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研究
2015-01-30张纲要
□ 张纲要
(秦皇岛晚报,河北 秦皇岛 066001)
今天,我国对于舆情监测的基础理论研究已具备一定规模,研究的重要性早已被很多学者意识到,根据现有新闻实践做出的舆情监测理论研究,也形成一些理论成果,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是,我国网络舆情监测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从近年的网络事件发展过程看,形成完备基础理论具备很强的现实性,需要从以下几点予以重视。
明确网络舆情的概念
在进行基础理论探讨前,首先要明确“舆情”的概念。学者王来华在《舆情研究概论》中指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也有学者从民意视角分析舆情,认为舆情即民意情况,涵盖了公众对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的公开意见或情绪反应。
总体来说,虽然许多学者对舆情的定义作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但由于存在各种原因,对于学术名词“舆情”,在既有的文献中还没有达成一个共同的定义。
但是要准确把握舆情概念的实质,必须从网络与现实社会互动的角度进行探究:一是网民意见的影响力,即倾向性意见的发表、交流活动在现实社会中的功能发挥程度,和现实社会对倾向性意见的发表、交流活动的认可程度;二是社会相关因素对倾向性意见的发表、交流的作用程度,现实社会对倾向性意见的发表、交流活动的支持程度。
强化网络舆情传播要素理论分析
网络舆情的主体
网络舆情的主体是“网民”,这里的网民是宏观意义上的“网民”,包括一切通过互联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网络生活的个人、群体和组织。如门户网站的登录用户,微博上的个人博主,以及微信公众号背后的运营团体。
网络舆情的形态
一些学者经过研究认为,舆情以网民为信息传播者的网络言论,其主要传播途径大致有四类:电子邮件及新闻组、网络聊天、电子公告板、博客和维基。尤其是以SNS社交网络、微博以及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力量日益彰显。
网络舆情的形成
中山大学的周如俊教授认为,网络舆情的形成主要源于社会矛盾、个人意见的扩展以及偶发事件的激发等诱因。
山西省晋城市委督查室张勇锋,通过对《旅游新报》事件网络舆情信息在“量”和“质”上的梳理与分析指出,网络舆情表达具有立场倾向,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这里倾向性指的是参与性主体基于自身利益和认识,利用网络发表对公共事件的主观性看法。不同年龄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的参与性主体,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
所以,当倾向性的言论表达脱离了客观事实本身,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一种不负责任的情绪宣泄,并在网上散布时,往往能煽动起网民的情绪。加之网络具有匿名性和互动性的特点,使倾向性言论能够无限地延伸下去,从而弱化网民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人们在解读言论时,往往因为个体差异和立场,得出并非完全准确的结论。若干带有情绪性的结论又会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情绪化的参与民意,给正常的社会行为带来强大的舆论压力。
梳理网络舆情的表现特征
天津社科院刘毅认为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南开大学教授徐晓日则认为网络舆情的特点有:网络舆情来源具有广泛性和匿名性;网络舆情倾向于问题揭露与现实批判;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网络舆情传播容易出现群体极化倾向;网络舆论能够形成更大的群体压力。
总之,网络舆情是发生在网络之中,因而具有了网络的虚拟性,它打破了传统的物理空间的界限,是一个无形的信息空间,然而网络舆情又作用于现实生活,对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警示性和揭发性,所以又有现实性。逐渐形成一种“真实虚拟的沟通系统”。
曼纽尔·卡斯特指出,“在这个系统里,现实本身(亦即人们的物质与象征存在)完全陷入且浸淫于虚拟意象的情境之中,那是个‘假装’的世界,在其中表象不仅出现于屏幕中以便沟通经验,表象本身便成为经验。网络是开放性的网络。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具有高度活力的开放系统,能够创新而不至于威胁其平衡。”正是“开放式”这一特征,使得网络参与主体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发布言论,而言论一旦发布,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可能看到,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征、不同分布的各类受众的多样、动态、个性化的需求。而系统的开放性也促进了网络空间使用的低门槛,“在互联网上,没有人可以知道其他人的真正面貌——他们是男性还是女性,或者生活在哪里。”在网络空间中,网络技术所能提供的身份信息最多只限于符号性,可以不通过合法姓名、有效住址、行为方式等辨别现实社会中的主体的身份,因此使得网络舆情又具有局限性。
舆情监测基础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互联网舆情以其互动性和及时性强的特点,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事件传播舆论阵地。
近年来,网络舆论热点层出不穷,各种突发性事件都是通过互联网第一时间扩大传播。并且,互联网也已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直接渠道。而网络舆论一旦被臆想和谣言控制和引导,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目前正在考验着我国各级政府,获取并分析网络舆情已经成为行政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的舆情监测软件开发工作主要依托市场上的企业来完成,软件开发所依据理论和模型主要来源于国外,缺乏专业的舆情监测开发人员,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也缺乏专业的舆情分析人才。
舆情监测人员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首先需要一套完整而专业,并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理论,这也是我国需要重视舆情基本理论研究,做好舆情报告和规范的现实要求。
如果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和监测方式,在突发事件里,就可以做到有业内的专家学者对舆情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控制和疏导舆情向对社会有益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