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基础科技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计划”的思考
2015-01-30李宇李泽红董锁成袁靓石广义
文/李宇 李泽红 董锁成* 袁靓,2 石广义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丝路”)取得了沿线国家战略共识,沿线主要国家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未来“丝路”沿线国家都将制定“丝路”建设相关战略发展规划,“丝路”建设即将在我国国内和沿线国家大规模展开。但是,长期以来,“丝路”沿线国家基本国情、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政策法规等信息数据严重缺乏,将对“丝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决策以及建设实践造成严重制约。这对“丝路”的科技基础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和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下,推进国际“丝路”建设,迫切需要根据沿线国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格局,因地制宜,科学制订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基础性工作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为优先领域和突破口,沿线国家基本国情、资源环境数据共享,进而支撑“丝路”沿线国家宏观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
1 “丝路”国际科技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
中国与“丝路”沿线各国有着长期良好的科技合作历史。如1978年中国、德国两国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到2012年中德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已经召开了22次会议;1983年4月中国与埃及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1989年3月中国与蒙古国签订了《关于成立中蒙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委员会协定》;1993年2月中国和以色列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1992年12月中国和俄罗斯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1994年12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2012年7月中国-乌克兰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科技合作分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2012年12月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科技合作分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2013年白俄罗斯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合作水平,在明斯克州建立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在新型建材、基础设施、通信、电力和智能物流等科技领域与中国开展了深入合作;2013年9月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上述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为“丝路”科技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4年6月16日,来自“丝路”沿线17个国家的200余位科学家在北京发布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倡议,基础科技支撑“丝路”建设得到广泛认同:一是丝绸之路是科技交流之路,“丝路”复兴需要科技界行动起来,积极开展跟踪研究;二是国际科技合作是“丝路”建设的战略先导任务;三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将支撑“丝路”各国发展模式创新及“丝路”快速崛起;四是科技促进“丝路”信息化,将加快“丝路”建设进程;五是科技创新保障和支撑“丝路”实现可持续发展,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生态脆弱,环境相对恶劣,历史上生态危机时有发生,亟需“丝路”沿线国家联合开展国际综合科学考察,提供基础性科技支撑,共同研究应对策略。
目前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在现代农业、航空航天、新材料、新型建材、电子通信、IT、新能源、新材料、智能交通、高速铁路和核能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合作取得了良好进展,但在基础科技方面,国际合作还比较少。目前主要是中国科学家联合俄罗斯、蒙古、东南亚科学家,共同开展了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俄罗斯、蒙古)、澜沧江中下游与大香格里拉地区跨国科学考察,取得了较好进展,完成了系列综合科学考察成果,为考察所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自然资源利用等提供了科技支撑。因此,“丝路”基础性科技工作已有初步进展,但仍难以满足“丝路”沿线国家间国际科技合作的迫切需求。
2 “丝路”建设面临重大的国际科学问题
“丝路”沿线国家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今后随着沿线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变暖背景下,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丝路”建设将可能面临生态脆弱性和复杂性问题,该地区的荒漠化、水资源危机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成为制约“丝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未来“丝路”可持续发展面临以下国际科学问题:(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2)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3)跨国沙漠化、干旱、水土流失和颠覆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治理科学技术问题;(4)全球气候变化对“丝路”的影响及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5)贫困成因与国际扶贫机理和路径;(6)国际科学家协同创新研究及信息共享平台等。亟待“丝路”沿线国家科学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科学应对上述区域发展问题。
3 制定基础科技支撑“丝路”发展计划的建议
3.1 “丝路”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综合科学考察
由中科院牵头,联合“丝路”沿线国家主要科研机构参与,组建国际一流科学家团队,应用低空多用途航空飞行器、尖端观测仪器等新设备,以及遥感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新技术,对“丝路”各国水资源及利用状况、气候资源及自然灾害、荒漠化土地、湖泊分布及水质/水量变化、高寒地区的冰川/冻土以及冰川地貌和冰川气候、森林和草地、社会经济现状、民族文化特色、政治法律制度等开展多学科、大尺度的综合科学考察,形成系列科学考察报告和数据库,为“丝路”沿线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3.2 建立“丝路”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信息共享中心和科学决策支持系统
建立“丝路”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信息数据共享中心,以“丝路”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和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基础,利用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为基础平台,建议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牵头建立“丝路”国际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的功能是收集、整理和发布“丝路”基础科学数据,为相关研究机构提供科学数据交换和共享服务。建设E-Science支撑的“丝路”国际科学家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建设“数字丝路工程”。
建立“丝路”可持续发展科学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包括“丝路”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平台、科学决策人机交互系统、“丝路”科学信息库系统、“丝路”科学决策模型库系统、建立“丝路”科学决策知识库系统、“丝路”科学决策方法库系统的丝绸之路科学决策支持系统。
3.3 “丝路”科技资料整编和地图集编研计划
由中科院牵头,联合“丝路”沿线国家主要科研机构参与,重点开展“丝路”各国各学科领域在长期的科技活动过程中积累的基础数据和资料的整编,包括古代天文记录文献及相关资料、气象历史数据资料、灾害天气历史资料、生态环境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丝路”生态环境要素空间网格化图集、社会经济要素空间网格化图集等。
3.4 启动“丝路”跨国科技交流合作与人才计划
围绕“丝路”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开展各国相关科研机构间不定期访问交流。
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政府应充分重视在跨国人才培养与交流方面的国际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标准机制,实施“张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培养并巩固从事科技基础性工作的高水平人才队伍。设立常设秘书处,各国设立对口单位,并担任轮值主席。
3.5 实施“丝路”“极端气候事件可预报性以及风险评估”项目
“丝路”国家加强合作,构建共享各种相关技术和信息,共同预测、预警极端气候事件,加强极端气候事件可预报性以及风险评估研究。沿途发展中国家主动承担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减排任务,发达国家应当进行应对气候变化先进技术转让合作,增强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3.6 推进“丝路”野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联网观测
科技部、中科院联合“丝路”沿线国家科学院,依托“丝路”沿线国家已有的野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新建典型地区长期野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监测样点)系统。由沿线国家政府专项经费支持,建立稳定的科学数据网络,实现“丝路”生态系统联网观测,提升“丝路”沿线国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国际学术地位。
3.7 建立“丝路”“长距离大气污染物传输和防治监测系统”
针对大气污染物和沙尘长距离跨国界、洲界传输问题,签订远距离跨国界大气污染公约,共同控制污染物和沙尘的排放量和跨界流量。建立“丝路”沿途城市空气污染的现有资料库、监测网和模拟合作研究,形成地面点、面、区域、跨国污染源监测,低空激光雷达和飞机定期采样,高空卫星实时监控,遥感资料反演三位一体监控机制。利用西欧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大气污染物的治理和替代技术(新能源)交流和合作。
3.8 “丝路”沙漠化生态修复科技工程
综合集成中国和沿线国家沙漠治理模式和成熟技术,加强沙漠化治理技术合作。针对“丝路”荒漠化演化现状和趋势,根据沙漠治理是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特点,从引发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以及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整体分析,进行广泛的跨国多方面合作,推进“丝路”沿线国家沙漠化治理。
3.9 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联合中心”
建议国家给予支持,由中科院牵头组织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联合中心”。科技部、中科院从2008年至今,组织实施了俄罗斯、蒙古国、东南亚、中亚综合科学考察,已经在俄罗斯科学院、蒙古国科学院、中亚各国家科学院、东南亚相关国家科学院及其他科研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俄罗斯科学院、蒙古国科学院、哈萨克斯坦科学院、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的相关研究所希望以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等项目合作为契机,联合“丝路”沿线国家研究机构尽快筹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联合中心”。
1 习近平.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网,2013-9-7.
2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2012-6-18.
3 董锁成.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中国经济网,201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