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工程化能力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科学院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2015-01-30杨辉牛栋梁栋田原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北京00864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03000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工程化中科院实验室

文/杨辉 牛栋 梁栋 田原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 北京00864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太原 03000

提升工程化能力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科学院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文/杨辉1牛栋1梁栋2田原1
1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 北京100864
2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太原 030001

工程研究中心是科研成果验证与工程化的平台和基地,是下一代技术的发源地,是科研文化和产业文化的融合界面,是科研成果与市场沟通的桥梁。在中科院启动的“率先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科技服务网络、打造国际一流国家科技资源公共平台、提升服务支撑科技创新的能力。文章从国外工程中心的发展历程出发,详细回顾和总结了中科院工程研究中心工作经验,分析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提升中科院工程化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出发,提出了今后中科院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建议。

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转移转化平台,“率先行动”计划

1 工程研究中心的起源与发展

工程研究中心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所谓的“竞争力危机”,保持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领导地位,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牵头支持在大学建立集工程研究、工程教育、企业合作、技术转移于一体的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Engineer Research Center,简称ERC)。

美国工程研究中心是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建设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2006年,NSF为满足全球化经济发展对企业的需求,开始酝酿第三代工程研究中心计划,截至2014年共支持了64个ERC(含3个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采取有限期支持方式,重点支持先进制造,生物技术和健康,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基础设施,微电子、传感和IT 4个领域,最多支持10年。ERC后期发展主要由工业界提供经费支持。

我国原国家计委(现发改委)于1992年正式启动实施“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计划,并颁布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科技部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统称“工程中心”),主要任务是促进成果转移转化,解决科研、生产“两张皮”问题。因此,工程中心建立之初主要考虑的是工艺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

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设立的工程技术平台分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两类,截至2013年,共建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2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47家,前者注重技术研发和示范,后者注重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

2 中科院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的现状

中科院是最早介入我国工程中心建设的部门之一,从1989年化学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首批试点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在多个领域组建了49家工程中心。

根据建设主管部门划分,中科院工程中心共分三类:第一类为国家级工程中心(42个),即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的是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第二类是院级工程中心(7个),目的是推动中科院科技成果产业化,预备承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第三类是所级工程中心,目的是提高研究所的工程技术能力,推动研究所成果技术产业化,由各所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据不完全统计(不含所级工程中心),截至2013年底,中科院工程中心与工程实验室资产总额达82.27亿元,全院工程中心与工程实验室总人数7 20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 127人。2013年全年工程中心与工程实验室收入总额为53.79亿元,其中技术性收入3.48亿,占总收入的6.5%,生产性收入和其他收入(财政项目、投资收益等)占93.5%。全年工程中心与工程实验室专利申请受理1 933件,专利授权1 020件,获各种奖项158项。通过工程中心与工程实验室的技术转让,使受让企业新增产值超397.41亿元。2013年,有40个工程中心与工程实验室的年收入超千万元,其中前5名为: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中心(15.86亿元)、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中心(12.5亿元)、国家催化工程技术中心(2.74亿元)、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中心(1.72亿元)、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中心(1.59亿元)。

目前,中科院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在某些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大型工程化验证环境和一批成套技术研发装置,在某些特定领域显著提高了我国工程化开发能力。例如,依托沈阳自动化所的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中心与新松机器人公司完全一体化,拥有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工程机械等国家重点发展行业600余家关键客户群体,占据了国内机器人市场30%份额,2013年收入12.5亿元。

3 中科院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发展存在的不足

中科院特别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院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持续支持,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平台。

近年来,中科院加强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力求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从成果到产品再到市场的过程比较漫长,很可能导致转化中途夭折。从目前情况看,中科院的成果转移转化还基本停留在分散、卖单一技术或产品阶段。另外,中科院工程中心的发展和管理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基本上处于离散、自我发展状态,出现了功能异化和被边缘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

3.1投入不足,属于争取资源离散性的“被动建设”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专利实施率仅为l0%左右。重要原因之一是中间环节缺失,即缺乏工程化验证平台。企业一般没有工程中心,难以消化实验室成果,往往导致成果转化周期长,或在转化过程中夭折。

中科院现有的40多个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绝大部分是研究所为争取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等国家资源而被动建设起来的,布局分散、发展缓慢,导致缺乏院层面的总体规划和长远持续支持,难以满足新形势下中科院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中科院对科技成果工程化重视不够,缺乏一个体系完整、性能先进、创新性强的工程化平台。如果在研究所建立一系列工程化平台,使最新成果及时得到工程化验证,同时加强与企业、产业部门、地方政府合作,将会极大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3.2功能定位不明确,支撑服务能力不足

工程中心如何既能创造经济效益,维持自身健康发展,又能带来社会效益,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是中科院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科院工程中心的战略定位与其本身的发展不匹配,各工程中心运转状况与设计的初衷存在一定的偏离,中心的运行企业化和商业化倾向过强,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工程中心不是以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输出”为主,而是以产品销售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工程中心要求的“转化能力”常常被异化为“生产能力”。从2005—2013年中科院工程中心整体的收入结构看(统计年鉴),中心的技术性收入比例从2005年的22%下降至2013年的6.5%,相反生产性收入加上其他收入(主要指国家、院和地方财政项目)已达到总收入的93.5%,说明中心的生产经营或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成为工程中心的主体活动内容,导致工程中心要么呈现出以生产性活动为导向的规模扩张,要么向以纯科研活动的实验室方向发展。

3.3中心技术单一、创新能力弱、功能异化和边缘化

中科院多数工程中心发展存在严重隐患,主要表现为:(1)与研究所基础研究工作联系不紧密,创新思想难以渗透到工程研究之中,不仅自身集成创新能力不够,而且二次创新能力也跟不上;(2)与依托单位的合作和利益分配机制未能实现良性互动关系,导致中心成为独立于研究所的公司,难以分享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或者成为研究所的一个科研部门,与一般实验室没有区别;(3)与企业联系不够密切,大部分中心滞留于自身产品的生产销售,对行业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显示度不高;(4)大多是依靠研究所技术成果转化进入市场而建立的,长期处于“单一”技术来源、“单一”技术出口的状态,离中科院设立的提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建设目标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同时,由于普遍缺乏行业背景,缺乏与产业界天然的联系,其发展模式遇到很大问题。如院光盘中心就是因为工程技术单一、下游出现需求弱化,最后不得不被取消;(5)没有相对应的评价、激励机制,以“团队”模式为主运行的工程开发活动中的员工业绩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资源配置、人才吸引方面受到很大制约;在科研院所的主流文化中,工程研究中心边缘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4 发展思路与建议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向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中科院提出了《“率先行动”计划》,目标是实现中科院科技创新的整体跨越和引领发展。在《“率先行动”计划》中,提出了科技服务网络计划,明确提出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是中科院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一类重要的“结点”,这将为中科院工程中心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工程中心应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锐意变革,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中科院综合交叉优势,发挥中科院与市场沟通的桥梁作用,使中科院产生的大量科技成果充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此,提出以下发展思路和建议:

(1)围绕“率先行动”计划的实施,评估、调整已有中心,重点稳定支持一批中心。应明确工程中心定位,注重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积极引导工程中心做好科研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工程化手段服务于成果转移转化,同时引导科学研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在院层面,对工程中心建设应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布局,对已有的工程中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分类指导发展,或独立为公司,或充实,或合并,或裁减。通过整合和筹建新的中心,对我国及中科院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中心给予重点稳定支持,使中科院的工程中心布局合理,提升中科院的工程化能力和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能力。同时完善中心的运行管理,避免简单成为研究所的一个重点实验室或争取资源的平台。

(2)以研究所的分类改革为契机,系统谋划未来布局,组建跨学科,多所联合工程中心。转变过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示范”的直线链条式、推销式的成果转化观念,把中科院科技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中心建设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与中科院研究所分类改革相结合,特别要与创新研究院和特色研究所建设相结合,将其作为创新研究院和特色研究所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②中科院工程中心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承建国家中心层面上,而是要统筹安排、前瞻谋划,充分结合不同实体的资源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形成以工程中心为核心、若干企业参与的产业联盟;③要充分发挥学科齐全、学科交叉优势,重点支持学科交叉、多所联合、多企业参与的中心发展;④要以企业需求引导科学研究,使中科院成为行业和领域创新技术发源地,使中科院的成果和技术源源不断地服务企业,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3)按照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的要求,明确中心定位,避免成为单一技术的生产型公司。按照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的要求,中科院的科技应注重服务国民经济和惠及民生。要明确中科院工程中心定位,必须注重以下方面:①不应仅仅以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而应对企业、行业发展提供服务,要从靠“卖产品”求生存向“提供服务”方面发展;②避免在产品销售方面与企业形成竞争关系,而是要与企业分工明确,在产品研发、技术服务方面与企业形成合作关系;③工程中心建设要瞄准国家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并根据行业领域发展特点,避免单一技术,突出创新性、集成性和系统性;④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以共性、前瞻和关键性技术研发为重点,引导行业和企业发展;⑤要大力联合所外科研单位和企业等,寻求行业内更多单位参与,成为多学科、多单位参与创新的服务平台,系统化地提升行业工程化能力。

5 结语

在新的发展时期,以“率先行动”计划为指导,充分发挥已有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中科院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能力,鼓励工程中心与企业、地方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合作,特别要鼓励依托工程中心建立企业和产业联盟。根据发展需要,也应考虑适时新建一批院级工程中心,使中科院的工程化力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在成果转移转化的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致 谢 本文写作中得到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严庆局长和冯仁国副局长的悉心指导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1卢懿.美国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市场论坛,2004,(1):20-21.

2朱维平.让创新奏响产业发展的乐章——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年建设历程.中国工程咨询,2013,(2):6-10.

3侯元元,黄裕荣,吕华侨等.发达国家工程中心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科技信息,2011,(7):302.

4胡冬云,陶丹.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关键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7):1.

5赵兰香,李文东,李昌群.我国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与现状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86.

6 http://www.erc-assoc.org.

杨 辉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高技术处副处长,博士。研究方向为超快激光技术,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Optics Letters和Applied Physics Letters发表论文10余篇。2006年后,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工作,涉及科研项目与产业化、人才与团队、工程实验室以及规划等方面的管理工作。E-mail:yanghui@cashq.ac.cn

Yang Hui,Ph.D.,deputy director for O ffice of High Technology,Bureau of Science&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CAS.Hismain research areas are generation of ultrashort laser pulse and interaction of ultrashort laser pulsew ithmaterials.As the firstauthor,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10 papers on Physical Review,Optics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etc.He has been in charge of scientific adm inistration since 2006,mainly focusing on scientific projectsmanagement,tech-transfer and industrialization,HR,and scientific planning for engineering labs.E-mail:yanghui@cashq.ac.cn

Improve Engineering Capibility,Serve and Support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Considerations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s in CAS

Yang Hui1Niu Dong1Liang Dong2Tian Yuan1
(1 Bureau of Science&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864,China;2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Taiyuan 030001,China)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is a scientific validation,engineering platform and base,is the birth place of nextgeneration technology,is the interface of fusion of scientific culture and industrial culture,and is the bridge between research and market.Launched by CAS,“Pioneer Initiative”action plan clearly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network,to build aworld-class public platform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 resources,and to enhance the ability to suppor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Based on the developmentof foreign engineering centers,the article reviews and summarizes on our network experience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s in detail,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Aiming atenhancing the capability of our engineering,speeding up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f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and serving and suppor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paper puts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of our engineering centers.Through a clear positioning and overall planning,adjusting theexisting centers,establish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centerwith key support,promoting the centers'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to guarantee th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s play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platform and bridgeof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fer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engineering laboratory,transferand transformation platform,“Pioneer Initiative”action plan

10.16418/j.issn.1000-3045.2015.01.014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5年1月6日

猜你喜欢

工程化中科院实验室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下线
时速620千米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下线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软件测试工程化模型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