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暖新闻”:客观真实之上的人性升温

2015-01-30金月成

中国出版 2015年16期
关键词:媒介

□文│金月成 邵 杨

“暖新闻”:客观真实之上的人性升温

□文│金月成 邵 杨

围绕着“暖新闻”这一新的现象,厘定了新闻之“暖”的内涵与外延,探讨了其走红的深层动因、存在的理想形态以及未来发展的可操作空间,并得出结论:新闻因为人性化的介入,实现了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估,体现出新的含金量和责任感,也获得了传播效果上的加成与提速。

暖新闻 “冷”社会 客观理性 人性升温

新闻原应以客观真实的记录和传达作为依据,而一件件原本不带有感性色彩的事件原貌,近期却以一种温情、真挚、以细节之至善传递人性之大美的全新形态,在不知不觉中填满了生活的周遭:无论是凤凰资讯网站特设的《暖新闻》板块,还是腾讯新闻推送独辟“一周正能量”主题,无数鲜活的案例共同构成了“暖新闻”概念的创生。

一、暖新闻的出现与概念叙说

从1900年美联社改组时提出的“报道事实,而不报道意见”宗旨,[1]到陆定一为中国新闻业所定下“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基调,[2]长期以来,客观、真实、公正、全面、不带主观情感判断的信息收集与递送,几乎是整个媒体行业公认的关于新闻的基本定义,探知和表述关于事实的真相,被视作新闻的力量之源和生命线,视作新闻发布者的终极信仰和唯一价值尺度。很显然,在这种描述当中,新闻的书写和传播由一种绝对理性的行为和目的性组成,理性是一个不带温度的词汇,在这个词汇的统摄下,似乎一切基于感性因素(无论是立场和道德还是观念与情绪)所添加的主观成分,都可能构成对新闻纯粹性的干扰和妨害。

只不过,作为有思想、有良知、有主见、有好恶的高级生命体,“人”在“新闻”的生产传播接收链条当中,毕竟不能等同于一种无意识的搬运介质,“正在发生的事情不是新闻,事情发生后通过报刊或广播向公众进行报道才成为新闻”,[3]追求和再现客观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主体性意志的体现,是以,新闻终归不是单纯的原教旨主义真相,而是从业者依据真相至上的原则,通过对真相的甄别、筛选、记录、整理,从不同角度和视点介入真相、复述真相、言说真相、评论真相的一种综合性信息产品。

新闻真实性的理想形态,和实际新闻书写中那些与人情人心相关的属性,从来不应当构成非此即彼的对立,相反,当后者在新闻中获得了更多的正视与更合理的呈现时,新闻因了人性化的介入以及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估,体现出新的含金量和责任感,以及传播效果上的加成与提速。

于是我们看到,2015年的暮春,一种温煦、真挚的全新新闻报道形态开始出现:无论是凤凰资讯网站的《暖新闻》板块,还是腾讯新闻推送“一周正能量”主题;无论是“8岁女童捐骨髓救妹”“深圳的哥捡到300多条金项链交公”,还是“暴风中协警指挥交通,女孩冒雨为其撑伞”“小长假武警兵马俑景点维持秩序女游客为其擦汗”,如果说固有新闻观中对客观性的片面强调总会导出一些“冷”和“硬”的新闻阅读体验,那么这些正能量信息的播撒方式,则为原本让人疲倦的日常信息摄入,注入了感触至深的情绪燃点和润物无声的心灵安抚,称其为“暖新闻”,似乎再合适不过。

麦克卢汉将媒介定性为人的感官延伸,作为感官延伸物的媒介自然应当具有人的体温,在今天的媒介社会里,媒介环绕乃至建构着我们的生存环境,人对于媒介也自然会不断产生新的判断和影响,媒体技术和内容的人性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媒介日渐由工具升华为人的一部分,甚至被当作人一样加以对待和塑型,而血肉、呼吸、情感之“暖”意,本就是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题中应有之意—— “越是有机地融入人,就越使人失去对它的存在感,就越能被人无痛苦和异化感地接受,也就越能起到内在地帮助人造福自己的效果”。[4]

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每个人在通过大众媒介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通过私人媒介完成信息的主动分享与发布,进而成为新闻传播链的一个全新微观触点,受众与传者的角色总是处于不断转换的过程,新闻生产从单向的输送过程变成交互式的多维共振,每个人都有资格和欲望从新闻中读取和实现自我,因此,对受众体验的强调在新闻传播链条的各个端点上几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一种由目及心、从感官到精神的“暖”的舒适,无疑是各种体验里最让人愉悦的一种。

二、暖新闻走红的原因

一种新的新闻形态能够出现并迅速完成影响力的扩张,必然不是孤立或偶然的现象,它落地生根的过程,其实也是接受社会遴选、迎合媒介演进趋势、与受众发生磨合培育感情的复杂律动,是以,“暖新闻”在今天的走红,其实来自人民与政府、媒介与公众、国内与国际等多重因子的共同作用。

1.暖新闻是当下“冷社会”的现象需要

“暖新闻”的走红,深刻反映当下社会的“热经济”和“冷社会”的矛盾现状。毫无疑问,改革开放至今,特别是近十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形态与社会构成元素的日趋多样化,物质文明程度的提振与精神文明的负面问题几乎同步显现、共存共生,被攀比拜金、急功近利、麻木不仁、尔虞我诈等一系列负能量描述所填充的“冷社会”现象:“小月月”、贪腐、上位、欺诈、冷漠等充满负能量的社会新闻滚动屏幕。伴随着经济腾飞和文化、价值观的演变,人们的利益诉求更趋多元化,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却在负面新闻中不断受到冲击,在这个负面情绪弥漫、负面能量高扬、负面事件频发的环境中,社会急需正能量的释放和灌注,在积极健康的正向引领、提振中建立起示范效应,从而改善社会生活环境、重塑社会价值观和精神境界。

正因如此,“暖新闻”在“冷社会”的现状下,呼唤民众的“善心”,褒扬民众的“善举”,通过贴近民众“接地气”的民生报道,用一种心理暗示和鼓舞作用,引导观众在精神空间里重新生成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品格,面对困难的阻碍和空虚颓丧犬儒的信仰危机,焕发出勇敢、乐观与坚毅,走出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的消极。在这样的氛围中,全社会才有努力营造团结进步,健康向上的温暖环境的可能性。“暖新闻”所代表的人与人之间的包容、理解、互助、共赢,基于相互尊重与平等博爱的和谐,让真善美空前彰显,才能使得社会日益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走向未来的信心活力。

2.暖新闻是政府组织喉舌的功能需要

“暖新闻”的走红正是媒体作为政府组织喉舌功能的需要。早在1842年马克思在《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的撰文中即指出:“报刊是历史的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和它的公开形式”,这和我们所坚持的媒体“是政府的喉舌”其精神内涵是一致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第一条即指出:“代表全国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暖新闻”的暖,正是人民利益中最具有温度和热度的部分。宣传与歌颂代表人民利益的善心善行善举善念,这成为“暖新闻”的根本。

《人民日报》评论认为:当前特别强调新闻工作者的社会使命,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改革发展中的中国“有点烦”;二是众声喧哗的舆论“有点乱”。作为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工具,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新闻媒体,自然要承担起这一使命。

“暖新闻”传递出人们内心对正义、对公平、对理想社群治理模式和文明大同世界的强烈期盼。政府组织需要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坚持地宣传、激发、传递、聚集“暖新闻”中对社会发展和建设积极能量的部分,抢占主流舆论的高地,凝万众豪情于满膺,披荆斩棘,去实现中国梦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政府组织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重要任务之一。

3.暖新闻是现代受众的心理需要

“暖新闻”的走红亦符合现代受众的真实心态。“暖新闻”透露出的是充满幸福、动力和真挚情感的正能量的新闻。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所著《撕掉:改变一切的力量》一书中明确指出:充满正能量的内容,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从这个角度而言,以民生为立足点,接地气、近生活、重情感、有温度的“暖新闻”,正是以大众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为基点和起点,关注那些最微观与切近的生计生态、关心老百姓的日常肌理。“暖新闻”传递的内容,正是百姓所需要,符合现代人心态、和民众戚戚相关的,传递一种健康向上的积极与乐观,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新闻报道。

4.暖新闻是媒体格局的竞争力需要

“暖新闻”的走红也反应着当下媒体竞争常态下,媒体需要以新的格局和内容改善当下已经日益走低的社会形象,扭转公众关于媒体的不良评价。媒体融合大势铺开,各家媒介经营主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原本就在资源和平台上不占优势的地方媒体更是面临着“突围”的重任,为了尽可能迅速地集聚和抢夺受众,往往作出某些扭曲的下策:一是大量负面消息占据民生类新闻,造成社会不安定、不和谐,甚至当事人被媒介利用的众声喧哗的乱局;二是以过度娱乐,以插科打诨、毒舌尖语甚至粗言俗语撩逗观众的娱乐至死的低俗乱象;三是跟风网络,以摘抄网文热点,跟风公信力缺乏的眼球新闻甚至谣言等为主的虚假信息,造成民众对社会失望,媒介公信力跌入冰点的死局。

2013年,26家媒体联合向社会、国人和新闻界发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倡议,[5]表示要切实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把坚持实事求是作为日常工作准则,把维护媒体公信力视为职业追求,把传递正确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媒介内容作为职业根本。这是媒介本身也意识到竞争格局下,自身问题的严重性。

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本应在社会中承担传播正确意识形态,维护社会积极发展的主力军,“暖新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正是目前我国的媒体缺乏的坚持真理的勇敢担当精神的体现,为扭转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的大众印象劣势,让媒体承担起正确、科学引导民众的职责,重新获得民众对媒介的信任和喜爱,媒体应当正视自身问题,从贴近民众、真实温暖的新闻报道做起,重拾职业精神,重获民众衷心,并在竞争乱象中获得真正胜利。

5.暖新闻是国际视野的传播需要

“暖新闻”为代表的新闻温度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当下国际视野关注的议题。媒体传播的正面讯息如何改变受众甚至社会?充满“正能量”的新闻报道会对社会产生怎样巨大影响? “小月月”事件等冷漠的社会事件的国际传播,使得我国在国际视野中造成负面的刻板印象。硬实力举世瞩目的中国,如何在软实力的舆论领域的国际新闻传播中获得自身应有的正面影响,也成为“暖新闻”研究更具备现实的必要性。

随着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相继出版著作《正能量》《正能量 2: 幸运的方法》,以及之后《正能量: 实践版》等同类型学术专著的问世,媒体传递给受众的正面影响受到国外业界和学界的重视。从中不难发现,国外在媒体报道之“温度”问题上的研究多从接受心理学的角度介入,同时,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缺乏系统整合。因此,如何通过了解“暖新闻”的概念和基本内涵,分析温度传播的内在动因,在全面评析当前“暖新闻”的传播状况,以期使得新闻传播,在当下“冷社会”形态下用颇具温度感的方式方法去传播和报道,从而最大限度有效地使正能量传播,使社会主流价值得到更好的弘扬,不仅是国内也是国外新闻学界和业界关注的课题。

三、案例分析——以凤凰资讯网为例

凤凰资讯网从2015年4月10日开设 《暖新闻》栏目以来,至7月10日已做了205期,推出两个月访问人数就已突破一亿人次。栏目介绍道:“《暖新闻》是凤凰资讯出品的温情社会新闻栏目,为生命倾注力量,为心灵点盏明灯。”这是栏目的定位和功能。每天寻找温暖中国的正能量新闻,固定在凤凰网首页要闻位置进行推荐,纵观播出的栏目,其新闻来源大多来自各大网站及传统媒体转载,有少量自采稿件。题材遍及海内外,内容以社会新闻为主,也涉及时政、民生、文化等,形式图文并茂。具体表现为:

颂扬亲情、友谊与真爱。从单一事件里的可歌可泣走向日积月累里平凡量的叠加,如,安徽八旬母亲照顾智障女儿50年,去哪都带在身边;大四女生晒163张火车票,几乎周周回家陪家人;马英九改编生日歌忆亡母,清唱“谢谢妈妈”。

再建社会互助与互信,从见义勇为的英雄赞歌走向微小细节里的流露真心,如,暴风中协警指挥交通,女孩冒雨为其撑伞;小长假武警兵马俑景点维持秩序,女游客为其擦汗。

重塑职业奉献精神,如,63岁盲人医生连续多天爬坡上坎,为93岁老太上门义诊;湖北女医生独自守护2000村民20年,诊治7万人次;医生手术间隙睡衣柜。

发掘人与自然之间依存共生的奇迹,如,女子遇4歹徒被流浪犬救下,隔日将其带回家收养;七旬主人摔断腿,狗狗将其拖行400米求救。

讲述逸闻趣事,演绎人生历程,或寄托美好愿望,如,103岁老人向91岁女友求婚,成世界最老新婚夫妇;8岁女孩写诗《等我的身体也有了曲线》走红;4位新郎组百辆自行车队接亲,新娘称很幸福。

即使许多带有时政色彩的题材,在这里也散发出融融暖意,如,莫迪指挥救灾动情演讲,称“愿为尼泊尔擦干眼泪”;巴基斯坦老人为中国烈士守陵37年,儿子继续守下去。

从以上的分类分析中,可以窥见其最显著特点是:选择的新闻均体现“温情”,释放“暖意”,给社会激发正能量。2015年6月30日,凤凰网与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成为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将在《暖新闻》栏目供稿及信息分享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南方都市报》《新民晚报》《华西都市报》《钱江晚报》《华商报》均成为其合作伙伴。

四、媒体怎样去做暖新闻

既然让人耳目一新的“暖新闻”已经充分展示了其魅力与光彩、在受众心里牢牢地扎下了属于自己的根系;既然“暖新闻”可以为世道民情发挥如此积极正面的作用,成为媒介价值与社会价值新的接合点与升华空间,成为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那么,如何总结当下既已取得的经验,如何弥补尚显缺失的疏漏,如何将依然稚嫩的“暖新闻”加以更严谨的塑造和提炼,使之在内容、形式、功能和操作性上全面拥有属于自己的规则、属性、典范与标尺,就成了今日之媒体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1.内容:平凡事新视野

要把选择新闻内容的视域回归到老百姓身边,推进内容改革创新。注意学习和参照新媒体在“基因原理”指导下多元共生的内容组织形态,主动寻找异题差别报道之间的互补和同源相似报道之间的彼此承接,铸就规模化、群落化、序列化、集聚化的内容体系,通过规模效应导出话题性,吸引观众在话题气场的裹卷下,以习惯成自然的状态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接纳。这种创新内容后的“暖新闻”,将会注重报道品位和报道质量,表现形式丰富鲜活不拘一格、内容充盈详尽、情感表达真切热忱,能够顺理成章地发挥出舆论引导、爱心聚合、正能量发端和向心轴的作用。

2.形式:轻语态重温度

CCTV 副台长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直言,“说话语态”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因素。如何创建一套符合“暖新闻”贴近民生、传递温度的新闻语态和态度,是新闻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叙述的态度应该是真诚平和的,内容应该是观众关心和真实的,技巧应该是有过程和有悬念的,效果应该是具有真实感和吸引力的。由此启迪,我们应当明确,作为“暖新闻”的播报语态,必须做到求真务实,把握好适当的分寸不逾矩,拒绝那些大而无当的套话和哗众取宠的满话,在时效性上坚持对第一时间的捕捉和第一现场的还原,及时、精准、快捷;特别是在“暖”这个关键字——也就是反复强调的新闻温度的呈现中,一定要做到深入第一线、深入基层,发掘、提炼和塑造出榜样的力量,着重展示和歌颂人格魅力,在视角、语言、情怀、立场上全面回归民生反哺民意,讲述有血有肉、有情有理、由细节来打动人心的故事。

3.功能:善沟通促参与

媒体有责任搭建起一个更加具有公共性、更加接地气的言论沟通平台,在现代公民社会的大背景下,对民众的主人翁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进行潜移默化的导引和塑型。贴近民生、注重民情、立足民众的“暖新闻”,是能够帮助广大观众建立责任心、责任感、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能力的,是能够让广大群众走出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惯性,关心公共话题、关注公共事件,自觉建立起吻合主流价值观的全局意识,利用好媒体预备下的公共平台,提升自己在各类社会问题面前的甄别力、判断力乃至应对水平。这样的新闻媒介,以“暖新闻”为契机,足以承担起自身原本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开拓民生视野、强化平民意识,以凸显公共服务性的动能和抓手,在自己可以到达的每一寸社会角落里,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和风细雨。

4.操作:设专栏常态化

平心而论,当前“暖新闻”虽然已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各类空间中形成了无孔不入的渗透,但其体量与呈现状态依然具有较浓郁的半自发性,时而井喷,时而空缺,时而作为某条新闻的附加物,时而被整合为一组当周事件的总盘点,属于一群可大可小、即插即用、打着“暖新闻”旗号却具有万金油形态的散兵游勇。所以,一个更加具有稳定性、延展性,更加结构化的操作法则,无疑会帮助“暖新闻”获得更大的集群效应、更持续的影响力和更主流的业内地位。

其实无论平面媒体,还是视频、网络媒体,既然“暖新闻”本身源源不断、能保证素材的供给和新鲜,那么从操作层面而言,不妨尝试专栏化、常态化的建设,让其成为该媒体自营新闻体系内一种常备的组成部分。

至于开设方式,既可以独自开设,也可合作开办。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平面媒体与视频媒体的合作、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合作、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乃至境外媒体合作等,尤其是新媒体作为素材的发现与策源地,传播效应的加成辅益明显,线下互动获得的组织和开展,能使暖意链条式传递和实质化推进。而地方性媒体对于在场性、贴近性的把握,更能发挥社群带动效应。

“虽然杀人、强奸这样的新闻需要报道,也很吸引眼球,但媒体不能只盯着社会的阴暗面,也要看到社会上积极向上的一面。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普通人,他们表现出的高贵人性与爱,值得去报道。”[6]也许不少媒体推出“暖新闻”,其初衷是给新闻添加一抹暖色调,但这一举动,恰恰贯彻执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媒体应“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要求,值得尝试和深化。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1]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4

[2]陆定一.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N].解放日报,1943-09-01

[3]Z·A·霍夫.外国新闻事业资料[J].复旦大学新闻系编,1979(4)

[4]肖锋.哲学视域中的技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9

[5]王珏.做新闻建设者 担媒体社会责任——中国记协发起“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倡议书[N].人民日报,2013-4-17(04)

[6]凤凰网《暖新闻》推出两个月 访问量突破1亿人[EB/OL].http://news.ifeng.com/a/20150619/44009415_0.shtml?f=hao123,2015-06-19

猜你喜欢

媒介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媒介演进中的戏曲形态衍生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刘明嘉:以自我为媒介传递音乐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媒介四元律(Four Laws of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