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01-30王树林
王树林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树林
作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要活动安排之一,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9月2日在北京召开。学术研讨会遴选中国大陆学者和境外学者的论文80余篇。会议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纪念性主题,就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一、中共、国民党与中国抗日战争
与会者普遍认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是领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核心力量。这也是中国大陆学术界的主流学术观点。
曲青山作题为《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主旨报告,提出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共承担起抗日民族先锋的历史重任,倡导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实施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方针,领导开辟敌后战场和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展和壮大人民武装力量,为抗日战争胜利付出巨大牺牲、作出重大贡献,为铸就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输入新鲜血液。王伟光的《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为,抗日战争是正义的、革命的、进步的人民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高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人民军队》认为,中共领导人民军队实施正确的战争指导,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拥有有效的治军方略,发扬顽强的战斗精神,从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欧阳淞在《抗日战争胜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提出,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为开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李君如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认为,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贡献,但是中共引领抗日战争胜利的前进方向,成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和中流砥柱。胡德坤的《从日本战史资料看中共敌后战场的地位与作用》认为,在8年全面抗战中,敌后战场有5年是中国抗战与反攻的主战场,中共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当之无愧。
在高度评价中共的同时,与会学者对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给予肯定。岳思平在《论国共两党两军在中国抗战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中提出,中国抗战的胜利是国共两党两军共同努力的结果。全国抗战期间,国民党及其军队坚持抗战到底,为中国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中共推动局部抗战进程和决定全国抗战中后期的进程与最后胜利的结局,成为中国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马振犊的《八一三战役新论》认为,发起淞沪会战是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全面抗战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为全面持久抗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共关系是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刘志鹏的《华北沦陷区国共党际关系考察——以国民党为视角的分析》提出,抗战相持阶段国共两党在华北发生了一系列磨擦,但是没有改变全国国共合作的大局面。吴志娟的《明访·暗战: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西北之行与国共舆论宣传战》考察了1944年间国共两党舆论宣传的较量。金以林的《流产的蒋毛会晤:1942—1943年国共关系再考察》和陈红民的《毛泽东、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前后的判断与抉择》,均以国共两党的领袖作为考察对象,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抗战中后期国共关系的演变及其影响。
二、日本侵华政策与侵华罪行
关于日本的侵华政策,臧运祜的《日本侵华战争初期的决策与实施机构——关于“兴亚院”的研究》通过考察日本政府设置“兴亚院”的设想、过程、机构等,认定“兴亚院”在中国沦陷区实施殖民统治的本质。鹿锡俊的《从日本当政者的纠结看中日战争爆发的心理因素》提出,日本当政者既鄙视中国的落后,又惧怕中国的进步,既意识到必须纠正自身对华政策的错误,又担心伴之而来的副作用,这种复杂、纠结的心态是中日全面战争爆发的重要因素。
关于日本的侵华罪行,王宜田的《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华酷刑犯罪初论》认定日本对中国东北居民和生活在东北的外国公民实施的酷刑是国家战争犯罪。薛毅的《近代时期日本侵占中国煤矿述论(1895—1945)》考察了1895年至1945年日本侵掠中国煤炭资源的历史;陈鹏仁的《抗战期间日军对中国赝币作战》考证,抗战期间,日本伪造的法币中25亿元流通于中国大陆,对中国经济、金融造成极大危害;程志峰的《伪满时期日本对东蒙地区的殖民奴化教育》深入剖析了日本对中国实施殖民奴化教育的险恶目的和罪恶本质;苏智良的《“慰安妇”制度就是反人道的性奴隶制度——以日军直营慰安所为中心》通过史实认证,二战期间,日本政府及其军队运用国家机器推行军事性奴隶性质的“慰安妇”制度,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提交的《勿忘日本侵华化学战罪行,绝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概述了日本化学战历史、侵华战争中化学战罪行以及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危害。
东京审判是认定日本侵华政策和侵华罪行事实的重要法律程序。宋志勇的《再论东京审判的历史意义》提出,东京审判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策划和实施对中国及亚太国家的侵略战争的阴谋,审理了日本在战争中违反国际法犯下的大屠杀等重大罪行。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
关于战时中国的经济,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撰写的《西南大后方对抗战胜利的大支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撰写的《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国际交通线的历史作用》分别考察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西南、西北大后方经济建设的情况;阳毅的《抗战时期工厂企业迁桂对广西的历史影响》认为,战时东部沿海部分企业迁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工业的布局,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提交的《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工业》考察了中共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发展的历史;黎志刚的《卢作孚、民生公司和抗日战争,1938—1945》认为,卢作孚实业救国和社会改革的实践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企业、战争、城市发展和民众日常生活的关系,民生公司在抗日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抗日战争促使了民生公司的扩展。
关于战时中国的文化,范国强的《不为乾嘉作殿军——抗战时期陈垣先生史学思想研究》提出,抗战时期,陈垣提倡有意义之史学,其“言道”“言僧”“言史”,皆陈古证今,通史以致用,以求正人心、端士习,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左玉河的《民族化与世界化:战时历史教育的两种趋向》认为,中国战时历史教育变成民族主义历史教育,民族化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并成为战时历史教育之主潮,而历史教育的世界化趋向则相应地成为一种潜流;黄克武的《民族主义的再发现:抗战时期朝野对中华民族的讨论》,分析抗战时期中国政治、学术精英对“中华民族”概念讨论的背景、内涵与意义,认为该观念所造成的凝聚性有效地团结人心以共赴国难;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凝聚与升华》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的《东北抗联精神的历史形成、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分别探讨了中国抗战精神和东北抗联精神。
关于战时中国的社会,陈金龙的《纪念活动与中共抗战动员》提出,中共通过纪念活动进行抗战动员,对于塑造中共形象、提升中共抗战动员影响力、整合各方力量赢得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张伟的《秩序与效率: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法律表达与司法实践——以战时首都重庆为中心》认为,国民政府司法审判改革和具体审判实践顺应全面抗战的时代要求,契合了当时抗战大后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有一定进步价值;张倩雯的《善后:流离、安定和战后人伦》认为,探讨死亡的过程和对死者的处置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抗日战争和善后工作及其特殊模式、解决方式和种种危机,应纳入全球史讨论的范畴。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
关于战时中苏关系,谢尔盖·沙赫赖的《经受战火考验的友谊:二战年代的苏中合作——历史与当代》提出,苏联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给予中国以军事援助和政治支持,中国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也同样给予苏联以应有的援助;郑炯儿的《从同盟到提诉:国民党政府的控苏案研究》认为,二战后期和战后时期国民政府与苏联关系从同盟变成提诉,最主要因素是中共。
关于战时中美关系,贾钦涵的《战时美军“中国登陆计划”探析》提出,战时美军未能实施在华大规模登陆计划,但对中国局势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战时中美苏三角关系,陈谦平的《抗战后期的中美苏关系及其影响》认为,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得到斯大林欧战结束后半年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承诺,中国战场的地位开始下降;开罗会议上,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中美关系到达顶峰,也是下降的开始;中苏美间的相互制约对二战局势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关于战时中荷关系,张力在《荷兰与中国抗日战争》中,从军事合作与军品移转、医疗与财政援助中国、荷兰民间人士与华侨捐款、荷兰的中立国立场、荷兰沦陷与中国使馆的迁移、中荷重订平等新约等方面作了探讨。
关于战时中朝(韩)关系,裴京汉的《抗战后期的“中韩互助”——重庆韩国临时政府的国际共管反对运动与开罗会议上的国际共管问题》认为,抗战后期中韩之间的友好关系实际上具有形式多样且非常微妙的两面性。中国对韩国独立持有非常坚定的赞同意见,但是在像开罗会议这种实质性谈判中,中国无法充分贯彻执行自己的立场。美国和苏联通过太平洋战争一跃成为东亚国际秩序重组的中心,中国不具备大国应有的直接影响力。郑在贞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北朝鲜的铁路管理与连接朝鲜、日本和满洲的新干线的形成》考察了北朝鲜新干线成为把日本、朝鲜和中国东北联成一体化经济和军事区域枢纽的历史。
关于战时中印关系,玛妲玉在《共命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印关系的发展》中提出,战时中印关系的发展奠定了战后两国外交、文化、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基础,但是战时中印两国政治力量的互动关系非常复杂,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印之间造成边界问题给战后边界争端冲击中印关系埋下伏笔;谢刚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和印度》强调,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虽然中印两国的国情不同,但是两国人民都认同对方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国家统一的目标,中印两国在中国共产党与印度国大党、中国共产党与印度共产党、印度国大党与中国国民党以及两国平民社会的互动交流中产生了共鸣。
五、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关于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刘庭华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基本经验的历史考察》认为,与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合作或联盟结成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外部重要条件;张海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宏观反思》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两个战争策源地,有两个战争爆发点,有两个主要战场,有两个胜利纪念日,还有两个不同的战争结局以及对战争结局的两个不同的认识,对这些有必要加以重新思考和阐明;安井三吉的《关于日中战争若干问题的思考》认定日中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中国抵抗日本的战争,并对“15年战争”“亚洲太平洋战争”等概念进行了探讨;麦金农的《全球之战:比较和关联欧洲战区和中国战区》对欧洲战区和中国战区在二战中是怎样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了考察;李嘉曾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文化意义与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从批判战争发动国的精神支柱、否定法西斯战争理念两个方面体现出文化意义,进而印证了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
关于东南亚国家的抗日战争,罗兰德·辛布兰的《虎克党和华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菲律宾人民的抗日斗争》探讨了二战前和二战期间菲律宾与中国的抗日人民运动之间的联系、交流、革命联合和实际行动;文平强的《马来西亚日据时期的记忆(1941—1945):暴行、纪念和教训》对1941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马来西亚期间无辜的战争受害者进行研究,内容涉及暴行、对苦难的纪念和战争的教训;Kyaw Swe Nyunt的《缅甸北部克钦突击队在中缅印战场的重要作用,1942-1945》主要论述抗日战争中缅北的战略地位和克钦人的重要作用;黄贤强的《跨地域抗日活动:林谋盛烈士在新加坡、中国、印度和马来亚的事迹》叙述林谋盛在新加坡、中国、印度和马来亚的事迹,探讨他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和新加坡历史上的定位;迪迪《在祖宗之地及本国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海外华人,1930年代—1945年》讨论了战前荷属东印度群岛海外华人反抗日本侵略中国的斗争,以及在日本占领其祖国期间对日本统治的抵抗。
关于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郑会欣的《强国还是大国?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虽然号称世界四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但与其说中国是强国,不如说是大国更加恰当,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1945年2月的雅尔塔密约;米德在《抗日战争记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史》中提出,八年抗战期间约有1400万甚至更多的中国人失去生命,如果没有这种牺牲,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区)可能会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目前西方历史学家对中国在亚洲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做的贡献的评价,远远高于前辈学者的评价。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特点是论文选题多样化,而且比较注重实证研究。其中战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东南亚国家的抗日战争等问题成为探讨的亮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已经70年了,然而历史分歧和争论犹存。魏格林的《断裂的叙述:冷战结束后史学和历史意识的演变》认为,1989年以来欧洲和东亚各国在重写历史,主要表现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写。冷战所产生的两个不同的总叙述失去了其说服力。冷战之后,对历史的重写所产生出来的对历史的叙述,是断裂的叙述。这表现为社会达不到一个对历史的共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社会与学术方面的讨论很激烈。魏格林女士的论文表明,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是中外学者共同承担的道义和责任。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研究员 北京 100080)
(责任编辑 汪文庆)