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报纸成为“民情日记”
——以《许昌晨报》为例谈都市类报纸如何做好社区新闻

2015-01-30郝谊纳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晨报进社区许昌

□郝谊纳

(许昌晨报,河南许昌461000)

让报纸成为“民情日记”
——以《许昌晨报》为例谈都市类报纸如何做好社区新闻

□郝谊纳

(许昌晨报,河南许昌461000)

都市类报纸生存的土壤是读者,而读者集中的区域是社区。哪个媒体能最大程度地吸引社区居民,哪个媒体就拥有赖以生存的土壤。

《许昌晨报》开展的“晨报记者进社区”活动用四个版块挖掘社区庭院中的典型人物或故事,记录城市发展,凸显了地市级都市类报纸主打“本地新闻”的重要特质。

作为晨报记者进社区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针对都市类报纸如何贴近读者、“占有”读者,增强核心竞争力,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社区新闻增强都市类报纸核心竞争力

微博、微信、网站等新不同传播模式在改变着读者群,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海量的网络信息让传统纸媒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做好本地社区新闻,记录读者本真生活,是亲近读者、凝聚地市级都市类报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社区新闻是媒体发展由“大众传播”走向“分众传播”的产物。社区新闻贴近百姓生活,更容易成为社区居民交流的内容。记者只有深入社区,才能赢得读者,占有读者。为了让“记者进社区”常态化,《许昌晨报》每周一增开四个《记者进社区》版面,分别介绍“社区名片”、“社区人物”、“社区故事”、“家长里短”等内容。

从2013年5月27日第一期《记者进社区》开始,截至2015年5月1日,我们已经走进90个社区,采写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累计字数有75万字以上。同时,《许昌晨报》社区新闻部还联合社区居委会,在小区中举办“社区大舞台”,让有才艺的市民展示才艺,既拉近了记者和读者的关系,又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依托形式多样的“记者进社区”活动,《许昌晨报》社区新闻部记者逐渐走进市民家中,与市民聊家常、交朋友,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采写出的新闻有血有肉,富有人情味儿。

《记者进社区》版面上很多都是本市独家新闻,无论是纸媒和新媒体,它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竞争力。

策划新闻挖线索,报道人物忌雷同

《记者进社区》没有现成的经验或模式可供借鉴,不同报纸的社区版面或社区报内容各有不同,有所长亦有所短。

2013年5月27日,《许昌晨报》以4个整版的篇幅推出记者进社区第一站——魏都区烤厂社区,分别挖掘了72岁居民冯广芝在任政协委员时曾提议襄城县由平顶山划归许昌以便解决许昌吃水问题的故事,以及“风筝达人”李长明痴爱风筝的老年生活……记者进社区第二站走进三八社区,采访了74岁的“养花达人”杨光荣、“乐器达人”罗元华……几站下来,在“社区人物”和“社区故事”的报道方面出了问题:一是人物有些雷同,多为退休的老人,他们爱健身、爱养花、爱音乐……二是“故事”和“人物”混淆不清,“社区人物”写的是人,但“社区故事”中依然是写人。每天的报道都是雷同的素材,写出的虽然是新稿件,但内容没有新鲜感,报道的人物过于单一。

记者进社区活动中,如何能围绕居民的诉求和愿望,策划相应的选题,以达到用群众视角观察社会的目的,最终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烦恼,这是采访中需要着重思考的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许昌晨报》社区新闻部记者多次在一起研讨,寻求相应的破解之法。针对版面的定位,我们重新细化了每个版面应突出的重点。为了让社区接纳记者,同时也避免给居委会增添麻烦,我们购买了折叠式方桌、折叠方凳,作为进社区随身携带的工具。

记者进社区的过程中,除了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沟通外,我们还携带着桌凳与居民面对面交谈。另外,我们开展社区大舞台活动,邀读者和社区居民一起登台献艺,拉近报纸和读者的距离。通过与居民拉家常,我们发现了更加鲜活的新闻素材。比如,一位退休的小学老师,她教过的学生居然10多年来都相聚在一起为她过生日;一位居民在“城中村”改造中,一直从废墟中抢救被主人遗弃的葡萄树……

为避免“人物”雷同,我们在人物选择上力争涵盖不同的年龄段。在“社区故事”选材方面,更加注重挖掘古建筑、老街道、老厂院等承载城市发展记忆的内容,先后报道了“30年前某军工迁至许昌”、“东关武林”、“文峰塔‘冒烟儿’”等往事。在魏都区文峰街道办事处塔湾社区,笔者走访了8位80岁以上的老人,通过回忆城市原貌,还原了社区所辖8个村庄的历史往事,当期的社区故事也成了塔湾社区的“社区志”。

在进社区活动中,记者围绕居民的诉求,策划了“如何破解无人管理庭院的管理难题”、“社区庭院管理中涌现的社区热心人”、“法官说民事”等话题,帮助居民切实解决了现实中的生活问题。

写身边的人和事,市民读来更亲切

从2013年5月20日起至2015年5月1日,我们前后走进了许昌市魏都区和东城区的90个社区。

晨报社区新闻部记者走街串巷,与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用典型的事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区风貌和居民心声,展现出许昌近年来发生的变化。

通过近两年的进社区活动,晨报记者加强了与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的联系,采写出了一大批反映市民生活、展示城区面貌、反映时代发展的新闻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记者进社区活动的第四站,笔者和部室其他3名记者一起来到距许昌市区10多公里的原一二六厂区(如今的庆华社区),详细为大家讲述了一二六厂的那些人和事儿,发现酸菜、大酱、二人转依然是他们的最爱,从东北搬迁至许昌,在经历繁华与落寞之后,一二六厂人依然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不少老工人读后泪流满面。而其中关于《酸菜、大酱、二人转依然是他们的最爱》的报道也引发了许昌人对东北人生活习惯的兴趣。“一二六厂”犹如神秘符号一般,也为更多的许昌市民所熟知。

在记者进社区第18站,我们邀法官刘强、张岚为居民讲解了有关“房屋买卖”、“‘借条’与‘欠条’”、“狗咬人”之类常见的民事案件。作为“家长里短”的内容进行了报道后,有多名市民打电话询问、索要法官刘强的联系方式,声称晨报报道的“房屋买卖”纠纷与他们遭遇的情况一模一样……

近两年来,晨报的《记者进社区》版面内容日渐丰富,进一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很多被报道过的社区人物,他们都把当期的报纸珍藏起来,作为人生的一种珍贵记忆。

每当看到读者细心剪辑珍藏的报纸,总会有一种想法:地市类都市报,服务的对象就是社区居民;未来的定位,它应该是社区居民的“民情日记”,记录着他们的生活片段或人生经历。

猜你喜欢

晨报进社区许昌
初到许昌
仪征市:三位一体抓服务 推进侨务进社区
许昌诗群
未来的晨报
海峡姐妹杂志社送健康进社区
许昌青春诗会
宜川社区鉴定 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落地见效
母乳喂养进社区
5个人 50万粉丝 500万营收——都市晨报微信号是怎样炼成的
八分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