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要学会“养”新闻
2015-01-30钱宏斌
□ 钱宏斌
(泰州晚报,江苏 泰州 225300)
新闻人都知道,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征,是新闻存活及构成新闻价值的重要条件,也是新闻的珍贵之所在。于是,大家称新闻姓“新”,是“易碎品”,报道慢了,就成“旧闻”,就成了“雨后送伞”,就“贬值”了。
但笔者要说的,一名合格的记者不能死守概念,而应因时而异,通俗地说,常常有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暂时不便报道,需要给予一段时间的关注,待最佳时机成熟,该出手时才出手。这个过程,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养”新闻。
有人把新闻比作“活鱼”,抓到一条好新闻形象地说成捉到一条“活鱼”。鱼儿生活在水里就像新闻隐藏在生活中,有经验的捕鱼者抓到一条小鱼,往往放到水里养着,等鱼儿长大了,再来捕捞。“养”新闻也是这个意思,不妨先搁在那里,让新闻价值逐渐增大,“养”大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力。“养”新闻正是让一般新闻变成有影响的新闻,让小新闻变成大新闻以致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
从“养”新闻中尝到甜头。2003年7月,笔者到江苏泰州姜堰市梁徐镇采访,中午吃饭时听坡岭村的一位村干部说,他们村里的郑应松老人开始动笔写村史。笔者好奇之余,打电话咨询了文史部门,国内尚无真正的村史。笔者敏感地意识到了这则新闻的重大价值,未等吃完饭,就邀请当地通讯员去了坡岭村找到郑应松。当时,郑应松才动笔写村史,记者觉得这则新闻应该先“养”着,待村史写成经专家认可后再报道更有新闻价值。以后,记者一直关注着这事,经常打电话给郑应松,问书写得怎样了。
郑应松写村史,历时三年。期间,也有不少记者担心这条“好新闻”迟报了,不时有“豆腐块”见诸各家报纸,《泰州晚报》没去抢这个“先”。当地通讯员曾多次打电话告诉笔者,说:“这条新闻是你先知道的,再晚就轮不到你了。”笔者说:“不要紧,村史总有写成出版的时候。”
2007年5月28日下午,通讯员打电话告诉笔者,说:“郑应松的书出版了,明天上午在镇政府举办首发式。”时机终于等到了,2007年5月29日,笔者早早赶到梁徐镇,赶上了郑应松《百年坡岭村》的首发式。当天,记者详细采访了郑应松以及相关学者、专家和村民,获得了第一手资料,验证了《百年坡岭村》的确是我国第一部村史。2007年5月30日,《老农写成我国第一部村史》的报道,图文并茂地上了《泰州晚报》社会新闻版的头条。
稿件见报后,《新华日报》、《农民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先后作了重新报道,郑应松的举动在史学界和泰州地区产生了强烈反响,全国不少收藏者来信与郑应松联系,要求收藏《百年坡岭村》。
更让笔者感到欣慰的是,这篇“养”了三年多的新闻素材写成的消息,获得了2007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比消息类作品二等奖、2007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笔者20多年的采访生涯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姜堰籍转业军人练红宁曾是首位独访长江长城长征路“三长”成功的现役军人,有着“当代徐霞客”之称。2008年10月,他从网络得知孙龙珍是泰州远在西北边陲的最远烈士,不远万里前往边关小白杨哨所了解英雄事迹,向烈士表达敬意。更让练红宁骄傲的是,著名军旅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那首《小白杨》,就是为孙龙珍烈士而作。每年清明节前,练红宁都以不同的方式祭祀远方的孙龙珍。2012年“五一”节期间,笔者巧遇回家探亲的练红宁,听说了这条鲜为家乡人知道的消息。笔者建议,练红宁2013年清明节前,通过网络和微博,向家乡人民宣传孙龙珍烈士。2013年3月下旬,练红宁再次造访孙龙珍烈士墓,并上网发帖《泰州家乡人民勿忘最远的烈士孙龙珍》,引来全国各地网友转发和跟帖。笔者抓住这个时间节点及时采访,写成通讯《〈小白杨〉边长眠着一位泰州人》。2013年3月28日,《泰州晚报》社会新闻版头条图文并茂刊登。
这条新闻,记者从获得线索到采访刊登,也养了一年时间。《〈小白杨〉边长眠着一位泰州人》获得2013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二等奖、2013年度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
怎样才能学会“养”新闻呢?笔者以为,“养”新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首先要求记者做一个有心人,对那些暂时处于静止或间歇状态的新闻线索,保持足够的热情和关注,放长线钓大鱼;其次记者要增强主观能动性,不间断地和报道对象保持联系或接触,在不影响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干预和合理的策划。另外记者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要注意方法。
“养”新闻要求记者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并通晓政策法规,要求记者具有宏观把握与决策能力。“养”新闻一般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养”到何时何种程度,需要记者把握。“养”新闻还需记者沉稳不失热情,耐心兼具细心,同时记者要在采访实践中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和社会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使采访能更贴近实际,更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