者荐购服务,发挥读者的积极性,尽力满足读者的需求,尤其是重点保障对象的图书需求,真正实现以读者为本的馆藏外文图书建设。

1 读者荐购外文图书工作的主要方式

读者荐购外文图书不仅能满足专家教授对其专业外文图书资源的需求,也有助于图书馆进一步优化馆藏资源结构,真正满足科研需求[3]。

1.1 专家委员会圈选

这是最传统的外文图书采访工作模式之一,通过成立由专家教授组成的图书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专家教授根据采访人员提供的专业目录,从专业的角度对外文图书的采购进行把关,最后采访人员根据圈选结果进行发订。召开专家会议进行资源决策,已经被证明是了解学科最新前沿动态的有效途径。但是专家教授工作繁忙,定期集中召开会议次数有限。

1.2 电子邮件征询

采访人员定期将专业图书目录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推送给相关专家教授,采访人员汇总其推荐的图书后,根据实际需求发订。当推送对象较多时,采访人员既需要推送目录,又需要统计分析反馈结果,对未反馈意见的对象还要重复询问,工作量非常大,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只适合读者对某一专题有特定需求时使用[4]。

1.3 网络直接推荐

一是在图书馆网站开设读者推荐栏目,读者根据自身需求,直接在网页表格上填写书名、作者、出版社、ISBN号等图书基本信息进行荐购,采访人员汇总推荐意见后,根据馆藏实际发订和回复;二是在图书馆网站公布外文图书订购人员的联系方式、邮箱,读者直接将图书需求发给采访人员,采访人员汇总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发订或不发订,并同时回复读者。该方式比较传统,使用频率不高。

1.4 书商目录圈选

采访人员定期将书商推荐书目上传到图书馆管理系统,读者登录图书馆OPAC系统,浏览新书书目信息[5]。当读者需要某一本图书时,点击推荐按钮,采访人员汇总推荐信息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发订或不发订,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读者[6]。

1.5 代理商网络平台荐购

目前很多图书代理公司推出了读者荐购系统。例如,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公司推出的“海外图书采选系统(PSOP)”,通过给读者开设账号,允许读者查询浏览图书信息,对需要的图书直接推荐给图书馆订购[7]。基于平台的读者推荐订购过程规范、透明,已经成为读者参与图书馆外文图书订购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1.6 组织书展现场荐购

组织书展包括“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就是定期组织相关专家教授,参加各种图书博览会,现场选书;“请进来”就是图书馆与图书代理商合作,定期在图书馆举办专业书展,读者现场看书、选书并向图书馆荐购。实践证明,书展现场荐购是调动读者积极性的最佳方式,现场荐购直观性强、针对性强、订购过程短,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自己推荐的图书,真正做到每本书都有其读者,能大幅度提高外文图书的利用率。以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2013年9月举办的外文图书展为例,4天时间读者荐购外文图书264本(册),超过2012年全年订购册数,说明举办书展是提高外文图书服务效率的重要途径。

1.7 根据文献计量结果选购

采访人员不仅要提高读者在外文图书订购中的参与度,也要利用现代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馆藏图书借阅和读者馆际互借服务申请情况,了解读者实际使用需求,提高外文图书订购的针对性,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1.8 读者决策采访

读者决策采访(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s,简称PDA)是随着Web2.0发展起来的图书订购方法[8]。图书馆定期将电子书目导入图书馆联机服务系统,经过认证的读者有权浏览相关信息。当某本图书浏览或阅读的数量达到一定标准,图书馆将自动订购该书,采访人员审核最终发订情况。该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整个订购过程完全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读者完全是根据自身需要浏览、阅读图书,是对读者需求的真正满足[8]。

2 读者荐购外文图书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与专家教授的沟通

实际应用中,采访人员人手有限,无法与专家教授一一联系,专家教授的反映效果往往不佳。因此需要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对口服务人员联系,以此提高专家教授参与荐购的比例。

2.2 读者关注度不高

由于读者性格及研究作风不同,不同类型读者与图书馆采访人员的交流程度不同,大部分读者往往不愿与图书馆交流。读者性格的差异使图书馆更重视推荐积极、呼声高的读者需求,导致资源建设中心不平衡,读者推荐的学科类型与馆藏建设发展方向有偏差。如何使读者真正融入外文图书资源建设的过程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尽管读者荐购的途径有8种,但是读者,尤其是专家教授的关注与配合远远不够,馆内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也不够。

2.3 技术平台的限制

尽管读者荐购方式有8种之多,但不同的荐购方式要求不同的平台,除了最常见的电子邮件系统外,读者网站荐购建立在OPAC系统之上,PSOP系统由图书代理商开发管理,PDA系统依靠数据库商,最终结果就是读者嫌麻烦,对图书馆外文图书的荐购服务产生距离感,不愿意参与荐购服务。

2.4 经费使用过快

图书馆外文图书订购经费一般不多,读者在推荐订购,尤其是书展现场荐购时比较踊跃,在有书商介绍推荐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有图书馆买单不花自己的钱、自己所在学科比其他学科更重要等思想,出现不在意价格、过多推荐同一类图书的情况,有限的图书采购经费难以承受,一次书展推荐的图书码洋很可能花光图书馆一年的经费预算。

3 读者荐购外文图书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反馈及时性

读者荐购后,图书馆应及时反馈,避免挫伤读者参与的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采访人员要积极主动与荐购人员联系,荐购图书优先加工入库流通,并通过电子邮件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通知读者,做好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协调沟通。

3.2 提高采访馆员能力

读者荐购图书易受读者参与度的影响,与积极读者相关学科的图书在图书采购中占较大比例,导致馆藏结构不均衡。因此,要积极推广读者参与的外文图书订购,要求采访人员加强有效筛选、甄别读者推荐图书的能力,同时选出虽然没有人推荐但是符合馆藏结构发展、有价值的图书。

3.3 提高网站技术能力

开发读者荐购平台,实现读者荐购与图书馆网站的深度集成,解决其跨系统跨平台操作繁琐的问题,真正做到既满足读者需求,又快捷有效。同时跟踪国际最新图书订购案例,利用新技术,使图书馆采访人员尽可能少地干涉读者荐购活动,甚至在读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其对图书的真实需求。

3.4 加强学科馆员的参与度

学科馆员作为图书馆与科研人员之间的桥梁,较其他馆员更了解保障对象的学科需求。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定期推送相关学科专业图书目录,第一时间向科研人员通报书展信息、新书上架信息,弥补采访人员少、精力有限的不足,是扩大图书馆影响、提高图书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

3.5 保持读者荐购的可持续性

读者荐购工作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不能一次书展就花完全年的经费。

图书采访人员要事先对拟参加荐购的图书进行必要的去重、筛选,对不符合馆藏发展方向的图书要坚决去除;要及时增加新的研究方向、研究类别;要对读者荐购图书的总额进行必要的限制,避免荐书数量相差悬殊的现象。

4 结语

通过比较外文图书可借副本的平均流通次数和年平均流通频率,可以直观评价读者荐购的效果。以我馆为例,原有外文图书的可借副本平均流通次数在2.3左右,年平均流通频率为0.6。此次读者推荐的246本(册)图书,上架仅仅3个月,平均流通次数就达到2.1,年平均流通频率预计超过1.5,图书的借阅次数大幅提高,效果非常明显。

随着基于需求的外文图书读者荐购服务越来越成熟,读者正逐渐成为图书馆外文图书资源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读者荐购行为也对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质量、提高图书馆在科研活动中的地位有很大帮助。图书馆只有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读者荐购渠道,构建科学高效的读者荐购体系,才能实现“每本书有其读者”,才能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外文图书保障水平[9]。

猜你喜欢

外文书展馆藏
外文字母大小写的应用规则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空场”书展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沈鹏《诗为同门七子书展》
《诗为同门七子书展》
第67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圆满落幕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外文局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