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舆情基本态势、应对策略与典型案例分析
2015-01-30冯成火
冯成火
高考舆情基本态势、应对策略与典型案例分析
冯成火
高考是国之重器,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舆情作为一种公共力量,给高考管理带来了全面的冲击和全新的挑战。高考管理部门要认识和研究媒体在高考舆情传播中的作用和规律,学会与媒体的交往、合作与共赢。要积聚良好的媒体资源和人脉关系,坚持以“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构建专业的舆情应对机制,尤其要注重探索新媒体语境下的舆情处置方略。事实证明,及时、合理、适度的回应,是做好高考舆情应对与危机管理的不二法门。
高考;舆情应对;危机管理;策略;典型案例
1 高考舆情的基本态势
1.1 高考是社会舆情的热点和焦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转型期,全球化、市场化、城镇化等带来的利益重新分配,以及公众的利益诉求多元化、多样化,使得众多社会矛盾更加凸显。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表达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社会舆情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舆情所释放的巨大能量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全面、系统地进行舆情专题研究,把握社会舆情的演变规律,预测未来舆情的基本走向,提升舆情应对、干预和危机管理能力,尤其显得重要。
高考,既是教育,也是政治,更是民生。它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实际利益,而且对基础教育发展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并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其重要性、敏感性和高厉害性不言而喻。为此,高考成了社会舆情的热点和焦点。一年一度的高考不仅考生、家长及相关人员高度关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各大媒体以及广大网民也始终高度关注。有数据显示,2014年最受网民关注的教育热点事件中,考试招生类事件占到31%,是教育舆情中最热的一类。[1]显然,这种舆情态势,把教育考试管理部门置于因各种矛盾纵横交织而时刻可能喷发的“火山口”,瞬间可能成为“舆论风波”的核心,而挣扎在“惊涛骇浪”中。
随着以社交平台为传播路径,以微博、微信等为特征的自媒体时代到来,舆情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与过去相比,基于互联网核心逻辑的“互联互通”传播和扩散,表现得更加多元性、裂变性、颠覆性和不可控性。由于自媒体的开放、自由、低门槛和无须“过滤”与“把关”特征,从而使“人人是记者,遍地都是新闻社”成为现实写照。草根性、大众化的自我发声、自我表达、自我诉求,已是毫无疆界和时空可言,这让诸多传统的媒体大佬都备感危机和压力。在如此这般背景下,面对“人人都是教育家+评论员”的社会,作为高考管理部门,无疑更应时刻关注包括自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体的高考舆情动态和传播趋势。
1.2 充分认识到舆情对高考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应充分认识到,每年由舆论引发的危机事件及其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如早几年媒体披露的浙江“三模三电”加分问题,就对高考形成很大冲击。2009年5月15日,中国青年报刊发记者的署名文章《浙江高考航模加分者被指多来自权势家庭》,声称“权势家庭组成了加分俱乐部”,认为“存在一条利益链”,“孩子没输在起跑线上,却不知不觉输在终点线上”,质疑“三模三电”加分的公平性,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进行转载和热炒,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舆情危机随之爆发,并逐渐发酵成公共危机,先后出现到省教育考试院、省教育厅群体性上访现象,还有人相继在网上起哄和串联,出现了“万名家长走西湖”恶性聚众事件苗头,相关部门感到巨大压力,并视其为“维稳”重点。几经多方努力和公关,包括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顺应考生、家长和社会诉求,着手整顿和调整高考体育加分政策等,终使舆情走向平息。没想到第二年竟然风波又起,且舆情更加凶涌,并在全国多点爆发,呈现网状联动态势。虽因“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问题出在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上”,[2]而使舆情质疑主要指向体育系统,但同样给高考主管部门带来莫名的压力。又如,同年曝出重庆市巴蜀中学部分高考生少数民族成分造假事件,最后有15名党员、领导干部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再如,2014年央视曝光高考枪手替考利益链,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替考,并买通关系,在考试的各个环节获得通融,后经相关部门查实替考127人。在2015年的高考中,又有媒体先后曝出南昌的有组织的替考、赣州语文考卷错发、芜湖英语听力重考等乱象,舆论一片哗然,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质疑。还有网络媒体热炒的北大清华招生中的“掐架门”,复旦招生中的“失约”与“忽悠”事件等,让人深感斯文扫地。[4]这些不仅损害了考生的利益,影响了高考的社会信誉,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广大民众的不满情绪,扩大和激化社会矛盾。
重视和做好高考的舆情分析与危机管理,一方面可以利用媒体进行恰当的舆情引导和危机处理,引导事态向好发展,并进一步树立高考的公信力;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媒体和大众对高考各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倒逼职能部门对高考管理体制的发展进行理性的反思和不断的完善,从而加快推进教育考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3]
2 高考舆情应对策略
当下,舆情作为一种新常态,总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回避或消除的。关键是要科学认识舆情规律,合理把握舆情处置原则和方法,积极构建舆情处置机制体制。
2.1 认识和研究媒体在高考舆情传播中作用与规律
所谓高考舆情,是通过媒体反映民众在“高考”这个社会公共事务主题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在当代社会,高考舆情危机总是与媒体分不开的,不是媒体引发,就是媒体放大,并且消除危机也需要借重和利用媒体。这就是说,媒体在高考舆情的产生、传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社会的高考舆论机关,把握着话语的支配权,是如马克思所说的“国家中的第三种权力”。[5]媒体这种“一言九鼎”话语支配力,在捧杀或棒杀之间,百姓紧随媒体的意见一拥而上,任何意识手段的威力都无法与之相比。[6]
媒体除了传递资信、反映民意、教育教化民众等之外,更重要的是还有舆论监督功能。因此,面对舆论监督,作为高考管理部门,必须积极回应,不能消极对抗,回避或对抗必然导致舆情危机。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媒体是把“双刃剑”,应对得当,就可以化解危机,或转危险为机遇,应对不当,就会恶化事态,使高考舆情事件向更不利方向发展。只有那些了解媒体特点,熟识新闻的运作规律,掌握媒体危机公关策略和技巧者,才能在危机来临之际处置得当,避免陷入被动与失控局面。
代表政府行使高考管理职能的教育考试部门,要认清和摆正与媒体的关系。
2.2 对媒体要充分展现“尊重、理解、宽容”的友好与合作姿态
对待媒体和记者究竟应持怎么的态度?笔者认为主要应该展现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尊重。在当今社会,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已时刻离不开媒体,否则无法想象。广大记者及媒体从业人员的工作是神圣的,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是爱的传递者,是社会道义的守护者。开展舆论监督,是其责任,也是其使命,更是其权利。他们的劳动和付出应该而且必须受到全社会的尊敬。作为高考管理部门,更要多份敬意,更要尊重他们的工作和劳动。
二是理解。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当前新闻媒体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生态,理解从业者的艰辛及行业竞争的残酷性,特别是一线的采编人员,压力之大、工作之艰苦,超出常人想象。另外,因各自岗位和职责不同,各自的认识和观点不同,工作难免会存在一些“对立”和“冲突”,这是社会相互“制约”与监督的局部体现,是社会必需的平衡机制。为此,我们要有换位思考的习惯,在互联网的逻辑语境下,把握和寻求“利益共同体”间的边界与合作途径,积极主动配合,保证他们正当的采访权,打破以往“防火、防盗、防记者”的陈规和桎梏,收起“我要踩刹车,他却轰油门”的对抗心态,[7]在正常的博弈过程中寻求合作共赢。
三是宽容。对高考而言,舆情事件总是夹带着负面效应,但相对于社会整体,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过程中传递的却是正能量。然而,面对当前相互间非常激烈的竞争,媒体都想追求独家新闻,制造轰动效应,抢第一时间发稿,以煽情和偏激语言,获取高收视率、高发行量、高点击率,进而寻求更大的广告量。特别在新闻业普遍实行“绩效考核、利益挂钩”机制背景下,往往会因新闻核实不够,造成报导、消息的不严肃或不准确,甚至个别记者因生存的需要,出现确有其事、捕风捉影的假新闻。这时,作为高考管理机构在及时澄清事实,进行必要的社会舆情应对和引导,积极帮助媒体采取适当措施予以补救。同时,对当事媒体和记者也要保持应有的宽容,决不能以为抓住了“辫子”,对媒体纠缠不清或一棍子打死。“风物长宜放眼量”,可有“斗智斗勇”,也可有“有理有节”,但不能有对抗、交恶、伤感情,只要不是出于恶意或别有用心,对于媒体的偶尔闪失,要表现出应有的气度和胸怀,给予更多宽容和谅解,双方的重点要着眼于研讨如何构建相应的预防机制,避免类似“闪失”重现。只有这样,才能与媒体建立良好互信关系。
当然,每个业界都不会是真空的,新闻传播行业也有其所谓的潜规则,对于个别违背新闻自律,通过恶意制造舆情事件,进行新闻欺诈或图谋不当利益的行为,应另当别论,一旦发生,必须及时依法依规认真而严肃处置。
2.3 努力积聚良好的媒体资源和人脉关系
常言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高考舆情应对和危机管理,必须要有长远的考虑和战略性的谋划,功夫在平时,不能临时抱佛脚,不能过于功利,不能“有事有人、没事没人”。时刻要“未雨绸缪”,有意识地广交媒体界朋友,逐步积累和建立良好的人脉资源。要深刻认识到,媒体在追求客观公平正义的价值前提下,仍有其不同视角选择和逻辑判断,仍有其自己独特的“春秋笔法”。与广大媒体的关系,直接影响舆情危机的走向。为此,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第一,由点到面,构建舆情应对的媒体资源网络。以浙江为例,对省级高考管理部门而言,媒体资源对象主要包括:一是宣传系统(部门)。这是新闻媒体的归口管理系统,是媒体的“婆婆”,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那么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若还能建立起有关高考宣传报道的工作规程与制度,更属于锦上添花。二是中央各大媒体在浙的分设机构,包括新华社浙江分社、人民日报浙江分社、央视记者站、中新社浙江分社、中国之声浙江记者站等权威媒体。其中,重中之重是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央视这“三剑客”。三是地方主流媒体,包括官方和民间两个维度。官方维度如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之声和浙江在线等;民间维度如钱江晚报、今日早报、都市快报等,还有其他一些门户网站如新浪、腾讯等。四是与行业相关,能影响舆情走向的网络大腕和意见领袖。五是权威的第三方舆情监测机构。
第二,真诚相待,建立良好的日常情感关系。编织良好的舆情应对网络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要增进情感联系。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要在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的前提下,理性地开展正常人情服务,如高考志愿咨询与升学指导等。既方便别人,也为将来工作创造便利。当然,构建良好的情感关系决不是说要建立庸俗的,甚至夹带着腐味的人际关系,更不是所谓的潜规则,而是理性的、有原则、建设性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持健康的、长期的相互合作性关系。同时,还要维护和保证媒体对高考的必要的舆论监督权。
2.4 必须始终坚持“自我认知”和“三不方针”
首先,在舆情处置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自我认知”,要以“我”为中心,以“我要向社会传递什么”为基点,向社会阐述和传递自己的信息、观点和意见,回应舆情指向和关切。新闻发言人回应过程中,要做到坦诚相待、有条不紊,不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不要落入“陷井”,不临阵慌乱,不昏招百出。既不要被媒体激怒,也不要去激怒媒体,以免加重危机,使舆情雪上加霜。
其次,面对舆情危机,教育考试管理职能部门必须要坚持“不假、不全、不雷”的“三不”策略。“不假”就是不说假话。谨记“高手在人间”、“群众眼睛是雪亮的”,说假话骗不了民众,骗也只能骗一时,骗不了长远。更何况说假的过程,是后面用更多的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不断地去掩盖前面的谎言,最终必定因谎言被揭穿而招来更大“民愤”。“不全”就是有话不能全说。面对舆情和媒体提问,要铭记“言多必失”,只需“一对一、二对二”式的回应,不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需要过度回答,更不要自作聪明,自我卖弄,画蛇添足,否则难免陷入被动。“不雷”就是不说雷人的话。发言人要自信,但自信不是“任性”,新闻发言人自身不能成为新的“新闻”。拷问记者“你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就是最典型的“雷语”。新闻发言人要专业、要有技巧,但决不能自由发挥和随意“加工”。发言人背后是授权制,新闻发言人的语言以简要、明了、清晰为准则,而不能“自恋”,不能信口雌黄,不要迷信自身的“提炼”、“提升”或“二次创作”。
2.5 着重构建专业的舆情应对机制
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专业团队建设。建立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特别是新闻发言人),是平稳应对和处置高考舆情的基础和保障,否则,舆情应对难以实现从容不迫、有条不紊,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增进相关人员专业意识,同时,由于各个层面的领导和决策者在舆情应对和处置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巨大影响力,因此,对他们而言更应自觉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的舆情分析和危机应对的专业素养,善于与媒体打交道。
二是加强舆情分析与预警研判。即要加强决策的风险研判,决策前后、实施前后研判与排查。
三是建立专业的舆情应对和处置规程。舆情处置与危机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于如何处置高考舆情,事先应该制订相应的预案、基本方略和原则,如“第一时间原则”、“公开透明原则”、“统一口径原则”等,不能随心所欲、随意发挥。
四是内部联防机制建设。高考舆情总是与各项政策、业务环节和具体工作密不可分的,因此,舆情处置不能仅靠职能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单打独斗,而是必须依靠各个不同业务部门的共同应对与协同作战,尤其要针对舆情涉及的话题和指向,既要精心谋划、共同研究应对方案,又要依据既定方案,各司其职快速处置。
2.6 积极探索新媒体语境下的舆情应对方略
互联网的强势崛起,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播学的内涵,更是印证了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作的“媒介即信息”的断言。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舆情监测平台上的数据显示:作为“中国微博元年”的2010年,微博就一跃成为中国舆情形成的第二大传播平台;而到了2012年微博已成为中国老百姓获知社会信息的居第一位的消息来源。[8]2013年,微信的快速崛起,使得无线移动舆论场域蔚然形成。据载:截至2013年年底,微信注册用户数已突破6亿,活跃用户数超过2.7亿,微信公众平台账号超过200万个,并保持每天8 000悠扬增长速度。[9]显然,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微博微信双平台交织传播,成为“民间舆论场”的核心代表,并对传统的“主流媒体舆论场”形成了巨大冲击。同时,这两个“舆论场”又相辅相成,胶着相互推进。面对新常态,高考管理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舆情产生和传播的这一变化的特点及趋势,走出只把微博、微信、APP和客户端等,视为传统的社会传播链上的延伸和补充的误区,高屋建瓴地打开工作视野和运作格局,全面探索在新媒体语境下,与媒体融合相平行的舆情应对方略。如:遵循传播生态的变迁,开辟“双微”问政的新途径,通过多点位开通官方微博和高考微信公众号,服务大众,引导舆论,建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实现“指尖上的政民对话”;打破壁垒,增进互联互通,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与各地政府发布和“大V”日常沟通机制等。
3 高考舆情典型案例分析
2013年浙江出现的“高考作文题错误”舆情风波,尽管最终没造成严重后果,但毕竟产生了轰动效应,并被列为当年的“语文教育十大热点事件”之一。[10]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回顾和反思,以便进一步提升高考舆情的应对能力和危机管理水平。
3.1 舆情引发
2013年6月7日,浙江省的高考语文试结束后,即有网友指出作文题目“张冠李戴”,闹出乌龙。把英国作家戈尔丁的“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这一伟大的王国,那是真正的沉沦”论述,当作美国作家菲尔丁之说。
过后不久,自称浙江大学老师的网友通过微博晒出了他所拍摄到的考卷内容。微博显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自拟题作文。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下午,浙江工商大学官方微博声称:最后一句应为“英国作家菲尔丁”所言。深夜,有媒体通过其门户网站发表《浙江高考作文题被指存在错误官方暂不予以回音》署名文章,对上述情况作了报道,并指出“海底王国”是网友误传,但作家的国籍和名字却真的出错了。又强调,事先曾分别向有关部门求证,得到的回复是:目前试卷还处于保密阶段,需要到考试全部结束后才能作出回音。[11]
3.2 处置过程
6月9日下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新闻发言人围绕“今年的高考计划、考风考纪、命题总体质量、作文题材料中作者国籍问题”作了介绍,明确说:经事后再三核实,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中,误把“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当作“美国作家菲尔丁”,虽丝毫不影响考生的作答、得分和录取,但对严肃高考而言是不应该出现的,为此向考生和社会表示道歉,并认真吸取教训,杜绝再出现类似差错。随后逐一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整个通报会气氛和谐顺利。
通报会后出现了一波新的舆情。当天,中新网分别于下午、傍晚和晚上三次连续发表记者的专题跟踪报导;晚上,浙江卫视、浙江之声等多个广播电视节目和频道异口同声进行报道;全国无数门户网站和地方专业网站全面转载;更多的平面报纸更是铺天盖地;更要命的是“浙江高考作文有误”竟同时上了第二天晚上央视的“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栏目,其传播之广、影响之大,空前绝后。过后,舆情曲线又很快衰减,没多久即恢复平静。
3.3 分析评议
一是由媒体的“借机生事”而起。的确,高考命题不应该出现任何瑕疵。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认为,“在高考这样重大考试上,出现如此低级错误,实在让人贻笑大方”。“[12]但从考试结果说,毕竟无关紧要。作文材料引用的目的和关键,是让考生分析这三句话表示什么含义?表达怎样的思想和逻辑?而不在乎“谁说的”和“哪个国家人说的”,作者身份用A、B、C标识,丝毫不影响考核价值指向。绝大多数网民也持这个观点。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所谓“国籍舆情”,只是面对高考这个社会高度敏感和聚焦的话题,媒体及时捕获和放大一个新闻话题,并以此吸引读者关注和兴趣。相反,在整个舆情事件中,作为最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广大考生,反倒成了淡定的局外人和旁观者。最后,整个事件也因考生的平静而快速恢复平静。
有人说,“灾难是媒体的盛宴”,这也许有失公允,但盖·特立斯在其《王国与权力》中写到:“大多数记者都不安分,都是喜欢偷看下流场面的人,吹毛求疵,在各种人身上和各种地方寻找瑕疵。对他们有诱惑力的不是日常生活的健全场面,而是诸如骚乱和抢劫,国家分裂和轮船遭难,银行家流窜到里约和烧死尼姑之类的事情。”站在媒体的角度看,这也许并无不当,表明他们职业的敏感性和捕捉新闻的能力水平。但高考管理部门应该品味出媒体的某些本质属性,以及舆情传播规律的一个现实侧面。让人见证了“媒体的力量”,以及“高考无小事”之说。正因为如此,为高考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敲响警钟,任何舆情风波都“事出有因”,所有危机管理都必须要从“源头”抓起。
二是因没及时回应而产生“发酵”效应。“作文题有误”的传闻当天中午已出现网络上,对高考实行全方位监控的管理部门,应该能够实时在网上搜索到相关信息,及时作出反应。但直到记者找上门时仍以“试卷还处于保密阶段,要到考试全部结束后才能作出回音”处置,可能有失偏颇。有人已通过微博把考试题目都“晒”出来了,仍没在第一时间查清事实,回应媒体和社会关切,有悖舆情处置的“黄金时间”法则。常规的“高考期间未经考试管理部门审核,不得对试题的难易进行报道”,原意是防媒体随意评论高考难度而干扰考生情绪、影响他们的发挥,上述显然不属此列。
三是回应过度放大了舆情影响。在作家国籍问题查清后,有否必要召开大规模的媒体通报会值得商榷。事实上,仅就通报会本身而言,是比较成功的。但通报会后,各种媒体争先恐后、铺天盖地的传播与报道,上演“海、陆、空”协同作战的“全行头”,使舆情达到了登峰造极。本来完全可在第一时间内,以一条官方微博的方式予以解决,因事情本身是没多少“含金量”,无法也不值得“深挖”,微博的内容只要包含“事实、致歉、后果、改进”等要素即可,媒体兴奋点在于“错了”和“道歉”,而考试机构重点是要强调“不会对考生带来任何影响”,二者在信息传递的价值取向上,总是存在非对称的结构性矛盾。
实际在2013年高考中,陕西、江苏两省也发生了类似差错,[13]但却都没造成过大的影响。陕西省是英语B卷第36题四选一单项选择中出现C、D选项重叠的错误,考后命题专家组发表说明并致歉,同时向省招办提出处理意见,原则是不让任何一个考生吃亏,切实维护考生利益。客观地说,这个差错性质应该比浙江严重,更“有料”可挖,因它影响考生答题和老师评分,完全“不让任何一个考生吃亏”是不可能的。同时,以命题专家组的名义出面说明,是与省级招生机构作切割,也很有玄机。命题专家组是什么组织?谁聘请的?谁是组织管理命题工作的主体?为何要“临聘工”出面担责?从新闻角度说,这些都是关键节点,但媒体并没深究和追问。围绕“陕西高考英语试卷差错”上可能出现的更大舆情最终没有出现。而江苏省几乎与浙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在作文题材料使用中,误把图片上的“蛾子当作蝴蝶”,但以南京师范大学写作教授为代表的专家认为,这个错误“不影响命题主旨”。[14]应该说,江苏省的错误程度甚于浙江,被专家指责为“不严谨”,有媒体称,已有考生以“这是蛾子而不是蝴蝶”进行审题和作答了。但仔细观察舆情反应,除了报刊及网上有较多议论,高考主管部门并没有回应,最后也没闹出太大的动静。
上述三地同类舆情却有着不同的结果,值得令人回味和思考。公共事件发生后,对待媒体和舆情,既不能不回应,放任舆情发酵,也不能过度回应,助推舆情发展。及时、合理、适度的回应,是舆情应对与处置的不二法门。
[1]新华教育,等.2014年度中国教育行业舆情报告[EB/OL].http:// news.xinhuanet.com/live/2014-12/04/c_127277450.htm.
[2]李剑平.一组报道怎样推动了全国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J].新闻战线,2011(2).
[3]冯成火,等.高考舆情应对与危机管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6).
[4]新浪教育.北大清华招生“互掐”还暴露了什么[EB/OL].http:// edu.sina.com.cn/gaokao/2015-06-30/1031475781.shtml.
[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3.
[6]刘建明,等.舆论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59.
[7]武和平.打开天窗说亮话——新闻发言人眼中的突发事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
[8]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4)[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2.
[9]张志安,等.广东政务微信报告[EB/OL].http://gd.qq.com/a/ 20131227/015410.htm.
[10]腾讯教育.2013年语文教育十大事件盘点[EB/OL].http://edu. qq.com/a/20140102/008407.htm.
[11]徐乐静,等.浙江高考作文题被指存在错误官方暂不予以回应[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3/06-07/4909183.sht⁃ml.
[12]吴佳蔚,等.浙高考题乌龙被指贻笑大方专家吁选材慎用二手货[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3/06-09/4918354. shtml.2013-6-9.
[13]齐鲁晚报.高考试题也出错[EB/OL].http://epaper.qlwb.com.cn/ qlwb/content/20130610/ArticelA08004FM.htm.
[14]蔡蕴琦,等.江苏材料作文“探险者与蝴蝶”原作者提供照片[N].扬子晚报,2013-6-8.
A Study on Basic trend,Strategies and Typical Cases for Public Opinion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FENG Chenghuo
The whole society is highly concerned about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ecause of its important position in our country.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especially the arrival of self media era,as one kind of public power,public opinion brings comprehensively affect and new challenge for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nagement.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uthority should recognize and study the effect and discipline of media during spreading public opinion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Learn to contact, cooperate,and win-win with media.Build up good relationship with media resources and contacts.Adhering to problem-oriented,Actively constructing the professional public opinion of a coping mechanism.In particular,to focus on exploring the disposal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 public opinion.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imely, reasonable and appropriate responses is sticking point for Public opinion response and crisis management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Public Opinion Response;Crisis Management;Strategy;Typical Case
G405
A
1005-8427(2015)11-0035-8
本文系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年度规划课题《高考舆情分析与危机管理研究》(2014SC354)的部分成果。
冯成火,男,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研究员(杭州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